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新校區9月啟用,大幅擴招!校長朱華偉:加速建成世界一流高中

2020-12-23 教育信息速報

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泥崗西路1068號的一項建築工程目前正在緊張有序收尾,6月底,它將正式交付給深圳中學(下稱「深中」),9月作為其新校區啟用。

這個總建築面積逾17萬平方米的新校區,對深圳市民、深中,以及深圳這座城市,都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

對深中而言,它堪稱夢想加速器。

2017年11月18日,在深中建校70周年之際,該校校長朱華偉對外宣布,深中將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中,培養具有中華底蘊和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

深中要實現「世界一流」目標,當時最大的短板是校園環境和師資隊伍。於是,朱華偉極力呼籲並推動深中新校區建設,2018年初項目開建後,為了緊盯工程進度,他不顧機器夜夜轟鳴,搬到工地旁居住。從新校區的校園規劃設計到外牆磚顏色挑選,他事無巨細事事參與。

為實現辦學目標儲才蓄能,他極力倡導「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僅用三年半的時間就引進了100多位哈佛、牛津、劍橋、北大、清華等世界名校畢業生和諸多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加盟」深中。

深中新校區今年將如何招生?新校區啟用後,深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又有何底氣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高中……日前,深中校長朱華偉接受南方+獨家專訪進行詳解。

校長朱華偉

南方+:深中新校區今年的招生非常受外界關注,能否介紹大概情況?

朱華偉:深中一直以來都是千萬學子的夢校,但過去受場地所限,我們每年只能招800人。今年秋季新校區啟用,深中的招生規模將增加1300人左右,共招收約2100人,其中增設了深中數理實驗班。通過擴招,大大降低了錄取門檻,讓更多優秀學子能夠有機會來深中讀書,更大程度滿足深圳學生對優質教育的需求,這也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深圳市委、市政府送給市民的一份大禮。

南方+:新增的深中數理實驗班招生情況如何,舉辦數理實驗班有何考慮?

朱華偉:為了為國家發展儲備更多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人才,在省市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今年會開辦深中數理實驗班。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接受央視專訪時說:「發展電子工業,過去的方針是砸錢;晶片光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等。」 數學、物理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數理實力影響著國家實力。因此,重視並加強基礎教育階段的數學、物理等自然學科教育迫在眉睫,尤其是對於數學、物理等拔尖人才的早期識別和培養,給予這些好苗子一個適合的特殊的成長機會至關重要。

南方+:新校區的啟用,對深中意味著什麼?學校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朱華偉:深中的始建校舍是只有幾百平方的二層建築——張氏雍睦堂,1955年遷址曬布嶺。幾十年中學校數度改建,以至於現在的校園建築風格不一、顏色各異,沒有整體的規劃設計;而且操場和教學區分離,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可以說深中的校園環境遠遠落後於深中的發展。雖然這幾年我們又進一步對校園環境進行了改造提升,但離世界名校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為了擴充深圳市優質高中教育資源,並致力於打造百年名校、千年學府,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深中新校區今年9月啟用,屆時我們的校園環境會得到很大提升,深中建設世界一流高中的步伐會加快。

擁有國家傾力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拔尖創新人才的「天時」,身處深圳經濟特區的「地利」,以及優秀師生匯聚的「人和」,我們一定會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中的步伐,為深圳基礎教育構築更高的標高,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出一條先行示範的新路,助力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南方+:新校區和東門校區今後將如何使用?

朱華偉:新校區並不是一所新學校,只是深中的物理空間發生了變化,它和現在的東門校區是一體的。深中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卓越的精神文化會在新校區自然延續,深中強大的師資隊伍和成熟的課程體系也會在新校區進一步成長和完善。

今年招收的高一新生將全部入讀新校區。今後高一、高二以及高三國際方向學生都會在新校區就讀,高三高考方向學生在東門校區就讀。近期與北大物理學院共建的天文創新實驗室、與清華物理系共建的朱邦芬院士工作站、與南京大學共建的先進光聲功能材料實驗室等新的創新實驗室全部會落地新校區,東門校區的創新實驗室和創新體驗中心也會在新校區升級。

南方+:新校區的規劃設計有什麼亮點?

