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更多爆款作品湧現,更多S級IP入場,2020年,人們對國漫的關注度又上了一個臺階。在經歷2018年前後的資本寒冬、市場洗牌後,國漫從產業到產品,成熟度都有明顯提升。
就說今年的暑期檔,電影、劇集反而不如國漫領域佳作頻出。隨著影院復工,一批備受關注的動畫電影相繼定檔或放出新物料。網絡動漫這邊更熱鬧,暑期檔各平臺紛紛加碼,經典回歸、口碑新作……堪稱神仙打架。
此前硬糖君已專門談過一輪男頻IP改編動漫,誰知趕在後半場上線的「上古大IP」——《鏡·雙城》也表現不俗,上線首日位居骨朵播放量日榜第三名,豆瓣開分高達8.6。
《鏡》是「新武俠」女神滄月代表作,其筆下的雲荒大陸比肩「九州」,堪稱華語第一女性奇幻言情故事。2019年《鏡·雙城》的真人版選角掀起了不小風浪,也讓這個IP在很多「老人」心中復活,更讓00後通過80後、90後的講述,知道了當年的故事與天馬行空的想像。
如今李易峰、陳鈺琪版的《鏡·雙城》真人劇還未播出,倒是動漫版先聲奪人。該動畫由騰訊影業、企鵝影視出品,騰訊影業與福煦影視聯合製作。除了動畫本身的質感驚豔,其音樂的製作也是相當大氣,更引起硬糖君注意的是作為第一出品方和製作方的騰訊影業的IP開發思路。
作為騰訊影業《鏡》系列IP多形態開發的一個小前哨,動漫版不僅可以從中窺見騰訊影業對於這一東方奇幻世界的投入與期待,也充分讓我們看到繼《從前有座靈劍山》與《慶餘年》之後,騰訊影業越來越駕輕就熟的IP開發操盤思路。
動畫番劇,實力助攻IP孵化
從紙媒時代跨越進網際網路時代,國漫獲得了更多新機會。首先是漫畫從量到質都出現較大提升,用戶群體迅速擴大。此後,在視頻平臺的扶持,以及網文、網漫IP的滋養下,網絡動畫也漸成氣候。根據艾瑞諮詢核算,2019年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3.9億人,漫畫市場規模達到22.5億元,動畫市場規模將達到164.6億元。
由於早年臺網受眾的不同,網絡動畫在誕生之初就走向了與電視上的少兒動畫不同的道路。創意天馬行空,題材也更加複雜與全齡向。
儘管從2018年起,監管逐步規範完善,如今的網絡動畫(特別是3D動畫)依然呈現出有別於傳統電視動畫的氣質,在玄幻、科幻、冒險等幻想類題材的表現上,完全不輸真人影視劇,甚至有著更大優勢。
同時,創作成熟度的提高、市場規模的擴大,也令網絡動畫逐漸成為IP開發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過去幾年的IP劇浪潮,湧現了不少佳作,也留下了許多遺憾與反思。以為買了IP就買到了保障,實在太過天真。
特別是陳年IP,由於年代久遠,熱度不免流失,也容易與時下觀眾脫節,直接改為真人影視劇,大多在市場遇冷;最新的作品呢,時效性是有保障,但也會存在世界觀架構不夠完善、IP孵化不足的問題,倉促進行影視轉化,也不能將IP價值最大化。
總而言之,在原始文本到收益最多、但投入也相對更高的真人影視之間,以其他內容形態多做幾輪鋪墊,逐層放大、逐步破圈,才是更穩妥的IP開發方式。如今看來,在網絡平臺連載的動畫番劇就是一個理想選擇。
2019年,《魔道祖師》《全職高手》《從前有座靈劍山》等IP劇大熱,與此前動畫版本的成功都緊密相關。優秀的動畫版本,一能擴大小說影響力,二能更好地滿足書粉幻想(特別是對於奇幻大IP來說)。
此外,動漫版為書中人物與名場面提供更加明確的視覺形象,能夠令粉絲對IP產生更緊密的情感聯結,也能為真人劇提供不少創作參照。
但這樣的IP開發又有個新問題,就是各環節的協同,誰也不願為他人作嫁衣裳。這也是早期IP開發中,大家缺乏長期規劃和精品意識的產業結構性原因——即便做好了,後續收益也不一定在自己這裡,反而抬高了成本。
而通過新文創生態將上中下遊全覆蓋的騰訊,是為數不多的、能夠進行IP一體化、全流程開發的玩家之一。
電影質感,更重要的是國漫工業化
空靈大氣的場景、細緻入微的人物、張力十足的神態……《鏡·雙城》動畫番劇每次物料發布,都會贏得更多關注與期待,正片水準也完全在線。
據悉,在這部動畫上,從劇本、美術概念、分鏡設計等前期製作,到主角動畫表演、視效設計、成片剪輯、配音指導等技術實現,騰訊影業都深度把控並參與其中,力求建立故事、人物、世界的獨特藝術審美標準。
