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腳踏車去臺灣環島1135km的孤獨美食家

2021-01-10 軌跡圈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單車環島日誌》

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幸福地尋找飽肚時,那一瞬間,他可以隨心所欲,變得自由,不被誰打擾,無需介懷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行為,正所謂是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療。——《孤獨的美食家》

——送給自己30歲的生日禮物

出發前準備1、準備大通證和入臺證大通證必須親自去所屬區域的出入境辦理,而入臺證就只能委託旅行社或淘寶辦理。2、準備機票在辦理大通證和入臺證之後,就可以確定訂機票了。因為我在廣州,廣州飛臺北來回起碼2k5,而去澳門飛臺北來回1k都不用。所以果斷選擇澳門飛3、準備租車原本打算租重機環島的,可惜沒相關證件,只能租腳踏車。看了很多網評,最後選擇在淡水租車(八裡水岸),後來遇到的香港大叔也說這家的車比較新,在香港車友口碑較好,而且起步就是在環島線上,比較方便。4、準備住宿由於第一次長距離騎車,之前最長才騎了10km,現在環島起碼要1000km的旅程,開始之前完成不知道自己能騎到哪裡,因此只訂了第一晚在臺北住的地方,之後的都是隔天訂。因為一個人的旅程,住宿主要以背包客棧為主,民宿為輔。臺灣住宿普遍比國內貴。

5、要準備練習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沒辦法,廣州人的普通話都很普通。

關於行程原本做的行程攻略,竟然忘記帶去臺灣了!!!重點是我也忘了內容了!!!真的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原計劃:

事實:全程1135kmD01 11.09 廣州-澳門-臺北,坐飛機D02 11.10 臺北-淡水-臺中,淡水出發,騎行180km,30歲生日,崩潰的一天D03 11.11 臺中-南投-臺中,坐大巴,參觀南投妖怪村D04 11.12 臺中-臺南,騎行175kmD05 11.13 臺南-高雄,騎行65kmD06 11.14 高雄-恆春,騎行120km D07 11.15 恆春,潛水體驗,租電動車D08 11.16 恆春-臺東,騎行145kmD09 11.17 臺東-花蓮,騎行165km,輕翔機飛行體驗D10 11.18 花蓮-瑞芳-九份,坐火車D11 11.19 九份-花蓮,坐火車D12 11.20 花蓮-嘉義羅東,騎行120km,冒雨逆風勇闖蘇花公路D13 11.21 嘉義羅東-高雄,騎行100kmD14 11.22 高雄-淡水-臺北,騎行65km,環島完成D15 11.23 臺北D16 11.24 臺北-澳門-廣州

rk Hard,Play Hard!一早和工作上的拍檔拿完貨,再出發去臺灣。在廣州南站,坐輕軌一小時就到珠海拱北關閘。由於周中閒時,半小時不到就過關到澳門了。在澳門關閘附近打算隨便食點什麼就搭巴士APX1去澳門機場。過關時候是中午,剛剛好是學生放學時間。搵食用原始又有效的方法,尾隨學生就能找到CP值高的食店。可惜,第一個尾隨的小MM竟然回家了,第二個尾隨的小MM竟然帶我去了金拱門。天意,就在金拱門食了一餐午餐。

去澳門機場一路上都看見今屆格蘭披治賽車的布置和裝飾,在澳門機場就展示了一臺賽車。

第一次坐虎航,感覺不錯,空姐是臺妹,很漂亮!!!我害羞不好意思拍空姐,大家有機會去看看吧。

飛行時間比預計的快,一個半小時就到桃園機場。看到臺灣的海岸線的時候,還是有點小激動,因為下面就是我將要騎行的環島路。

出機場後,辦理好手機15天「食到飽」大哥大套餐,就這樣我在臺灣的16日內4G流量隨意上,爽。跟住就上捷運(地鐵)到了臺北車站,交通感覺臺灣比國內友善多了。在臺灣,至少可以找到工作人員很有禮貌地回答你的問題,耐心地指引你。這一點國內是比不上的,他們都是大爺。

第一晚我訂的住宿是間背包客棧,夾腳拖的家。就在臺北車站附近,一出機場轉捷運,再步行幾分鐘就到,十分便利。

放下行李後,第一時間就去臺北最出名的士林夜市覓食了。士林夜市是臺灣六大夜市之一。逛著逛著,竟然下雨了,真的是冬季來臺北看雨。

剛去夜市的時候,發現臺灣的食物的名字還蠻搞笑的。地瓜球就是地瓜球,為什麼要加個微笑地瓜球啦。後面見多了,什麼妙不可言果汁,誠實豆沙包,慢慢就習慣了。

士林夜市覓食第1間,豪大大雞排創始店。真的好大一塊,比我的臉還大,食了很久才食完,而且很熱氣。食完後十分後悔,因為飽了一半,份量很足,應該最後臨走的時候打包邊走邊食的。

士林夜市覓食第2間,王記總店。其實只是路過的一個小店,因為食了雞排口渴,剛好看到青蛙下蛋,很好奇就嘗試一下。所謂的青蛙下單就是糖水加粉圓(珍珠)加檸檬,挺好喝的。

士林夜市覓食第3間,忠誠號蚵仔煎,差評。剛付款坐下就馬上上菜了,這肯定是提前做好的,不新鮮,差評。賣相差,醬料隨便放上去,太噁心了,差評。口感也差,份量也小,比我的手掌還小,差評。結論就是用名號騙觀光客的。

士林夜市覓食第4間,王記青草茶老店。第一次看到青草茶的名字,直覺告訴我是一種涼茶,同時也好奇它是什麼材料做的。青草茶是一種秘方涼茶,一路喝下來基本上每家都大同小異。這是入臺第一杯,以後在騎行路上見到青草茶都不知道喝了多少杯了。

士林夜市覓食第5間,饗味鹽酥雞。這家的鹽酥雞在夜市邊的箱子裡,排隊的人也不少,基本都是當地人光顧的店。小小的一袋鹽酥雞,現做現賣,味道剛剛好,剛出來熱乎乎的,贊。

士林夜市覓食第6間,海友十全排骨。路上逛著逛著,遠遠的被這家的藥膳香吸引過來,幸好我一個人來,不用排隊,直接拼桌。看牆上慢慢的明星光顧的相片就知道歷史悠久,當地比較聞名的啦。他們的菜單不多,就是牆上那幾款,看得出是幾十年認真做食料的店。我點了一個他們招牌十全藥燉排骨,料足份量大,出品一點也不馬虎,食完全身暖乎乎的。

士林夜市覓食第7間,幸發亭冰品名店。據說辛發亭是雪片冰創始店,已經經營了將近50年,不過旗艦店在臺中市,號稱一天賣十萬碗蜜豆冰。點了一份招牌蜜豆冰,份量也是滿滿的,料基本都藏在冰下面,要拌著冰食才地道。剛食完十全藥燉排骨,馬上來個蜜豆冰,好像冰火兩重天,表示很擔心我的胃。

士林夜市覓食第8間,士林伯豆花店。士林夜市老店最多了,動不動就幾十年的老店,也是幾十年都只是做那幾個食品的老店,表示很佩服。招牌豆花軟而綿密,充滿豆香味。冰涼豆花搭配花生綠豆紅豆,再加些碎冰與糖水,搭配蠻奇妙,但又好食。

食飽好回背包客棧,路上遇到兩隻小貓咪,我停下來居然主動親近我。多謝你們歡迎我來臺灣,謝謝!

DAY 2 崩潰的生日路上,到達臺中今天收拾好行李,一早就來到臺北非常有名的早晨店阜杭豆漿。排了大概大半小時吧,終於到我了。他們的廚房是明檔,可以在外面看到廚房的所有操作,全手工作業。

和舍友一起點了鹹豆漿,感覺不太對口味。不過厚餅夾蛋,和薄餅夾油條,還算可以。

今天,天氣晴。食飽了,才有力氣減肥。離開阜杭豆漿後,搭捷運去到淡水站取車。經過簡單而又詳細的講解後,取車出發時間是11點。在淡水河旁,在周杰倫的故鄉,走著周杰倫的路,聽著周杰倫的歌,開始腳踏車環島。來送給自己30歲的生日禮物。

正所謂,一切悲劇都有一個美麗的開始。你看開始路上的花多燦爛啊。

關於腳踏車環島路線,只有順時針和逆時針。秋冬季有東北季風,臺灣東部的地勢起伏比較大,西部相對平坦。選擇順時針的話,可以在東北季風的加持下,東部路線有順風優勢,徵服地勢起伏的山路有很大幫助。西部路線在中央山脈的阻擋下,東北季風逆風的因素也相對變小,西部也因地形較平坦,後期體力衰弱的時候,體力壓力會比較小,是漸入佳境的路線。選擇逆時針的話,就是把順時針的優勢變成劣勢,西部順風時會很輕鬆,但是一轉到東部路線會變得非常困難,逆風大的時候甚至下坡都要踩才會前進,是挑戰一天大過一天的路線。最後我選擇的是逆時針環島。原因是只有逆時針環島海岸線才在你右手旁,順時針就要隔著一條馬路才看到海岸線。一路上,臺灣的地標都有很可愛的卡通設計形象。可見,這是一個很有愛的臺灣。

經過桃園的時候,萬裡無雲。由於臺灣的北部是吹著九降風,風從四面八方吹來,這段路還是有點吃力的。

桃園是一個工業區為重的地方,一路上很多工廠。不過臺灣的工廠不像國內這麼枯燥,都有著得意的塗鴉。

桃園這邊比較少便利店,檳榔店比較多,差不多到三點才找到便利店食個便當。開始的時候,計劃只在便利店食飯,覺得比較乾淨。其實真的沒必要,路上遇到很多食的地方。臺北-臺中的環島路上真的很少便利店,騎行這段路,補水補食物要注意。告訴一個消息,之前在國內滿懷期望的檳榔西施,在環島一路下來後,我已經徹底死心了。只能說,想當年的檳榔西施,現在都要改口叫檳榔阿姨了。

下午,經過新竹,2011金馬影展。

在旁晚的時候到了苗慄,路上都找不到住宿的地方,看一看Google Map,騎了130km,大概還有50km到臺中,當天時速大概25-35km/h左右,推算兩三個小時就能到臺中。還有一個重要理由使我拼命騎到臺中的是,我餓了,臺中有臺灣六大夜市之一的逢甲夜市。悲劇就是從這一刻發生了。去臺中的路是漫長的上坡路,幾個大斜坡,十分崩潰。當時又累又餓的情況下,結果下車推了幾次,騎到11點才到臺中,趕了5個小時的夜路。支持我去到臺中的是一個活動,一直在我腦海,別人能行的,我也一定行,最多慢一點而已。這個活動就是臺灣有個腳踏車活動叫雙塔520,從最北端到最南端520公裡24小時內完成。騎到後期我才知道,原來這個活動是多麼的BT。

一路趕路,結果連酒店也沒時間訂。邊趕路邊找臺灣的朋友幫手,才訂到在臺中逢甲夜市附近的背包客棧,青庭輕旅。在這裡認識了也是一個人環島的馬來西亞小哥,後期在恆春偶遇了他。

放下行李,衣服還沒換就馬上來到附近的逢甲夜市。因為現在11點多了,再不來,夜市也要關門了。

逢甲夜市覓食第1間,日船章魚小丸子。在之後去的很多夜市都看到這個日船章魚小丸子,不過臺中這間是總本鋪,來到的話一定要食。一口咬下去,真的有章魚,不像國內是章魚肉丸,真材實料,而且剛出爐的小丸子非常鬆軟彈牙,贊!

