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盯著寫作業就不寫」,「不打不罵就不學習」,「感覺學習是父母的事而不是孩子的事」「恨不得替孩子學習」。
當我向一位家長提出,「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理念時,他脫口而出,「那太難了,有這種覺悟的孩子是鳳毛麟角」。
在大家寫作業的時候,我已經可以抽空寫文章了。
真的如此嗎?在我看來,這類孩子是可以「批量培養」的,因為核心就是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參與到規則制定中來,自我管理,自主學習。
回到原點,我們做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從表面上看,是為了幫助孩子們提到學習成績。但從根本的角度來講,是為了讓他們成為自己主人,不僅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生活的主人,也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一場「請客」的暑期實踐活動
「老師,你做的飯太香了,我能不能在你家吃飯。」文可說道,在最初我以為他是開玩笑,並沒有在意。
後來,做家訪的時候,他奶奶又說了一遍,我才意識到這是認真的。本著一隻羊是放,兩隻羊也是放,所以決定請他們所有人吃飯。請客吃飯一般是大人的事,孩子們尚沒有自己作為客人的經驗,當他們聽到要請客吃飯的時候,都爆發了一陣歡呼雀躍。
「不勞動就沒有飯吃」,這是我在一開始就給大家制定的規則。和大多數家長心中想得不一樣,孩子回到家中就不願意動了,對勞動,大家出乎意料地熱衷。搶著洗菜、切菜、拖地、倒垃圾、擦桌子,甚至是刷碗。
一桌小孩子,場面一度極為混亂,大家建立規則的難度還是很大。
對於孩子們來說,勞動是追求自己價值感的方式,是讓他們覺得自己進入一個集體的方式。廚房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在用刀的時候,我會在旁邊盯著,遠比自己幹活要難得多。看到孩子們滿足的笑容,我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
儘管在吃飯的時候,他們都非常亂,甚至我們還沒上桌,他們就已經開吃。缺乏規矩和秩序,讓我有點生氣,感覺到自己的付出有種「媚眼拋給瞎子看」的感覺。
但看到我生氣了之後,他們主動承擔了後續的收尾工作,我還是很欣慰的,自己的付出還是有價值的。
讓他們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則
因為在我家吃飯,孩子們很多中午直接在我家休息,要讓他們安靜兩小時,不是一件容易的。強行下逐客令也是一件不合適的事情,這樣會挫傷他們的感情。
想到自己教育的初衷,激發孩子的自主性,於是想到讓孩子參與到規則制定中來。從今天開始,我們實行了「班長制度」,這個班長大家輪流來當,每位班長記錄好當天的規則。
到了第二天,頭天的班長就變為副班長,將自己前一天的經驗告訴當天的班長。值日的班長可以和副班長,以及各位學生來修改的規則,只要規則能夠獲得每個人的同意,就可以修改。
真正的課堂,應該是像一隻在知識海洋攻城略地的特種兵分隊。
然後,以此類推,這個規則需要不斷地被細化,包括獎懲制度。
今天中午,阿暉就曾提出,「可不可以小聲的說話」,值日班長文萱立刻出言反駁,「你小聲說話,別人看到你說話,就會大聲說話。」
這點就說得非常有道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度天然就不一樣,她們是有自我管理能力的。
這個共同制定的規則,還會慢慢地擴展到課堂之上,慢慢擴展到圖書館的活動中,就像今天的共同做飯一樣。
在我看來,我們這個課堂不是學校班級的複製,而是一個學習團體。大家就像是一隻特種兵分隊,在知識的海洋上攻城略地。
別具一格的作文課
從昨天開始,我第一次開始跟大家上閱讀課,而今天在閱讀課結束後,便開始了我的寫作課。寫作課怎麼講呢?
寫作的核心是邏輯,但孩子的思維天然具有發散性。一方面,不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每篇作文都需要說清楚優勢和劣勢,不批評,哪怕他們的作文是編的,是背的,都會做詳細的作文分析。
另一方面,用樹狀圖將他們每篇寫的文章邏輯給畫出來。「你們每次寫作文的時候,可以想像一棵樹。都要清楚自己寫的是啥,就好像一棵樹,清楚樹幹是什麼,然後把每條樹枝對應著什麼,想明白。」
而最開始的作文,讓他們記住也就是邏輯,只要一篇文章邏輯嚴謹,就可以稱得上是一篇合格的文章。
俊松的作文最好,讀起來還是意趣盎然的。
對於作文,還是那句話,我不是要教他們寫作文,而是要讓他們愛上作文,僅此而已。
此二維碼為Jenny英語學習群
往期文章
(一)館長暑假班
像孔子一樣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1000元的暑假班,為孩子提供個性化輔導,讓「差生」變回優等生
(二)館長日記:
館長日記:談談寫作、閱讀,以及創業
館長日記:當事如亂麻時,每天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館長日記:為通山學生量身打造,在家與美國高中生「面對面」純英文交流
館長日記:我們應該先現有的顧客服務到位,再想著去拓展
館長日記:今天我們去擺攤啦,孩子是好幫手
館長日記:父親節,我們終於開館了
館長日記:我去當小乞丐,養你啊!
館長日記:免費還是收費,公益和商業矛盾嗎?
館長日記:我們想要把繪本館打造成一個學習型組織
(三)開館緣由
我們打算在十八線城市通山開一個繪本館
(四)館長講課
館長講課:首次當老師,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臨時的生理課
(五)館長讀書
館長讀書:向妻子肆無忌憚地表達愛意吧,愛情是家庭運轉的原動力——讀《今日店休》
館長讀書:做個愛讀書的館長吧——讀《今日店休》(1)
(六)個人往事
27歲,我結婚了!
再見北京:我要回縣城生孩子
父親節:一位準爸爸的心聲,「我們一起去探索愛的本質吧」
廚藝日記:當我連續給家人做了一個月的飯之後
自述:轉身,和原生家庭的和解
新手爸媽寫給孩子的信——小番茄的第一個兒童節
新婚丈夫的首個難題:救媳婦,還是救老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