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村站的三名監督員充分展現了青年監督員的力量,他們放棄團聚、克服困難,始終在各自的崗位上散發著光和熱,他們齊心協力,共同抗疫,一同期待著疫情結束,櫻花盛放。
01溫情服務——武少妹
武少妹是新村站的副站長,主管新村站的工作。臘月二十八,當接到單位停休的通知後,她毅然取消了回老家的計劃,投入到了緊張的抗疫工作中。賓館、超市、商場、寫字樓、建築工地,到處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工作中,她一直秉持著「有溫度」的督導,隨時學習新的防控指引或者要求,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達給被督導單位;針對很多企業消毒劑配比掌握不好的現象,她總是隨身帶著「消毒配比盤」在現場指導。督導中,她還貼心的指出某企業應急預案中指定的發熱門診不是最近的,推薦了離該企業最近的發熱門診,要求該單位修改預案。有溫度的服務讓企業願意認真傾聽她的指導,也能夠主動的做好各項防控工作。這段時間裡,她風裡來雪裡去,鞋底都走到了斷裂,但她總是用樂觀的心態迎接著每一天的工作,她對工作的熱情就像她描繪的衛生監督工作一樣----「健康藍一直在身邊」!
02任勞任怨——張亮
監督員張亮2003年曾參加過抗擊非典流調隊的消毒工作,讓他沒想到的是今年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自己再一次參與到抗疫一線。他是新村站唯一的男同志,作為站裡的兼職司機,他無懼雨雪,保障外出途中的駕駛安全。他在春節前就檢查出來胃潰瘍和腸炎,但是為了工作一直堅持停休,有時實在難受的厲害只能加倍吃藥克服。張亮的愛人康良同志是監督所綜合監督二科的科長,擔任著繁複的上傳下達、工作布置、報表統計、數據整理等工作,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八九點甚至十點多,無法照顧家裡,張亮主動承擔了照顧老人和孩子的重擔。面對每天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他毫無怨言。
03堅韌不拔——王雪明
王雪明是站裡最年輕的監督員,去年突遭家庭變故,母親意外去世,父親又被檢查出癌症,家庭的壓力一下子都落到了她單薄的肩上。為了戰勝疫情,她放棄春節假期投入到抗疫一線,同科室人員一起督導檢查各類場所,指導各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由於家不在北京,她只能抽時間把父親化療的藥品寄回老家,由親戚幫忙帶父親去當地醫院進行治療。父親治病已經使這個家庭的經濟捉襟見肘,但她仍為抗疫積極捐款,她說作為一名黨員,她願意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同全國黨員一起努力,等疫情結束,春暖花開。
他們無畏艱難,堅定信念,相信只要充滿正能量,一切困難都將被打敗。他們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奔跑,唱響年輕的旋律,期待成功的到來,更期待雨後彩虹的精彩。
來源 豐臺衛生監督所 《豐臺報》
編輯製作 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