逢甲夜市覓食第2間,木瓜牛奶。份量很足,很大一杯,看著他拿一大片木瓜來榨汁,贊!

逢甲夜市覓食第3間,官芝霖大腸包小腸。在之後去的很多夜市也可以看到官芝霖大腸包小腸,創始店也在臺中,來到的話一定要食。所謂大腸包小腸,就是把烤好的糯米腸切開後,夾入酸菜、菜脯蛋、小黃瓜等內料,最後放入香腸。看起來簡單卻挺費工夫,口感個人覺得一般般,不過很填肚子。

可能今天太崩潰了,雖然從下午食完那個豬腳飯之後都沒進食,但是到了夜市結果沒什麼胃口食飯。

DAY 3 突襲松林町妖怪村原本計劃下次來臺灣才去妖怪村的,因為在南投,坐大巴來回起碼需要耗時半天。今天計劃去鹿港的,但是由於周末沒提前預定,所以沒住宿的地方。因此決定在臺中呆多一天,順便去妖怪村,也可以休息一下。據網路上介紹,溪頭妖怪村有個傳說。傳說明山的創辦人松林勝一先生年輕時到森林裡工作,遇到了瘦弱的小雲豹及小黑熊,豢養牠們並取名為「八豆」及「枯麻」。後來松林勝一曾在深山的夜裡遭受鬼妖的攻擊,是「八豆」及「枯麻」挺身相救,奮力抵抗,最後妖獸落荒而逃,但「八豆」也不幸身亡,而「枯麻」也受傷逃躲至深山中,不再出現。所以在溪頭的沿途,可以看到許多「小心枯麻出沒」的標示。妖怪村還有一段久保田與松林勝一的友誼故事,這也是妖怪村建立的故事,大家有興趣可以搜索下。下車走不久,來到妖怪村的鳥居。所謂鳥居,就是代表人界和神界的界線。當年進入鳥居,就是意味著你進入了神的世界。

雖然在妖怪村,但是也不能犯罪的哦,不然還是有人類的警察叔叔過來抓人的。

其實一到妖怪村,第一時間我就直奔久保田烘焙坊,因為那裡的咬人貓麵包十分出名。只可惜排了很久的隊伍,到我前面兩個竟然賣完了!!其實咬人貓是一種有毒液的草本植物,然後可以入菜成為麵包餡料,老闆說煮沸後是可食用的。一天只出爐兩次,第一輪是早上10點半,第二輪是下午2點。時間有限,只能抱憾下次再來光顧了。

被這個廣告吸引了,於是乎試了一下黑心店的竹炭抹茶雪糕。

同樣被這個廣告的如花吸引了,在豆花吸拉所食了一碗豆花。

中午妖怪村中間的舞臺有妖怪人偶表演,吸引了巨多小朋友圍觀,此時的妖怪村其他地方是最安靜的。

其實妖怪村很細,一個小時就足以走了幾圈了。

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大巴,回到臺中市市區,在臺中車站附近剛好有間網紅店。就是在眼科食冰淇淋。宮原眼科,建於1927年。在日治時候,宮原眼科是宮原武熊開的眼科醫院,宮原武雄曾任臺灣總督府醫院院長和臺中州協議員。臺灣光復後被遣返日本,宮原眼科被收入政府資產,後遭受地震和颱風等災難。2010年臺中鳳梨酥店日出集團購入,把宮原眼科修整成具有巴洛克風格的甜品店。

在宮原眼科一樓已經改造成賣手信的地方,二樓以上是餐廳。

在宮原眼科旁則有網紅冰淇淋。

造型滿分,怪不得能吸引巨多MM過來品嘗和擺拍。

今天時間比較充裕,於是坐公交去了臺中的另一邊,彩虹眷村。臺中政府大力支持旅遊業的發展,因此坐公交十公裡內是免費的。大家不要忘了坐坐公交體驗一下,臺中是上下都要刷卡的。彩虹眷村,真正名稱是幹城六村,大部分已被拆除,剩下彩虹眷村。在30年前,彩虹爺爺黃永阜和他弟弟黃孔輝就買下了現在的彩虹眷村。在2010年,政府計劃拆除幹城六村,彩虹爺爺知道後,特發奇想拿起油漆和刷子就在牆上地上畫起來。彩虹爺爺的畫打動了附近的人,大家發起了保存彩虹眷村活動。後來得到政府的認可和支持,才得以保存和推廣。這就是彩虹眷村的由來,而彩虹爺爺的故事同樣精彩,有興趣可以去彩虹眷村聽彩虹爺爺的故事。當天我可以幸運遇到了彩虹爺爺(彩虹爺爺可不是天天都在),還用粵語講了兩句,久違的粵語啊。

離開彩虹眷村,來到臺中最美大學,東海大學。

吸引我來到校園的是路思義教堂和東海乳品小棧。

東海大學內有一個牧場,自產自銷的奶製品。試了一下鮮乳、優酪乳和牛奶雪糕,還好。

來到教堂,心不自覺地被神聖的氛圍所感染,慢慢平靜下來。旁晚的路思義教堂還是有很多MM在擺拍的,可惜今天看不到夕陽,只有多雲。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由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與臺灣建築師陳其寬設計。貝聿銘起初想用磚砌哥德式的建築,但因臺灣多地震而取消此意,後來由陳其寬以六角形底座像倒船底的形狀,逐布修正形成現在的教堂造形。

天黑就回市中心,逛逛附近的新光三越。特意來排隊試試春水堂,點了珍珠奶茶、黃金脆皮蝦餃和塔香杏鮑菇。出品真心不錯,特別是那珍珠(樹薯粉圓),特別的有嚼口。春水堂原名陽羨茶行,始於臺中四維街。於1983年首創泡沫紅茶,於1987年首創珍珠奶茶。

喝完正宗的珍珠奶茶後,要轉入今天的正題了。繼續在臺灣六大夜市之一的逢甲夜市覓食。昨晚食了日船章魚小丸子、木瓜牛奶、官芝霖大腸包小腸,今晚繼續食食食。

逢甲夜市覓食第4間,一心素食。這家一心素食的臭豆腐是超多臺灣本地人排隊食的店,等了我起碼45分鐘。等號的時候,和旁邊有對拉拉交談起來,發現她們原來是特意從臺北過來食的,好厲害。這臭豆腐根據下單每個客人得口味現賣現做。最好剛出來的時候食,外皮金黃酥脆,一咬下去咔咔聲,裡面的汁混著塗在外皮醬汁流滿口腔。爽口而不油膩,贊。

逢甲夜市覓食第5間,大甲芋頭城。在一心素食旁邊的大甲芋頭城排隊一樣人山人海,不過速度還是比一心素食快。所以我在等臭豆腐的時候,我已經食了一份芋圓綜合冰了。臺中大甲的特產就是芋頭,這份芋圓綜合冰料足又大份,CP值超高。芋頭綿密香軟,紅豆大顆飽滿,番薯香甜圓潤,贊。

逢甲夜市覓食第6間,黃金右腿。黃金左腿是炸的,黃金右腿是用芝士烤的。我喜歡食芝士,所以食右腿,挺大隻雞腿的,味道ok。

逢甲夜市覓食第7間,逢甲地瓜球。這家的地瓜球做了35年,是逢甲夜市排隊最長的地瓜球。每一顆地瓜球都是老闆親手用大湯勺壓油在濾網上壓出來的,酥弱又彈牙,而且不粘牙,贊。

逢甲夜市覓食第8間,金莎蛤仔。其實就是沙甲來的,可能我在國內食海鮮食膩了,沒什麼特別,只能說是新鮮的。

逢甲夜市覓食第9間,逢甲懶人蝦。可以選擇的燒烤口味很多,蝦是現場你看著抓上來的,是生猛新鮮的。其實我想說,我烤得會比他好食。

逢甲夜市覓食第10間,阿宗青草茶。可能是我們廣東人的習慣吧,食了這麼多熱氣的東西,是要喝點涼茶降降火。

順便說一下,在夜市裡看到的。我覺得臺灣的公仔機,蠻特別的。

最後特別鳴謝背包客棧的十分漂亮的前臺妹妹,基本都是她推薦給我當地最火的夜市小吃店的。因為她是屏東人,臨走還推薦我屏東市的最火小吃店。

今天,在臺中,飽飽的。

DAY 4 美食天堂臺南臺中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是個美食小天堂,有機會還是會再來的。臨走前拍一下住宿的地方,是臺灣的朋友幫我找的背包客棧,叫青庭輕旅,前臺MM真的很漂亮的。

