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
2020年上半年,生豬養殖產業的各端發展卻走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勢:養殖企業利潤豐厚,有一些月份和地區,頭均生豬的利潤可以達到2300元,在價格高點,頭均利潤可達2800元;
相比之下,屠企企業的狀況則不容樂觀。據監測,上半年屠企毛利均值14.7元/頭,同比跌幅達77.13%,其中不少地區出現毛利呈負值的情況,鮮品屠宰虧損尤為嚴重。
豬價走出深V走勢,高點時生豬頭均利潤可達2800
卓創資訊研報顯示,上半年,生豬飼料價格呈上漲走勢,半年度均價2287.55元/噸,同比漲幅5.42%。雖飼料成本有所上漲,但其同比漲幅遠不及豬價漲幅,因此自繁自養盈利值漲勢明顯。
(圖片來源:卓創資訊)
今年二季度,全國豬價走出了深「V」走勢,尤其是5月中旬之後,豬價上攻之勢愈演愈烈,此波豬價上漲的原因,除了目前正值斷檔期外,各種突發性因素的疊加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不過,卓創資訊在研報中也建議,養殖單位謹慎壓欄,逢高出欄。
此前,兩市有一些擁有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報情況,從預報的數據中可知,上半年,這些企業的利潤表現良好。
有上市公司人士對記者說,生豬價格上漲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包括供需關係、散戶退出釋放的市場份額等。在一些區域和月份,頭均生豬的利潤可以達到2300元。根據上述人士的測算,「上半年,在一些價格的高位節點,生豬的頭均利潤接近2800元。」
屠宰企業大面積虧損,預計四季度有所好轉
而相較之下,屠宰企業的狀況則不大樂觀。據卓創資訊了解,屠宰企業自春節以後開工率持續走低,較往年同期開工率下降了50%至60%,行業虧損是大範圍內的。
對於屠宰企業虧損的原因,卓創資訊分析,是受三方面的因素影響,「肥白條價格低,肥瘦白條價差大;需求量減少,鮮品被迫入庫;屠宰量少,但人工、防疫等成本難減,頭均人工費用成本增大。」
卓創資訊研報認為,當前市場成交量較大的白條肉膘厚較小,級別較高,價格高位運行。但與此同時,級別低的肥白條價格每公斤卻低出三到五元。此外,肥白條的市場份額十分有限,對走貨形成壓力。此外,上半年屠宰企業開工率同比縮減五成左右,局部地區縮減六到七成,但即便如此,許多屠宰企業的鮮品豬肉仍然難以當天銷售完畢,此時便需要將鮮品放入冷庫,在此情況下頭均虧損較嚴重。
(圖片來源:卓創資訊)
據卓創資訊的數據監測統計,上半年重點代表屠宰企業的毛利率均值是14.7元/頭,同比跌幅77.13%。其中不少地區出現毛利呈負值的情況,鮮品屠宰虧損嚴重,部分廠家表示頭均毛利虧損值達到100元以上。
「我們觀察到的60%的屠宰企業有虧損,這種大範圍的虧損將在第四季度有所改善」王凌雲說,受需求、以及國內生豬產業的復產情況的影響,第四季度預測屠宰企業毛利率會有整體上漲。
今年前5個月新增超6萬家「養豬」企業,超七成為個體工商戶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74萬家在業、存續的豬養殖企業。截至6月30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1-5月新增超過6萬家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同比增長97%。今年新增的豬養殖企業,主要分布在農、林、牧、漁業,且超七成為個體工商戶。
地域分布上看,河北、雲南和山東三個省份的相關企業數量總和,約佔全國企業總量的三分之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