朱華偉:新校區的設計借鑑了史丹福大學、清華大學等著名學府的建築風格,學校環境和硬體設施都堪稱世界一流,也是我理想中世界名校的樣子。新校區擁有5000多平方米的超大平層的圖書館,有配備「蘭引三號」天然草的標準足球場,以及遊泳中心、田徑場、桌球場、羽毛球場、籃球場、網球場、攀巖牆、跆拳道室、形體室等;學生宿舍沿筆架山河而建,沿河岸形成一公裡長的「綠色長廊」。

南方+:新校區的師資配置會怎樣?

朱華偉:這三年多時間裡,我們一直在為新校區的開辦儲才蓄能,引進了100多位高學歷、高專業水平的優秀師資。2017年1月我到任深中校長時,是學校第4個博士,目前深中有博士60餘人,北大、清華畢業的教師80餘人,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海外頂尖名校畢業的教師20餘人,教授、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競賽金牌教練、名班主任共40餘人。這在三年之前是不可想像的。【可點擊】

這些年深中引進的不僅有世界一流名校的應屆畢業生,還有許多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比如2017年入職的物理教師周啟勇是全國優秀教師;2019年入職的數學教師胡基偉曾在北京人大附中任教,輔導的學生獲第60屆IMO金牌;2019年入職的胡劍博士,曾就職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還在德國Max-Planck天體物理研究所博士後工作站深造過。

這些人才的引進,沒有任何特殊人才政策的支持,也沒有外界猜測的高薪。他們的視野、胸懷,想要幹事業的熱情都讓我特別感動。有了這樣一批有情懷、有能力的優秀教師加盟,學校形成了經驗豐富、教學業績突出、學術水平紮實、結構合理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師梯隊,目前深中的教師隊伍已經是國內高中最強之一,數理化生奧賽教練隊伍國內最強、世界一流。

南方+:深中的「豪華」師資,究竟能為高中生帶來什麼?

朱華偉:一流的高中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我非常喜歡引用著名教育家梅貽琦先生的一段話:「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遊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從遊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

教育是為未來培養人才的。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大膽質疑與批判性思維、堅毅執著與鍥而不捨、科學推理與合情推理、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時間管理與科學規劃、團隊協作與領導能力等,是未來人才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我們不遺餘力引進名校畢業碩士、博士,看重的不僅是他們紮實的學科背景,還希望讓這些優秀人才給予學生更多高端的學術引領以及思想薰陶。他們不只傳授知識,更會用自己的視野和格局引領學生,用自己的人格和品行感染學生,用自己的習慣和性格影響學生,在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給學生們影響,讓學生們早立大志,存大格局。

我經常說:「你們希望你們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希望你們的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身為老師,你們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會影響你們的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深中這麼多世界名校的畢業生,就是學生們為人處世、治學研究的榜樣。

另一方面,越優秀的學生,越需要優秀的老師引領。深中擁有全國最優秀的學生,面對這樣優秀的學生群體,我們有責任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來引領他們向更高的平臺發展。

另外,深中諸多高端的創新體驗中心和創新實驗室,也需要一批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充分利用這些優質的平臺和資源,指導學生進行科技活動,參加國際高端賽事,進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南方+:您說的引領,具體怎樣實施?

朱華偉:比如除了上好學科課程外,我們還鼓勵名校畢業生們結合各自的研究背景開設選修課,比如《天文學基礎與前沿》、《英語戲劇初探》、《全球化思維》等。

2018年入職的清華大學劉瑩博士,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教授的學生,在深中教授高中生物課程,負責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創新體驗中心,她去年指導學生在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中獲得高中組金獎。

2020年入職的魏鑫老師是牛津大學博士、波士頓大學博士後,曾在牛津大學任教,研究東方學、世界語言與文學,這樣的老師給高中生講解東方文化,視野和格局肯定不一樣。

南方+:新校區啟用後,課程方面會有怎樣的優化和提升?