剛出門就下雨了,今天就是這樣下下停停了一整天。穿雨衣脫雨衣,再穿雨衣再脫雨衣,不下10個回合。

在臺灣,一府二鹿三艋舺,說的是想當年臺灣的三大對外港口。一府就是臺南的中西區和安平區,臺灣以前很多富豪都是臺南出來的。二鹿就是鹿港,可惜由於到時鹿港人極力反對修建鐵道,交通的不便利導致城市發展速度緩慢。三艋舺就是臺北的萬華區,就在西門附近,在臺灣的第十五天特意去了。再加上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對鹿港是滿懷期待的。因此還想特意住在鹿港一晚來體會鹿港文化,可惜周末房滿了。來到鹿港第一時間去拜拜龍山寺,希望剩下的旅程平安順利。鹿港的龍山寺是一座很安靜的寺廟,走進去之後心靈平靜了很多。相比之下,臺北艋舺龍山寺的商業氣息就較為重了些,觀光客也非常多,一車又一車的大巴。

鹿港真的是一個小鎮,就那麼幾條街,轉幾個彎就到傳說中的摸乳巷。其實真的是一條小巷,只不過名字比較特別而已,就這樣成為了鹿港景點之一。

其實在踏進龍山寺的那一刻開始就下雨了,到了摸乳巷已經變中雨了。於是乎我坐進了摸乳巷隔離的茶飲店,由於下雨沒什麼客人,就這樣跟老闆閒聊了大半小時。發現臺灣人真的對大陸沒什麼了解啦。

坐了半個小時還不見雨停,想想還有一百三十多公裡才到今天的目的地臺南,馬上要起程趕路了。路過鹿港老街拍了幾張相片,可能下雨吧,比較冷清。

路過鹿港後,一直在趕路,雨下的斷斷續續,還好在天黑前趕到了臺南。今天終於不用夜騎了,經過第一天的夜騎,真的怕怕了。

今晚住的是一間民宿,康家居旅。民宿很乾淨,其實老闆是有潔癖的。老闆是加拿大念書回來開民宿的,意外的是他會聽會講一點粵語。

民宿老闆還送給我一張他們自製的臺南美食地圖,還詳細地解說地圖的美食。我不禁讚嘆好專業,民宿老闆拋下一句「我們是專業做民宿的」。

臺南是個美食的天堂,如果有機會再來,起碼要住多幾天,我要食遍臺南。臺南也是林志玲的故鄉,臺南的臺妹相對是比較清純和單純的。今晚去到臺灣六大夜市之一,臺南的花園夜市。花園夜市是我在臺灣食了這麼多夜市中,覺得是最好食的夜市。花園夜市只在周四和周六日才開,所以大家來一定要看準時間。

花園夜市覓食第1間,何佳佳蔥油餅。這家的蔥油餅的確贊,是我人生中食過最好食的蔥油餅,切蔥油餅的美女也很正,贊贊贊。

花園夜市覓食第2間,二師兄古早味。看他們的二十幾個爐頭,就知道生意非常旺。滷的食物非常入味,雞翅很搶手也很好食,而且限量賣的都不會差,贊。在臺灣,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古早味」這個詞。其實古早味就是懷念的味道,對於飲食來說就是用古法製造的食物。

花園夜市覓食第3間,冬瓜寶。例牌要喝點涼茶降降火。

花園夜市覓食第4間,陳大民港式魚蛋。當地人推薦的魚蛋,其實和國內711的魚蛋差不多,估計臺灣人少食而已。

花園夜市覓食第5間,四草蚵仔煎。這個蚵仔煎比臺北士林夜市的忠誠號蚵仔煎有誠意多了。份量也比忠誠號的大一倍多,蚵仔很多,蛋煎得很脆,現做現賣,味道也好食很多,贊。

花園夜市覓食第6間,延記臭豆腐。在國內不敢食臭豆腐,因為國內的臭豆腐不知用什麼材料做的。在臺灣,你是看著他炸,而且很乾淨衛生的,可以放心食。延記臭豆腐出品也算比較好,入口之後臭豆腐外酥內嫩,咬下去內裡的汁馬上溢出來,口感多層次。

這個夜市很贊,最印象深刻的是何佳佳蔥油餅和二師兄古早味,是最好食的。花園夜市,飽飽的。

DAY 5 高雄,失望的城市早上一早五點多就起床騎車去傳說中超人氣的六千牛肉湯。全臺灣的牛都在臺南統一屠宰,因此臺南的牛肉湯是全臺灣最新鮮,最出名的。牛肉最能食出它的鮮味,除了生食,就是牛肉湯的形式來食。六千牛肉湯早上4點就開門排隊拿號,5點正式開賣。一早起來排隊的人也很多,我是從天黑排到天亮才到我的。標準的早鳥限定美食,難怪成為排隊名店。原本排在我前面的是臺南的一對學生小情侶,我很好奇的去搭訕那個小女生,讚揚她很厲害,邊排隊邊看書。原來他們說排隊食個滿分早餐之後就去考試,但是,隊伍一直都不動。我就說了一句,可能排到考試時間都沒食到早餐哦。結果他們十分贊同我的說法,去了其他早餐店。臨走我還給他們加油哦。

每天選用來自善化屠宰場送來的溫體牛肉,然後將牛肉分切。用牛大骨和牛腩熬製湯頭,剩下的牛肉基本食現點現切,避免提早分切後切口的氧化。每一碗的牛肉湯都是老闆親手灼的,灼得7成熟就上菜,再用餘溫會熱到8-9成熟。我建議要品嘗牛肉湯,一定要伴著飯食,因為飯能清口,能食出牛肉的軟嫩鮮甜。六千牛肉湯可以免費加湯一次的,建議食到三分一的時候加湯,不然加完湯牛肉會老了。

初晨的臺南是一座很安靜的城,一切都很自然,很舒服。

在路上遇到一位風一樣的男子,竟然用滑板來上班,還穿著西裝,真神奇。

臺灣南部是個政治氛圍隆厚的地方,周圍都有競選議員的廣告。回去民宿睡個回籠覺之後,繼續出來覓食。首先去到赤崁樓旁邊的度小月擔仔麵,這家是本鋪老店。小小碗的擔仔麵有滷蛋、肉燥、肉丸和蝦仁,出品算是不錯的,不過CP有點低。

50嵐算是臺灣比較大的珍珠奶茶連鎖店。臺灣的珍珠奶茶比較正宗,幾塊錢人民幣就一大杯真材實料的珍珠奶茶。

接著步行幾條街就來到與花園夜市齊名的永樂市場。永樂市場簡直就是美食一條街,就是相傳的國華金三角。

永樂市場覓食第1間,金得春捲。60年老店,創始人叫李金得,所以叫金得春捲。金得春捲是現做現賣的春捲,料多味美,一般人食一個就飽了。他們會把包好的春捲煎一下,建議拿到手後馬上食,不然會沒那麼脆香。

永樂市場覓食第2間,阿村牛肉湯。當地人比較喜歡這家牛肉湯,因為不用一早起床排隊,哈哈。據阿村牛肉湯的老闆介紹,臺灣的牛偏瘦偏硬,所以分切牛肉一定要薄,食起來才會軟嫩。他們店內高湯是以大骨、蘿蔔等材料熬成,湯頭相對清爽甘甜。

永樂市場覓食第3間,富盛號碗糕。70年老店,巨多人排隊,不過個人覺得一般般,不太喜歡食年糕類。

永樂市場覓食第4間,阿松刈包。阿松刈包就在富盛號對面,永樂市場入口位置,豬舌包是招牌特色。看著菜牌寫著一份兩顆,顆是不是很小顆呢,點了一份,結果一顆比我拳頭還大,暈低。阿松刈包是當地比較正宗的刈包,其實和國內陝西的肉夾饃差不多。不過他的包很鬆軟,而且非常填肚子。

食完阿松刈包後已經無力再食下去了,就去附近的神農街消化一下。

在臺南最後一站來到臺灣第一份棺材板的出處,赤崁棺材板。做了三代人傳承下來的棺材板,店裡四周都是各種明星合照和各種報導。棺材板的做法看得出就是炸好的吐司,中間挖空放入雞肉、豌豆和墨魚等材料和醬料。個人覺得這個棺材板有點膩了。

本來今天在臺南最後想去林志玲最愛的莉莉水果店,可惜今天是公休日,只能留個遺憾下次再來補上。

今天還要騎六十幾公裡的路去高雄。一路無人,就是這段溼地路,非常多野狗,大家要小心。第一次在臺灣被野狗追的路,有了第一次就有後面無數次。

騎腳踏車的路上,基本口渴了就去便利店買果汁喝,才幾塊人民幣一大瓶。基本臺灣的果汁我都喝了一遍,比國內好喝多了,可能可以放心喝的原因吧。

四點左右就來到高雄市區了,看還有時間就繼續騎去西子灣。西子灣就在臺灣國立中山大學裡面,一個靠海的大學。結果去到西子灣比較失望,沙子是灰色的,大海也是灰色的。

今晚住的地方是背包客棧,旅聚居青年旅舍。背包客棧就在高雄最美的捷運站美麗島站旁邊。在高雄唯一值得留念的是這品打狗啤酒,因為在臺灣其他城市都沒見過,我竟然在住的地方看到的。高雄的古稱叫打狗,大家別誤會。打狗啤酒就是高雄啤酒的意思。

下樓就是美麗島捷運站了,一般般嘛,不覺得漂亮。

步行幾條街就到臺灣六大夜市之一的六合夜市。六合夜市是我去高雄的理由,同時也是讓我對高雄失望的理由。這個夜市完全就是觀光客去的,本地人罕見,只見一車又一車的旅遊大巴停下來。夜市的食品也沒什麼特別,也不覺得特別好食。早知道直接從臺南騎到墾丁了。

六合夜市覓食第1間,莊記海產粥。臺灣的粥跟我們廣州的粥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廣州的粥細軟棉滑。不過這碗海產粥還是比較便宜的,料而且很足,只不過可惜浪費了好米。

六合夜市覓食第2間,蔡家烏魚子。沒什麼特別,就是雌烏魚子的卵而已,而且小小一塊超貴的,CP值低。

六合夜市覓食第3間,筒仔米糕。試了一碗米糕,是我在六合夜市食到當晚最好食的美食。看著老伯伯認真的作業,還有他的兩個孫子放學後也過來幫忙。雖然一家人雖然靠著夜市餬口,但是感覺他們家過得很溫馨,大家都笑呵呵的,值得給個贊。

