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2020-12-24 派大叔

眾所周知,

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強的晶片代工廠,贏得了世界晶片代工廠訂單的55%+。

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製造技術5nm。

另一方面,中芯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全球份額只有5%左右,但也是世界第五,製造技術14nm。

臺積電和中芯在網上有很多比較,比如市值、營收、利潤、技術等等。其實一句籠統的話就可以概括兩者的區別,就是臺積電主要靠先進技術賺錢。目前,7納米、16納米和5納米技術是中芯賺錢的三駕馬車,佔其收入的60%以上。中芯主要靠成熟技術賺錢,主要收入來自150/180nm、55/65nm、40/45nm,佔比64%左右。

由於主要工藝不同,

臺積電目前是世界上12英寸晶圓產能最高的製造商,約佔全球12英寸晶圓產能的40%,因為12英寸晶圓主要用於生產工藝低於28nn的晶片。

中芯目前是世界上8英寸晶圓產能最高的製造商,約佔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的20-30%。主要用於生產28nm或更成熟工藝的晶片,如90nm、55nm、40nm。當然,這並不是說中芯不想將更先進的技術投入生產。一方面是技術問題。畢竟,臺積電目前只有14納米的水平。進一步發展需要技術支持。第二,需要設備的支持。

當工藝進展到7nm時,需要EUV光刻機,目前中芯沒有。另外,需要時間。晶片製造是一個投資大、門檻高、周期長的行業,需要時間積累。

因此,抓住當前的賺錢機會,拿下臺積電和三星逐漸縮減的8寸晶圓產能,是一種生存之道。

相關焦點

  • 中芯對比臺積電:中芯8寸晶圓產能全球最高,臺積電12寸最高
    而中芯國際則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雖然只有5%左右的份額,但也排名全球第5名,目前掌握的製造技術是14nm。關於臺積電、中芯這兩企業,網上有很多的對比,比如市值、營收、利潤、工藝等等。
  • 缺貨潮下中芯國際順勢布局 聯手大基金投向12英寸產能 有望鎖定更...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上周五(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SEMI:12英寸晶圓廠投資激增,中國產能在全球佔比將迅速上升
    【芯視野】FPGA「易幟」之後2.SEMI:12英寸晶圓廠投資激增,中國產能在全球佔比將迅速上升3.華為助攻,SK海力士第三季度淨利潤飆升118%4.外媒:中國大陸到2030年將成世界上最大半導體產地5.摩根史坦利:國巨擴產不會使被動組件供過於求6.高通、博通等公司推動 臺積電28nm產能罕見滿載7.晶片製造從歐美轉向亞洲
  • 中芯國際擴產受限:南京臺積電、廈門聯電提升產能搶佔市場
    在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中芯國際增加產能的背景下,臺積電、聯電等晶片代工大廠不約而同地瞄準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準備在大陸擴產以增加份額。據臺灣《經濟日報》11月23日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在「美國制裁中芯」後進一步發酵,28nm成熟製程產能持續滿載。
  • 英文媒體稱臺積電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
    【TechWeb】12月17日消息,在此前的報導中,英文媒體曾多次提到,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交貨時間延長,代工商在考慮提高2021年的代工報價。而從英文媒體最新的報導來看,晶圓代工漲價,有從8英寸晶圓延伸到12英寸晶圓的趨勢,已經出現了臺積電取消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變相漲價的消息。
  • 聯電科技竹科工廠爆炸,影響部分8英寸晶圓產能
    1【聯電科技竹科工廠爆炸,影響部分8英寸晶圓產能】1月10日消息,據中國經營報報導,1月9日下午,產能僅次於臺積電的晶圓代工 「二哥」聯電科技(UMC)位於中國臺灣竹科市廠區傳出爆炸響聲。目前竹科廠有部分8英寸晶圓產線,也可能受到影響。
  • 外媒:即使東芝出售工廠 也難以緩解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狀況
    【TechWeb】11月27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本月中旬,曾有媒體報導東芝正與尋求提高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的聯華電子,洽談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但很快東芝就表示,他們尚未作出出售的決定。雖然東芝是否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廠尚無定論,但英文媒體在最新的報導中表示,即使東芝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晶片代工商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的狀況,也不太可能就因此緩解。
  • 臺積電35億美元在美建12英寸晶圓廠,蘋果包攬3納米生產iPhone 13?
    產品包括iPhone12、iPad和Mac,涉及的晶片有A14和M1臺積電35億美元在美建12英寸晶圓廠計劃獲批 將於2024年投產據中國臺灣《聯合報》消息,臺積電於11月董事會拍板35億美元晶圓代工廠美國設廠計劃,臺積電「經濟部」投審會今日核准其海外投資。
  • 臺積大突破2納米超進度;代工廠積極布局非中國大陸產能
