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 己卯秋(1939年)作 金碧山水
30年前認識一位開小作坊的朋友,後來他用20年的時間收藏了近百幅吳昌碩、黃賓虹、于右任、李可染等近現代名家書寫的對聯,自己在郊區的宅基地上蓋起一個大房子,把藏品陳列在裡邊。張大千 秋湖佳境
這樣的一批東西,立刻驚動了周圍的人,收藏界、拍賣公司、藝術圈的朋友,都把他列為重要角色,也成為拍賣公司鎖定的對象。當收藏界、拍賣行舉行活動的時候,也會邀請他。有時候一些政界領導、商界大亨、企業老闆、著名書畫家也會出席這樣的活動。這是大藝術家、大老闆、大收藏家互相認識,互相交流的頂級場合。張大千 己卯秋(1939年)作 金碧山水
從此這位藏家就常被邀請去享受最高檔的飯店,跟上流社交圈的官員、名人、企業家、時尚人士結交為朋友。他的社交圈人脈完全被打通到另一個境界,從頭到尾就只是因為他買了那近百幅對聯。他心理得到很大的滿足,覺得他買這些藝術品真的是買對了。花一樣的價錢,如果只是在城市裡買一個一兩百平米的房子,社交的層次就依然停留在小作坊、手工藝圈子的層面上,不可能因而就認識了那麼多領導、大亨、老闆、藝術家,等等。張大千 署年:丙戍(1934) 秋江漁父
人的眼光、文化、品位決定你的發展,對於有閒、有錢、有雅好的人來說,買藝術品的高門檻,就是一個改變生活狀態,提高文化修養的途徑之一,也是樂趣的來源之一。為什麼他們願意花錢買畫?因為書畫家及收藏書畫的人是一個文化的群體,這個門檻使他們可以進入文化人或者社會精英的領域,提升自己的品位,改變原有的社交圈子。所以人們買畫,其實買的是文化,買的是一個層次。張大千一九四六年作 秋亭漫話
上世紀70年代,香港富商霍東傑到臺灣。張大千正在辦展覽,七八天時間,只賣出去五六張畫,當時的價位也不高,兩三千美金一張。霍東傑聽說過張大千是大名家,於是就來到了展館。問主事的經理:「哪些是沒賣的?」經理指給他看,他看了說道:「這樣吧,沒賣的我全要了。」經理一看來了大買主,立刻給張大千打電話:「大師,來一香港客人,把您的畫全買了,您看是否給打個折扣?」張大千說:「行」。然後,經理說:「霍先生,考慮您全買了,我們給您打個折扣。」霍東傑很大氣,說:「這畫價標得不高呀,畫得這麼好,不用打折了。包上吧,我都要了。」張大千戊辰(1928)年作 碧峰秋湖
經理回頭向張大千把經過原原本本說一遍,張大千心想:這人是誰?然後就問經理要了名片看,知道叫霍東傑。張大千讓經理打個電話問他什麼時候走。經理問了以後,說是後天的班機回香港。張大千點點頭 。「這天,霍東傑在機場正辦登機手續準備走的時候,過來一位機場服務人員問:「請問是霍東傑先生嗎?」 「是,什麼事?」 「有人送您一件禮物,和您的隨行行李一起託運。」 「誰送的?」 「不知道。」霍東傑回頭一瞧,一個很大的包裝。張大千1947年作 雲樹秋高
到了香港,打開一看,原來是張大千送的潑彩四條屏,本來是張大千自己家裡掛著的。張大千也很大氣,朋友對他好,他一定報答。後來兩位成了至交,張大千有很多重要的社交場合都有霍東傑出現,霍東傑也因此進入了上流文化群體。張大千1948年作 秋釣圖
藝術圈、收藏界也經常有一些展覽會、研討會、筆會等活動,真正介入收藏、或愛好藝術品的人,都是有些文化素質,有些經濟基礎的人。所以說!收藏藝術品是轉變思想、拓展視野,走進文化階層的近道。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旨在分享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留言告知刪除
▼
業務洽談、作品諮詢、投訴舉報
敬請撥打電話或添加微信:188-0105-8566
臻畫藝術品旗艦店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盛世丹青書畫網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盛世丹青竭誠為書畫家、收藏家服務
歡迎致電垂詢、蒞臨指導
http://www.shengshidanqing.com
Email:shengshidanq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