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氣象研究,成英媒文中危險存在,並呼籲全世界警惕中國

2020-12-23 票姚校尉

自從越南戰爭,美國利用氣象武器改變了越南天氣,使其境內雨季延長,境內局部地區遭遇很長時間的洪澇災害後,國際上關於"氣象武器"的討論就一直都是熱點。

可實際在國際上,關於研發"氣象武器"的項目,無論是在氣象科研領域,還是在軍事科研方面,都是少之又少的。真正將其用於實戰的案例,至今依舊屈指可數。

以上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目前人類科技想要對氣象達到真正的操控,距離不是一般得遠。可就是在如此國際環境下,依舊有西方媒體拿中國的"氣象武器"妄下定論,甚至造謠。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關注度也越發提高,尤其是科研和武器裝備方面,似乎稍微一點動靜都能引起廣泛關注。獲得關注不奇怪,可是隨著關注度的人越多,關注重點或者延伸意義總跑偏,讓中國很是不可思議。

據外網報導,12月中旬英國《衛報》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人工氣象控制"的文章,文章內容令西方網友驚訝不已,更令中國驚愕不已。

文章直言,中國現在在想方設法實現,對半個中國雨雪天氣的人為控制,而"全世界都應該對其保持警惕"心理。且不論英國《衛報》依據從何來,但從發文可以理解出,該媒體已經斷定中國的人工氣象控制技術是危險的,是會帶來災難的,甚至對全世界都存在危害性。

然而,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人工氣象控制"和"武器裝備"之間可以有聯繫,但就如前面所講,目前人類還未達到該技術級別,英國《衛報》此言實屬妄斷。

人類科研發展至今,將科技用於控制天氣,從而達到避免一些自然災害的事件卻有發生過,也有很多的大膽的設想。可天氣的複雜程度,是目前人類不敢大肆嘗試的。

目前沒有科研證明可以保證,人類改變了某一局部的氣候情況,不會對其他局部的天氣造成影響。就算這些影響是較小範圍的變動,也充滿著變量。所以,為防止出現無法預估的後果,早在1977年就有了禁止將氣象手段用於軍事中的公約,後續也就增添一些補充公約。

中國發展至今,在科研和武器裝備研發上有進步與新突破不假,對於氣象研究和人工控制天氣方面確實也取得了一定進展,可中國素來都按規矩辦事。中國從來不會把合理的公約視為兒戲,也從來不曾將其作為威脅他國的武器,更談不上對他國甚至是對全世界造成的實質性危害。

最後,還值得一提的是,人工降雨是有先行條件的。雖然可以通過播撒碘化銀、乾冰等物質作為催化劑,快速聚集雲滴讓雨水提前降下來。但如果雲層本身不具備條件,當地本身就是晴空萬裡,播撒再多催化劑也是枉然。

所以,該文不得不讓中國網友質疑,該媒體是否真的懂"人工氣象"!

