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美國,伊拉克「贏面」有多大

2020-12-22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歷時7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留下了數百噸貧鈾彈和其他有毒廢料,犯下了對平民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的惡劣罪行。美國及其盟友的這些戰爭罪行,如果沒有來自國際社會更多的壓力,相關調查往往無疾而終,追責到最後可能只是一句空話。

近日,有外媒稱,伊拉克將向歐洲的法院提起訴訟,控訴美國在伊拉克戰爭時期在該國使用貧鈾彈,犯下了對平民健康與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的惡劣罪行。

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鑑於此前美國對調查美軍在阿富汗戰爭犯罪行為的國際刑事法院相關人員實施制裁,而類似的調查更因政治介入往往無疾而終,伊拉克想打贏這場「官司」恐怕並不容易。

據外媒報導,伊拉克議會外交委員會的一名顧問哈提夫·裡卡比近日向媒體表示,伊拉克政府將就美國涉嫌使用貧鈾彈等駭人聽聞的罪行在瑞典和德國法院提起訴訟。

在接受伊拉克阿爾瑪洛瑪通訊社採訪時,裡卡比說:「(伊拉克)每個月都報告數百例新增癌症病例,這個數字確鑿地證明了美軍造成的破壞程度。」

裡卡比還呼籲伊拉克衛生部「公布有關美國轟炸行動造成傷亡的事實和數字」。

阿爾瑪洛瑪通訊社稱,美國於1991年、1999年和2003年三次使用貧鈾彈襲擊伊拉克境內目標,致使該國大片地區被放射性碎片汙染。

據聯合國估計,1991年美國在伊拉克至少使用了230噸貧鈾彈,2003年又使用了2000多噸。

據介紹,貧鈾彈是一種飽受爭議的武器,其產生的輻射能造成白血病、肝臟系統紊亂和癌症等疾病。

同時,貧鈾彈產生的煙霧具有很強的毒性,有毒煙霧會散布在地面以及河流,對周圍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居民患病概率會因此增加。

美國此前也承認,1991年海灣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使用過貧鈾彈。其輻射能造成白血病、肝臟系統紊亂和癌症等疾病,10到15年後達到峰值。

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起軍事行動。

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因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又稱第二次海灣戰爭。

戰爭歷時7年多,到2010年8月美國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美軍推翻了當時的薩達姆政權,但卻一直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而伊拉克戰爭中,美方卻留下了數百噸貧鈾彈和其他有毒廢料。

新華社的報導稱,受貧鈾彈襲擊影響,包括癌症、中風、肝病、流產、早產和先天性畸形等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在伊拉克顯著提升。

伊拉克政府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在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每10萬人中有40人患癌。到1995年,這一數字增長到800人。

而到2005年,這一數字翻了一番,達到至少1600。目前的估算顯示,這一增長趨勢仍在繼續。

另外,巴格達、巴斯拉和費盧傑等城市的出生缺陷比率,比曾遭受原子彈襲擊的日本廣島和長崎還要高出14倍。

當地許多醫生和科學家認為,近些年,在伊拉克出現的此前未見的疾病,如腎臟、肺部和肝臟的新疾病,以及免疫系統全面崩潰,都與公眾接觸戰爭汙染物有關。

自「9·11」事件以來,美國及其盟國以反恐名義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多國發動戰爭,至今已造成數以百萬人傷亡,數千萬人流離失所甚至淪為難民,更令這些國家陷入持久動蕩、經濟衰敗、民生凋敝,帶來沉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澎湃新聞的報導稱,2019年,作家弗裡德·華格納對使用貧鈾武器進行多方面調查後向媒體指出,美國使用貧鈾彈很大程度上將「構成戰爭罪」;尤其是在伊拉克,因為沙塵暴使該國南部的放射性塵埃向北傳播,導致輻射擴散到整個國家,甚至邊界以外。

儘管如此,伊拉克想贏下「官司」卻並非易事。

以阿富汗戰爭為例。美軍及其盟軍在阿富汗濫殺無辜的行徑全世界有目共睹,但至今未見有人被問責。

今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裁定,批准對塔利班、阿富汗安全部隊、美國軍事和情報人員在阿富汗所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展開調查。

隨後,美國政府以國際刑事法院繼續調查美方人員為由,宣布對該法院兩名高級官員實施制裁。

日前,澳大利亞軍隊在阿富汗的暴行醜聞更是震驚世界。

這項由澳軍方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駐阿富汗澳軍存在涉嫌戰爭罪的行為,有25名澳軍人涉嫌參與23起殺害阿囚犯和平民事件;在這些事件中共有39人被殺害,另有2人被虐待。

但這25名澳大利亞軍人至今逍遙法外。

在分析人士看來,美國及其盟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戰爭中犯下的罪行,如果沒有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很難會有人為此負責,所謂的追責到最後可能只是一句空話。