六合夜市覓食第4間,木瓜牛奶。這裡有幾家木瓜牛奶,其實當地人說每家都一樣,出品沒什麼區別。圖二的是網紅木瓜牛奶,不過我選擇了一家不用排隊的,還可以。

六合夜市覓食第5間,素食燒烤杏鮑菇。突然想起有個朋友跟我微信得時候說臺灣的杏鮑菇烤得很好食,就試了一下。我覺得如果給我燒,我會更好食一點。

由於六合夜市對我來說太失望了,第一次在夜市裡食不飽。特意在夜市附近找了一間傳說中的便當店,正宗排骨飯。果然價格便宜,而且份量超大的,湯和涼茶自己隨便添,真的管飽,不過就是難食了一點。

DAY 6 海角七號高雄是一座工業城市,和桃園一樣,天都是灰迷迷的。離開高雄的時候剛好碰上上班時間,偶遇了高雄上班族的機車大軍。

一路上騎過來,看到臺灣人都是風雨無阻地去釣魚。

進入屏東後,天開始放晴了,一路藍天白雲。墾丁,我來了。

到了恆春鎮後,第一時間就導航去海角七號。剛好在海角七號的門口看到了恆春鎮運動會的聖火車,還警察開路呢。

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海角七號》

在海角七號附近有一個網紅甜品店,恆春柯古早味綠豆饌。40臺幣,大大一碗綠豆冰,裡面還有粉圓、桂圓和紅豆等配料。這裡的綠豆而且還被剝皮了,比較特別,CP值超高。我在恆春墾丁這兩天,我食了兩次。

今天和明天都住在這間嬉風帆船學校,嬉風帆船旅店。本來計劃在臺灣墾丁體驗一下單體帆船的,所以就直接住在這間帆船學校的旅店。可惜校長說十月中就開始不帶遊客出海了。他說因為東北季風的關係,浪頻而且特別高,出海的旅客是百分百吐。校長還說12月就開船去日本參加比賽,每年還會去國內大連參加比賽,是代表臺灣出賽的。校長的人很好,介紹了很多當地美食給我。還用專業海航軟體幫我看了未來幾天的風向風力,建議我哪天衝壽卡和走蘇花公路,贊。由於沒學生,旅店的地理位置也不太好,剛好在墾丁和恆春中間。旅店連工作人員也不在這裡睡,因此兩晚我都是一個人包了這旅店。本來是沒問題的,問題是第一晚旅店門口竟然有當地人在辦白事,我還一個人住,我也是醉了。

今天天氣特別好,萬裡無雲,我在墾丁天氣晴,曬得我焦黑了。自己卸下行李後,決定再輕裝騎腳踏車把墾丁的西線走一圈。第一站來到墾丁南灣。墾丁南灣有當地最長海岸線的沙灘。天是藍的,海也是藍的,連打過來的浪也是藍的,非常清澈乾淨。

第二站來到貓鼻子公園。據說貓鼻頭公園想一隻蹲伏的貓,因而取其名為「貓鼻頭」。可惜我怎麼看也看不出哦。門票30新臺幣,是不是跟國內相比非常便宜,才幾塊人民幣的門票。

在去白沙灣海灘的路上,剛好爬坡爬上來了,看到夕陽剛好落在路的前方,很漂亮。

最後一站來到白沙灣海灘。這是少年PI最後的登陸點,也是海角七號阿嘉和友子相擁的沙灘。可惜我只有一個人,只有一瓶啤酒陪著我靜靜地看日落,因為我是孤獨美食家。

天黑回到後壁湖找網紅生魚片店,阿興生魚片。可能我去的比較早,沒有傳說中的等位。其實沒有網評那麼好,現在縮水了很多,還不如去臺北平民料理店三味食堂。之前是20片的,現在才15片,有三文魚、金槍魚、旗魚和西林魚四種生魚片。而且看上去也不是很新鮮,估計是旅遊淡季吧,周轉不快。其實附近還有幾家生魚片店,帆船學校校長教我慢慢看,哪家擺出來的新鮮就去哪家食。

去騎腳踏車去恆春的時候,偶遇了在臺中認識的馬來西亞小哥,他和我一樣都是腳踏車環島的。就這樣我們就偶遇一起食了個晚飯。校長介紹美食都在恆春鎮上,墾丁大街的都是賣給觀光客的。我後來逐個驗證,事實證明校長是對的。恆春的鴨肉冬粉是比較出名的,當地有兩家最火,分別是夥記鴨肉冬粉和鄉村冬粉鴨。我們決定來夥記鴨肉冬粉,這裡基本都是當地人在排隊。我們兩個人點了很多滷鴨,還切了半隻鴨,最後要來一碗大冬粉。從賣相可以看出,他們的鴨肉是經過滷製再煙燻烘乾的,其他內臟都是直接滷製的。雖然是百年老店,我覺得可以試試當地人喜歡的口味,但是就不是我喜歡的口味了。秉著不浪費糧食的精神,除了豬血糕之外,其他都食完了,豬血糕我和馬來西亞小哥都真的接受不了。

後來坐在我們對面有一對當地情侶,看著我們食完之後,還說準備去食冰雞肉飯,他們的眼睛睜的大大的。

接著我們推車來到冰雞肉飯,試了一碗招牌飯。其實冰雞肉飯跟我們的手撕雞差不多,只不過他的醬料估計是秘傳的,不一樣。等飯的時候無聊跟老闆聊了一下,發現老闆的祖籍原來是廣東潮州人,還會聽粵語。

晚上還特意去墾丁大街看看,只聞到濃鬱的商業氣息,沒什麼特別的地方。發現在墾丁大街有很多來自香港的觀光客。

DAY 7 墾丁的海世界今天要試試我人生中第一次深潛體驗,之前一直想考潛水證,今天就好好體驗一下。潛水的地方在萬裡桐,相對後壁湖來說,這邊人少很多。大海真的很美麗。

這次旅程帶了Gopro過來,只用了兩次,一次是深潛,一次是開輕翔機。

從海裡出來的天空很美。

上岸後已經是午時,教練開車送我回旅店後,我換腳踏車出來鎮上覓食。首先試了一下小杜包子,然後再食了個恆春柯古早味綠豆饌。原來小杜包子這麼大,比我拳頭還大,還打算食其他的,結果兩個就已經填肚子了。

沒有在墾丁開電動車是不完整的。簡單食完午飯之後,馬上租電動車出發,今天走墾丁東線。由於沒有機車駕駛證,無奈只能租電動車,一個小時100新臺幣,我走完東線才3個小時,挺划算的。

第一站來到船帆石。聽附近的人說它是從旁邊滾下來的巨型珊瑚礁巖,樣子像船帆。走近一看,真的很大,其實沒什麼特別。

第二站來到鵝鑾鼻公園。門票60新臺幣,看公園簡介,鵝鑾鼻燈塔是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在園裡偶遇了潛水認識的香港來的小情侶。

第三站來到臺灣最南點。鵝鑾鼻公園出來轉個彎就是臺灣最南點的入口了。我進去的時候剛好有一車觀光客走人,所以就只有我一個人的最南點。

第四站來到龍磐公園。此時準備日落了,自己一個人在無人公路上狂飆,爽。不過此時正迎面吹著落山風,風大得感覺差點把我刮下海了。開電動車都這麼難了,明天還計劃走這裡嗎?而且一路上都沒路燈。我覺得不可能,安全第一,決定明天從滿洲繞過去,今天開電動車走過就算了。今天的探路還是有價值的。

最後一站來到風吹沙。所謂風吹沙,就是冬季的落山風把沙子吹上山了。可想而知風有多大,如果明天早上自己一個人騎腳踏車被吹掉海裡都不知怎麼辦。

剛好日落就看完墾丁東線的景點,還電動車後換回腳踏車繼續在恆春鎮上覓食。由於今天都沒食什麼,本來想食校長介紹,在鎮上的賺食人炒飯,剛好今天是他們的公休日,遺憾。於是去試試校長推薦的恆春鵝肉店。好像國內的碟頭飯,他們的滷汁不錯,鵝肉也滷得意外的好食,再配上冰凍的臺灣啤酒,贊。

接著再去古城擔仔麵。都是本地人在食,好食得竟然忘記拍照擔仔麵了,只剩下蝨目魚湯,贊。

最後回旅店前看看晚上的海角七號,明天一早就要離開了,再見。

DAY 8 衝關壽卡,到達臺東今天五點就出發,挑戰環島路上的最高點,壽卡。今天的路就是上落上落,上上落落,上上上落落落,上上上上上落落落落落。中途下車推了5次,在山裡被狗追了3次。我是從帆船學校出發,即南灣附近。由於昨天探路如果走臺26路繞墾丁過去的話,估計在龍磐公園就被吹到海裡去了。所以我決定走200路穿恆春過去,在港口駁回臺26路,在山裡穿過去的話,就能避開落山風。雖然躲開了落山風,不過難逃的是爬坡,真的很崩潰。一路無人,有一段路天還沒亮,經過一大片墳墓,這時候出現了一片鬼火。我拼命地騎離開,後來才知道原來鬼火的地方是景點出火口,暈低。

山裡很多猴子,都很怕人。

爬上了山上,遙望遠處的大海。

按照計劃,21公裡的爬坡後,中午到達壽卡鐵馬驛站。這裡就是環島路上的最高點455米,南回公路的最高點。之前的環島路上都沒遇到幾個同道中人,一到壽卡終於看見一堆人。他們都是從車城就切過來了,簡單很多,只有我是從墾丁過來。我在壽卡認識了兩個香港人和一個日本人,之後的蘇花公裡就是和其中一個香港朋友同行的。

之後就是大下坡,放開剎車一路滑下去,時速去到46km/h。

下坡後,還有60公裡左右才到臺東,在這裡我追上了那兩個香港人和一個日本人。我們就這樣結伴同行了,去臺東的路上我們輪流在前面破風,舒服多了。一路上的景色非常漂亮,特別是衝完壽卡之後,特別震撼。

