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沛、貝淡寧:小口罩,大外交

2021-01-18 澎湃新聞

Editor's Note:

本文為「普林斯頓讀書匯」全新欄目——「PUP Advisor 話新冠」第五期。在這檔欄目中,我們為書友們分享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中國學術顧問理事會」成員針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觀點。

本期作者為PUP作者、國際知名哲學家、社會學家貝淡寧(Daniel A. Bell)教授以及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汪沛。兩位學者針對疫情傳播期間,口罩等防護物資在國家間的流轉,用實例闡釋了中國政府的外交理念: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強互惠的雙贏。這個觀點在他們合著的新作Just Hierarchy: Why Social Hierarchies Matter i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第三章有更多討論。

本書已於近期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書。

出版日期:2020年3月3日

本文原載於「觀察者」App,經作者授權發布

自從新型冠狀肺炎流行以來,口罩就成了各個國家和地區最重要的醫療物資之一。在外交舞臺上,小小的口罩也引發了許多佳話。

伊朗、以色列、巴基斯坦、俄羅斯、韓國、日本以及歐洲各國,都在危機爆發的第一時間向中國捐獻口罩、防護服等醫護用品。隨著新冠肺炎的流行,這些國家自身也需要口罩等防護物資,卻仍舊無私地向中國提供援助。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關鍵時刻,我國也向疫情嚴重的國家給予了支持和幫助。據《人民日報》報導,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儘管目前中國的口罩、藥品供應仍然短缺,但中國政府對醫療物資的出口高度重視、積極支持,樂見出口企業組織口罩等醫療物資對外供應,以實際行動為全球防疫作出應有貢獻。

雖然「零和博弈」成了近幾年外交評論文章中常見的術語,但中國的外交智慧總是旨在追求「雙贏」的局面。

雙贏也有兩種形式。一種我們稱之為「弱互惠」,意思是雙方都能夠獲得本國的利益。無可厚非,任何國家首先會從本國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外交政策,任何外交行為只要雙方各自認為對本國人民有益,就已經實現了一種雙贏。

然而,從單方利益來考慮問題的時候,弱互惠就顯得格外脆弱。只要情況一旦發生變化,這種弱互惠不再對某一方有效,那麼這種雙贏很快就消散了。

君子喻於義,朋友以義合。另一種「強互惠」則是從這種命運共同體的角度來考量的。從實際的角度來說,不僅考慮本國的利益,也要考慮對方的利益。這種強互惠所帶來的雙贏局面就穩定得多,因為雙方已經締結了休戚與共、相互親善的關係。

在這次的疫情中,我們看到了無論是中國還是樂於援助中國的國家,都體現出了這種強互惠的意願:在本國亟需口罩的時刻不放棄對疫情嚴重的國家的捐助和支持。

小小的口罩表達的是善良的人們共同面對肆虐病毒的決心,以及對健康的未來與和平的國際秩序的期許。

我們在口罩的紙箱外包裝上看到了各國人民對於中國的美好祝願:「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從中國寄出去援助日本、韓國、伊朗、義大利的口罩紙箱外,我們也看到一句句箴言表達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心意:「道不遠人,人無異國」、「我們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樹上的樹葉,同一座花園裡的花朵。」

馬雲在援歐口罩外貼了義大利歌劇《圖蘭朵》的一句歌詞作為寄語——「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圖/阿里巴巴官方消息)

中國向海外提供的援助不僅僅是醫療物資。截至目前,中國已與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十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更向伊朗、伊拉克與義大利派出了專家團隊。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我們從未忘記義大利從前和現在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援助,我們希望投桃報李。」

十二年以前,汶川地震後第六天,義大利兩架專機便滿載野戰帳篷而來,更有醫療專家自願零報酬申請參加救援隊。援助期滿之後,他們把流動醫院和全套設備送給了四川人民。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最近義大利已成為除中國外新冠病毒疫情最嚴重國家,歐盟國家又沒有響應委員會的號召支援義大利。中國成了第一個向義大利伸出援手的國家,義大利人民迎來的首支國外救援隊是中國四川的醫生們。

義大利外交部長路易吉·迪馬約讚揚:「這才是團結的精神……歐洲其他國家應該支援義大利而不是設置更多障礙。」真正的朋友在危難關頭就會出現,強互惠的精義就在於此。

在今天,不同國家和區域文化差異性正在急劇凸顯,分離主義運動在各個大陸都有所顯現。然而,恰恰也正是在今天,在這新冠疫情的危急時刻,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多元文化之中內涵的和諧,更有人類共同面對災難與挑戰之時的團結。