朱華偉:課程是育人的核心和載體。目前,我們為不同興趣志向的學生提供涵蓋28個課程群的150多門校本選修課,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教學班級。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按需選學,促進他們個性化、多元化發展。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創建豐富多樣的社團,目前學校高中部有90多個社團,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培養了興趣、提升了綜合能力。

為了開拓師生的學術視野,我們已邀請了多位諾獎得主、兩院院士、海內外著名學者為學生開設「深中大講堂」,付雲皓博士、韓嘉睿博士等國際奧賽金牌得主在內的青年學者,也常態化到深中為學生上選修課。我們還搭建高端學術活動平臺,讓學生在國際比較中迎接挑戰,拓展創新教育平臺,持續豐富優質學習資源等。

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需要,自2018年開始,我們就著手對已有的課程進行重新整合和升級,接下來深中將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為突破口,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全面落實《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方案》,從課程、師資、管理三個維度,推進系列項目改革,形成系列優質研究成果,爭取將深中建成國家級新課程新教材研究示範基地。

同時,我們還會結合國家「強基計劃」,進一步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國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貢獻深中智慧。

南方+:深中的創新體驗室和創新實驗中心是如何與高校、企業合作,聯合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

朱華偉:截至目前,深中已與北大、清華、中科大、上海交大、華為、騰訊、大疆、光啟等著名大學、企業共建了18個創新體驗中心和創新實驗室。不同體驗中心和實驗室的運作方式不同,總體來說,會在硬體、師資、課程等方面進行合作,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例如,我們與華大基因共建的創新體驗中心開設了《趣味基因檢測》,我們的學生可以進入我國首個、全球第四大的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我們與中廣核共建的清潔能源創新體驗中心開設了《「核」的科學》等課程,深中師生不僅可以進入大亞灣核電站及中微子實驗室參觀學習,中廣核的專家們也會定期指導我們的學生參與課題研究或國內外相關比賽;我們與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的光伏發電創新實驗室是國內中學首家。

我們還會與更多國內外頂尖大學、企業共建創新實驗室和創新體驗中心,也會引入國內外名校、創新教育機構研發的優質課程,通過這些高水平、開放性平臺,更好地服務學生成長。

南方+:距離今年高考已經很近了,深中備考情況如何備受外界關注,能否介紹?

朱華偉: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雖然經歷了最長假期、網上授課、高考延期,但深中全體高三師生沉著應對、攻堅克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深一模成績亮眼:深圳市理科前10名、前50名、前100名、前200名人數,深中均為全市第一,且每個分數段人數均佔全市50%左右;文科前10名、前200名人數,均為全市第一;文理科學生總平均分均為全市第一,其中理科學生總分平均分比第二名學校高近20分;A檔達線率96.5%(相當於一本率),全市第一。

截至目前,深中2020屆高三有5人獲北大、清華保送,1人被清華丘成桐數學英才班預錄取,10人獲得北大、清華「強基計劃」破格入圍,人數位列廣東省第一。

南方+:您對深中發展未來還有哪些期望?

朱華偉:這三年多以來,深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學校的進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省市領導高度肯定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成果,支持深中儘快建設世界一流高中。《人民教育》「改革開放中的學校變革」欄目在全國遴選四所名校,深中位列其中。可以說,無論從辦學業績,還是社會影響力,深中都已經進入國內高中第一方陣。

深中能有今天的成就,歷任校長、歷代老師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在接力棒傳到我手中,我一定要跑好這一棒,力爭多為深中做點有價值的事情。深中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為了學校的發展,我竭盡所能、夙夜在公,風雨兼程;希望今後能帶領深中實現更大的發展,搭建世界一流平臺、引進世界一流人才、幹出世界一流業績、辦成世界一流高中,不負組織的培養、不負深中、不負深圳、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最讓我欣慰的是,現在整個學校有著濃厚的幹事、創業的氛圍,深中師生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全校上下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大家齊心協力、只爭朝夕,都在為實現世界一流高中的願景而努力。我相信有了優化升級的校園和課程,有了世界一流的師生和文化,深中一定能夠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高中。

南方+:您對深圳基礎教育發展有何建議?