在最前面破風的香港朋友就是之後和我一起衝蘇花公路的。之後的是日本大叔,體能很好,他說在日本經常騎腳踏車越野衝山的。在我之後還有個香港大叔,他說今天騎了這麼長,回到香港跟老友說會被老友笑他傻。

進入臺東區域,開始出現稻穀田,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黃金黃的。臺東和花蓮中間的縱谷線就是臺灣的大糧倉,盛產優質大米。

在臺東入住的是背包客棧,途中臺東國際青年旅舍背包客。離市中心7公裡的路程,附近也沒什麼食的,只能騎腳踏車回市中心食飯。第一家來到網評較好的店,叫客來吃樂。試了一碗招牌大腸蚵仔米線,大腸處理得很乾淨。這麼粘稠的米線湯還第一次食,有點像羹,贊。

第二間來到老東臺米苔目。50年老店,翻新後裝修不錯,出品也可以,不過不失,份量大,CP值高。所謂米苔目就是米和番薯粉做的。

食飽後會合今天認識的幾位朋友,逛逛當地的正氣路夜市,沒什麼特別。最後回到他們住宿的旅店大堂,大家喝喝啤酒,聊聊天。

當晚回到背包客棧,在大廳閒坐的時候,被兩個臺灣大叔盛邀喝了半瓶金門高粱酒。

DAY 9 花蓮追日飛行雖然昨晚喝了5瓶啤酒,幾杯高粱酒,但是也無阻今天趕路。因為昨晚聯繫飛行場,教練說後天會變天,一定要今天內到達飛行場,不然天氣不好不能飛了。我已經錯過了單體帆船,不能再錯過飛行了。所以今天一定要風雨無阻從臺東趕到花蓮,騎行165公裡,4點前要穿越花東縱谷線,到達花蓮。其實原本計劃6點起床出發的,結果拖到7點才起身。想不到今天一開始就要爬坡,漫長的大斜坡,還以為縱谷線都是平路很輕鬆。帶著一身酒氣穿過了鹿野高臺,之後就比較平緩了,速度也快起來,基本路邊都是金黃的稻穀田。

到達池中的時候,迫不及待來到池中的伯朗大道。想當年金城武的伯朗咖啡就是在這裡拍攝的。今天的天氣特別好,天是藍的,地是金黃的,周圍被大山包圍著。

池中又盛產大米,在日治時期,池上米是進貢日本天皇所使用的稻米。

這棵樹叫金城武樹,由於一個接著一個跟他拍照,所以我還是拍它的背影算了。

在伯朗大道轉了一圈後,今天的午餐要在遠近馳名的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解決。池上飯包創立於1939年,至今接近80年歷史,現改名包裝成為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由於池上是位於花蓮和臺東的中間,當年火車去到池中的時候剛好是中午,因此火車到池中的時候就順理成章地食午飯。池中便當就是這樣誕生了。

池上便當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它是用竹片盒裝的。這裡食的是情懷,不評論好不好食,只能說米好飯好湯任飲。

食飽了,就要食點飯後果助消化。臺灣的釋迦和鳳梨都比較好食,不過要注意的是鳳梨不能空腹食哦。

60臺幣一個釋迦,對比國內十分便宜。

食飽繼續趕路,經過花蓮光復糖廠,一定要停下來食一杯他們的冰淇淋。現在的光復糖廠已經改造成為觀光糖廠,不造糖了,造冰淇淋,哈哈。舊糖廠的宿舍是在臺灣現保存最好的日式木結構建築群之一,現改造成為旅店。

食飽繼續趕路,終於剛好4點達到花東飛行場,終於可以體驗一下開飛機的滋味。花東飛行場是臺灣第一個私人合法的飛行場,據說很多臺灣本地人考空軍前都會過來體驗一下。4500新臺幣,體驗半小時。

這架小紅是今天第一部體驗的輕翔機。

飛到太平洋上空的時候,教練會放手給我自己去體驗開飛機的感覺。

這架小綠是今天第二部體驗的輕翔機。簡單轉了一圈體驗一下就下來了,這架小綠由於沒小紅的擋風玻璃,基於安全問題速度也是小紅的一半。

終於趕上了,可以體驗一下飛行的感覺。下次有時間去關島試試另一種飛機的飛行感覺。今天,總算不枉此行。

DAY 10 夜探九份,悲劇城市,真的很悲劇帆船學校校長和飛機場教練都說今明兩天的天氣不穩定,東北季風較強,不建議我冒險進去蘇花公路。所以我今天臨時決定提前去做我到基隆做的事,因為這在我腳踏車環島的支線計劃之一。所以8點決定要去九份,就走去最近的火車站吉安,買了張9點的火車票去瑞芳。

到了瑞芳站後,馬上買平溪線的套票,打算下午去走走平溪線,晚上住在九份。剛轉平溪線入山區,馬上就下大雨。

平溪線我是從終點站玩起,達到青桐站的時候,雨很大。本來還想在青桐站閒逛一下,在火車站附近轉了一圈,發現火車還在,就馬上上車去下一站平溪站了。

平溪站其實也沒什麼好逛,剛好中午時分,是時候要吃飯了,就找一下小店填填肚子。

平溪覓食第1間,阿真的店。這家店相對而言CP值還是比較高的,份量大,出品也不算差。在溼冷的雨中,食一碗熱面,是比較溫暖的。

平溪覓食第2間,平溪芋圓。剛暖了一下身,接著又馬上食冰,我也想不明我是怎麼想的。看著它招牌寫著食尚玩家的,一般也不會差,食尚玩家是臺灣比較出名的美食節目。

雨中的平溪,好冷。

接著就來到我來平溪線的主要目的地來,貓奴聖地的猴硐貓村。在猴硐的火車站就有國小繪畫的歡迎裝飾裝置,可見這是一個充滿愛的小鎮。

村裡布滿貓人偶,這些都是觀光客合照打卡的點。

賣精品的店也很多,不過進去看了一下,很多都像是廣州萬菱廣場精品批發過來的。

由於下的雨很大,陣風超強,幾次把我的雨傘都吹反了,走得我好狼狽,全身都溼透了。貓咪都躲在屋簷下,真的很難找呢。

避雨來到一間猴硐貓村的辦公室,聽辦公室的義工說,現在很多人棄貓都棄在猴硐這裡。所以這裡的貓越來越多了。

又溼又冷,全身溼透,也沒什麼心情再繼續逛下去。提前回車站避風避雨,等車回瑞芳。

在猴硐站,我覺得最可愛的就是它了。

離開猴硐後,拖著又溼又冷的身軀,坐大巴來到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九份。在九份住背包客棧,途中九份國際青年旅舍,就在九份老街。初來九份,就感受得到濃濃得商業氣味。十年前的九份是臺北人周末的後花園,十年後的九份是日本人、韓國人為主的觀光勝地。現在臺北人周末都喜歡去花東度假,因為那邊大山大水好風景,空氣也好。周末的火車票也經常因此一票難求的,剛好我是相反方向出行,火車票還算充足。最好的禦寒方法就是食食食。九份老街覓食第1間,郵局前油蔥粿。其實可能習慣問題,個人貌似不太喜歡食年糕狀的物體。

九份老街覓食第2間,賴阿婆芋圓。九份有兩大芋圓,分別是賴阿婆和阿柑姨,都很贊。第二天走的時候路過賴阿婆的店,其他店都關門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開門搞衛生和備料了。

九份老街覓食第3間,阿柑姨芋圓。其實她有一個很大的觀景用餐區,可惜下著大雨,外面灰濛濛的。

九份老街覓食第4間,27 Steps Garden Cafe。來到九份,聽著陳老師的《九份的咖啡店》,不知不覺就走進咖啡店。點一杯咖啡,靜靜地看著外面的橫風橫雨。臨走還跟女店員聊了很久天。原來臺灣真的吸毒很嚴重的地方,她也很好奇國內為什麼有人偷小孩。大家開懷談天說地,臺灣人真的不太了解國內情況。

九份老街覓食第5間,阿妹茶樓。阿妹茶樓就是宮崎駿《千與千尋》中湯婆婆的湯屋原型。這裡也是這麼多日本人來九份的主要原因。

阿妹茶樓對飲茶的執著一點也不馬虎,比國內很多所謂的茶樓敬業多了。300新臺幣,不過茶葉就一分錢一分貨,想喝好茶還是要自己帶好,不過她們的也不算很差。

夜深人潮散去,獨自再一次漫步九份老街,另一份滋味。偶遇一間店鋪,收留了一批流浪狗過著冷雨夜。

DAY 11 信步花蓮九份,這個城市感覺不是我想要的。我早早地收拾行李離開這裡。

坐大巴從九份回瑞芳後,馬上進火車站買最快去花蓮的票。進火車站後,沒有很多的觀光客,靜靜的車站還是挺漂亮的。

到達花蓮後,第一時間當然是搵食啦,先買杯珍珠奶茶,慢慢走慢慢喝。順便等那個香港朋友過來,大家一起研究一下明天蘇花公路。

花蓮覓食第1間,公正包子店。30年老店,5新臺幣一隻,肉汁飽滿,不過不失。唯一特別的是,我第一次食這麼大隻的小籠包,明明就是包子嘛。

花蓮覓食第2間,周家包子店。

周家包子店就在公正包子店旁,可能公正比較多旅遊書介紹,名氣較大,觀光客較多。而周記相對本地人排隊較多,出品和公正一樣,我是食不出區別了。

花蓮覓食第3間,鵝肉先生。一間專門食鵝肉的店,不過他們的做法是白切鹹水鵝。我個人喜好食鵝的下莊,因為上莊偏瘦,下莊偏肥,雖然下莊處理不好容易有肉羶味。還試了滷鵝胗,糯米鵝血和陽春麵。鵝肉軟嫩多汁,配上特有的醬料,出品另有一番風味,不過我們都一致認為還是港式燒鵝好食。鵝肉先生除了招牌鵝肉之外,就是招牌糯米鵝血啦,可惜我們不懂欣賞,真的不懂欣賞。

花蓮覓食第4間,炸彈蔥油餅。招牌都寫著炸「蛋」蔥油餅,所以記得要加蛋,蔥油餅炸酥後,再夾包著半熟的蛋,贊。溫馨提醒一下,要慢慢咬開金黃酥脆的蔥油餅,小心蛋黃會爆漿哦。這就是「炸彈」蔥油餅的炸彈威力。