真正的外交不僅在於交流與溝通,更在於強互惠的雙贏,在於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新冠肺炎的危機在造成無數悲劇的同時也帶來了契機,小小口罩在各國之間的流轉已經讓我們看見了,那些願意為了人類光明未來而共同努力的國度放下狹隘與偏見,力圖促進相互之間更多的了解、幫助與合作。

青山一道,同擔風雨。就像中國一直以來的外交智慧所揭示的那樣,強互惠的共贏關係才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未來。

PUP 內容速遞:

Just Hierarchy: 

Why Social Hierarchies Matter i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作者: Daniel A. Bell & Wang, Pei

出版時間: 2020.3.3

ISBN: 9780691200897

本書是對現代社會等級制度的有力而系統的辯護,它探討了等級社會關係如何能夠產生有益的作用,不僅是在個人領域,而且是在更大的政治領域。

所有複雜和大規模的社會都是按照一定的等級組織的,但是等級的概念在現代世界幾乎是禁忌。兩位作者認為,任何現代社會都需要等級制度,廢除社會等級制度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哪種形式的等級制度是合理的,哪種是不合理的,以及這些制度如何服務於道德上可取的目標,如促進公正等。同時儘量減少不公正的影響,如基於種族、性別或種姓的影響。

作者簡介:

貝淡寧 & 汪沛

 

貝淡寧(Daniel A. Bell),國際知名哲學家、政治學家,生於加拿大,曾任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教授,現為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汪沛,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名家推薦:

「這本書太精彩了,因為它提出了沒人提出過的問題。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寫過關於平等以及我們為什麼應該接受平等的文章。但是沒有人寫過什麼樣的等級制度仍然是合法的,甚至是公正的。當我讀到重新構建問題並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個主題的研究時,我感到非常興奮。作者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

——Avner de-Shalit, coauthor of Disadvantage

「本書會激怒一些人,安慰另一些人,但最重要的是,它會引發反思。等級制度到底有什麼問題,如何避免?作者們認為我們應該接受的「公正的等級制度」有什麼特徵?這本可讀性很強的書提供了答案。」

————Stephen C. Angle, Wesleyan University 

- - - - - - - - - - - - - - - - - 

伴隨中國在世界學術與思想領域持續崛起的影響力,自2015年起,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開始籌備並組建了由林毅夫、施一公、閻學通、姚期智、薛瀾、汪暉、貝淡寧、劉禾、鄭永年、謝宇、朱強、顏海平、Martin Kern 這十三位領軍學者思想家組成的「中國學術顧問理事會」。該理事會為PUP在中國的發展提出戰略性建議,並協助PUP把中國頂級學術成果推向世界。

