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譯自1月16日發表於the Atlantic的「Nancy Pelosi Is Winning」一文,有刪減。本文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民主黨人有時會把自己塑造成高尚而天真的形象——而不是像共和黨那樣行事粗野。
然而,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又一次證明,這種自我形象並不正確。她不僅拒絕了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修建邊境圍牆的要求,還想削弱他的總統地位。而她很有可能成功。
南希·佩洛西VS布希
佩洛西對川普使用的策略與她用來削弱另一位共和黨總統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的策略類似。
在2004年連任成功後,布希重返華盛頓,決定將社會保障部分私有化。「我在競選中獲得了資本,政治資本,」他對媒體說,「我打算好好利用它。」布希的計劃主要有兩部分,首先是讓公眾相信社會保障存在危機。
他在2005年的國情諮文中宣稱,社會保障基金「正走向破產」。其次則是說服民主黨人提出他們自己的改革方案。
正如記者馬修·伊格萊西亞斯(Matthew Yglesias)不久前指出的那樣,布希的論點完全基於一個謬論:即使你相信社會保障即將破產,將部分稅款轉移到私有部門也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糟。
為了掩蓋這一缺陷,布希需要誘使民主黨人提出一些建議,比如削減福利、提高稅收或削減其他開支,來真正支撐起社會保障基金的財政情況。這些建議顯然很不受大眾歡迎。
比起民主黨的「花椰菜」,美國人可能會更喜歡布希的「棉花糖」,從而使布希能夠實現幾十年來保守的目標,即讓社會保障不再作為一項社會保險計劃。
對布希有利的是,很多重要的民主黨人過去都曾提議過要對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修訂。
布希在他的國情諮文中稱:「上世紀90年代,我的前任總統柯林頓說過要延長退休年齡。前民主黨參議員約翰·布魯(John Breaux)建議不要過早領取社會保障福利。已故民主黨參議員丹尼爾·派屈克·莫伊尼漢(Daniel Patrick Moynihan)曾建議改變福利計算的方式。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和喬·利伯曼(Joe Lieberman)甚至也考慮過動用私有部門。
但當時的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並沒有上鉤。她否認社會保障處於危機之中,並拒絕提供對其進行改革的計劃。當一名國會議員問民主黨人什麼時候才能提出他們自己的建議時,她回答說:「永遠不會。這個回答你滿意嗎?」
共和黨人因民主黨人拒絕自己曾經支持的建議而指責其為偽君子。中立的權威人士雖然承認布希的提議存在問題,但也批評民主黨人沒有給出自己的方案。
在2005年2月的一篇社論中,《華盛頓郵報》抨擊民主黨人「對替代方案保持沉默」。在6月份的一篇題為《民主黨人在哪裡?》的社論中,《華盛頓郵報》寫道:「毫無疑問,民主黨人的政治本能讓他們不在此時介入:策略師們會說,為什麼現在要幫助布希,讓他宣稱是他讓社會保障實現了償付能力?……可他們也得考慮到這個問題,那就是對國家來說什麼才是正確的。「
儘管如此,佩洛西明白政策和政治之間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無動於衷。儘管調整社會保障制度會給社會帶來益處,但她明白,給民主黨提出建議會分裂她的核心組織,讓布希在政治上獲利。
相反,她迫使美國人在現有的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私有化之間做出選擇,使布希陷入了一場影響其第二任期的戰爭之中,並為民主黨在2006年重掌眾議院奠定了基礎。
佩洛西最近對《紐約時報》的羅伯特·德雷珀(Robert Draper)說:「我們在2005年的首要任務就是降低總統的支持率。2005年初的時候布希的支持率是57%,到了秋天就降到了38%,就在這個時候,共和黨人開始在議會裡失勢。」
共和黨踏上老路
現在,佩洛西也打算做同樣的事情。就像2005年共和黨人提醒民主黨人,他們曾經支持修訂社會保障制度一樣,現在共和黨人也在不停地提醒民主黨人,他們曾經支持修建邊境牆。
川普上周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演講時表示,「參議員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和許多其他民主黨人一樣,過去曾多次支持建立邊境牆。」前布希政府的演講稿撰寫人馬克·蒂森(Marc Thiessen)最近寫了一篇名為「在反對建牆之前,民主黨曾支持建牆」的專欄文章。
和2005年一樣,高尚的中間派也在敦促佩洛西和民主党進行妥協。「與其談論建牆的不道德,」《華盛頓郵報》最近表示,「民主黨人可以運用他們的影響力來實現真正有道德的目標。」
作為對總統數十億美元建成部分邊境牆的回報,民主黨可能會永久保護100多萬「夢想家」不被驅逐出境。彭博社最近的一篇社論指責民主黨人想要「否認共和黨任何可能被描述成勝利的事情」,並警告說,「既然政府的權力分配得更加平均,民主黨除了妥協,唯一的選擇就是陷入癱瘓。」
但是佩洛西知道,民主黨除了妥協,也並不一定要陷入癱瘓。這可能是民主黨的勝利。和布希一樣,川普發起了一場在保守派中很受歡迎、但卻不受廣大公眾歡迎的戰爭。大多數美國人不認為存在邊境危機,不支持建立邊境隔離牆,並將政府停擺歸咎於川普。
因此,與民主黨議員相比,國會裡的共和黨議員面臨著更大的政治壓力,迫使其作出讓步,而且政府停擺的時間越長,這種壓力就越大。
至少在目前,保守的反對派已經迫使川普擱置了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講話。所有這些都意味著,目前僵局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川普作出讓步。
而由於建立邊境牆是川普標誌性的競選承諾,這樣的讓步可能會傷害保守派的熱情,並削弱他在2020年大選獲勝的機會。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最近警告稱:「如果他屈服的話,他的總統任期可能就結束了。」
這就是佩洛西的目的。純粹從政策的角度來看,作出妥協是有道理的。可以說,在建設邊境牆上花費幾十億美元來保護被困在痛苦的法律邊緣的「夢想家」們是值得的。
但佩洛西關注的是更重要的事情:總統的去勢。多年來,民主黨人一直在想,他們的領導人什麼時候會能強硬起來,事實證明,佩洛西一直如此強硬。
【作者】Peter Beinart
【作者簡介】紐約市立大學新聞學教授,專欄作家
圖片來源:the Atlantic
編輯/郭旭
翻譯/季天譽
排版/餘稷榮
校對/餘稷榮
原文請戳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