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終於按捺不住,正式提出磋商請求,中方表示遺憾

2021-01-10 海峽軍情號

撰文:東

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日,澳大利亞就中國對其出口大麥加徵關稅一事向中國發起了磋商請求,澳大利亞表示,願在世貿組織的機制下與中方就此事進行相關商議。隨後,中國商務部表示,中方已經收到該磋商請求。

針對此事,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中國政府是在收到國內相關業界人士的申請後就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進行了相關調查,並在世貿組織的機制下對來自澳大利亞的大麥採取了相應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等措施,中方的相關舉措均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則,並無任何不妥,對於澳方的請求,中方表示遺憾,爭端就交由世貿組織根據相應的程序進行處理。

澳大利亞敗訴的可能性更大

澳大利亞提出磋商申請一事表明,澳方有意願解決此事。然而,澳大利亞的做法卻讓外界對其解決爭端的誠意產生了懷疑。澳大利亞提出要就此事進行磋商的言外之意是要在世貿組織的機制下解決爭端。澳大利亞此舉的真實意圖就是想通過世貿組織這個途徑來判定我國對其實施的反傾銷制裁無效,這也是為什麼我國政府對其磋商請求無視的原因之一,因為澳方實際上並未意識到其錯誤所在,也沒有足夠的誠意與中國協商。

實際上,澳方敗訴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因為幾乎每個國家的政府都存在一些扶持本國農業發展的政策,作為澳大利亞最主要的出口農產品,澳大利亞的大麥接受的補助肯定不會少,因為只有這樣其大麥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形成足夠的競爭力。可以說,只要中國出手就澳大利亞大麥進行相關的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澳大利亞逃脫不了責任的,這也是為什麼澳大利亞會按捺不住要向世貿組織告狀的原因之一。

貿易摩擦的根源在澳大利亞自身

近段時間以來,中澳雙方的關係一直在走下坡路。究其原因,是澳大利亞近年來頻頻對中國發起各種形式的政治攻擊,惡意抹黑和歪曲事實,澳方的種種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雙方外交關係,也對中國的國際形象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一直以來,中澳雙方在進出口貿易方面都保持著緊密的合作。

近段時間以來,中方之所以會對其出口至中國的農產品採取一系列措施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為澳大利亞出口方面存在頗多問題,而澳方卻將此歸咎於兩國間的政治因素。

事實上,中國早已發現澳大利亞在向中國出口大麥的時候存在明顯的傾銷跡象,很明顯,澳大利亞的大麥在進入我國市場後會對許多企業造成損害,我國此次對澳大利亞採取的措施實際上主要還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如今澳大利亞已經明顯感覺到了來自中國的制裁所造成的後果。畢竟,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外貿合作方,澳大利亞的外貿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中國。

實際上,澳大利亞解決當下困境的方法就掌握在其自身上,只要澳大利亞認清自己與中國的關係,不做有損雙方利益的事情,雙方才能建立長期高質量的貿易合作關係。

部分消息參考:人民日報、中國青年網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軍情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相關焦點