相關焦點

  • 美國將被伊拉克告上法庭,「戰爭罪行」令人髮指
    文\白山據悉,伊拉克政府將要控訴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使用貧鈾彈對平民健康與環境造成的惡劣罪行,並在在近期內起訴美國;此事一經報導,便遭受了世界各國的重視,大家對此也是眾說紛紜。美軍此前在伊拉克的暴行,在全世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川普也親口承認了伊拉克戰爭的事實;但即使這樣,美國依舊沒有對伊拉克做出任何的賠償行為,而對伊拉克影響最大的,便是美國三次轟炸伊拉克時使用的貧軸彈藥。
  • 臺報:美國對伊拉克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
    中新網6月24日電 臺灣《聯合報》日前刊文稱,2003年3月20日,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十年後的今天,讓我們從頭回顧當初聯合國的1441號決議案,到底是在伊拉克播下「民主的種子」,還是仇恨的種子?或者兩者皆是?分析指,其實,美國對伊拉克人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穆漢迪斯的行為...
    文 / 夏洛特2020-07-22 05:35:56來源:FX168 【伊朗、伊拉克將聯合起訴美國】據伊朗「聖裔世界大會通訊社」21日報導,伊拉克方面20日發表聲明稱,伊朗和伊拉克將就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等人被暗殺一事聯合起訴美國
  • TikTok起訴美國政府 業內:哪怕不能贏也不理虧
    :呂倩 ▪ 錢童心 責編:黃賓8月23日,抖音海外版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表態:將正式對美國總統川普8月6日頒布的第一道行政令提起訴訟,起訴時間在美國時間8月24日,當地的周一。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管理律師、GSC Potomac合伙人蔣兆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還要等美國商務部的具體措施,到底如何具體實施總統令。」北京安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TMT業務部負責人王新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字節跳動起訴美國政府勝算不大,但訴訟程序是有意義的,可以將問題進一步澄清。
  •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不僅僅只是為石油,確實為美元的霸主地位
    一 美國在戰爭中損失 伊拉克戰爭,就是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理由,就是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暗中支持恐怖分子,藉此可以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拉克單方面實施軍事打擊行動。
  • 伊拉克戰爭中,美國賺了多少錢
    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損失了上萬億美元,相對於美國的經濟損失,美國在地緣政治利益上的損失更大,伊拉克戰爭對美國長期的影響力正在顯現,一場伊拉克戰爭是美國中東霸權走向終結的戰爭,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失去的不僅僅是經濟利益,美國最終還要失去中東霸權。
  • 5名美國人買賣伊朗石油,被美國起訴,面臨25年監禁
    從2019年開始,美國與伊朗兩國之間的矛盾被直接激化了,美國人數次對伊朗進行制裁,而為了反對美國,伊朗軍方公開支持伊拉克境內的反美武裝。其實,將心比心,對於美國來說,的確是不可能忍受伊朗在伊拉克挑動民族情緒,如果沒有伊朗在伊拉克問題從中作梗,那麼最終伊拉克的問題可能不會像現在一樣嚴重。畢竟大部分伊拉克本地的反政府武裝手中的裝備十分落後,別說襲擊美國軍隊的裝甲部隊了,就連對付伊拉克政府軍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種情況下,伊朗一批一批送去軍事援助,的確會給美國造成不小的問題。
  • 1月8日伊朗向美駐伊拉克空軍基地發射的飛彈,威力有多大?
    1月8日伊朗向美駐伊拉克空軍基地發射的飛彈,威力有多大?從目前公布的美軍駐伊拉克「阿薩德基地」的衛星照片來看,伊朗的飛彈沒有造成太大損失,只是擊中了跑道、一座機庫,住人的營區沒有遭到打擊。由於伊朗發射飛彈前通知了伊拉克政府,等於間接的通知基地內的美軍,在飛彈來襲之前已經躲進了地下掩體,連續兩次飛彈襲擊沒有美軍傷亡,這是「床總」在記者招待會上說的……。
  • 精確計算,面對剛贏得伊拉克戰爭的美軍,當時的解放軍能打贏嗎?
    美軍用了兩場戰爭徹底拔除了薩達姆政權,第一次海灣戰爭讓伊拉克受挫嚴重,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則是直接讓薩達姆成為了逃犯,成功將其剷除。海灣戰爭爆發於1991年,這場戰爭讓我國受到了極大的震動,讓我國意識到了軍隊發展應該用先進技術來推動,軍隊應該向機械化和信息化發展。
