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現在可以說是很火了,百度阿里騰訊小米各家都紛紛推出了自家的智能音箱。
要想體現智能音箱的智能,除了偶爾語音調戲一下之外,就是與智能家居設備的聯動了。
畢竟,大家對智能家居的夢想,都是電影裡賈維斯那個能用語音控制一切的豪宅。
各家的智能音箱,都已經標配了家電的控制。比如你買了小愛同學,你家已經布局好了小米智能家居的套件,你就可以說句話,讓小愛同學幫你開關燈、空氣淨化器、空調。
但是如果你家的智能家居不是小米,而是支持阿里智能或者京東微聯的,小愛同學就只能當作藍牙音箱用了。因為各家的智能家居協議並不能互聯互通,你無法用天貓精靈打開米家檯燈,同樣,小愛同學也打不開接入京東微聯的智能插座。
如果你真的想實現用語音控制智能家居,不得不練就一身的站隊技巧。本文梳理了主流智能家居生態的現狀,讓你在買第一件電器之前,就做出最優的決策。
按照目前智能家居各自為戰的狀況,選購智能家居設備其實就是站隊,站了誰家隊就意味著你只能買這家的電器了。
所以,你必須考慮,你想站小米,小米有沒有空調?你想站阿里,阿里有沒有熱水器?
說起智能家居,或許你的第一印象就是「小米百貨」肯定在數量和種類上佔優勢,比如這張表基本上覆蓋了小米米家目前在售的大部分智能硬體,可以說是品類齊全,琳琅滿目了。
但實際上數量和種類更多的其實是阿里智能和京東微聯,基本上都超過了 300 件,而小米的智能硬體數量低於 200 件。
這背後反映的主要是小米和京東阿里做智能家居的兩種不同思路:自己做智能硬體還是與第三方合作。
當然,小米也不可能從插座到冰箱洗衣機每個品類都做自家的硬體,不過相比阿里京東自己只做了個智能音箱其他全是第三方的比例,小米的自有智能硬體佔比還是挺高的,超過了 50%。
數據來源:各家官方商城能買到的商品
自有和第三方這兩種思路各有利弊,依靠第三方的好處顯而易見是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畢竟智能家居的生態之所以能形成,首先要有足夠數量和種類的硬體設備。
而且智能家居肯定是首先要質量合格,是一個稱職的家居,才能談智能。
比起插線板這樣的小件家居,冰箱、洗衣機、空調這樣的大件家居自有的難度更高,在小米的智能硬體大家庭中,空調只有生態鏈企業智米在售的一款產品,洗衣機也只有小吉滾筒洗衣機這一款。
每種品類只有一款產品,適用的消費群體也就少了,你需要的功能在這款洗衣機上並沒有的時候,就悲劇了——檯燈、插座、淨化器都買了小米的,如果要換其他家洗衣機的話,這些檯燈也要跟著換了。
從這個柱狀圖中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小米目前智能硬體中數量較多的、最大件的產品是電視,冰箱和熱水器這些大件產品並不在小米智能家居之列。
如果你更在意大件家居的智能化,選擇阿里京東還是更穩妥一些,同樣的價格,你可以選擇數十款海爾、美的這樣的大廠產品。
比如,支持阿里智能 App 的空調數量就超過了 40 件,接入京東微聯 App 的空調超過了 100 件。
不只是阿里智能 App,用天貓精靈來控制智能硬體,支持的設備數量也已經相當可觀。
但這些設備的價格大部分都比小米米家的高,只是想低成本的體驗一下智能家居,天貓精靈還是需要慎重考慮——天貓精靈雖然不貴,但是支持的設備很貴。
如果你經常在家做飯,更需要廚房用具的智能化,阿里家的可能更適合你——有 100 多件可選產品,豆漿機、電烤箱、電熱水壺一應俱全。
自己做智能硬體也不是沒有好處,設備間聯動(自動化)的效果好——這也是小米智能家居的一大優勢。
在小米智能生態中,各類傳感器的數量並列第二,僅次於小米電視。
比如,通過這個米家藍牙溫溼度計,你可以與米家空調伴侶聯動:設定如果監測到臥室溫度低於20度就開空調,並調為制熱模式。這樣你就不用在覺得冷的時候再去找遙控器開空調了。
不小心打開窗戶了,忘了關空調?這個場景同樣也可以自動化,你需要裝備上米家的門窗傳感器,在條件中設定如果檢測到打開窗戶,就關空調。
如果再配合智能加溼器,你同樣可以設定溼度低於 30%,自動打開空氣加溼器。
這種智能家居的玩法滿足的不是類似小時候從好幾個小孩子手中搶到遙控器,產生的「電視在手」的掌控感,而是自動化可以節約的注意力和時間。
說了這麼多,你可能會疑惑:考慮這麼多幹嘛?我家已經家居齊全了,為什麼不多買幾個智能插座?
的確,智能插座配合非智能檯燈、熱水器、空調,一樣也可以實現手機、智能音箱的控制。
但是更深層次的「菜單」就無法通過智能插座觸達——簡單的一個調節檯燈亮度,就不在智能插座的功能範圍內,所能替代的也只有開關兩個按鍵。
所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好智能硬體,站好隊——想要好玩、多設備聯動就站小米,希望大件家具變得智能就站阿里京東。
HAY! 17 年度科技大趴華麗重啟!
門票可繼續有效使用,
大咖嘉賓、數碼粉絲辯論賽、AI 翻譯大賽…
本周六 12.16,北京不見不散!
👇👇👇 報名即將截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