相關焦點

  • 英媒妄稱要警惕中國「氣象武器」,是想起了美國曾經的所作所為?
    12月中旬,英國《衛報》發表文章稱,中國正在設法控制半個中國的雨雪,認為「全世界都應該警惕」。言下之意,中國的人工氣象控制會帶來災難。這樣的論調,似乎把人工氣象控制和武器聯繫在了一起。氣象武器是媒體界討論了幾十年的話題。
  • 英媒把「氣象武器」掛在嘴邊,大肆散播所謂「中國威脅論」
    文/行走斯圖卡人工降雨,這本來是一種很平常的事情,抵抗旱災、防止洪災,人工降雨的用途非常廣泛,要說它跟軍事的關係,網友們們能想到的只有人工降雨會用到退役的高射炮或者火箭彈——但是英國媒體最近腦洞大開,竟然將這事描述為「氣象武器」,並且以此來污衊中國
  • 警惕!世界氣象組織呼籲緊急應對北極高溫 俄羅斯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
    警惕!世界氣象組織呼籲緊急應對北極高溫 俄羅斯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紀錄  Emma Chou • 2020-07-26 09:06:23 來源:前瞻網
  • 中國研究控制天氣,印度擔心個啥?我們又不在喜馬拉雅山人工降雪
    儘管中國表示,研發氣象控制技術,只是為了"增加產量"、"更快地應對自然災害",但還是引起了鄰國印度的強烈不安,美國CNN報導稱,印度專家"非常擔心"中國可能會將"控制降雨和降雪"的技術"作為武器"來使用。為了阻止中國研發"氣象控制"技術,印度抹黑中國,聲稱中國人為控制天氣,將會"影響全球氣候",對此中國社科院專家陳迎予以了反駁。
  • 日媒:日本研究超級病毒 存在某種極危險可能
    日媒:日本研究超級病毒 存在某種極危險可能 2014-07-11 15:35: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較少為人所知的是,在上述疾病的防治研究前沿,活躍著為數不少的日本研究人員。他們的工作為人類的健康衛生做出了或將會做出重大貢獻,但也存在某種極為危險的可能。  文章摘編如下:  在這些研究人員中,有開發出快速檢測傳染疫病的伊藤悅朗,有研製出針對上述呼吸道傳染病的噴鼻疫苗的長谷川秀樹團隊,有制定著疫病人獸感染共通應對方案的喜田宏教授。
  • 在極地研究氣象,是種怎樣的體驗?
    南極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丁明虎2011年1月的一天,我們在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中長途跋涉1500公裡,終於到達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附近的崑崙站。事後隊友們都勸我以後千萬不要這樣做:這樣太危險,萬一陷進去了怎麼辦?但我當時想,我來南極的主要任務就是觀測,長城站建站幾十年以來,在前輩們的努力下,氣象觀測從未中斷過,無論如何也不能在我這裡中斷。幸運的是,這種危險情況只出現過一次。
  • 英媒傳中國在孟加拉國多項戰略性投資遇阻
    據5月8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7日刊文稱,中國在孟加拉國的多個投資項目遇到障礙。該報稱,有戰略意義的孟加拉國索納迪亞深水港原定由中國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建造,但是孟加拉國哈西娜政府據稱已尋求日本銀行貸款,取代部分中國貸款。此外,由中國公司資助的孟國古萊河整治工程也受到質疑,被發現出現一些違規報告。
  • 英媒污衊中國疫苗,卻對其國人接種疫苗嚴重過敏隻字不提
    在疫苗的研發上面,由於起步早,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最前列,然而有些國家,自已國內的疫情還沒控制住,就開始在抹黑中國疫苗的形象上動腦筋。之前巴西政府就曾污衊中國疫苗的標準「不透明」,最近英國的《金融時報》也發文針對中國疫苗,表示中國海外疫苗證明質量合格的程序存在問題,還說如果中國解決不好,將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外交、政治和經濟後果,然而,對自己國內接種輝瑞疫苗出現嚴重過敏案例一事卻隻字不提。
  • 印度將氣象雷達部署喜馬拉雅山,說要應對中國的氣象武器?
    由於印度和中國陷入了拉達克東部的邊境僵局,印度的軍隊必須在喜馬拉雅山脈中度過艱難的冬天。在冬季,喜馬拉雅地區容易發生嚴重的天氣事件。大雪和大風有引發雪崩的危險。 對於此刻駐紮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大軍而言,喜馬拉雅山冬季的寒風和冰雪幾乎是死神一般的存在。山區的天氣可能會在幾十分鐘內就發生巨大的變化,前一刻陽光明媚,下一刻就是風雪交加。
  • 英媒:半數以上中國成年人,超重!
    英國廣播公司12月24日報導,原題:研究發現中國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一份官方報告顯示,如今中國半數以上的成年人超重。與2002年相比,這個數字大幅上升,當時是29%的成年人超重。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導致民眾的生活方式、膳食結構和鍛鍊習慣等發生重大變化。更大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會增加人們患上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隨著有關研究顯示超重或肥胖個體更可能遭受新冠肺炎引發的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疫情期間肥胖問題(在中國)引起新的重視。政府已發布應對居民肥胖程度日益加劇的相關計劃。
  • 英國慶祝中國春節為何「慢半拍」?英媒揭背後原因