  • 麥可傑克遜去世,竟暫停了伊拉克的一場戰爭
    一個偉大的人不幸離世,究竟能帶來多大的震懾力…?這個故事一出,也有人質疑,他的回覆:「你們每個人都有權發表自己的觀點,我所做的一切不過只是在陳述我的個人經歷,每個人都有相信或不相信我的話的選擇。03:58來自麥可傑克遜中國網比如一個伊拉克戰爭的老兵,就在這個採訪音頻裡講到,MJ對美國老對頭伊拉克的影響。
  • 美國從伊拉克撤出2200人,並開始部隊「縮編模式」
    9月份,中東最高美軍將領說,美軍將把在伊拉克的部隊人數從5,200人減少至3,000人。 這是自2016年以來,美國在伊拉克的首次大規模裁剪部隊人數,而且撤軍時間要比幾周前報告的要快得多。
  • 川普和歐巴馬是美國的A面與B面
    那麼,歐巴馬和川普誰更能代表美國形象呢?如果將不同的總統和他們治下的美國放在同一個坐標系中衡量,在川普和歐巴馬之間有各種風格的總統和各種不同的內政外交政策,而川普和歐巴馬更接近兩個極端——歐巴馬是西裝革履的、精裝版的A面,川普是赤膊紋身的、簡裝版的B面;他們都代表美國,只不過代表了它的不同狀態。
  • 美國從伊拉克再次撤走2000大軍,什葉派歡送,遜尼派挽留
    不過不管爭論如何,美國要再次從中東撤軍了。當地時間8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聲稱,要再次從中東撤軍,具體撤軍地點是伊拉克,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要再次縮減,美國駐伊拉克軍隊要再次撤離。隨後,美國軍方證實,這次美國從伊拉克撤軍規模大概在2000人左右,之前美國在伊拉克駐軍規模在5500人,這次美國撤軍人數很多,大概縮減了4成左右,撤軍後,美國在伊拉克僅僅保留3500名士兵。
  • 2003年,美英兩國欲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消息卻被一位女人提前洩露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2003年3月20日,以美英為首的聯合部隊,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發動伊拉克戰爭。那是來自美國國安局NSA的郵件,發件人叫弗蘭克·科扎(國防部長),內容是要求GCHQ協助NSA去監聽和搜集聯合國的成員中包括智利、安哥拉、保加利亞、喀麥隆、幾內亞等幾個搖擺國官員的私人信息。NSA希望從信息中發掘這些官員的一些「不可告人」的情報,以此向這些國家施壓,讓他們在聯合國討論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決議時投支持票。
  • 海灣戰爭中那些被伊拉克俘虜的美國女兵後來怎麼樣了?
    然而中東地區由於石油資源的緣故,一直都是大國博弈的地點,薩達姆又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獨裁者,美國方面不可能看著薩達姆的勢力不斷壯大。在薩達姆拒不撤軍的時候,美國開始派遣軍隊進入中東地區,海灣戰爭拉開了序幕。海灣戰爭幾乎是美國單方面吊打伊拉克的過程,憑藉著自己的先進武器裝備,美軍在短短43天內就結束了戰鬥。伊拉克損失慘重,經濟一蹶不振,薩達姆也深受打擊。
  • 美國威脅伊拉克:和伊朗好 就會變成下一個敘利亞
    伊拉克總理卡迪米剛訪問美國,表面上看談的是兩國關係,其實背後隱藏的秘密是——伊朗。 美國對伊拉克的關注,並不是什麼很多網友所認為的石油,因為美國如今是全球第一大石油生產國,美國公司在伊拉克開採石油也並不佔優勢地位。 美國之所以對伊拉克重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伊朗問題。
  • 過了訴訟時效的案子,再起訴能贏嗎?
    一個朋友諮詢這樣一個問題:一個糾紛,標的額較大,但是估計已經超過訴訟時效了,再起訴的話,能贏嗎?什麼是訴訟時效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 一言不合,二話不說,直接轟炸美國大使館,伊拉克民兵就這麼豪橫
    最近幾天,美國總統川普罕見公開承認,當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沒有理由的,是錯誤的。川普在指責一些美國政治官員為聯邦提供虛假信息後,並沒有絲毫想要給伊拉克道歉的意思,而伊拉克人所要求的賠償也根本不可能得到。在美國眼中,美國錯了就是錯了,道歉不可能,想要賠款更是不可能。美國是強大的國家,這些小國家根本不被放在眼中。
  • 發動「反恐」戰爭 美國給阿富汗伊拉克帶來什麼?
    發動「反恐」戰爭 美國給阿富汗伊拉克帶來什麼? 央視網消息:2001年,美國打著反恐的旗號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此後在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中東、北非國家,戰爭成了美國剷除異己的慣用手段。
  • 19年的最後一天,為什麼成千上萬的伊拉克民眾要衝擊美國大使館?
    第1批拍出去的大約有750名士兵,隨後將有4000名第82空降師的快速反應旅整裝待發,準備向科威特開發。明明美國政府正在削減海外的派兵數量,尤其是是要從一些戰場上退出來。現在突然為什麼要派將近5000名士兵到中東去呢?原來讓川普抓狂的事情發生了。2019年的最後一天,成千上萬的伊拉克人開始圍攻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