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吳曦 陳鄭禮 燒傷科醫生陳鄭禮
鼓了個大包要緊嗎!?
孩子頭部的摔傷磕碰,是非常常見的情況,每個孩子一生都會有多次的頭部磕碰,大部分情況下是不要緊的,稍微重一點的頭皮血腫、還有的掛彩留疤、更嚴重的住院開刀。
先說說最嚴重的情況:顱腦損傷的特點是「三高一快」:發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病情發展快,發生率僅次於四肢傷(約佔全身各部位損傷的10%~20%),死亡率卻居各部位損傷之首。
那麼,孩子受傷以後,怎麼判斷需不需要去醫院呢?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向您介紹:
受傷的過程
孩子的症狀
頭部小傷口的處理
一、受傷的過程
1. 撞擊的能量
撞傷歸根到底是一種因為能量所導致的損傷,所以能量的大小對於判斷傷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電視上我們看到兩隻昆蟲打架,再怎麼打都出不了大事;兩頭大型動物爭鬥,往往一個回合就掛了彩。就是因為能量不一樣。臨床上,我們處理過很多嚴重的創傷,傷情也都和能量的大小息息相關,比如幾十公斤重的自行車撞到的,大部分都是皮外傷;1噸左右的小汽車撞到,一般都會骨折;十幾噸的大卡車撞到,命都可能保不住,這就是能量的差異。
具體到孩子身上,如果他是自己跌倒的,一般都不要緊;被大人撞傷的,可能就重一些;被汽車撞到,就會更重。
如果是高處墜落的話,搞清楚從多高掉下來,有助於判斷傷情(注意,是頭到地的距離,而不是腳到地的距離)。孩子如果在1米以下摔倒,比如嬰兒床的高度,往往腦損傷不重;2米以上,比如樓梯上跌落,就容易有輕、中度的顱腦損傷了,可以根據孩子的症狀來判斷是否需要就醫;超過3米的墜落傷就要更重視了,建議去醫院。
2. 受傷時的姿勢
面朝前摔倒,往往會有手臂的保護動作,傷情一般較輕,而後方和側方受傷,有時候孩子一點防備都沒有,傷情就容易更重。如果是高處跌落,還需要關注有沒有合併胸腹部的損傷,因為小孩子肋骨發育還不健全,有時候不能夠保護腹腔中的臟器,如肝、腎、脾臟都更容易受傷破裂,所以關注頭部的時候,也要關心胸腹部。
3. 受傷的方式
這裡有一個新概念:加速性損傷和減速性損傷
如果是有個東西打到頭了,頭會被動加速,這種損傷叫加速性損傷。
如果孩子在運動中摔倒或墜床,頭突然停止,這種叫減速性損傷。
加速性損傷一般比較局限,而減速性損傷更嚴重。
上圖為加速性損傷
上圖為減速性損傷
為什麼減速性損傷更重一些呢?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一盒豆腐,塑料盒是孩子的腦殼,豆腐是孩子的腦子。
加速性損傷就是拿勺子在豆腐盒子上敲一下,力量輕的時候,殼就擋住外力了,豆腐沒事兒,重一點的時候,豆腐就局部有損傷。
減速性損傷,是豆腐掉地上了,盒子可能沒事兒,但是裡面的豆腐整體撞碎了。
所以受傷方式也是判斷輕重的要素之一。
4. 受傷部位
前額部和頭頂顱骨較厚,對於腦部的保護較好。而後腦勺的撞擊,容易引起前額部的出血(對衝傷)。所謂對衝傷,指的是球型物體一側受到撞擊,在另一側會釋放動能,出現大面積的崩解。比如我們的地球,6500萬年前那顆毀滅恐龍的隕石,砸在了南美洲的墨西哥灣,在撞擊的另一側,也就是非洲大陸,因為對衝的作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這也是為什麼90年代有一陣子敲頭案中,受害者死亡率極高的原因。
二、孩子的症狀
看了前面對受傷過程的描述,可能有些家長依然不太放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時候就是巧了,輕輕一碰,出大事了,怎麼辦?
細心的媽媽們一定很關注一個問題:孩子出現哪些表現,就是有問題了?
總的來說,如果孩子受傷以後嚇得哭了,安慰一下就好了,那問題不大,可以繼續觀察。
如果孩子受傷完立即或很快沒反應了,就應該儘快就醫。
可能有些媽媽還不放心:「會不會當時撞得沒事,過幾天就出問題了呢?」
其實,兒童發生遲發性顱內出血的概率比成年人低的多,因此如果孩子在72小時內沒有明顯的病情加重,往往提示傷情不重並趨於穩定。
那麼,哪些表現,提示病情加重,可能有顱內損傷呢?
