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
英仙座流星雨如期出現,
並且在8月12日迎來極大。
一起來看看三位追星者拍攝的兩組照片吧~
作者:蘭淞越
拍攝目標:英仙座流星雨
拍攝時間:2020年8月11日-8月13日夜間
拍攝地點:
甘肅省張掖市平山湖大峽谷/七彩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設備及參數信息:
Canon EOS 5D Mark Ⅳ+Sigma 14mm F1.8 ART+Vixen AP跟蹤,
銀河及地景參數:ISO 3200 F2 30s,
流星參數:ISO 12800 F2 10s後期Photoshop蒙版疊加
關於作品:
在考慮諸多因素之後,8月10日和朋友定下前往甘肅張掖的機票,並於8月11日抵達甘肅張掖與星空攝影師@Jeff戴建峰匯合。
在@Jeff戴建峰的領導下於8月11日下午前往平山湖大峽谷,在拍攝英仙座流星雨的同時協助直播。由於對拍攝地點景色並不是非常滿意,我便將帶來的拉姆雷姆作為前景進行拍攝。
8月12日與Jeff戴建峰前往七彩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進行英仙座流星雨極大值的直播與拍攝。在直播期間一顆顆流星划過天際非常震撼,而看到流星這種激動的心情也隨著直播傳遞給了收看直播的網友們,使得這次流星雨的觀測非常愉快。
作者:劉瀚遠
拍攝時間:2020年8月14日凌晨
拍攝地點:內蒙古興和縣察爾湖
設備:Canon EOS 6D Mark Ⅱ+Sigma 14mm f/1.8 DG HSM Art
參數:14mm、ISO3200、f/1.8、10s/張、背景15張堆棧、流星7張疊加
拍攝感想: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這是我本人第一張流星雨作品……第一次拍+處理能做成這樣,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作者:劉瀚遠、楊宇辰
時間:2020年8月14日凌晨
地點:內蒙古興和縣察爾湖
設備:Canon EOS 5D Mark Ⅳ+Sigma 14mm f/1.8 DG HSM Art
參數:14mm、ISO3200、f/1.8、15s/張、背景12張堆棧、流星8張疊加
劉瀚遠的感想: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這是我本人第二張流星雨作品(第一張就在上面……)。感覺這張的意境不如上一張,但構圖要比上一張好。感謝小楊同學借我器材(其實是因為我的相機沒電了,就把我的鏡頭套在他的相機上了→_→),雖然後來你的相機拍著拍著也沒電了,否則可能能抓到更多流星的說
對於時間緊迫、星野攝影初學者或不想後期拼接的朋友來說,抓流星不能讓相機正對著輻射點,否則幾乎張張跑出視野(除非你像我一樣擁有14mm超廣角,但其實也沒啥用)。也不能離輻射點太遠,因為大部分暗流星劃不到那麼遠的距離。總之尋找最適合拍攝的角度的確是一門學問,下次爭取拍的更好吧~
楊宇辰的感想:
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劉瀚遠同學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從器材到攝影到後期,真的有學到很多東西。這次出去玩也認識了很多朋友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經驗。這是我第一次拍銀河,還拍到了這麼漂亮的流星雨,真的很激動也很感恩。
作者:楊宇辰
拍攝時間:2020年8月14日凌晨
拍攝地點:內蒙古興和縣察爾湖
設備:Canon 5D Mark IV +Canon EF 24-70mm f/2.8L II USM
參數:35mm,ISO3200,f/2.8,15s
拍攝感想:
這次內蒙之行是疫情以來我第一次出京,這次旅行也不簡簡單單是一次出遊而已。許久不見的三五好友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共同在星空下分享自己的生活,心情,感悟,經驗……
我看到的是一個個獨立,鮮明,綻放的生命。每個人的生命軌跡不同,就像這夜空中划過的流星,在這浩瀚宇宙閃著獨特的光芒。在這宇宙之中,在這天地之間,我們享受著它的燦爛,也忍受著它的腐爛,所以生命它苦澀如歌。
我們又該為了誰而存在呢?在這浩瀚星河中我們又是什麼?每個人的生命都閃著光墜落,卻又依依不捨,所以生命它璀璨如歌。
英仙座流星雨
是以英仙座γ星附近為輻射點出現的流星雨,也稱英仙座γ流星雨。在每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前後出現,於8月13日達到極大。與象限儀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為年度三大流星雨。
它不但數量多,而且幾乎從來沒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過,每年固定時間穩定出現,是最活躍、最常被觀測到的流星雨,也是對非專業流星觀測者來說最好的流星雨。
本期【周周有圖】就到這裡啦~
無論是用手機還是相機,
無論是拍攝月亮還是星辰,
只要是天文相關的圖片,
都可以發送給我們!
我們下期再見~
(投稿注意事項及郵箱請看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