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陳情令》力壓600多部劇,成為劇王的消息上了熱搜。
陳凱歌導演評價《陳情令》是一部名劇,這個評價很中肯到位。
作為一部一舉捧紅兩個頂流、故事敘述水平令人震撼、製作水平達到國內仙俠劇巔峰、無論在播期間還是播出一年後均創下多個記錄的電視劇,贊它一聲"名劇",實不為過。
先前已經為《陳情令》寫過多篇劇評和人物評,今天來探討一下,演員肖戰為《陳情令》做的貢獻有多大?
魏無羨是絕對的一番男主。陳情令的陳情從何而來?從夷陵老祖的鬼笛"陳情"而來。
這部耽改劇從立項到開拍再到後期營銷,均不存在"排名不分先後"的平番現象,魏無羨的大男主地位是堂堂正正擺給大家看的。整個故事圍繞男主角魏無羨的成長而展開,他的戲份也最多,這點毫無疑問。
既然是大男主戲,就意味著這部劇的成敗,關鍵在於這個大男主。他的形象要是立不住,整部劇就毀了;他要立住了,則可以聯動帶紅其他角色。比如全世界最好的師姐、口嫌體直的江澄、終極大boss金光瑤等。
這裡的"聯動",不是說男主帶紅了其他人;而是說,男主帶紅了這部劇,劇紅了,其他人也獲得了更多關注。
從結果來看,魏無羨的形象屬於立得很好的那一類。《陳情令》爆火,男主角功不可沒。
我和朋友不止一次討論過這個問題:肖戰在這部劇裡,是怎麼做到又嬌俏又剛強的?
請注意這是一部耽改劇,魏無羨不是男友力爆棚的硬漢形象,而是一個俠骨丹心,捨己為人,非常強大又經常暈倒的美男子形象。一不小心就會用力過猛,把強的一面演得生硬;一不小心又會把弱的一面演得陰柔娘氣。
而肖戰在強與弱之間收放自如,沒有生硬,更沒有陰柔。他的骨相生得好,有君子的謙和氣度,有男人的挺拔骨骼,絕非陰柔男子可比。
肖戰是流量偶像沒錯,卻不能把他列為小鮮肉。他的年齡不允許,他這種骨相也做不了小鮮肉。骨骼太分明,代表內心倔強不服輸,喜歡挑重擔,也會照顧人,這是一個大哥哥的形象,無論如何都不是一個乖乖兔。
外貌不是重點,重點是他的共情式演技。那睥睨眾生的霸氣,那失去了金丹不得已走歪門邪道的逞強,那脈脈眼神裡的欲說還休,那紅了眼眶的委屈與等待,那垂眼低眉無聲落淚的脆弱,被他處理得太好了。
看劇的人都入了兩位男主的坑,不少人在磕cp,如果沒有肖戰對情緒的細膩處理,沒有另外一位男主對成熟度的精細把握,這種cp感會比較尷尬。
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本身是陽光大男孩的肖戰,能把魏無羨演得這麼細膩,演技不可謂不好。
努力自不必說,作為第一男主,他的敬業和踏實我們有目共睹;那麼犧牲從何而來?
肖戰犧牲了他的形象和名譽。大家都知道,《陳情令》不可能按原著來拍,只能改成知己情,可又不能完全是知己情,需要有一點與原著接軌的曖昧地帶,也就是我們說的"暗糖"。發糖的人是藍忘機,如果接糖的人是江澄這種宇宙直男,你覺得糖會甜麼?
所以接糖這個人的形象很重要,他得會撒嬌,得可愛到讓人憐愛才行。
為了演出這種可愛兔的形象,肖戰做了很大的犧牲。因他本人是溫潤男神款。
魏無羨不是一個"攻"的形象,這是個不可忽略的隱患。事實證明,這個隱患裹挾著滔天巨浪的惡意而來,幾乎要毀了這個年輕人的前途。
我們會覺得憋屈,演過一個不那麼攻的角色,又怎麼了?那只是一個角色而已,只是演員的諸多作品之一而已。難道別人演了皇帝,你就把人當皇帝,演了一個壞蛋,你就把人當壞蛋?角色是角色,演員是演員,但很遺憾,不是每個觀眾都有這種認知。
因為這種認知的不成熟所蘊藏的隱患,演員接這類戲是冒了很大險的,227事件便是證明。
肖戰本人在劇外的犧牲給《陳情令》貢獻了不少熱度。227事件之初,很多路人表示好奇,《陳情令》是部什麼劇?
於是去追劇,於是就入坑了。導致《陳情令》的熱度至今居高不下。
綜上所述,肖戰為《陳情令》做的貢獻有多大?我認為在45%—65%之間。
一部劇的成功是團隊配合的結果。從製片人和編劇,到導演和演員,再到配音和音樂,還包括營銷宣發等,環環相扣,少了哪一步都不行。
如果把功勞都給肖戰,那對其他人不公平;如果給肖戰定的貢獻值低於40%,那是對肖戰不公平。
特別說明一下,本文只談肖戰對《陳情令》熱度的貢獻,不談其他。其他角色如藍忘機,藍曦臣,金光瑤,江厭離也非常非常好,並沒有淡化他人功勞的意思。
事實上,我是因為藍忘機這個角色形象而入坑《陳情令》的,他曾經是我的心頭寶。
期待浴火重生的肖戰,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文章為牡丹芳主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理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