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惟純,臺灣商周出版集團創始人。17 歲考入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29 歲出任臺灣第一大報《中國時報》主筆,35 歲創辦《商業周刊》,經歷 7 年經營危機,把公司從虧損1 億多臺幣扭虧為盈,一躍成為臺灣發行量第一的雜誌,創下了全球媒體的新紀錄,並把雜誌擴展成大型出版集團。後來,他做出了「人生清零」的決定,把集團賣給李嘉誠,轉身投入了一個可以「做到人生盡頭」的新志業:生命教育。幫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有一個男人,他的人生像一部構思機巧的多幕劇:遺腹子,少年困頓,年輕的母親靠紗廠做工的微薄收入撫養他成人。青年得志,17歲以優異成績考入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自此嶄露頭角,成為上世紀70年代臺灣的青年精英。29歲出任臺灣第一大報《中國時報》主筆,被臺灣知名作家李敖譽為「臺灣新聞界第一大才子」。30歲,他放下高位厚祿,負笈美國研讀企業管理。35歲回國,創辦《商業周刊》,歷經 7 年經營危機,把公司從虧損 1 億多臺幣扭轉成為臺灣發行量最大的雜誌,幾經磨礪,終成兩岸三地乃至全球華語傳媒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就在《商業周刊》改寫了很多媒體界歷史、成為遙遙領先的領導品牌的時候,他把集團賣給李嘉誠先生,人生再次清零。他來到教育基金會做義工,一做就是七年。當人人都尊稱他一聲「大學長」時,他再度選擇出山,在 65 歲的年紀二次創業,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可以做到人生盡頭的新事業。
他有一個超豪華朋友圈:馬英九、李敖、蔣勳、龍應臺……馬英九評價他「這個朋友值得交往」;罵遍臺灣無敵手的李敖說這是他此生唯一沒有罵過的知識分子;更有人人尊敬的南懷瑾,一再誇耀他「慧根深厚且聰明過人」。
著作《還在學》,是誠品書店年度暢銷書之一
這個擁有傳奇人生的男人,名叫金惟純。臺灣政經界名嘴大姐大陳文茜曾經問過他:「為什麼你數次在人生看似「成功」的時候,就選擇歸零並「開始另外一段飛翔」呢?
他是這樣坦露自己的:
我的人生確實像文茜說的,有很多明顯的階段,每次我覺得自己停滯成長的時候,通常都是我在舒適圈的時候,也就是一般所謂「成功」的時候。我會很不舒服,想要離開那個環境,把已經有的東西都放下,再重新來一次。這變成了我的一個慣性。
我這一輩子,有好幾次歸零。就是別人覺得我還算是成功的時候,我就激流勇退了。每次在這個時候,我清楚有一個原因,就是做那件事的初衷已經不在了。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指標就是,我那個時候通常都進入了一個舒適圈,所謂的成功就是舒適圈。每次我進入舒適圈,人們給我掌聲的時候,我心裡就覺得惶惶不安,可能這就叫不安分吧。
我於1987年創辦了《商業周刊》。這成為了我人生中最苦的一段經歷,因為在創業之初就遭遇了嚴重的經營危機。經歷過「苦到無所逃於天地間」的七年,我從一個文人被逼著成為一個企業經營者,這對我的人生是很大的一個轉化。
七年之後,我終於把雜誌扭虧為盈,它的發行量一躍成為臺灣所有紙媒的第一名。一本財經雜誌的發行量居然超過八卦雜誌,這可謂創下了全球媒體的新記錄。自此,《商業周刊》進入良性循環,業績每天都在增長,品牌越擦越亮,我又進入舒適圈了。還是一樣,當我人生中可以再一次每天躺在自己的大辦公室裡看武俠小說的時候—— 我覺得自己又要完蛋了。
所以,我決定邀請李嘉誠先生來做我們公司最大的股東。他同意了,但他要我幫他看家兩年。兩年以後,由於超出目標業績太多,李先生又挽留了我五年,我才得以離開。
我來到一家教育基金會做志工,一做就做了 7 年。在這裡,我什麼事都幹,馬桶刷過,碗也洗過,課也講過。在這裡,我學的不是專業的知識技巧,而是人生的功課。那其實是一個沒有宗教的修行環境。在這 7 年裡,我覺得自己一直在突破、成長,很多過去的執著全部一個一個地放下了,甚至開始慢慢遠離熱鬧的舞臺。
七年後,我決心做一個新的志業。這一次,這份志業追求的不再是銷售業績,公司利潤或市場份額。而是一件可以做到人生盡頭的事:幫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niwo 成長學院有幸邀請到金惟純先生開設【突破之道】【解決之道】【金惟純私塾】【企業定製】等系列工作坊。三年來,他溫潤通透的人生狀態,影響和帶動了數百位學員,走上了「突破過去」「改變自己」和「終身成長」的全新人生道路。
niwo X 金惟純
【一階·突破之道】工作坊精彩合集
金惟純的一生充滿了冒險與挑戰,骨子裡溫州人不安分的血脈促成了他人生的不斷轉折。在接受niwo的專訪時,我們才得以看到,他的才子光環下「不走尋常路」但卻異常真實和深刻的一生。
通往修煉之門的路,原來是這樣百轉迂迴…
niwo:在你29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了臺灣最大民營報紙的主筆,為什麼30歲突然去美國求學了呢?
