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介紹(以演出順序排列):
陳音,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琵琶首席、彈撥樂聲部長,四川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音協琵琶學會副會長,國家一級演奏員。九歲隨祖父——民族管弦樂隊的先驅、琵琶教育家陳濟略教授習琴,先後師從韓淑德、潘鳳鳴、王範地、林石城等著名教授以及汪派傳人琵琶演奏家李光祖先生,曾隨易柯、楊青、彭修文學習作曲和指揮,曾得到楊大鈞、俞良模等琵琶名家的指點。1982年獲「蓉城之秋」琵琶大賽一等獎,多次在澳門國際藝術節、葡萄牙國際藝術節、臺北藝術節以及日本等地舉辦琵琶獨奏音樂會,並兩次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經典曲目《春江花月夜》。主要創作作品有:《山之舞》、《山之韻》、《秋月吟》、《春湧》、《草原行》、《西風詞》等,曾發表《對當代琵琶音樂創作的思考》、《舞臺巨人——彭修文和他的民族管弦樂藝術》、《耕耘五十載 桃李滿天下——王範地教授和他的琵琶藝術》、《改編「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的點滴體會》等專業理論文章。
周維,山水文園投資集團副總裁、首席藝術官、演藝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國務院特殊津貼評委。中國音協二胡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客座教授。曾獲全國民樂獨奏比賽一等獎、文化部優秀演員獎、第29屆國際藝術節金獎。作品《葡萄熟了》《印巴隨想曲》《鴿子》《莫斯科的回憶》等曲在國內外廣為流傳,成功舉辦「中華弦詩」、「南方之夜」、「弦動雅典」等大型獨奏音樂會,出訪了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德貢團隊合作,成功創排了西雙版納《傣秀》、主題樂園《蝴蝶公主》、《美人魚》、南昌萬達樂園大型室內劇《瓷都歷險記》、大型室外劇《竹林童話》、大型水上聲光秀《桃花奇緣》、大型室外古代戰爭劇《淝水之戰》、兒童劇《夢蝶》和大型水上聲光秀《巢湖傳奇》等劇目。
周望,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民樂系彈撥二教研室主任,中國音協古箏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陝西箏派重要代表人物。長期以來不斷大力弘揚陝西秦箏藝術,宣傳推廣秦箏作品。1979年首次錄製發行《秦桑曲》,成為振興陝西箏派的先聲。任教多年來培養了許多優秀古箏演奏人才,其學生活躍於當今國內外樂壇。曾獲文化部「園丁獎」、教育部「寶鋼教育優秀教師獎」、中央音樂學院「金校徽」獎等。出版發行傳統經典名曲、個人專輯CD《高山流水》、《名家名曲·北派古箏精髓》、《傳統古箏專輯》DVD教學帶、《古箏教程》、《古箏名曲解析》等。出版專著《古箏基礎教程》、《古箏速成演奏法》等。發表論文《秦箏 秦人 秦聲》、《古箏名稱及其由來》等。整理改編陝西風格箏曲《老龍哭海》、《歡音曲》、《明妃怨》(二胡與箏重奏)等。
歐景星,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南藝附中校長兼音樂學院副院長。長期堅持教學、科研、創作、藝術實踐並舉的學術發展方向。曾獲江蘇省教育廳頒發的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85年、1989年兩次獲江蘇省二胡比賽一等獎,1993年獲全國民樂邀請賽二胡專業一等獎第一名;2003年獲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銀獎;多次受文化部派遣出訪歐、美、澳、非二十多個國家。2007年獲江蘇省人社廳、省文聯授予的「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吳玉霞,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協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琵琶專業委員會代會長,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曾發表個人專著《我的琵琶行》、《指尖上的舞蹈——琵琶技術技巧練習》、《實用琵琶演奏教程》等;獨奏專輯《千秋頌》《玉鳴東方》《珠落玉盤》等;琵琶獨奏曲《律動》《風戲柳》等;首演協奏曲《春秋》《古道隨想》等。
沈誠,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普及民族音樂藝術委員會會長,中國音協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副會長。師從弓弦樂器大師劉明源教授。曾獲「富利通」杯中國樂器國際獨奏大賽板胡專業金獎、首屆全國廣東音樂比賽演奏二等獎、北京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文化部「區永熙音樂教育成果獎」。多次擔任國內外重大音樂賽事評委,應邀赴世界各地講學,曾與國內外眾多中西樂團合作,出訪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音樂舞臺和教育領域均享有廣泛影響。
張維良,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音協副主席,中國竹笛學會會長,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中國音樂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曾獲北京市「高層次創新人才教學名師獎、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擔任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音樂創作;創作的《竹夢》音樂獲文化部全國舞蹈大賽音樂創作一等獎;古箏與電子音樂《滄浪秋吟》獲中央電視臺「新光獎」一等獎;《庭院深深》獲中國電視舞蹈比賽一等獎(擔任音樂創作)。曾在英國皇家音樂廳舉辦三次獨奏音樂會,與法國裡昂電子音樂中心合作研究電子音樂製作,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和林肯音樂廳、義大利米蘭威爾第音樂廳、巴黎梅西安音樂廳、維也納金色大廳、盧森堡音樂廳、埃及開羅歌劇院等舉辦音樂會,受邀出訪歐亞美非數十國。發表《竹笛藝術研究》、《中國竹笛教程》(四冊)等專著,發行唱片數十張,創作各類音樂作品120餘部。
姜克美,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名譽首席,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哈爾濱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國家一級演奏員,全國「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貼。 在北京、香港、澳門、臺北、大阪、紐約等地成功舉辦一系列個人胡琴獨奏音樂會,應邀參加「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等各種國際性藝術活動,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維也納金色大廳、華盛頓甘迺迪藝術中心、聯合國大會堂、柏林音樂廳、雪梨歌劇院等劇院成功演奏胡琴獨奏曲,演出足跡遍及五大洲五十多個國家。創作有《桃花紅》、《山妹》等作品,出版《京風》、《中國板胡》、《胡琴輕音樂》、《情弦》等個人專輯。
百場音樂會(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