相關焦點

  • 貝淡寧、汪沛:疫情之後,多極世界的全球化將興起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各國都積極應對,但具體措施卻各有不同。如果我們將這次疫情看作一場對國家的考驗,東亞國家的答卷似乎比不少西方國家更勝一籌。不少學者認為,這與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傳統相關。哲學家、政治學家貝淡寧也持此觀點。貝淡寧出生於加拿大,受到儒家思想影響開始學習中文,目前他已在中國生活了17年。
  • 專訪貝淡寧、汪沛:孔子是一個「進步的保守主義者」
    《正義等級論》作者之一汪沛,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提供貝淡寧:可能在一些偏僻地區的酒桌上還有大男子主義。不過我們反對大男子主義,因為我們的觀念是「進步的保守主義」(progressive conservatism),我們對於大多數進步的價值觀都是同情並支持的。我們反對歧視,無論是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種姓制度,還是基於口音、地域、城鄉差異的歧視。
  • 貝淡寧,汪沛:艱難抗疫帶給中國新的可能
    本次第三期分享將帶來的是國際知名哲學家、社會學家貝淡寧(Daniel A.Bell)教授最新發表於《環球時報》的言論文章《貝淡寧、汪沛:疫情之下中國社會湧現新生機》(中文版),以及同步發表於《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的英文版 Coronavirus holds up a mirror to China’s problems, and the nation will be the better for it
  • 蔡英文大搞「口罩外交」,如今臺灣「國際地位」真的變了
    編輯:酒叟疫情肆虐,口罩儼然成為了疫情時期的緊缺品。不少國家對口罩的緊缺現象十分嚴重。就在這時,臺灣地區民進黨卻在這個節骨眼上卻搞起了「口罩外交」。向口罩資源緊缺的歐洲國家進行口罩上的資助。顯然,在這次的臺灣地區的「口罩外交」是「熱臉貼在了冷屁股上」。關於歐盟草擬的國家名單在歐盟近期擬定的27個國家和地區中並沒有出現臺灣地區的字樣。雖然這個名單並沒有等待歐盟成員國的正式通過,但是歐盟官員表示這份名單並不會有太大的機率發生改變。據了解,這份名單會在每兩周進行一次更新,對國家的繼續開放取決於綜合性的科學指標。
  • 糗大了!臺當局「口罩外交」送越南,卻被越南反手捐給歐洲
    為外捐口罩,民進黨當局甚至宣傳「電鍋蒸口罩」,勸導民眾重複使用,「行政院長」蘇貞昌還稱「省吃儉用幫忙有困難的人才是高貴的情操」。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在11日評論臺灣捐贈新加坡口罩的新聞時所發出的「Errrr...」,更是引發兩地網友的激烈論戰。
  • 「口罩外交」四處碰壁,蔡英文的氣球吹破了!港媒評論一針見血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臺灣民進黨當局不認真做好島內疫情防控工作,反而大搞「口罩外交」。不過,殘酷的事實證明,「口罩外交」不僅沒有收到想像中的效果,還四處碰壁,而蔡英文的氣球也終於吹破了。與此同時,早前還有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希望向芬蘭捐贈20萬個口罩及部分呼吸機,但遭到芬蘭政府拒收,理由是「只接受以個人身份捐贈,不接受以政府身份捐贈」。很顯然,芬蘭的做法,無疑是識破了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的企圖,所以最終拒絕了「政治口罩」。在南美洲和歐洲接連碰壁之時,「口罩外交」在亞洲也栽了大跟頭。
  • 搞「口罩外交」?臺網民一邊倒不看好:想太多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疫情造成臺灣口罩荒,民進黨當局下令禁止口罩出口,但最近口罩產能大增,一些人開始討論是否可以輸出口罩搞「外交」。結果答案一邊倒,讓島內輿論覺得「蠻悲慘的」。據臺灣自由電子報11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民進黨當局推行「購買口罩實名制」的同時,購置了不少口罩機,產能直線飆升。臺「經濟部長」沈榮津11日稱,上周四臺灣日產口罩為820萬片,但周一起連續兩天都突破千萬片大關,本月底還有30臺口罩機將交貨,估計4月後日產能可達到1300萬片。
  • 蔡當局「口罩外交」處處碰壁
    此事也引發島內網友質疑,蔡英文當局推出的所謂「口罩外交」根本沒有發揮作用,反倒被國際社會無視,更讓臺灣淪為了「國際工具人」。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東森新聞等媒體報導,儘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歐盟仍預定於7月1日起重開邊境,歐盟常駐代表委員會(COREPER)26日初步擬定第一波準許入境的「安全國家名單」,共18國入榜,美、俄、巴西等風險仍高的國家未被納入,中國臺灣也不在名單內。
  • 蔡英文「口罩外交」屢碰壁,只不過為越南做嫁衣
    「臺獨」分子為了挽回局勢,就在各種方面耍起了小手段。在這一次疫情期間,「臺獨」分子就以共同研究病毒為名,想著要加入世衛組織,要知道世衛組織可是只有主權國家才能進入的。「臺獨」分子的這一目的昭然若揭,因此世衛組織也果斷拒絕。全球疫情如此嚴重的今天,口罩幾乎成了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而如今臺灣地區的口罩本來就不是十分充足,但是仍然被捐贈去了其他國家。
  • 「口罩外交」換來啥?網揭真相:又是美夢一場