朱華偉: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四十年前的南國漁村今日正在建成鬱鬱蔥蔥的「文化綠洲」,並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未來深圳要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需要世界一流的基礎教育做支撐,因為教育是一座城市安身立命軟實力的生動體現,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如果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那麼基礎教育理應是基礎的基礎。

教育興則城市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從教育規律看,學校辦學各有特色,學生天資稟賦各異,要為優秀的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最好的發展平臺;從深圳乃至廣東教育看,要先行先試,大膽創新,要有一所中學全國領先、與深圳和廣東地位相匹配的世界名校;從國家發展看,我們要不遺餘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國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貢獻力量。這是深中擔負的光榮使命,也是深中未來要走的追夢徵途。

數據看深中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深中: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中
    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表示,深中今天所取得的榮譽是建校七十年餘年歷史積澱和一代代深中人前赴後繼共同努力的成果。學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中」的辦學定位,致力於「培養具有中華底蘊和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 構建世界一流高中發展藍圖 朱華偉表示,深圳這個誕生了騰訊、華為等高科技企業、致力於將自己打造成中國矽谷的城市,一直缺少一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中。
  • 深中校長朱華偉:為班雅倫感到驕傲
    原標題:深中校長朱華偉:為班雅倫感到驕傲深圳晚報2019年11月10日訊 日前,深圳中學校友班雅倫熟練使用三種語言,在德國科隆街頭怒懟香港示威者,引發網友連連稱讚。11月8日,深圳晚報的獨家報導推出之後,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在朋友圈進行了轉發。
  • 遼寧中醫藥大學本溪校區啟用儀式隆重舉行
    9月27日,風和日麗,秋高氣爽,遼寧中醫藥大學在中國藥都、楓葉之都—本溪,隆重舉行本溪校區啟用儀式。本溪市市委書記姜小林、市長田樹槐、副市長高巍、本溪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魏志輝等領導應邀出席啟用儀式。
  • 龍華高級中學新校區今年秋天啟用,將提供1800個高中學位
    據龍華發布消息,龍華高級中學新校區今年秋天將正式啟用,屆時將提供1800個高中學位。龍華高級中學坐落於中軸新城、魅力龍華,11位正高級教師領銜的教師團隊,因材施教的小班化教學,一體兩翼五素養的課程架構,書院制未來教育體系,堪比「五星級」的宿舍。
  • 又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今年開辦招生:華二高中校區落戶寶山
    協議約定,由華東師大二附中在寶山設立校區,名稱為「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寶山校區」,屬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組成部分,公辦性質高中學段辦學,今年開始招生,9月1日開辦。開辦寶山校區,旨在滿足寶山區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要,今年只面對寶山區招生。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
    大洋網訊 8月24日,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迎來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和航空航天學院1112名學生。8月25日,智能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材料學院共1234名學生也將入駐。「深圳校區正式投入使用,意味著中山大學將辦學範圍從廣州、珠海擴展到深圳,『三校區五校園』辦學格局正式形成,為中山大學未來百年發展奠定了重要戰略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深圳校區建設啟用,是中山大學面向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踐行高等教育「四為服務」的新體現,是中山大學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動力。
