1995年,暫別歌壇6年的張國榮,加盟滾石唱片後,以這張專輯宣告了他復出歌壇。
當時,這張專輯的文案是這麼寫的:戲王張國榮最寵愛的6部從影代表作,歌王張國榮最值得你寵愛的10首主題曲。
《寵愛》收錄的是張國榮6部電影中的歌曲,它是張精品專輯,品質非常精緻。
專輯裡面,沒有了像《Monica》,《無心睡眠》這樣的快歌,取而代之的,是一首首走深情路線的慢歌。
而張國榮在演繹這些歌曲的時候,情緒拿捏和轉變都十分到位,沒有粗聲換氣這類的粗糙,只有全情投入的細膩。
1995年,張國榮版的《夜半歌聲》上映,雖然這個電影版本眾多,但是張國榮版本的《夜半歌聲》音樂是最好的,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會反對。
當時我是在電影院看的這部電影,其實故事也挺吸引我的,同時,其中還有當時的小鮮肉黃磊老師。
這部電影的布景,攝影,服裝等都盡顯用心和華美,而張國榮版宋丹平,也將角色被毀容前的俊美與深情,及毀容之後的悲痛甚至帶有的一絲戾氣,演的絲絲入扣。
後來,黃磊導演了電視劇版的《夜半歌聲》。
在最後一集,接近尾聲時,屏幕變成黑色,接著出現字幕:「謹以此片,紀念一位故友,祝他在天堂平安....」,接著張國榮的《夜半歌聲》響起,連播兩遍,並無對白,配合著劇情畫面,然後是整個劇的謝幕。
值得一提的是,《夜半歌聲》裡面的幾首歌,均是由張國榮作曲,包括和辛曉琪合作的《深情相擁》,以及《夜半歌聲》,《一輩子失去了你》。
《夜半歌聲》:
我祈求星辰、月兒來作證,用盡一生,也願意去等。總會有一天,把心願完成,帶著你飛奔找永恆……
我感覺張國榮是挺單純,或者說挺純粹的一個人,我說不清楚那種感覺,但聽他的慢歌,我總是有種很乾淨但同時帶了些許華麗的感覺。
這種乾淨不像張信哲那種嗓音清亮的乾淨,而是從歌者本身散發出來的乾淨。
或許這樣的純粹也是張國榮不堪當時的紛爭,選擇在歌唱事業巔峰期退出歌壇的一個原因;後來媒體對於那場演唱會前後不一的評價又讓他覺得痛苦,或許,其中也有他本人的純粹使然吧。
有時候,我們都想過得簡簡單單,但殊不知,想要簡單生活,其實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有誰共鳴》:
孤單中顫抖,可知我實在難受,問誰願意失去了自由;想退後,心裡知足我擁有,前去亦全力去尋求;風也清,晚空中我問句星,夜闌靜,問有誰共鳴 。
這首《共同度過》,我好喜歡。總覺得這歌很暖,而那種一路走來,歷經種種以後的暖,又給了我一種大氣的感覺。
但是,那一年,張國榮最後留給世界的是:「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我想用韓寒那句:「因為,你一生沒做壞事,所以,就是這樣。」
《共同度過》:
若我可再活多一次,千次,我都盼面前仍是你,我要他生都有今生的暖意;沒什麼可給你,但求憑這闕歌,謝謝你風雨內,都不退願陪著我。
回到這張《寵愛》專輯。
1994年,陳可辛的《金枝玉葉》,張國榮也是編劇之一。這電影說的是娛樂圈,但卻以浪漫手法包裝出了一個浪漫的成人童話。
電影最後,猶疑自己是否為gay的顧家明(張國榮飾),終於對著女扮男裝的袁詠儀說出了:「男或女,我只知道我中意你。」
這句臺詞在原來的劇本上是沒有的,是張國榮自己加上去的。
裡面這首《追》,獲得了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一追再追。只想追趕生命裡一分一秒,原來多麼可笑,你是真正目標 。
