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櫃
1994年的夏天,人類歷史上首次觀測到彗星撞木星,能量相當於炸20億顆原子彈。但更多人記得的是,那年夏天他們看了一部叫《獅子王》的動畫片,夢到銀河下的廣袤草原。
《獅子王》是迪士尼早期最成功的IP,更由此誕生了全球票房62億美元的舞臺劇,以及電視劇、遊戲……這也是迪士尼2D動畫史上最後的高峰。25年前,華特迪士尼首次嘗試原創劇本的動畫長片,當時參與《獅子王》製作的大多是當時的新人(後來的大牛)。最終3年時間、4500萬美元做出的《獅子王》,出人意料地獲得了9.68億美元的驚人票房,成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動畫片,而中國觀眾等了一年才看到了這部動物版「哈姆雷特」。
25年後,時運流轉,中國觀眾全球領先地在7月12日就看到了「真人」版的《獅子王》,比美國本土還早了一周,顯然迪士尼這次把票房的希望放在了「吸貓」強國中國市場。更是卯足了勁兒做營銷噱頭,不僅吆喝「回憶殺」,還找流量小生「硬」帶熱度。其實這版自稱是「真人(獅)」版的《獅子王》幾乎全片使用CG動畫,預算2.5億美元,效果逼真到你仿佛置身於肯亞大草原一般滿眼飛蟲,並且能看到原來辛巴抖一下,也是會掉毛的……
最終,你可能會以為你在看「大貓開口講話」版的《動物世界》,許多人在觀影后因為沒聽到趙忠祥老師的渾厚嗓音而若有所失。此外,新版《獅子王》對1994版的還原度還很高,高到有點偷懶的嫌疑。
而為了追求逼真度,新版《獅子王》將動畫版裡性格形於色的角色統統還原成了真獅子,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獅臉盲」,對「吸貓」觀眾比較不友善。視覺之外,新版《獅子王》的故事情節與舊版完全一致,連臺詞都八成統一……
那麼問題來了,除了技術,沒有任何進步,為何還要拍個新版?這個問題迪士尼恐怕是不會回答的。
雖然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觀影的觀眾變了。25年前,跟著爸媽看《獅子王》的小孩,現在都到了領著自己的孩子走進電影院的年紀。有趣的是,25年前被辛巴「勵志」的你,可能在重看這個故事時,突然看懂了刀疤。從以下幾點你會發現,刀疤可能不是個「天生惡人」,他只是「註定要失敗」。
首先,刀疤的成長環境很差。
在斯瓦希裡語中,哥哥木法沙的意思是「生而為王」,而弟弟刀疤原定叫「塔卡」,意思是「垃圾」,如此卑賤,可見兄弟倆的地位、甚至命運天差地別。這條暗線解釋了為什麼刀疤在見到木法沙時會感嘆:「這不是我的大哥麼?屈尊降貴來跟我這普通人廝混」。
其實,在電視劇《獅子衛隊》中出現過刀疤與木法沙的童年,刀疤因一些原因喪失了獅吼的能力,同時因為體弱,他不敢與木法沙正面衝突,俗稱「硬不起來就認慫」。
其次,刀疤的地位不被尊重。
在真實的野外,獅群一般是一隻公獅帶領數隻母獅子,少見一隻以上公獅配以數隻母獅,如有這種情況,公獅之間的地位也是相當的。但在動畫片中,刀疤作為榮耀王國國王的弟弟,也就是親王,卻得不到來自皇室的尊重。
獅王與母獅住在開闊的高地,而刀疤隻身住在陰暗的山洞裡,甚至連沙祖這隻小鳥都能沒大沒小地教訓刀疤幾句。
第三,刀疤身處飢餓中。
獅群捕獲大型獵物後,享用食物的順序與地位一致:先是公獅吃,然後是小獅子,最後是母獅。而刀疤出場就是為了捉一隻象鼩當午餐,可見他平時吃的都是些什麼,又可見非洲流浪貓活得多不容易。刀疤吃不飽飯,從他跟木法沙的體型差異也能看得出,他甚至比吃蟲子嘎嘣脆長大的辛巴都要瘦削。
再有,沒人愛。
山頂上那群母獅都是木法沙的妻妾,但刀疤的小山洞裡只有他一個。
在新版《獅子王》裡交代了一個細節,刀疤在奪權後問辛巴的母親沙拉碧願不願意當他的皇后,以此彌補她早年在他與木法沙之間選擇了木法沙的錯,沙拉碧不惜絕食拒絕刀疤。此時,刀疤是情場的失敗者。
最後,刀疤承受著政治高壓
木法沙也許是完美的國王,但對於自己的弟弟他始終保持著「我是君,你是臣」的凌駕感,甚至默許過沙祖開拿刀疤做張地毯的玩笑。
與其說刀疤覬覦王位,不如說木法沙也時刻提防著刀疤,他甚至不顧輩分下令刀疤遵從才出生沒幾天的「小毛球」辛巴,因為辛巴日後會成為他的王。這對王國原本的第二順位繼承人來說,非常殘酷,他自己也說了在辛巴出生前他應該排在木法沙之後,但辛巴的出生讓他連一絲當王的機會都沒了,他自然嫉恨。
而因為父親木法沙的充分肯定,辛巴從小就堅信自己是這片土地未來的王,自信到傲慢,甚至天真地向自己的叔叔炫耀:「我將成為這裡的國王耶」,還問刀疤,「我是國王,那你是什麼?」小貓咪,你這不是討打麼?
對於刀疤來說,他恨榮耀王國的統治階級獅群對他輕蔑,這恨是他謀朝篡位的動力;否則他將永遠吃不飽、餓到瘦骨嶙峋,老到不行後,再被自己的年輕力壯的侄子或者孫侄子咬死或者驅逐。刀疤對王位的覬覦,像極了成人世界裡的「暗黑系」職場競爭,只是大部分人為自己開脫:「我也沒得選啊,總不能餓死吧?」
刀疤也是這麼想的,他到底有沒有得選?
這是25年前《獅子王》留給我們的一個問題,25年後新版的《獅子王》仍然沒有給我們答案,這也是新版令人失望的地方:我們這些年過30的「疲憊中年」看到童年的玩具被刷上新漆高價販賣時,只有喟嘆,愛不起來。錯以為情懷永動的還有2016年CG版《聖鬥士星矢》,看完尷尬得小宇宙都爆發了。
而真正讓人尷尬的不是單線條的人物、寡淡的劇情,陳舊的價值觀……而是當20多年前讓自己「燃燒」的那個英雄又出現在面前,卻發現自己像塊朽木,已經「燃」不起來了。我們究竟應該批評的是電影不進步,還是自己已過時?
25年前,多少孩子在看到木法沙魂歸對辛巴說出那句「你要記著你是誰,你是唯一真正的王」時激動不已,好像這話就是對自己說的,好像自己就是天選之子,未來大有可期。25年後,現實拖泥帶水地宣布:你不是特別的,你不是辛巴,你不是獅子王,你就在那黑壓壓的獸群裡跪著吧……
而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有點開始理解失敗的反叛者刀疤了?他的心是狠毒的,他有選擇,他可以當國王的乖弟弟、太子的好叔叔,只要他肯低下頭順服,但他不,刀疤也是頭雄獅。
成人的世界充滿欲望與糾偏,25年後你我究竟成了滿腹嫉恨的刀疤,還是在苦難中磨鍊勇氣的辛巴?答案只有自己知道,代價也自己承擔就好。
HakunaMatata!(哈庫納瑪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