    華夏經緯網6月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爆發,多地區防疫物資不足,因此民進黨當局在4月起援贈千萬片口罩給歐美,盼能告訴世界臺灣可幫忙,隔了2個月,網友好奇問,「口罩外交到底換來什麼?」引發眾人討論,邊緣人以為給幾顆糖,就能換來友情,但結果又是美夢一場。
  • 「口罩外交」大夢初醒?蔡英文的一廂情願,換來的只是無情鞭撻
    此前已有印尼、泰國、日本、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放寬了出入境限制,但並未放寬對臺灣地區的限制,這讓臺灣當局鼓吹的「口罩外交」很受打擊。「口罩外交」猶如大夢初醒?蔡英文的一廂情願,換來的只是無情鞭撻。7月1日,歐盟正式開放18個國家和地區旅客入境,臺灣不在開放入境的地區之中,這對民進黨當局可謂是「迎面重拳」。
  • 從新加坡到德國 臺媒體人預言臺灣「口罩外交」結局:恐惡名昭彰
    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Steffen Seibert)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擴散全球,臺灣在口罩數量充足後,開始進行「口罩外交」,捐贈出數百萬片口罩給世界各國,但先是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在臉書上的「Errrr...」
  • 蔡英文「口罩外交」玩砸了,純屬打腫臉充胖子
    在島內「一罩難求」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先後向美國、日本提供口罩。臺灣輿論痛批,民進黨當局的「雙標」防疫漏洞百出,讓人看破手腳。讓外界跌破眼鏡的是,在臺灣島內疫情持續升溫,防疫物資尤其是口罩還非常緊缺的當下,民進黨當局竟然打出所謂「口罩外交」牌,要出口日本1000萬隻口罩。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日本的花粉口罩是他們對臺灣採購的這個不在我們限制出口的項目上面。
  • 蔡英文「口罩外交」玩砸了,純屬打腫臉充胖子,島內民意沸騰
    在島內「一罩難求」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先後向美國、日本提供口罩。臺灣輿論痛批,民進黨當局的「雙標」防疫漏洞百出,讓人看破手腳。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日本的花粉口罩是他們對臺灣採購的這個不在我們限制出口的項目上面。
  • 民進黨「口罩外交」變成笑話!德國外交部網站撤下了臺灣地區旗幟
    此前的民進黨當局希望通過向他國贈送口罩,來提升自己與他國的關係,甚至斷絕了與大陸的物資來往,轉而將口罩贈與美國等其他國家。但是這樣的「口罩外交」在現在這個情況下看來,並沒有取得民進黨當局想要的結果。而對於德國而言,德國已經在疫情期間真正地認識到了美國的本質。現在的德國已經開始同美國分清關係,畢竟美國在本次疫情期間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失望。
  • 中國抗疫大外交成己達人,與世界共命運
    中國勇於面對大變局,積極主動作為,危中求機,化危為機,抗疫大外交矢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別是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成己達人的中國智慧與貢獻。在5月24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全面介紹了中國外交的政策和作為,內容豐富,金句不斷。
  • 小口罩,大世界:《口罩文化史》新書分享會在滬舉行
    《口罩文化史》的作者,上海交通大學的兩位教授高福進和周凱一同漫談口罩的發展史,向到場聽眾介紹了口罩在歷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內涵和隱喻。  《口罩文化史:病毒、符號與身份建構》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關於口罩的發展傳播及其文化演變歷史的大眾讀物。
  • 大閱兵,中國軍事外交有意思了
    【學習小組按】  十八大以來,有關外交的會,習近平參加或指導的有三個(如有疏漏,請組員提醒)。  一個是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前年)。一個是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去年)。從門類看,一個是周邊外交,一個是軍事外交。當然,大國外交、發展中國家、多邊平臺等,一樣不可忽視。  咱中國這幾年搞外交,每年都有大亮點。2013年,習近平首訪俄羅斯,然後與歐巴馬莊園會晤;2014年,上半年亞信,下半年APEC;今年,亮點也不會少嘍。當然,要說軍事外交,9月份的大閱兵,無疑將是今年軍事外交的最大亮點。
  • 外交題材電視劇《外交風雲》近日開播
    近日,外交題材電視劇《外交風雲》於19日登陸北京衛視、廣東衛視和各大網絡平臺。該劇18日在北京舉行開播發布會,導演宋業明攜主演唐國強、孫維民、郭連文、盧奇、谷偉、黃薇、楊童舒、于洋等共同揭開該劇的神秘面紗。
  • 新中國「外交活歷史」《外交風雲》今晚大結局!
    外交官這個職業看著風光,實則充滿了不為外人所知的艱辛,看了這部劇後觀眾紛紛表示「原來外交官的工作比我們想的還要複雜」,「向奮鬥在外交戰線的工作人員致敬」。俏皮外交官人人愛,史劇也能「接地氣」與劇中老戲骨們真實還原歷史偉人不同,劉夢珂在劇中飾演的新中國女外交官凌雁卻是一名虛構人物。雖說如此,凌雁這個角色「擔子」卻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