花蓮覓食第5間,檸檬老爹。在排隊炸彈蔥油餅的時候,看到正對面檸檬老爹的老闆正在站在門口很有禮貌的招客進來。我是被他的精神感動了,雖然小小的飲料店,服務一級棒,贊。

食飽了,路過一個洗腳店,裝修挺小資的,透過對著馬路的窗戶,我們都看到了一位超正的臺妹。我和香港朋友互相點了點頭,都決定今天要好好放鬆一下,明天以最好的狀態走蘇花公路。我們進去坐好之後,那位超正的臺妹竟然走了。這時,門後不知那裡冒出了兩個大叔出來,我們的內心是崩潰的。原來那位超正的臺妹是老闆的表妹,唉。不過兩位大叔還是蠻專業的,畢竟我們花了1000新臺幣一個人呢。臺灣的洗腳蠻貴的,同等檔次下,是國內的價格兩三倍。臺灣人又愛洗腳,怪不得臺灣人來國內後這麼喜歡去洗腳店。

洗完腳之後,我們就此暫時告別,約好明早天亮6點在蘇花公路崇德隧道入口處等。他住在蘇花公路的入口處新城,而我選擇住在花蓮市區。下午我還要回之前花蓮的民宿拿回腳踏車和行李,今天住背包客棧,洞屋青年旅店。

下午還有時間,自己騎腳踏車去花蓮機場旁邊的著名景點七星潭。可以遠眺蘇花公路的入口,看到部分清水斷崖,可惜天氣不給力。

傳聞在七星潭疊石頭,超過七塊許的願望會特別靈的,我一口氣疊了十塊。

花蓮的最出名的夜市在東大門。東大門夜市也有三大區域組成,分別是福町夜市、原住民一條街和大陸各省一條街。

東大門夜市覓食第1間,玉裡臭豆腐。臭豆腐外酥內嫩,搭配酸甜爽口的泡菜和秘制醬汁,的確可以回味無窮,贊。

東大門夜市覓食第2間,林記燒番麥。其實就是燒玉米,超多人等號,差不多20人民幣一根燒玉米,CP值不高。他們的玉米可以免費生食品嘗一小片,玉米是很甜的,老闆說是自家種的,不添加化學肥料。他們的燒烤汁據說是秘制,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太粘稠了。

比較特別的是,他們給你一隻麻將來等號碼。

東大門夜市覓食第3間,妙不可言果汁。店名很特別,妙不可言。果汁是新鮮現打的,果汁的口味種類多得眼花繚亂,CP值高,贊。我點了一杯芭芒柳,芭拉(番石榴)、芒果、柳丁(橙)混合在一起的果汁。口感真的很奇妙,希望不會拉肚子。

路過一家超過人排隊的店,北港春捲。不過我對春捲沒什麼興趣。

東大門夜市覓食第4間,蔣家棺財板。他家的棺材板比臺南的赤崁棺材板好食,可選擇的口味又多。因為他們在吐司外皮塗了蛋來炸,所以比較香口,而且餡料沒那麼稠,贊。

花蓮覓食第6間,五霸焦糖包心粉圓。在回背包客棧的路上,轉角遇到愛,偶遇了這家包心粉圓店。底層放配料,配料有包心粉圓、紅豆、綠豆、豆花和仙草,中間放一層冰,上層塗一層焦糖醬,再噴燒,最後塗上方格煉奶乳,很特別的做法。值得特別說的是,他家的服務禮貌真的很贊。

DAY 12 逆風冒雨勇闖蘇花公路清晨4點,起床收拾行李,檢查車子。清晨4點半,出發,在途中食了個早餐。清晨6點,騎行22公裡,到達蘇花公路入口崇德隧道,會合香港朋友。清晨6點半,出發。我在花蓮研究地圖,今天蘇花公路計劃如下:蘇花公路危險路段有74公裡,估計要6小時通過危險路段。第一個休息點要騎20公裡,難點是要爬升106m的山,到達和平站,有便利店補給。第二個休息點再騎28公裡,難點是要爬升225m的山,到達南澳站,有便利店補給。第三個休息點再騎11公裡,難點是要爬升275m的山,到達東澳站,有便利店補給。最後再騎15公裡,難點是要爬升370m的山,到達蘇澳站,完成蘇花公路全程。在休息點最多休息10分鐘,在路上最多休息1分鐘喝水,計劃在南澳站食飯補給卡路裡。如有不適可以在休息點買火車票到蘇澳。結果我們按計劃順利完成,12點半到蘇澳站,完成穿越世界上最危險公路之一的蘇花公路。

一路上要過十幾個隧道,最長的隧道有2公裡有多。隧道也主要集中在崇德和南澳中間。

前期崇德與和平中間的路段,就是著名的清水斷崖的路,十幾公裡沿海騎行。

清水斷崖路段景色甚美麗,不過不敢多望,怕一個轉彎就掉進大海裡裡。

在清水斷崖路段的末端,開始下雨了,我們不敢停下來,頂著東北季風繼續前行。

雨衣也不穿了,直接皮膚風衣頂上,因為怕雨衣逆風難騎,而且影響視線和聽覺。

在蘇花公裡中後期都是山中爬坡路為主,特別是南澳之後,要爬兩座分別275m和370m的大山。

東澳之後的大下坡之後,到達蘇澳入口的電子牌,是要拍照紀念一下,安全抵達。

在蘇澳鎮簡單食了個飯,再騎到羅東,我就和香港朋友就此分別了。之後他今天住宜蘭礁溪,明天走臺9線穿過山區去新竹。我今天住宜蘭羅東,今晚要拜訪臺灣六大夜市之一的羅東夜市,明天走臺2沿海公路去基隆。今晚住的是東寶複合式旅館,就在羅東夜市附近。下午到旅店後,馬上洗個熱水澡,接著一躺下就睡著了。晚上睡醒了就開始出來羅東夜市覓食。可能一直下著雨,很多夜市店鋪都沒開門,夜市的人也不多,基本不用排隊。羅東夜市覓食第1間,阿灶伯當歸羊肉湯。今天淋了一天雨,肯定要食羊肉來補一補身子,正正氣。當歸羊肉湯底當歸藥材味道香濃,羊肉鮮嫩而不羶,出品處理的很好。羊肉飯份量不少,適合運動量大的我,贊。

羅東夜市覓食第2間,三星蔥餅。三星蔥是羅東的特產,這個三星蔥餅也只有羅東夜市有。份量挺足的,有拳頭那麼大,現賣現做,不過食完會上火。

羅東夜市覓食第3間,包心粉圓。原本還以為是熱湯粉圓或者打冰那種,雖知道竟然是雪糕來的,粉圓單獨放,比較奇怪。

羅東夜市覓食第4間,諾貝爾奶凍。聽旅店老闆推薦,就專程在夜市旁邊找到了她。其實就是蛋糕嘛,沒什麼特別,價格跟廣州比起來,是廣州的三分一,真的很便宜。店員也很熱情,現場還能試食,可以試完再選購喜歡的口味。

由於現場沒場地提供食,所以就帶回旅店,請老闆娘食。旅店的老闆娘是個很熱情的老奶奶,我們邊食邊聊天。發現在她的印象,大陸這邊是很貧窮的。她看我身上的牌子問我是不是在臺灣買,以為大陸沒得買似的。其實我在臺灣連手信都沒買回來,物質上,臺灣有的廣州都有,廣州有的臺灣未必有。比如我出發前就買了iPhone X,我去了幾個臺灣的蘋果經銷商和直營店都沒有現貨。

DAY 13 沿海公路的出口今天,天氣全天雨。本來好好的沿海公路,變成灰濛濛的。基本上全程穿著雨衣低頭騎腳踏車。

沿海公路的路上,會發現很多風雨不改的海釣達人,這麼大雨還開車過來海釣,真的服了他們。

這位仁兄,一個人看著二十條杆,十分厲害。

進入基隆市區的時候,終於停雨了。今晚住在旅店,永豐旅社,位置較好,就在夜市旁。基隆廟口夜市是臺灣六大夜市之一,也是我這次旅程最後一個夜市。本次旅程食勻六大夜市了,分別是臺北士林夜市、臺中逢甲夜市、高雄六合夜市、臺南花園夜市、宜蘭羅東夜市、基隆廟口夜市。總體來說,基隆廟口夜市還是挺值得一去的。

廟口夜市覓食第1間,天一香肉焿順。這是一間百年老店,現在已經是第三代繼承運營。肉焿是用古法做的,選用豬後腿肉切片,再用秘制醬料泡製入味,加上蕃薯粉攪拌,最後再手工捏制。

廟口夜市覓食第2間,吳家鼎邊趖。這也是一間百年老店,就在天一香肉焿順旁,不過人氣沒他們旺,不用等位。所謂的鼎邊趖就是將米漿沿著燒熱的大鼎內側邊上澆一圈,米漿在滑落的過程中就熟了,拿起分切成為一份份米片。再放在肉羹、蝦仁羹、竹筍等配菜熬成的高湯,就是一碗古法造鼎邊趖。

廟口夜市覓食第3間,營養三文治。臺灣小吃的名字都起的很搞笑的,營養三文治。營養三文治與其他三文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是用長橢圓的麵包來製作的,不是用吐司製作的。把麵包炸得酥香,再在中間加上番茄、滷蛋、小黃瓜和火腿,最後塗上沙拉醬,口感挺不錯,贊。

廟口夜市覓食第4間,陳記泡泡冰。剛在做的位置是謝霆鋒當年坐過的位置,泡泡冰就像雪糕一樣,天氣冷真的不要食。

廟口夜市覓食第5間,謝記章魚腿。傳說中手臂長的章魚腿,來到基隆廟口夜市才有試一試。選好章魚腿後,店員就開始炭燒,塗上秘制的醬汁燒烤,最後切塊盛給你。肉質是鮮甜的,不過非常有嚼勁,CP值不高。