在選擇IP時,騰訊影業已經明確了奇幻的《鏡》系列是一個非常適合由CG動畫進行詮釋的作品。同時,雲荒大陸、六大種族的設定,以及龐大的人物群像、較長的時間跨度,也令其擁有了長期打磨、多元開發的空間。
《鏡》系列小說已經是十年前的作品。為了喚回書粉、贏得認可,同時讓作品在新時代圈到新粉,主創團隊在把握原作故事內核的基礎之上,針對世界觀、故事梗概、人物設定等進行了整合及改編,力求在番劇中表現最極致的原著內核。
目前上線的四集動畫僅僅是個開始,其做法是:從原著中一個普通人視角出發,初步展現複雜的世界觀以及團隊為《鏡》系列擬定的,獨特的、差異化的東方審美,以此檢驗觀眾的接受程度,並結合反饋去調整後續作品。
除了投入量級不同,騰訊影業方面透露,《鏡·雙城》與目前市面上動畫番劇的開發流程也有所區別。
許多番劇前中後期都由同一團隊承包,或者是在有一定文本的基礎上交由外部承制。而《鏡·雙城》是由騰訊影業主創團隊確立作品的風格特點,並在原著梳理、文本開發、視聽開發等各創製環節明確及輸出完整一套有關故事、人物、世界的標準體系(可以理解為是動畫作品的製作「說明書」),再與理念一致的外部合作夥伴聯合製作,確保作品在劇本/表演/畫面等風格的獨特點及統一性,為動畫的長線開發奠定基礎。
「動畫項目是系統工程,會有兩三百號人參與進來。只有每一個環節的人都建立起共識,才能保證它是統一的。」騰訊影業方表示,為此,他們不僅要求美術團隊創作了大量具體的色彩氣氛圖,以指導中後期特效的製作,還為人物建立了動作庫、表情庫,令其動作神態擁有獨特且統一的風格,不至於因創作人員更迭等外部因素出現人設崩壞的情況。
國產動畫近些年來蓬勃發展,佳作、人才不斷湧現。但遺憾的是,許多爆款的背後是年輕創作者十年如一日的舉步維艱、用愛發電。真情熱愛固然動人,但項目的開發周期、更新頻率可以說極不穩定,從業者的工作狀態也得不到保障。我們時常能聽到一些曾經備受肯定、粉絲都在期待續作的團隊,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就散了。
國漫想要真正起飛,勢必要完成從小作坊向工業化的跨越。在《鏡·雙城》項目上,騰訊影業對於電影開發流程、創作理念、表現手法的借鑑,對於工業化概念的建立與強調,對國漫行業都有積極促進作用。
不孤立做影視,國漫的躍遷機會
自成立之初,騰訊影業就確立了「不孤立做影視」的思路,一方面廣泛結合業內力量,另一方面以IP為中心,探索內容在文學、動漫、影視、遊戲多種形態之間、以及線上與線下之間的互動。
如《我們的西南聯大》劇集與「我們的西南聯大」主題遊學線路聯動,前置性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2019年的爆劇《從前有座靈劍山》與《慶餘年》,一個是基於網文IP的真人劇改編,一個是劇遊聯動,實現IP的多領域共生。
《鏡》系列也不例外,騰訊影業逐步對這一自有IP進行了動畫、遊戲及有聲讀物的多形態開發。
此前的同名有聲劇,就為動畫番劇的播出進行了有效預熱。而作為小說首度視覺化的動畫番劇的成功,也成功喚醒了這一沉睡十年的優秀IP,將極大帶動外界對於其他版本的關注。騰訊影業這一步棋,走得還是相當穩健的。
不難發現,隨著新文創生態的深化與擴容,騰訊體系內文學、動漫、影視等業務的融合已變得更加高效暢通。2019年,《從前有座靈劍山》與《慶餘年》熱度口碑雙收,顛覆男頻大IP改編魔咒。如今《鏡·雙城》動畫番劇,彰顯了國漫製作的頂尖水準,也展現出超出同期的IP開發理念,是騰訊影業發力主投主控及對內容把控能力的又一力證。
動漫既是揚聲器,也是試金石。在這個意義上,希望長線孵化IP的大公司,勢必會對動漫加大投入。而這,也將推動國漫的新一輪精品化進程。
閱讀往期熱文
娛樂硬糖 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貓眼電影丨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Wi-Fi萬能鑰匙 | 微博 |觸電新聞
虎嗅 | 鈦媒體 | 知乎 | 界面 | 趣頭條
21 CN 看薦 | U C頭條 | 搜狐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