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60多萬平方千米的華夏大地上,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才有了現在的繁榮富強的中國,這片黃色的土壤功不可沒,雖說我國的國土面積算不上是世界之最,但也排在全球前列,廣袤的國土面積上該有的東西一樣不缺,各種各樣的資源應有盡有,不管是山川、大海、草原、沙漠、長河、動植物還有寬闊的平原地貌。
綿延不絕的山脈可能大家見了不少,一馬平川、放眼望去看不到盡頭的平原,可能就少見了吧,我國的整體地貌是西高東低三級分布,平原地貌主要集中在海拔較低的第三極,分為四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關中平原,可別小看這四大平原,這裡集中了我國7億人口,當中最肥沃面積最大的當屬東北平原。
東北平原可不是大家印象中冰天雪地的地方,是由松花江和嫩江衝擊而成的遼闊平原,整體地勢較為平坦,海拔大多都在200米以下,是由三江平原、遼河平原、松嫩平原組合而成,橫跨了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大省份,處在長白山脈和大興安嶺之間。
平原面積高達35萬平方千米,這是個怎樣的概念?就拿日本來說吧,跟日本37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就差了2萬平方千米,基本上相差無幾,若是跟城市比,估摸是20個北京那麼大,55個上海加起來才能組成東北平原,足以看出這裡的面積之廣闊。
東北平原地處在溫帶和暖溫帶的範圍,有著明顯的大陸性季風氣候,每年夏季是短促和溫暖多雨的,冬季則是漫長而少雪,正是因為這樣的氣候特徵,才恰好適合農作物的種植和培育,優異的地理條件造就了東北平原,也造就了這片北國的肥沃土壤,此外這裡還是全國產出石油最多的地區,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輸送了寶貴的資源,而且這裡的動植物資源也非常豐富和珍貴。
可能對土地略有見解的人會知道,其實土地肥沃也是劃分等級的,最肥沃的土壤是黑土地,東北平原正好就有著一片肥沃的黑土地,對於農作物而言這裡無疑是一片「天堂」,在這裡的培養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地生長,所以東北平原被稱為北大倉,東北四省的每年的糧食產量足足佔了全國總產的三分之一,是我國重要的大豆、糧食、畜牧業基地,東北產的大米在國內也是很有名的。
金秋時節的東北平原,又是另一番盛況,豐收的喜悅躍然在這邊肥沃的土地上,當地糧農們都在享受著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來來往往的農機設備在進行大規模的收割,收割結束後還有其他農機在整理田地,到處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豐收的熱鬧在這裡一覽無遺,這裡的收割不同於傳統的手工勞作,而是現代機械化的大規模運作,廣袤的土地在大型機械的幫助下沒一會就搞定,不像舊時候需要一點一點的動手,
其實位於北國的東北平原,在每年冬季也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特別是對於很少看到雪的南方遊客,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大,就像作為南方人的我,對於北國的風光也會有著極大的嚮往,想感受一次東北極致的冰雪風光,而且東北地區還擁有我國最大的天然林資源,喜歡大自然風光的千萬不要錯過,想看森林雪景的話可以去大興安嶺、牡丹江,特色雪景則是可以去漠河北極村。
總的來說東北平原的意義而不是在於其面積大小,而是在於其北大倉的地位,對於中國糧食的重要性太高了,就像是古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即便是在和平年代,也要有著憂患意識。不知道你對東北平原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