    參考消息網2月11日報導英媒稱,在中國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英國各地終於舉行了傳統的中國新年慶祝活動。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11日報導,由於春節在英國並不是公共假日,各行各業照常上班營業,各級學校照常上課,因此英國各地慶祝中國新年的活動一般都是在年後進行,選在過年後的第一個周日慶祝,更方便華人、本地人、各地遊客一起歡慶新年。只不過這麼一來,英國的春節慶祝活動落在2月10日,正好是中國民眾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這時候慶祝新年也給位於亞洲的華人一種「慢半拍」的奇特感覺。
  • 中國氣象局—河海大學水文氣象研究聯合實驗室年會召開
    12月5日,國家氣象中心與河海大學在江蘇南京舉辦中國氣象局—河海大學水文氣象聯合實驗室年度總結及學術交流會,總結2020年工作,研討2021年工作計劃。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朱躍龍表示,要更好謀劃實驗室未來發展,特別是「十四五」期間重點攻關方向,細化分工合作並強化業務落地,形成水文氣象領域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典範,為防災減災救災、生態文明、「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與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 英媒:少了中國留學生,澳洲7高校將跌出全球百強
    英媒《每日郵報》報導指出,澳洲天主教大學(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校長克雷文(Greg Craven)表示,本地大學非常依賴中國學生,中國學生在學業上每年支付70億澳元的相關費用。
  • 又添新對手:美日印澳軍演後,英法也要在中國近海演習,德也跟著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看來,美印軍事合作的加強升級,其背後實質還是美國想利用中印矛盾,通過加強與印度的軍事合作達到制約中國的目的。日媒報導稱,軍演的目的在於制約中國;印媒也炒作稱,這次演習正值中印邊境地區發生軍事對峙之際,而且距離演習區域不遠、正在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所謂正在密切關注這一軍演。
  • 劍指中國氣象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他們爭分奪秒!
    ……但是這項任務,在2014年啟動前曾一度存在爭議。爭議之處在於,歐美國家從上世紀開始發展大氣再分析技術,已是跑道上的領跑者,而我國在這方面落後太多,實力堪憂,「能不能做,能不能做成」成了一個殘酷而尖銳的問題。
  • 英媒評川普拿中國當「替罪羊」:他在玩一場致命遊戲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媒評川普拿中國當「替罪羊」:「他在玩一場致命遊戲」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導 英國《衛報》網站4月19日刊發評論文章稱,川普將新冠病毒肺炎的責任推給中國,是在玩一場致命遊戲。當提到替罪羊時,川普的選擇是中國。這真的很危險。這有可能令已經十分緊張的關係變成第二次冷戰。就連川普狹隘的基礎選民肯定也能看出正在發生什麼。他們的英雄搞砸了,所以現在像往常一樣,他正在通過將責任推給別人來試圖逃避責任,最好是外國人以及中國共產黨這樣容易受到攻擊的目標。川普計劃用這種粗糙的反華言論抨擊民主黨總統競選對手拜登。
  • 戰火中,是他們,呵護著中國氣象的萌芽!
    鮮為人知的是,就在這裡,中國現代氣象學及氣象教育學不斷孕育、生長。本期擷取部分西南聯大師生的回憶,帶您重溫那個特殊的年代。永遠的笳吹弦誦記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氣象教育萬裡長徵,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別離。絕徼移栽楨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 非要來招惹中國?英國變異病毒失控之際,英媒卻做了件不該做的事
    在變異病毒的影響下,英國部分地區的感染人數呈直線增長趨勢,使得這些地區不得不採取各種封禁措施來阻止病毒的蔓延,但在這關鍵時刻,部分英國媒體不僅沒有向英國民眾和全世界國家報導正面消息,反而將目光投向中國臺灣地區。
  • 河南降雪被疑是「假雪」 氣象部門:人工增雪如假包換
    央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12月7日,我們迎來大雪節氣。雖然,不是說真的這天就得下大雪,但它也反映著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大雪節氣通常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我慢慢地聽,雪落下的聲音,閉著眼睛幻想它不會停……」,結果,卻可能有人會提醒你,這可能是場遭到人工影響了的「假雪」。
  • 中國人工晶體市場投資預測分析
    《2020-2025年中國人工晶體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報告》最後闡明人工晶體行業的投資空間,指明投資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戰略建議,以供投資決策者參考。《2020-2025年中國人工晶體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報告》是相關人工晶體企業、研究單位、政府等準確、全面、迅速了解人工晶體行業發展動向、制定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專業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