金惟純:我在 30 歲左右離開《中國時報》,那應該是我人生最黃金的年代,那時的薪水大概是同齡人的四五倍以上,工作又非常輕鬆,出去交換名片,人家都會說「久仰久仰」。如果我離開,可能不太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我年紀輕輕,只覺得很不好意思,真的是不敢當。
但是對我來說,我有志未伸。我覺得如果自己年紀輕輕就躺在功勞簿上、過著舒適的生活,這是我不能接受的自己。
那時我的內心深處覺得,我的人生應該不止於此。我知道自己生命內在的某些東西停滯了,沒有再前進。 從世俗的標準看,我不是那麼認真的人,但從內心深處,我對自己是有所期許的,因為我對自己有要求。當我覺得做這個事沒有意義,或者對這個事沒有感受,不知道要為何而做的時候,我就做不下去。
niwo:35歲,您從美國學成歸國,創辦《商業周刊》,它後來發展成了臺灣發行量第一的雜誌,並且保持記錄很多年。這次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
金惟純:這一次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也為我後半生的大轉折埋下了伏筆。如果沒有這段痛苦的經歷,我就永遠只會是一位寫文字的人,或者一位徹底的商人,而不是今天的我。
創辦《商業周刊》,當時那是一個糊裡糊塗的決定,就是給自己一兩個理由,騙自己相信,就去幹了。那個時候也有幾個夥伴,所以「人多不怕鬼」,就做了。其實根本沒準備好。
頭七年的經營危機,是「苦到無所逃於天地間」的七年。我終於悟出一個道理:老天喜歡「老實」的人。我這個做老闆的老實了,我所經營的企業才會被老天垂愛。以前我認為自己很厲害,大家都閃我遠遠的,沒人跟我講真話。我老實了以後,犯錯誤的時候,同事和讀者都會給我提建議。我才發現,大家都很喜歡老實人,原來老實可以得到這麼多報償,老實還是蠻值得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聰明的人越容易不老實。老天就給你教訓一下,教訓一下就會老實一點。
niwo:就在《商業周刊》創下許多媒體界記錄,氣勢如虹的時候,為什麼您選擇去教育機構做義工呢?
金惟純:《商業周刊》進入良性循環以後,我覺得人生要追求的東西都得到了。不但得到自己想要的,老天還給我很多之前根本沒有想過的富貴和榮耀。我覺得無福消受,心裡又覺得有點空空的。
那種空虛的感覺,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因為我靈魂深處知道,我的人生可以不止如此,好像人生已經過完了。但其實我的人生還要再活五十年,要幹什麼?想了好幾年,最後想到了,就是人生學習。
我看到很多成功的人,其實比普通人過得苦得多。為什麼? 因為爬得越高越恐懼,做得越大越擔心。不但自己苦,還把周圍的人搞得全部苦。
比如賈伯斯,我就覺得他很苦,苦得一塌糊塗。他們公司的人說賈伯斯很厲害,他最大的專長就是三分鐘證明你很笨,他還能讓所有人都覺得你很笨,靠近他,你就覺得自己很笨,很不舒服。他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人之一,但我不要成為他,我不要別人靠近我就不舒服。
在我人生二次歸零後,我追求的目標從那時到現在,就沒有再變過,而且我更加堅信,這是未來唯一重要的事:每個人要重新學怎麼活。這件事不僅是頭等大事,而且是最後的解藥。
niwo:您這一生,書生做過,文人做過,商人也做過,後來幹實業也還不錯。對於經營企業,您的心法是什麼?