  • 華二高中校區落戶寶山!今年首招60名寶山學生
    協議約定,由華東師大二附中在寶山設立校區,名稱為「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寶山校區」(以下簡稱「華二寶山校區」),屬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組成部分,公辦性質高中學段辦學,今年開始招生,9月1日開辦。開辦寶山校區,旨在滿足寶山區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要,今年只面對寶山區招生。
  • 暨南大學2014高考招生計劃公布 將啟用大學城新校區
    其中,中大今年大幅擴招貧困地區農村學生,預計今年招收的農村學生人數佔該校總招生計劃數的31%;華工則在招生人數與去年持平的基礎上,追加廣東考生青睞專業的招生計劃數;暨大今年9月將啟用大學城新校區,首批3000名新生將嘗「頭啖湯」。
  • 龍華高級中學今年秋季啟用新校區
    ,可面向全市提供1800個優質高中學位。 硬體設施建設一流 教師隊伍陣容強大 龍高今年秋季即將啟用的新校區位於龍華區民治街道華璽路1號,毗鄰深圳北站,緊鄰三大主題公園,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7萬平方米,設施齊備,硬體一流。全寄宿制初中部正在籌建之中,將於今年秋季開辦開班。
  • 廣漢中學新校區預計明年9月投入使用;北區小學今年9月投入使用
    12月2日,廣漢市人大常委會羅宇副主任率隊先後到廣漢中學遷建、北區小學新建兩處重點建設項目工地進行實地調研。調研組一行實地查看在建的廣漢中學新校區、北區小學項目建設工地,聽取市教育局、廣漢中學和工地負責人有關項目建設情況匯報。
  • 青島高新區引入世界一流國際高中
    線上推介、隔屏洽談、雲端籤約……2月20日,隨著連線屏幕中各方代表籤字落筆,總投資約50億元的奧燁·當代星芸教研產業化基地項目線上正式籤約落地青島高新區。據悉,高新區還將與德威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建設青島德威國際高中,填補地區教育空白。奧燁·當代星芸教研產業化基地項目由奧燁商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投資,由奧燁、武漢當代教育集團和德威國際教育集團共建,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項目佔地面積約18.38公頃,建成運營後,預計可實現年稅收至少3000萬元。
  • 2014年9月暨南大學新校區將迎新生 入住學院未定
    2006年,暨大獲國務院僑辦批准17億元興建番禺校區。2014年9月,暨大新校區將交付使用,迎來第一批大學城學生。  蒙古包飯堂明年建成  暨大校區位於番禺區興業大道北側,南村與新造村交界,總用地面積2700畝,可辦學規模按照2.3萬名全日制學生考慮。目前,全部在建大樓已封頂,第一期項目建設已完成80%,9月新生可安心入住。
  • 廣州暨南大學新校區啟用 首批進駐三千新生
    廣州暨南大學新校區啟用 首批進駐三千新生 2014-09-18 19:39: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廣州9月18日電 (郭軍 郭穗雅)記者18日從廣州暨南大學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校南校區將於本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
  • ...的杭州實踐丨杭七中校長張江英:一份對教育的匠心 一份對美的追求
    這所歷經百年的杭城老牌高中,秉承「藝文兼修、協調發展」的特色發展理念,讓藝術和文化在每位學子身上相得益彰。就在5月5日,七中迎來了118周年校慶。別具一格的網上校慶「點亮儀式」,讓學校「繼往開來,未來可期」的美好祝福得到廣泛傳播。深耕教育領域近30年的張江英,兩年前來到七中。從書記到書記兼任校長,角色的轉變,也讓她對七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 南京又一名校9月招生!旁邊業主笑了
    江北核心區又一重磅利好落定——南京一中江北新校區目前已建成,今年9月正式招生,核心區終於迎來區域內首個高中名校! 1、項目主體結構已完成,外立麵粉刷基本完成,部分圍欄已安裝,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土地平整工作; 2、今年9月,南京一中江北校區高中部正式啟用; 3、項目為一中本部新校區
  • 深圳高中梯隊重新排名,深實驗四大墊底,翠園跌出前十
    但是讓人驚訝的是,由於深中擴招引起「地震」影響最大的竟然不是深中本身,而是深實驗! 深中老大哥依然薑是老的辣,依舊保持深中最高錄取分數線,就算擴招也是吸納了更多深圳的挺優秀學子。
  • 通錦中學校更名為「成都七中萬達學校通錦校區」
    7月22日,成都七中萬達學校通錦校區正式揭牌——通錦中學(原鐵二局一中)正式更名,成為七中萬達學校(簡稱「七中萬達」)的另一個校區。 金牛區教育局副局長劉啟平宣布,成都七中萬達學校集團通錦校區由鬆散型成員調整為緊密型成員。
  • 新校區開辦第一年稱霸全區!上海華二系10所學校完美布局
    新校區開辦第一年就稱霸全區!華二系10所學校完美布局,開一所火一所!今年4月,華二附中前後腳宣布將分別在寶山和普陀開辦分校,今年就開始招生,此等好消息,一時間刷爆家長朋友圈!日前,上海各區普通高中最低投檔線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