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老師說,同學們好!
老師好!一個假期沒見到老師了,第一次在網絡直播間見到老師,孩子們有些興奮。
老師,您離鏡頭太近了,顯臉大!一個孩子說。
老師,開美顏!一個孩子說。
毛老師說,老師有自信,素顏照人。
滿屏哈哈哈,老師是網紅!
毛老師拿出一把二胡,說,今天上古詩欣賞課。
孩子們留言,帥!拉二胡上古詩欣賞課,秀!不逼你一把,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老師有多優秀!
毛老師笑了。他展示一張PPT,上面是一首古詩。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毛老師說,這首詩的內容不難,給三分鐘時間請大家先默讀,然後搜索它的寫作背景、藝術手法等。三分鐘後我要開始二胡獨奏,同學們聽完結合詩歌的內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滿屏都是孩子們在鼓掌。
毛老師說,第一段《二泉映月》,請自己查資料。
毛老師閉上眼睛,調整了一下情緒。手中的弓子開始緩緩拉動,在弓弦和琴弦的糾纏之中,一種濃鬱的憂傷通過視頻傳到了每個孩子的心中。
拉完,毛老師問,大家聽出了什麼樣的情感?
孩子們回答,悲傷的,憂鬱的,憤懣的。
毛老師說,如果按照這種情緒,按照我們所了解的詩歌創作背景,你們怎麼理解這首詩呢?
孩子們紛紛發表意見。毛老師點點頭,說,大家的意思我小結一下,就是這首詩主要表達的是勞動人民對剝削、壓迫他們的統治者的控訴。夜深了,我還不能回家,站在這泥中,站在這露水中,還不是因為要供養你們這些蛀蟲!「君」,這裡指的是統治者。對嗎?
孩子們答,對!
現在請聽一段《梁祝》。拉完後,毛老師說,不要管背景,按照這首曲子的情緒,大家認為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一個孩子說,《梁祝》描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所以,詩歌表達的是男女之間的思念之苦。這裡的「君」就指的是「他」或者「她」。
其他孩子紛紛表示贊同。
毛老師說,我也同意。下面請聽一段《除夜小唱》。
曲子拉完,毛老師沉默了一會兒,偷偷拭去眼角的淚水。同學們,誰查到了《除夜小唱》的有關資料?
一個孩子說,這是我國著名民族音樂家劉天華的作品。曲子表達了他與友人歡敘守歲,共度良宵的愉悅心情。
毛老師問,那麼,結合《式微》這首詩,大家悟出了什麼呢?
一個孩子說,老師,這首詩的情感和曲子的情感不是很搭啊,一個愉悅,一個悲苦。
一個孩子說,那要看「君」指的是誰。
毛老師說,那你覺得「君」指的可以是誰呢?
「君」可以指的是親人,那孩子說,為親人付出辛勞,可以是愉悅的。
孩子們點讚。一個孩子說,「君」是否可以指國家呢?為祖國繁榮昌盛付出,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毛老師放下二胡,給孩子點了個贊,說,很好。他說,孩子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希望大家不要只為讀書而讀書,不要關起門來不關心天下事。
毛老師說,孩子們,往年的今天,我們已經坐在熟悉的課室裡學習,在操場上快樂地運動。可是,此刻,我們只能通過視頻上課,我們不能出門。為什麼呢?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武漢發生了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現在已經影響到全國,甚至全球許多國家。有許多人在死亡中掙扎,其中也許就有我們身邊的人。孩子們心裡響起了《二泉映月》的旋律。
毛老師說,也許,在此之前,我們從來沒有感覺到,災難離我們每一個人如此之近。我的妻子,你們的師母,她是共產黨員,作為第一批支援湖北抗疫的醫務人員去了武漢。她在抗疫一線,我在家照顧生病的老人。我們相互思念,關心彼此的安危。孩子們腦海裡迴蕩起《梁祝》的旋律。
毛老師接著說,前天,我的女兒,也跟隨她母親的步伐踏上了徵途,去了湖北的黃岡。新春佳節,本來應該一家團聚,共敘歡樂,可我的一家卻各分西東。他有些激動,同學們,你們家有沒有親人上了前線?
一個孩子說,我爸去了武漢。
一個孩子說,我媽媽去了湖北。
一個孩子說,我姐在市中心人民醫院。
毛老師說,他們都是好樣的!式微,式微,胡不歸?新冠肺炎肆虐,除了醫務人員,還有千千萬萬人在國家的召喚下,團結在一起,也在為抗疫做著貢獻!人生有苦難,我們必須積極面對。在這國家和民族危難的時刻,我們的親人們上了前線,選擇了和人民和祖國站在了一起!「君」為人民,「君」即祖國!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讓我們為他們驕傲!
毛老師拿起二胡,現在我完整地把《除夜小唱》拉一遍,獻給所有參加抗疫的人們,希望他們早日凱旋,與親人共敘歡樂!
二胡聲起,一陣歡快的旋律從毛老師的家飄出去,一直飄到了每一個學生的心中。孩子們一邊聽,一邊微笑,一邊淚流滿面。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瀏覽更多廣東省技工院校戰疫系列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