廟口夜市覓食第6間,世盛一口吃香腸。其實就是小香腸,真的一口吃。

廟口夜市覓食第7間,三兄弟豆花粉圓。豆花很細滑,芋圓也很彈口,老闆很熱情。

廟口夜市覓食第8間,愛玉冰。

廟口夜市覓食第9間,圳記紅燒鰻焿。紅燒鰻焿就是用鰻魚切塊,加上醬料和生粉紅燒油炸,然後放在鍋裡和大白菜、香菇一起勾芡燴成。比較奇怪的做法,不過味道還可以,小心有骨刺。

DAY 14 腳踏車環島完成最後65km,從基隆出發,到淡水。今天是腳踏車環島的最後一天,天氣雨。

進入淡水,就是差不多環島一周了。騎到了周杰倫的母校,私立淡水高級中學,可以看看地上,尋找周杰倫的腳毛。

在淡水中學的路上,有間淡水網紅店,老牌阿給。一路上有很多阿給,不過這家的比較正宗。全身溼冷的我,還點了一顆阿給和一碗丸子湯暖暖身,阿給售完即止,剛好我是那天最後一份阿給。阿給其實是日語油炸豆腐的發音,豆腐包著冬粉和魚漿,口感還挺特別的。

還車的時候忘記拍照,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還車了。之後搭捷運回到臺北,在臺灣最後兩晚都住在背包客棧,洛基背包客棧。透過房間的窗,正對著忠孝九路,可以看到101。選擇他,是因為他就在誠品敦南店旁,可以隨時去誠品閱讀。後來聽一個老朋友說,樓下還有間夜總會。臺灣的夜總會很多都沒招牌的,看是不是有夜總會就看門口有沒有幾個泊車小弟。有的話百分百有夜總會,夜總會都有陪唱的小姐。

今晚約了一個老朋友,帆哥。當年我們三個,一個香港大叔,一個臺灣小哥,還有我,一起暴走南北疆,歷時一個月。攝於新疆喀拉庫勒湖,2011年的農曆8月15日。

今晚帆哥帶我去食秋吉串燒,他說中午打電話預約的時候,只剩下吧檯的位置了。秋吉串燒是間開了二十幾年的老店了,出品不差,在裡面主要本地人為主,消費不低。久別重逢,大家聊聊天,都忘記拍照了。

之後我們換了個地方坐坐,來到東區茶街,就在忠孝九路的內巷裡。

帆哥說,這是學生族打牌,或者等人一起夜店集合的地方,辣妹也多。我們就在茶霸坐坐,本來帆哥想帶我見識一下臺北的夜店。不過聽帆哥說臺北的夜店越開越晚,現在最早10點開門,12點辣妹才陸陸續續地來,太晚我就放棄了。剛離開不久,帆哥就微信我說他的皮夾丟了,我趕緊回剛剛坐的地方看看,他馬上去報案和掛失卡片。我本還以為臺灣治安很好呢。結果,帆哥回家後,發現他的皮夾丟在他外套的帽子裡,暈低。臺灣的治安還是很好的。

和帆哥告別後,我去了一趟誠品敦南店,不知過了多久。是電影《一頁臺北》中的誠品,是臺北第一家誠品書店,也是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誠品店。

出來後閒逛了一下,發現這間東區粉圓,就進去食個宵夜。這家粉圓的確不錯,排隊的人也多,遵循傳統古法純手工製作軟糯Q香的粉圓,可以選擇加上紅豆、芋頭、粉粿、湯圓、燒仙草、蓮子、花生、愛玉等三款配料,真材實料,而且湯好喝,甜而不膩。

DAY 15 一個人在臺北

今天一早就坐捷運來到阿信的故鄉,北投。在路上見到一間日式酒店,幾個穿著和服的女人一直揮手送別前面那部小巴士,可見服務一級棒。

北投最出名的莫過於溫泉。北投溫泉與四重溪溫泉,陽明山溫泉,關子嶺溫泉並列為臺灣四大名泉。今天來到在北投歷史最悠久的瀧乃湯浴室。建於日治時期,即1907年,原專供日本軍官療養用,後開放為大眾浴場。北投的溫泉水有分青磺泉、白磺泉和鐵磺泉。瀧乃湯溫泉水為44-46度的地熱谷青磺泉,屬於相當稀少的溫泉水。瀧乃湯是大眾裸湯,男女分隔,大家要尊重泡湯禮儀。環島騎了十幾天腳踏車,在這裡泡一泡,舒緩了很多。泡了幾下,不太接受裸湯,而且忘記買水進來,還是洗澡出去了。

早上泡完湯,舒解環島一路上的疲累。胃口大增,接下來今天不是在食,就是在食的路上。臺北覓食第1間,上引水產。上引水產是日本三井集團投資的,集水產、超市和餐廳為一體,環境乾淨整潔,服務熱情。

水產區

超市區如果想省錢的話,可以選擇超市區購買想食的食品,價格很便宜,之後可以在門外就餐區就餐。

餐廳區

我選擇立吞區就餐,是因為有由獲得多項日本全國性壽司比賽冠軍的料理長武田正彥坐鎮。立吞就是指站立的吞壽司,這是日本人常見的食法。我點了幾個想食的,出品還算可以,上餐速度快,服務好。是哦,記得要點清酒啊,埋單1980新臺幣。

網路上很多都大讚這家多麼多麼的好,其實從這盤刺身中可以看出,他們的食材不算是很新鮮。明顯甜蝦蝦頭不應該是黑的,牡丹蝦的殼也能看出不新鮮。大拖一夾起來軟無力,明顯解凍已久,入口不能即化,而且渣渣較多,估計屬於大拖和中拖中間部分。對於嘴挑的我來說,勉強合格吧。

臺北覓食第2間,肥前屋。肥前屋是專門是鰻魚定食的料理店,人氣超高,要等半小時到一個小時不等,事實我也等了半小時。我個人覺得鰻魚飯做得一般般,鰻魚有點膩,反而我覺得飯好食。

臺北覓食第3間,永樂擔仔麵。《孤獨的美食家》五郎曾經光顧的店,點一份雞肉飯套餐吧,當一回孤獨美食家。我覺得這裡的雞肉飯沒我一路上食無名小店的魯肉飯好食。

下午來到了西門町。小時候,看吳宗憲的綜藝節目經常提起的西門町。西門町與東區和信義區比起來,這裡感覺低端很多,路上基本是來自香港和國內的觀光客為主。在101沒建成的時候,東區曾經是臺北的中心繁華地帶。101建成之後,臺北的中心區域轉到信義區,信義區現在也是臺北的富人區。

穿過西門町,來到到了艋舺。艋舺原指小船,後引申為小船聚集的地方。艋舺也是個古老的城區,位於臺北市西區,是臺北市發展的起點。而這是曾經著名的剝皮寮,艋舺的中心。當時的繁榮已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有歲月的痕跡。今日艋舺早已繁華沉澱。今天來到艋舺,主要是因為豆導的《艋舺》。誰沒有年輕過,和幾個兄弟過著打打殺殺的日子。時代在進步,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不知為什麼,我對龍山寺這個名字有種特別的感覺。在鹿港我第一時間就拜拜龍山寺,現來到艋舺,也一定要到龍山寺拜拜。艋舺龍山寺建於清朝乾隆三年,即1738年。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並祀奉媽祖,四海龍王,十八羅漢,城隍爺註生娘娘,山神、土地公等典型神佛合一,有此一說「龍山寺是眾神的集今所」表示供奉神佛很多。臨走在此買了家人幾個護身符,以保平安,還有我和我生意上的拍檔的護符,以求財源廣進。

拜完龍山寺,閒逛艋舺,不知不覺走到了青山宮。其實艋舺這個地方,有很多乞丐,看到在這裡生活的人都屬於底層人士為主。一路上還有很多佛具店、檳榔店、還有唱歌廳,都很懷舊。

走了一個下午,該消化的都消化完了,是時候繼續尋找最正的美食。臺北覓食第4間,牛店牛肉麵。牛店的牛肉是自稱全部採用澳洲進口牛,而且號稱是臺灣的十大牛肉麵店之一。他們的招牌是紅燒牛肉麵,不過我個人口味偏愛清淡一點,點了一碗清湯牛肉麵。220新臺幣一碗,份量還是挺足的,牛肉厚切,肉質醃製的剛剛好,面軟硬適中,清湯也很醇,贊。

臺北覓食第5間,三味食堂。份量超足、價格公道、食材新鮮著稱,是CP值超高的平民日料店。下午5點半開門,5點過來門口已經排到40號,上百人在等開門了。點了半份刺身拼盤,還有三顆鮭魚壽司,我還真第一次食到這麼厚切的三文魚,食完飽曬,贊。

離開西門後,坐捷運回到繁華的東區。

你看,在忠孝九路的工地都用LED圍牆做圍閉。

臺北覓食第6間,花甜果室。花甜果室是一間近期正夯的日系文青風現打果汁店。菜單上名字很特別,每一杯店員都也會寫上他對你的感覺,贊。

臺北覓食第7間,Ice Monster。曾被CNN評為世界上十大甜品之一。前身是永康街冰館,後來夫妻離婚,丈夫開了Ice Monster,原來的永康街冰館改名為思慕昔。250新臺幣一碗,綿綿冰入口即融,芒果份量也很足,還特意用杯子裝了一杯滿滿的芒果,贊。

臺北覓食第8間,竹村居酒屋。《我可能不會愛你》的拍攝點,導演也經常光顧。這裡的氣氛的確很贊,點了一壺溫清酒、乾貝燒、竹村燒、雞心、雞皮和玉米筍,出品也不錯。適合喝點小酒,三五知己邊食烤串邊聊天。

走出居酒屋,抬頭一看,臺北101。今天,大滿足。

DAY 16 再見,臺灣

開心的時刻過得特別快,又係時候講ByeBye。早上不知不覺地走到了國父紀念館的時候,下了一場微雨,於是我就進去避了一下雨。

雨停後,走過幾個街口就到臺北101大廈,臺北的標誌建築。

原來臺灣的商業廣場裡的商鋪是11點才開門營業,我10點就到了,就在101周圍閒逛了一下。

在臺灣的最後一站,我選擇被評為米其林三星的鼎泰豐。米其林星級,從一顆星到最高的三顆星,主要針對的是烹飪水準而評定。一顆星是「值得」去造訪的餐廳,是同類飲食風格中特別優秀的餐廳。兩顆星餐廳的廚藝非常高明,是「值得繞遠路」去造訪的餐廳。三顆星是「值得特別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訪的餐廳,有著令人永誌不忘的美味,據說值得打「飛的」專程前去用餐。當我10點半回到鼎泰豐的時候,已經有幾十人排隊了,我也馬上排隊了。

幸好我還是被安排到第一輪就餐,他們的廚房是明檔,在食飯的同時能看到廚房裡面的作業。鼎泰豐成名就在於嚴格控制手工作業的出品,網路上說是「5克的皮,16克餡,18個褶,多個褶會厚,少個褶會薄,總重量要達21公克,入蒸籠4分鐘後才可上桌,如何均勻美觀,都要廚師細心掌握,而這種不計成本的執行標準化,一般餐廳很難學得來」。

聽服務員介紹,醬油和醋的比例是1比3最好食。點了半籠小籠包、半籠蒸餃、半籠豆沙包和雞湯,份量較小,不過出品還是可以的。在臺灣,雞湯可是很受歡迎的,大小宴會少不了雞湯。

本次旅程到最後還想再看一看誠品的書籍。在誠品入面,是可以忘記時間的流逝的。

再見,臺灣!