金惟純:我以前做商業媒體,接觸了很多企業界的人。我覺得企業界有一些事非常值得做,再不做就太晚了。
以前中國的家庭是中國人的修行道場。整個大家族的男女老幼要一起分工合作,才能夠生存。要互相照顧,彼此支撐,才能夠過上好生活。家裡面要有倫理、家規,把生命的價值在家族裡傳承……生存、生活、生命全部在家裡面。
但那個家現在已經沒有了。現在所謂的家庭,一對夫妻帶一兩個小孩,在中國傳統中,那不叫家庭。現在回了家,每個人各幹各的,每個人都在玩手機,或者對著電腦,家的真實功能沒有了。
我覺得未來的時代裡,企業要去取代家,變成價值傳承的道場。我們的傳統價值,最重要的載體要變成企業。其實,現在企業的定義是有問題的。人的一生最黃金的年代,最多的時間全部投在企業裡,結果企業只負責讓他賺點錢,哪有那麼簡單?
我希望更多的企業家能有意識,讓企業的價值能夠更長久、更提升,不只是追求世俗定義的企業價值。相比起普通的人,企業和團隊的負責人,應該要能夠有意識地做內在的轉化,學人該怎麼活這件事,把自己的樣子活好一點,不要只想著把企業做大做強,而是更要做長遠。
niwo:對於「過去」,我們熟悉於一種說法:「過去的就永遠過去了。往前看,別回頭。」 您怎麼看待這個說法?
金惟純:這個說法是很危險的,對人的誤導很大。一個人如果不能時時回頭,檢視自己,對自己的過去有所修正,他這輩子也等於是白活了。因為曾經犯過的錯會一直重複,那個錯誤終將會累積成一個大窟窿,他終將會掉下去。
我們常說「活在當下」,好像是叫我們不要去想過去,不要去想未來。但其實真正的活在當下,是經過不斷對過去的整理才能達到的一種狀態——抓著回憶不放,這叫執著,不叫整理。
如果你回憶過往的時候,能看到完全不一樣的過去,看到完全不一樣的事情,那就是「整理」;如果沒有辦法看到,那只能叫「回憶」。
niwo:所以,通過不斷整理過去而面向未來,是活好的法門之一嗎?
金惟純:當然是,而且這條路沒有捷徑。在最近的十年裡,我看過不少人,才發現很多人的活法跟我是不一樣的,原來人生有這麼多活法,我可以不只活成原來的樣子,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活成千上百種不同的樣子,那才是人生應該有的活法。
所以,打開一扇嶄新的門,重新看到生命的究竟,讓人生有機會圓滿,這是件很重要的事。通過我們的服務,建立一個好的環境,讓人可以在「做到」上進行修練,所以我試圖創造的,是一個幫助人不斷「做到」的系統,這是我們的核心領域。
我希望能幫助大家通過整理自己的過往,開創出不同的人生局面。無論你現在是一個家庭主婦還是一位職場精英,尤其你如果是一個企業經營者。只有當我們自己能活出一個跟過去不同的面貌,我們才能有一個不同的未來。無論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家,我們的團隊,還是我們經營管理著的企業。
我現在堅定地走在這條道路上,因為我知道這條路是對的,而且我知道這條路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我知道我這顆心是真的,我願意讓大家一起來走這條對的路,讓我們一起走得更遠。
活得明白,活好自己,活出通透。至此,人生別無所求。
時間
2020.8.28-8.30
地點
北京
具體地點報名後
有專人服務通知
報名方式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課程顧問:niwo Ann
電話/微信:15120053091
點此了解【突破之道】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