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吊兒郎當遊手好閒的白人夜總會侍者託尼,一個聲名遠揚志向遠大的黑人鋼琴家唐雪莉。兩個本來互不相識的人卻陰差陽錯相遇,在一次改變人生的南巡演出之後,兩個人互相了解相互鼓勵,收穫了一生的友誼。
有人說,這是今年看過最有意思的一部電影:《綠皮書》
利帕夜總會。
大佬洛斯庫多將帽子放在夜總會衣帽間,託尼偷偷將帽子拿走。
大佬洛斯庫多因帽子丟大發雷霆。
託尼又主動將帽子歸還掙取小費。
不得不說,託尼這一手玩的真溜。不僅獲得大佬洛斯庫多的好感,而且獲得報酬。所謂福禍相依。轉眼間就接到了利帕夜總會要內部裝修的消息。這意味著他要失業幾個月。這意味著什麼!
俗話說,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失業意味著家裡經濟來源斷了。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必須要找一份工作。於是他找了一份司機的工作。
僱主是一位黑人鋼琴家,名叫唐雪莉。此行主要去南方巡迴演出。雖然託尼個人厭惡黑人,但畢竟要生存,要維持家庭開銷。最終還是決定接受這份工作。唱片公司工作人員提供了一本《黑人司機綠皮書》。
一路上,託尼從最先不認可雪莉,經常戲弄雪莉博士。如吃了給雪莉博士的三明治。到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個人相互了解,一起經歷過吃炸雞。兩人漸漸相處的融洽。
隨著南方巡迴演出的深入,種種對黑人的歧視逐漸顯現出來。保安讓雪莉用差的鋼琴表演;雪莉在酒吧喝酒被打;不準雪莉用白人用的廁所;雪莉看見合適的西服不讓試衣;不準黑人晚上出行;經理不讓雪莉餐廳用餐。託尼幫雪莉解決了很多麻煩。
這部《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11月在美國上映,今年3月1日在中國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9。
這部《綠皮書》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一名上流社會的黑人鋼琴家謝利博士(Don Shirley),僱了一名底層義大利裔白人司機大嘴託尼(Tony Lip),從紐約出發,踏上了南方巡演的道路。直到50多年後,這段歷史才被託尼的兒子寫成劇本。
據悉,此片已獲得多個國際獎項,如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第76屆金球獎、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等。
據悉,英國《觀察家報》評論「這是十年來最好的電影之一」,《美國周刊》則大讚《綠皮書》是「精彩又充滿意義的暖心之作」。
電影中,有這樣一段讓人震撼的情節……
他們因違反黑人夜間出行和襲警備逮捕後,雪莉要求打了個辯護電話。最終他們被釋放了。託尼為美國司法部長為他們辯解感到興奮,而雪莉覺得這是一個恥辱,這玷汙了他的尊嚴。
兩人為此大吵了一頓。
雪莉終於忍受不了,爆發了!
雪莉的話讓託尼沉默了很久,同樣也值得我們反思。在他們那個年代,膚色是原罪,所以黑人和白人待遇有那麼大的差別。黑人和白人是上天註定的,我們沒法去改變。同樣的,出身好壞,也不是能由我們自己決定。但卻要背負如此沉重的原罪。
雪莉為了改變人們對黑人的歧視而努力。他放棄了明明可以高出很多的薪水和優質的服務,卻選擇去改變其他人觀念這條崎嶇難行的道路。我們可以看到剛開始雪莉的表演還是很好的,可是隨著後邊人們對黑人的歧視。他的內心是憤怒的,但卻只能獨自忍受,還要對那些歧視他的人笑臉相迎。因為他知道暴力反抗是沒有用的,唯有讓更多的人認可黑人、尊重黑人,所以他選擇去南方巡迴演出來改變人們的觀念。
電影,不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但電影可以激勵人們去改變世界。
雪莉通過演出一點一點改變人們的觀念。同樣我們每個人也能發揮自己的能量,哪怕只是一點點。
我堅信我們的人生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