但其實,我更喜歡《金枝玉葉》中的另一首歌:《今生今世》。
因為這歌在電影中出現之時,那畫面是張國榮坐在鋼琴前的自彈自唱。
後來,《金枝玉葉》的配樂和編劇之一、著名音樂人許願回憶那一幕:
因為《今生今世》是沒有音樂,即彈即唱的,通常即彈即唱要有拍子,因為跟著鋼琴唱很難,但他竟然不需要拍子機輔助,他說:『得了,你彈我唱。』在沒有拍子的情況下唱了《今生今世》,亦是一次錄完。我要求他給我安排這幾首歌在《金枝玉葉》的原聲碟內,那時他還未決定是否再加入樂壇,很可惜沒有放進去……
《今生今世》:
風裡笑著風裡唱,感激天意碰著你,縱是苦澀都變得美
奈何多惹情牽絆,一夜青絲換白頭--《白髮魔女傳》。
本來她只是狼女,奈何遇上卓一航;卓一航曾經對她說過:「我卓一航對天發誓,今生今世絕不辜負練霓裳。」
只是奈何,這「今生今世絕不辜負」的誓言,後來卻也幻化成了煙雲字。
一夜之間,青絲變白頭的練霓裳終是心灰意冷離去。雖然後來卓一航一直在山下守著他,但她卻不再回頭。
這版《白髮魔女傳》,林青霞和張國榮的組合,終成絕唱。
電影中,辜負了練霓裳的卓一航沒能得到原諒,而電影之外,在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林青霞是是這麼寫的:
Leslie走後,幾乎每一位朋友都為自己對他的疏忽而懊惱不已。他是被大家寵愛的人,他也寵愛著大家。
歲月太匆匆,轉眼之間他走了6年了,今日提筆寫他,腦子裡泛起的儘是他那天使般的笑容。
聽著專輯中這首《白髮魔女傳》的主題曲,由張國榮作曲的:《紅顏白髮》。21年以後,本片再次被翻拍,電影已變化太多,不變的,只有這首《紅顏白髮》。
從前和以後,一夜間擁有,難道這不算,相戀到白頭?
最後這首歌,該當是《當愛已成往事》了。
《梅蘭芳》中,孟小冬看著沒有上妝的梅蘭芳,唱了兩句突地笑了:「沒扮上,感覺出不來。」
可在看著《霸王別姬》這臺戲的時候,無論扮上了沒有,張國榮和程蝶衣卻是讓我分不出來。
因為,他和這個角色,已是一體,在這臺戲裡面,張國榮和程蝶衣,已畫上了等號。
陳凱歌曾經回憶他第一次見張國榮時,沒帶劇本,只給他講了故事梗概。其間,張國榮靜靜聽著,不停地吸菸,手在微微發抖;越到後面,手抖得越厲害。講完,二人相視一笑,然後張國榮說:「我就是這個程蝶衣了!」
陳凱歌還這麼說道張國榮與程蝶衣:「。。。在我看來程蝶衣其實是他借用的一個身體,當一個人跟他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呼吸共命運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給了這個人物。。。所以我覺得這個角色,因為國榮沒有辜負他,所以他也沒有辜負國榮。。。」
那個陪霸王唱完這一出又一出的戲,但仍要跟他一輩子唱下去,少一年,一天,一個時辰都不行的程蝶衣終究是飛走了;
那霸王,卻是隨時準備著戲能唱到何時就是何時,哪一天這臺戲該落幕了,他會選擇轉身離去。
只是他沒想到,程蝶衣仍把自己的最後一場戲,交給了他。
這戲臺已落幕,臺下再也沒有聚集的觀眾在落幕之時發出雷動的掌聲。
後來,只有在某個時間上,再拿出這臺戲看著的觀眾會給出一些零星的掌聲。
只是,這樣的掌聲雖然零星,但卻一個接一個不間斷地響了20多年。
時間走了,你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