1.嚴重的頭皮破損
頭部裂開的口子,寬度超過5mm,建議去醫院縫合,頭皮全程裂傷的更是要清創。
上圖是表皮裂開,底下的帽狀腱膜還沒裂,但是也要縫合。(圖片恐引起不適,謹慎右滑)
上圖是頭皮全層裂開,更深,必須清創縫合
(圖片恐引起不適,謹慎右滑)
2.直徑超過5cm的血腫
比較大的血腫一般來說不是皮下血腫,是帽狀腱膜下血腫或者骨膜下血腫,需要神經外科處理。
3.傷後很快意識不清
提示有顱內血腫,儘快趕到有兒童神經外科的急診,可能需要手術。
4.嗜睡,精神差,迷糊
嗜睡就是平時不睡覺的時候也打瞌睡,叫醒了能正確對答,但是很快又睡著。這都提示顱內損傷嚴重。
5.頻繁的嘔吐或者拒絕進食
雖然小孩子腦震蕩也會經常嘔吐,但是還是要高度重視。吐一次不算頻繁哦,在沒有其他異常症狀的時候,可以繼續觀察。
嘔吐時注意頭側過來或者低頭,否則嘔吐物容易誤吸到肺裡。
6.明顯而嚴重的頭痛
頭痛程度可能越來越嚴重。
7.嚴重的頭暈
8.肢體乏力
明顯的一側手腳乏力,提示顱內血腫。
你可以讓孩子使勁握手,或者金雞獨立,來判斷左右側手腳的力量。如果出現走路平衡不穩,也要儘快就診。
9.前囟沒有閉合的孩子
囟門隆起。提示顱內出血,顱內壓高。注意有的孩子哭鬧時囟門也會微微鼓起,但是平靜時恢復。
10.口、鼻、耳、眼出血
需要排除顱底骨折,腦脊液漏。
11.明顯的熊貓眼表現
眼瞼周圍軟組織發紫淤血,球結膜後出血。
12.精神改變
淡漠、躁狂、幻覺、莫名興奮,總之就是喜怒無常。
13.眼球運動異常、聽力異常、面癱
提示顱底骨折,有顱神經損傷表現。
14.大小便失禁
三、頭部小傷口的處理
如果顱內沒有損傷,也就是「腦子沒壞」。
那麼,我們就要處理一下局部的傷口了。孩子智商是保住了,那也不能以後禿一塊啊!
1. 皮下血腫(俗稱烏青塊)。
24小時內冷敷,如果血腫體積沒有持續增大,也沒有出現上一章講的那些症狀,就可以熱敷了,也就是用熱毛巾外敷。
有些血腫會持續增大,主要是有比較大的血管破裂導致的,不要試圖通過揉搓和按壓血腫來把這個「瘤子」摁癟,這樣做只會使腫脹更明顯,只能依靠冷敷來使血管收縮達到止血的目的。
血腫一般會慢慢變軟吸收,有些1-2周都不吸收的,也可以去醫院嘗試穿刺抽吸血腫。
這個小朋友頭上左右兩個血腫,最後都慢慢變成鈣化的鼓包了,學術上叫做「血腫機化」。這是CT重建的兩個鈣化了的鼓包。
2.頭皮擦傷或小裂傷
和皮下血腫不同,傷口可以通過按壓止血。只要不是那種往外噴的出血,一般來說,持續按壓一會兒,都可以止住。
止血後,注意觀察頭皮沒有明顯的開裂。(如果不敢看的話,就請醫生幫著觀察處理吧)
如果傷勢不重,可以自己在家用洗必泰溶液(醋酸氯己定)或者碘伏衝洗(禁止使用酒精),然後用清潔紗布覆蓋,用回形針固定在頭髮上。等結痂後自行脫落即可,一般5-7天會脫落。
在這期間最好不洗頭,也不要搔抓,每天用消毒劑外塗3-4次。
如果有化膿、明顯紅腫或者疼痛劇烈,建議去醫院治療。
我是陳醫生 不是陳Eason
我不會唱歌 我只懂醫學
上海長海醫院 陳鄭禮 醫生
燒傷外科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第二軍醫大學博士
擅長:感染傷口、燙傷用藥指導、燙傷疤痕修復、壓瘡、糖尿病足
門診時間:每周三、五下午13:00-16:00
門診地點:門診四樓40區 創面修復中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