  • 商務部:對澳大利亞在WTO提出磋商請求表示遺憾
    (原標題:商務部:對澳大利亞在WTO提出磋商請求表示遺憾)
  • 澳大利亞提出磋商請求,中國表態亮瞎了!
    「佔豪×瀘州老窖」辛丑定製酒隆重推出+重磅回饋:9重升級價不變,買多少返多少,返利高達100%,抵扣高達25%,還有同款品鑑酒相贈,高抵扣專區產品更至高抵50%,買酒返利金抵扣購物真實惠,戳圖購澳大利亞現在是真有點急了
  • 澳大利亞緊急將目光轉向中國,向中方發出一個請求
    作為向中國出口的三大農產品之一,澳大利亞大麥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很高,正常情況下,澳大利亞每年對外出口的大麥至少有一半是銷往中國。相關數據顯示,僅在2018年,澳大利亞通過出口大麥從中國賺取了15億澳元。因此,當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後,澳大利亞立馬坐不住了。
  • 澳大利亞突然變臉,但中方不吃這套
    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在國際社會上的種種舉動也引發了廣泛關注。據媒體消息,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日前表示,澳方會在世貿組織就中方決定對澳大麥進口加徵關稅提起訴訟,並且他還表示不排除就葡萄酒等更多的事項提出更多的起訴的可能性。
  • 澳大利亞惱羞成怒「報復」中國,中方堅決抵制
    在12月17日下午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高峰表示,12月16日,澳大利亞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就中國對自澳大利亞進口大麥採取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向中方提出磋商請求。中方已經收到該磋商請求。高峰說,根據中國國內業界申請,中國商務部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依法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並依法採取相應貿易救濟措施。高峰指出,「中方一貫以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方式開展貿易救濟。我們對澳方提出磋商請求表示遺憾,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進行處理。」
  • 大麥:澳大利亞又生事端!
    澳大利亞就大麥關稅案將中國告到WTO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12月16日表示,將於16日晚就中國決定對澳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上訴。報導指出,中國在5月份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總計80.5%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實質上阻止了這筆價值10億美元的貿易。據美國彭博社報導,伯明罕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已向北京提出建議,有意「請求與中國進行正式磋商」。
  • 中澳大麥貿易爭端磋商開始,兩國將開始為期60天的正式討論期
    世界貿易組織(WTO)周一(12月21日)在其網站上證實,澳大利亞已要求就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關稅一事與中國進行爭議磋商。(來源:路透)(來源:WTO)澳大利亞上周表示,已就中國的行動提出正式申訴,在成立一個裁決小組之前,兩國將開始為期60天的正式討論期。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貿組織周一正式向其成員傳閱了這一要求,並公布了這一要求。
  • 日本要求韓國根據日韓請求權協定展開磋商,韓方回應尚不明朗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圍繞韓國最高法院勒令新日鐵住金支付賠償的勞工案訴訟判決,日本政府1月9日向韓國政府要求根據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展開政府間磋商。日本共同社1月9日報導稱,這是鑑於韓方向該公司發出扣押資產的通知並確認生效而採取的措施。
  • 一邊告中國,一邊說「談談吧」,澳大利亞安的什麼心?
    在前段時間,中國遵循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向澳大利亞大麥等進行反傾銷調查,並且加收關稅。為此,12月16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曾表示,將於當天晚些時候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上訴,針對的是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可是在12月14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曾呼籲澳中雙方「談談吧」。
  • 海軍發言人回應美稱中方拒絕參加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美顛倒黑白...
    據報導,美印太總部16日發表聲明,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拒絕參加計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6日與美印太總部以視頻形式舉行的美中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有關會議,對此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做出回應。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表示,美方有關言論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會議未能如期舉行的原因是美方沒有遵守雙方共識,責任完全在美方。根據中美兩國防務部門商定,中美雙方將於年內以視頻形式舉行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小組會議和將軍級年度會晤。11月18日,中方向美方提供了關於此次會議議題和安排的中方建議。
  • 澳大利亞欺人太甚!莫裡森放低姿態表面服軟,轉頭對中方猛捅一刀
    鑑於近日以來,澳大利亞一系列甩鍋行為導致中澳關係急劇下滑,貿易往來處在一個敏感時期,澳政府才出此對策。早前,中方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存在傾銷現象,促使國內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對此,中方決定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共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當時澳大利亞呼籲中國撤銷關稅,但遭到拒絕。
  • 推特拒絕刪除趙立堅推文,無視澳大利亞蠻橫請求,莫裡森心態崩了
    據環球網12月2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推特公司就"刪除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推文"一事,正式向澳大利亞表示拒絕。推特公司解釋說,該條推文並不違反推特規定,所以沒有理由刪除。沒想到,數小時後,這張寫實的作品就令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情緒失控,莫裡森既對中方強烈責備,還無端令中方為此事道歉。此事發酵一天後,在地緣政治上與澳大利亞較為親密的紐西蘭也站隊,對莫裡森政府進行幫腔。紐西蘭總理雅新達稱"趙立堅的推文內容與事實不符"。
  • 美國澳大利亞將組成軍事同盟應對中國挑戰,澳方拒絕承諾巡航南海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當地時間7月28日,美國與澳大利亞的外長與防長在華盛頓結束第30次部長級磋商,雙方就中國問題舉行了高層會談。美澳雙方同意有必要維護建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不過,澳大利亞也表明無意損害其與中國的關係。
  • 中方「脅迫論」,蓬佩奧為何搶了澳大利亞的臺詞?
    9日,中國外交部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國防部長埃斯珀近日來關於「中方『脅迫』他國」謬論的反擊成為國際輿論場的焦點。「脅迫」,這是一個似曾相識的詞彙。6月,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以「被發動貿易戰」,以及所謂持續受到中國打擊,提出了「脅迫論」,「澳大利亞是一個開放貿易的國家,永遠不會因為受到脅迫而改變自身價值觀。」他說。
  • 事關中國,澳大利亞邁出危險一步,這次中方反擊穩準狠,絕不退讓
    中方再次重拳出擊據參考消息網報導,中國海關宣布最新對澳禁令,從12月7日起中國暫停第六家澳大利亞牛肉出口企業對華出口資格,這對價值27億的澳元牛肉產業造成嚴重打擊。農業原產品出口對澳大利亞經濟有重要帶動作用,且中國是其主要出口對象,除肉類以外,澳大利亞大麥、礦場資源、葡萄酒等也是主要出口產業,不過中國對其已陸續採取制裁措施,比如在最新牛肉禁令出臺不到兩周前,中國就對該國葡萄酒徵收高達212%關稅,這對澳大利亞而言簡直就是毀滅性打擊。
  • 王毅就伊朗核問題提出四點主張
    王毅表示,一年多來,伊核問題局勢經歷重要變化。美國退出全面協議並對伊朗極限施壓,是伊核問題偏離正確方向的根源。美國改弦更張,重返全面協議並恢復履約,是從根本上化解危機的正確途徑。當前,伊核局勢又到了一個緊要關頭。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明確表示願重返協議。與此同時,美方對伊朗的施壓仍在變本加厲。全面協議既出現重回正軌的機會之窗,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
  • 馬航MH17悲劇發生六年後,俄羅斯退出了「毫無意義的」調查磋商
    據《今日俄羅斯》15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認為,莫斯科「不可能」繼續與荷蘭和澳大利亞就2014年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 MH17航班被擊落一事進行磋商,因為它們對揭露真相不感興趣。
  • 中方官員接受採訪時,直接稱「中國為什麼要在乎澳大利亞」
    今年以來,澳大利亞跟班美國,在新冠疫情、幹涉內政、南海問題、限制中企手機應用等多個領域對我國進行無理施壓,在中方多次善意提醒後,澳大利亞政府仍不自知。於是,中方對澳大利亞部分出口商品或加徵關稅,或反傾銷調查,或直接禁止出口等,做出了一些懲罰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