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學、上好學」。教育關係子孫後代,涉及千家萬戶。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一個環境好,氣氛好,教學質量高的學校完成自己的學業,是所有執政者共同的理想和目標。
學校大門
今年年初,中共貴陽市白雲區委九屆八次全會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中提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要求,進一步深化「六百工程」,著力實施好「幸福十條」,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前進中的白雲九中 新學校、新徵程、新面貌白雲區第九中學佔地31994平方米、建築面積26373平方米,學校配置30個班,於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這所由白雲區委、區政府投資新建的城鎮公辦全寄宿制初中就是落實「好上學、上好學」這一目標的優秀實踐案例縮影。目前,全校共18個教學班,668名在校學生,44名教師。日前,記者跟隨白雲區委宣傳部及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來到白雲九中實地採訪,校長姚紅梅帶著大家參觀了學校建校以來的辦學成果,她告訴記者,這個地處三個片區結合部的公立中學,給轄區的孩子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優秀教育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關愛和陪伴。
優美的校園環境
磚紅色的建築群,寬闊的操場,清幽的環境,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所有教室均配備班班通等多媒體教學設備,每位學生配有儲物櫃,擁有錄播室、音樂室、電腦室、書法室、舞蹈室、美術室、歷史功能室、地理功能室、理化生實驗室等功能室。這不就是所有孩子都夢寐以求的學校嗎?
機器人社團活動
學校還擁有十分豐富的社團活動,有舞蹈社、書法社、機器人社、小記者社、烘焙社、合唱團、配音社、輪滑社、羽毛球社、桌球社等近20個社團。
烘焙社團活動
「孩子們在這裡不光能學習到書本上的知識,還能用業餘時間學會更多的生活技能,開發愛好,以後會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姚校長說道。
同學們在寬敞明亮的食堂裡就餐
促進師生同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記者在學校採訪時,恰巧碰到學生們在做課間操。孩子們在教官的口令下變換隊伍,進行跑操,雖然天氣寒冷,但大家都精神抖擻,聲音洪亮,寬闊的操場上一個個青春洋溢的身影欣欣向榮、生機勃勃。姚校長告訴記者,她在這裡任教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已經和孩子們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看著孩子們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並為之努力,她非常欣慰。在孩子們的營養和健康問題上,姚校長更是十分用心。「我們的平日早餐有粉、饅頭、包子、稀飯、糯米飯,每天輪流一樣。有學生喜歡吃糯米飯,那天就會特意起早去排隊,知道這個事情後,學校當即就讓食堂每周做兩次糯米飯,孩子們愛吃,我們就高興。」教育應該是幸福的、快樂的、有溫度的,學校教育應該要促進師生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力爭使每個學生、每位教師都能自由、全面地發展。「我校的辦學理念正是緊緊圍繞這一觀點,為全校師生的終身幸福搭建成長的階梯。」姚校長說。
同學們在多媒體教室學習
為全區孩子打造更優秀的教育環境除了白雲九中這樣的公立學校,白雲區還引進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尚陽外國語學校合作舉辦24個班規模的公辦小學;引進貴陽一中新世界學校合作舉辦4所公辦學校;引進貴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指導白雲區學前教育集團化建設;引進中天中學、中天小學教育品牌,在中天北城建設4所公辦學校;引進上海師範大學在白雲區共建12所公辦學校(8所幼兒園、2所小學、2所中學),依託名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先進的辦學理念、卓越的管理水平,進一步將合作學校建設成為全區的教師培訓基地、學科基地、教研活動基地,帶動全區教師培養、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
男生寢室門口的名牌
此外,白雲區學前教育普惠率大幅增長,幼兒園公辦學位增加6600個,公辦率從11.65%增長至50.32%,「入園難」問題充分緩解;全區47所學校抱團為8個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形成優質教育板塊,有效促進白雲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據白雲區教育局教育科負責人劉勇介紹,2020年白雲區集中開工的32個教育工程項目中,包含幼兒園22所、小學6所、初中3所、高中1所,總建築面積約392236平方米,總投入資金約36億元。項目建成後,可新增學前教育學位6210個,可增加小學學位6450個,可增加初中學位5850個,可增加高中學位3600個。有了這麼多利於教育發展的好政策,白雲區的孩子們會在越來越先進的教學理念,越來越優美的學習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國家的建設出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盈瑩
編輯 肖陽編審 閔捷 羅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