關於臺灣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所說的不是臺妹,是人情味。我們近代經歷了很多事,失去了許多。在這裡,都很好的保護下來,傳承下來。來到這裡,你能感受到許多,得到許多,值得一遊。

相關焦點

  • 還不肯放棄騎行環島臺灣的蠢想法嗎?告訴你怎麼玩更爽!
    假設你騎自行車的速度是10km每小時,按照每天騎行10小時計算,每天共騎行100km,不算上下坡,完成大環島共需12天,完成小環島共需10天。本著大環島的原則,飛到桃園機場、準備車輛物資、開始環島、最後回到出發點,你基本連去信義誠品逛逛的機會都沒有哦~而且你知道一整天在自行車座上坐10個小時,屁股會是什麼感覺嗎?
  • 臺灣環島騎行,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核心提示<曾看過一部臺灣電影《練習曲》,主人公獨自一人,一把吉他、一輛單車,沿著太平洋逆時針環島旅行
  • 【鮮·劇】《孤獨美食家》:五郎的臺灣美食菜單
    《孤獨的美食家》已經更新到了第五季。令劇迷們驚喜的是,五郎第一次離開日本到臺灣出差,開始了自己的臺灣美食之旅。
  • 副刊 《孤獨的美食家》在臺灣,口水與秋意齊飛
    《孤獨的美食家》之所以能有如此人氣,除了精緻的日式料理和對食物的專注之外,它給觀眾帶來的一場說吃就吃的旅行亦是讓人十分心動的一部分。日版五郎的扮演者松重豐9月底出差來到臺灣,他走出宜蘭羅東火車站,逛了羅東夜市,吃了三星蔥餡餅、宜蘭茶和糖葫蘆,還去了傳統藝術中心、礁溪溫泉公園、中山公園等地,更是「偶遇」了臺灣版《孤獨的美食家》中的五郎趙文瑄。
  • 騎著小踏板!他一個人去臺灣環島摩旅
    ,終於完成了小時候的願望,辦理籤證去臺灣摩旅~今晚就跟JC君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10多年前,我姐姐就去了一次臺灣,回來跟我講了一些關於臺灣的故事。從那時開始就產生了去臺灣的想法。所以今年2月就辦了個人籤證(G籤),當時決定3月9日過去出發,可惜朋友臨時放了飛機!也算運氣好,當時那邊地震,按照當初的計劃行程,那天剛好我們也是到花蓮。直到7月初,一直在考慮8月第二個星期放高溫假去哪裡消磨時間!最後跟老婆商量了,終於讓我一個人出發去臺灣租摩託車環島遊!
  • 騎著R6環遊臺灣,有後悔,卻不枉此行
    當啊豪給我說他的這次故事的時候,我還是有點驚訝,兄弟啊,陌生的環境,騎著R6環島摩旅?這不是真愛就是找虐啊,當然,看完他的故事,我覺得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兩年半的感情說沒就沒,傷心了很久,所以突然決定要買一張機票飛去臺灣環島
  • 騎行臺灣 ☆ 2016夢想季一起環島吧!轉發還有免費墾丁明信片哦!
    喜歡臺灣不僅是因為阿里山的姑娘,外婆的澎湖灣那麼多獨特氣息的人文故事還有那些伴隨著我們長大帶著點滴情愫的歌曲、電影也許從那時起,小小的臺灣情結就已經在心裡默默種下臺灣,成為一座人生中不得不去的地標。
  • 【在看劇】《孤獨的美食家》臺灣篇:美食是最無辜的
    唉,在《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出來之前,我是超級期待的。因為日本版,我只願看《深夜食堂》,但《孤獨的美食家》一直看一些就看不下去,就是因為男主角松重豐演的五郎真的太醜了。雖然,後來他演《約會》裡的女主角爸爸時,我已經在心裡與他和解了。所以,《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找了我心中一直很帥很帥的趙文瑄來演,我高興地連預告篇都搜來看了幾遍。
  • 臺灣最全騎行地圖,圓你環島夢!
    —淡水—80km—新竹—50km—通霄—58km—鹿港—41km—麥寮鄉—49km—布袋鎮—40km—臺南—70km—高雄途徑景點集集火車站在夏季這是很美的一條線路該段全程通過臺灣的東北角海岸沿途隨處可見大海與沙灘全程走臺2 線路線:蘇澳—24km—宜蘭—15.5km—頭城
  • 免費遊臺灣,尋找《孤獨的美食家》
  • 臺灣環島 騎行12天組隊計劃攻略
    如果你看過臺灣單車環島電影《練習曲》,那你一定會明白臺灣那難以描述的清新和自由來源於何處。蜿蜒的海岸線,噴薄的海浪,如翠的青山,流動的浮雲,起伏的麥田,高大的風車,沒有盡頭的公路……最美的臺灣,一定要環島騎行才能見識得到。
  • 劇透 《孤獨的美食家·臺灣篇》:美食是治癒心靈良藥
    日本版《孤獨的美食家》是結合了私小說與當下流行的美食文化,輕故事,卻重內心體驗,以美食為誘餌,展現都市人內心深處寂寥和大都會漸漸淡漠人情味的電視劇
  • 《孤獨美食家》,五郎的臺灣美食之旅,到底好吃在哪裡?
    漫改劇《孤獨美食家》已經播了整整5季了,看大叔五郎一人吃飯的粉絲也越來越多。
  • 孤獨的美食家都在吃啥?
    最近好多人跟小編說去扒一下,《孤獨的美食家》,小編懷著好奇的心情,看了一下,沒想到已經到了第七季。小編看了一下,深深地吸引小編的,一是簡單的劇情,不是帶著行程,簡單的說幾句評語,讓我們擱著屏幕憑空想像。看著五郎吃飯,瞬間覺得,自己也在吃。怎麼做到的呢?
  • 天路騎兵2020年臺灣環島 12天騎行組隊計劃
    如果你看過臺灣單車環島電影《練習曲》,那你一定會明白臺灣那難以描述的清新和自由來源於何處。蜿蜒的海岸線,噴薄的海浪,如翠的青山,流動的浮雲,起伏的麥田,高大的風車,沒有盡頭的公路……最美的臺灣,一定要環島騎行才能欣賞的到。
  • 【環島遊記】2014年臺灣環島騎行實錄
    今天在路上同樣遇到位特別好的阿姨,我們買了20臺幣一杯的西瓜汁,臨走時,她還送了我們一人一杯鳳梨沙冰。這是她專門用賣完剩下的鳳梨邊角做來送給路人的。晚上我並沒有專門去看臺北101(來路上已經遠看了),此行的重點在花蓮和懇丁,所以並不遺憾。明天還有折磨人的九彎十八拐,睡了。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 跟著電影去騎行 文藝騎士必修的臺灣環島!
    就像我們經常說的那樣,有機車的電影才叫臺灣電影,同樣,有機車的騎行才叫臺灣環島。在《聽說》中,彭于晏騎著機車載著陳意涵,《艋舺》中,阮經天和兄弟趙又廷,騎著機車在臺北街道中奔馳,《最好的時光》中男神張震載著女神舒淇,帶著迷惘而憂鬱的眼神,馳騁在臺北街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的敖犬也曾騎著機車繞臺灣一圈,追上陳妍希;《敗犬女王》中的阮經天,發動引擎,上演一場英雄救美的戲。終於有一天,太平洋的風吹開你的窗,追著電影,發動機車,三五好友,來一場找尋青春的逆風環島。
  • 《孤獨的美食家》帶你尋找臺灣吃貨才知的美食(一)
    這是日本熱門電視劇《孤獨的美食家》的宣傳語,雖然有些繞口,但卻透著簡單質樸的哲理,吃是一種自由的、平等的、充滿治癒的行為,吃很神聖,不可小視。由日本同名漫畫改編的《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已於5月28日在優酷土豆首播上線。蜀黍趙文瑄在劇中飾演獨自經營網店的伍郎先生,為滿足客人需要而每天穿梭於城市之間。他喜歡一個人獨行,他每天最大的樂趣便是在工作之後獨自尋覓美食。
  • 說走就走,臺灣環島騎行835公裡
    特輯 環島第七天 環島成功 花蓮到臺北228公裡 騎行天數:7天騎行時間:40小時10分 騎行總路程:835km正因為路線集中,來到東岸之後,遇到其他環島者的頻率明顯提高了不少。比如一位無比熱情而友好的臺灣小哥。其實我們昨天在爬壽卡的路上遇到他,車上卡著一個藍牙音響,帶著自己的BGM,沒有人能能戰勝他。在民宿裡小哥幫我們換輪胎,借我們打氣筒,還送了我們好吃的香蕉。不過他在前幾天顯然太過硬核,第一天騎了200公裡,生生騎到了凌晨一點。
  • 臺灣最全騎行地圖,圓你環島夢
    你還沒有關注我嗎△有部電影叫《練習曲》,一個大學畢業的男主人公,一個人,一把吉他和一輛單車,沿著太平洋逆時針環島騎行,穿越東岸與西岸滑過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