    1.擔憂中芯被制裁?傳大陸晶圓廠被要求優先供應大陸IC設計客戶產能2.狠甩三星!傳大陸晶圓廠被要求優先供應大陸IC設計客戶產能集微網綜合報導,臺媒消息稱,因中芯國際或面臨美國制裁的傳聞,大陸境內的晶圓代工廠被政府要求優先供應大陸IC設計公司的產能,以便提前儲備晶片庫存。大陸晶圓廠因此產能全開,甚至出現「抱現金加價要產能」的現象,並蔓延至臺灣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
  • 「芯視野」8英寸晶圓代工江湖「告急」(上)
    代工產能一再「告急」。近期,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程度進一步加劇,據傳代工廠不僅已開啟漲價模式,而且訂單排期已至明年下半年。不少設計廠商為了確保拿到產能,在輪番上演各種「攻心計」,畢竟,能否拿有產能已成為一些設計廠商的「生死線」。「溢出」效應而之所以8英寸產能爆滿,是市場需求的重重「溢出」效應所致。
  • 聯電8寸晶圓廠跳電,險些失火!8吋產能雪上加霜,有漲價理由了?
    1月9日下午,產能僅次於臺積電的晶圓代工「二哥」$聯電(UMC.US)$位於我國臺灣竹科市廠區傳出爆炸響聲。下午1點多聯電竹科廠區傳出疑似失火,有民眾目睹聯電8C廠出現濃濃白煙,而緊急報案,消防員獲報後到場,發現是虛驚一場、沒有人員傷亡,疑似因為設備跳電,導致現場煙霧瀰漫。
  • 中芯國際擬合資投建新廠,首期76億美元聚焦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
    7 月 31 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其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芯國際與北京開發區管委會將共同成立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將從事發展及運營聚焦於生產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該項目將分兩期建設,項目首期計劃最終達成每月約10萬片的12英寸晶圓產能,二期項目將根據客戶及市場需求適時啟動。
  • 英文媒體報導:世界先進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代工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 8寸晶圓產能擠爆,2021年LDDI供應更緊張
    反觀上遊供應端8吋晶圓受到其他高毛利晶片的產能排擠影響,導致LDDI的供需比由2019年的3.3%下降至2020年的1.7%,呈現供給緊縮態勢。另一方面,TrendForce分析師Jeff Yang表示,LDDI市場一直呈現價格上漲的趨勢,這是確保2020供應增加的前提。由於上遊和下遊半導體供應鏈的發展,2020的兩個季度中LDDI價格環比上漲20-30%。
  • 【回應】"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
    1.臺媒:「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一片2.中芯國際回應美投資者訴狀,將積極抗辯3.SEMI:今年全球OEM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年增16%,創行業記錄4.臺積電劉德音否認蘋果砍單傳聞5.韓媒:臺灣地震不可避免會讓當地晶片生產受挫6.東芝和富士電機計劃在汽車功率半導體領域投資
  • 敦泰電子尋求獲得臺積電更多產能 以滿足TDDI晶片需求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7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臺積電近幾年在晶片工藝方面走在行業前列,領先的工藝和較高的良品率也使他們獲得了大量的晶片代工訂單,在終端市場需求回暖的情況下,已有眾多晶片供應商尋求獲得臺積電更多的產能
  • 「芯觀點」8英寸產能吃緊,曾被邊緣化的NOR Flash再次成為香餑餑
    集微網報導,「8英寸晶圓產能短缺」已成為近期半導體圈的熱點話題,業內人士預測稱該狀況或將持續到2021年,並且代工價格可能持續上漲。此次產能緊張主要是受需求的推動,相關效應已從MCU、電源管理IC、電源驅動IC、MOSFET等擴散至NOR Flash。
  • 臺積電、聯電等晶圓大廠回應……
    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臺積電新竹晶圓廠(Fab 12、Fab 8、Fab 5)及龍潭封裝廠(AP03)震感明顯,地震發生以後臺積電安排相關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 中芯國際聯手大基金 A股受益名單梳理
    中芯國際大動作,聯手大基金 A股受益名單梳理) 日前,中芯國際又來一項大動作,聯合大基金二期狂砸500億元投建12寸晶圓製造。
  • 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概念股聞風漲停!
    中國科技再迎突破,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相比傳統的矽晶圓性能提升10倍以上。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正式宣布已研發出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且已經實現穩定的小批量生產。受此消息影響,早盤石墨烯概念異動拉升,寶泰隆、德爾未來先後封板,悅達投資盤中一度大漲逾9%,華麗家族、碳元科技、方大炭素等個股跟漲。國泰君安研報指出全球石墨烯行業仍處於產業化起步階段,石墨烯下遊應用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石墨烯粉體下遊應用,第二是石墨烯薄膜下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