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線上展映單元將於8月21日至9月22日舉辦。8月19日12:00,北京國際電影節火熱開票。官方指定售票平臺淘票票數據顯示,北京國際電影節開票10分鐘售票率即達72%。其中,「廣東出品」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開票5秒後即全部售罄。
淘票票數據顯示,《掬水月在手》、《默片解說員》、《阿基拉》、《戰爭與和平》、《熱帶雨》、《天堂電影院》、《象人》、《黑客帝國》三部曲、《現代啟示錄》、《慕伶,一鳴,偉明》為最快售罄影片Top10。
值得關注的是,《掬水月在手》是一部粵產電影佳作。該片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方所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放映時即一票難求,曾入選今年7月舉辦的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紀錄片單元。
《掬水月在手》是導演陳傳興「詩詞三部曲」的最終章,前兩部分別為詩人鄭愁予的紀錄電影《如霧起時》和詩人周夢蝶的紀錄電影《化城再來人》。《掬水月在手》記錄了中國古典文學大師葉嘉瑩坎坷的一生,弘揚了中國詩詞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價值,團隊正在積極籌備,爭取年內能在院線公映。
▶深度訪談17次,還原女詩人的大半生
作為本片女主角的葉嘉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她幼承庭訓,17歲考入輔仁大學,受業於詩詞大師顧隨先生。她引入西方文論詮釋中國古典詩詞,對新詩亦抱持兼容並包之態度,來往穿梭於古典與現代之間。葉先生講授中國古典詩詞不分職業、不論年齡,多年來致力推廣對兒童的詩歌吟誦教育。目前,她在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擔任所長。
據出品人廖美立介紹,本片全程採用4K攝影,於2017年4月正式開拍,2018年4月殺青。一年間,攝製組輾轉亞洲、北美洲,足跡遍及北京、天津、西安、洛陽、香港、臺北、澳門、溫哥華、波士頓等十餘座城市。
本片從架構上以北京四合院的結構模式,展現現年96歲高齡的葉嘉瑩先生,坎坷堅韌仍不渝追尋初心的一生。攝製組對葉先生本人進行了17次深度訪談與拍攝。鏡頭前,葉先生娓娓道來,講述她的人生歷程:對父母、伯父等家人和恩師顧隨的暖暖回憶;與前輩、友人、學生的結識和交流;自己詩詞創作與研究的艱苦探索。
製片人沈禕認為該片也是一部女性電影。它展現了葉嘉瑩先生作為女性在不同歷史時期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將家庭關係、個人情感與對詩詞的探尋之路交織在一起。「觀眾即便沒有較深的文化積累,一樣可以在葉先生的生活態度中收穫感動。」
▶以葉先生的祖宅空間,架構不同電影章節
影片每一章的標題都是以庭院中不同的空間命名的,從外房過渡到內房,觀眾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好像也跟著葉先生一起回到她的成長軌跡,到那個屋子裡面去看一看。
對此,出品人廖美立引用了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的名言「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來進行解釋。
把這句話和葉嘉瑩先生聯繫起來,不難得出「詩是葉先生存在的居所」這樣一個結論,正是在這樣的觀念指引下,主創選擇了以葉先生在北京祖宅的空間來架構成不同的電影章節。
影片中的葉嘉瑩先生。
隨著影片,到了最後一章,故居消失之後,葉先生回到葉赫水尋找蒙古先祖原鄉——葉先生一生經歷了大時代的動蕩,漂泊海外多年,最終落葉歸根。詩歌,可以說是她真正的精神居所。
沈禕說,影片拍攝時,葉先生的祖宅已經被拆,葉先生本人也對此特別遺憾。這所宅子對她的詩歌啟蒙,乃至自己的成長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所以導演用這樣的概念來構建影片,也是想帶給葉先生溫暖——祖宅已然不存在,但通過這部影片來重構她的庭院。
▶音樂作為一條隱線,跟影像一起敘事
《掬水月在手》的音樂由日本音樂家佐藤聰明創作,樂曲創作靈感來自於杜甫的《秋興八首》。
導演並不認同將其定義為傳統意義上的「電影配樂」,在主創看來音樂在片中作為一條隱形的敘事線,跟影像一起敘事的。
佐藤為《秋興八首》的每一首詩都譜了曲,為影片配樂時,也並不是按照《秋興八首》的順序,而是根據音樂的樣貌,與影像來進行一個結合。這也是製作團隊認為影像中的「配樂」特殊的原因。
劇照。影片的配樂也是亮點,它更像是一條隱形的敘事線。
影片的最後一個片段,講的是「空」,配樂選用了由女高音吟唱的《秋興八首》中的第六首——這首詩抒發了撫今追昔憂過感時的複雜感情。佐藤聰明稱這首沒有任何樂器參與配樂的曲子是「寫給杜甫的搖籃曲」,他是在向杜甫致敬。
電影的主題是「詩與存在」,除了葉先生個人的生命史之外,主創團隊也想呼應整個中國古典詩詞的歷史。
字畫、古蹟、文物都是主創尋找到的詩詞地圖裡的參照物,或是地標。沈禕說,為了集齊以上素材,攝製組可謂跋山涉水,除了採訪拍攝葉先生和她的友人、學生之外,也去拍攝了漢魏古城、龍門石窟等等古蹟,並前往碑林博物館和西安美術館拍了很多的古畫等。「不論是否了解中國古典文學,抑或是否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觀眾都能直觀感受到中國詩人的高尚情操和中華詩詞的悠長韻味。」
▶多部國內外新片佳片,與觀眾在線上見面
搶不到線下展映的電影票,抑或影迷們不在北京該怎麼辦?可以「雲」參與到北影節的活動中來。
據北影節組委會介紹,愛奇藝平臺的線上展映中,驚喜首映、官方推薦與北京民族電影展三個主題單元值得關注,三個單元共匯聚包括《希望溝壑》、《春江水暖》、《海蓮娜:畫布人生》等多部國內外近年來備受影迷觀眾關注的新片佳作,其中更有不少影片,都是首次與觀眾在線上見面。
與線下放映不同,線上放映能夠讓來自不同地區的觀眾,共同「雲」參與到北影節的活動當中。在線上展映單元中,大部分影片為上線兩周,部分影片則將採取上線播放一場的方式。
為避免觀眾錯過,組委會也在此特別作出提醒:
驚喜首映單元影片《We Are X》,將於8月21日20:00上線播放一場;影片《叛徒》,將於8月23日13:00、8月29日20:00、9月1日20:00上線播放三場;影片《亡命使徒》,將於8月24日20:00上線播放一場。官方推薦單元《以花之名》,將於8月27日20:00上線播放一場。
關注線上展映活動的影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時間,足不出戶觀看這些國內外全新佳作。
【採寫】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劉長欣 實習生張琦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