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社交Blued赴美上市背後的危與機

2020-12-20 一點財經V

一點財經 王 蔓|作者

嚴 睿|編輯

一紙上市招股書讓「藍城兄弟」也呈現在了更多人的面前。

日前,作為國內性少數人群即「LGBTQ」族群的社交平臺,Blued通過母公司「藍城兄弟」(BlueCity Holdings Ltd.)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計劃募資5000萬美元。

「LGBTQ」是對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酷兒(Queer)等性少數群體的統稱。

藍城兄弟的前身是創立於2000年的淡藍網,是國內首家服務於性少數派人群的網站,起初是具有公益屬性的在線論壇,旨在科普與愛滋病毒相關的知識。

2011年,淡藍網創始人、警察出身的馬保利決定辭去公職,徹底投入到已開創了10年的事業中去,同年淡藍網升級為藍城兄弟,次年公司推出移動端產品「Blued」。這也是其向商業化轉變的最為重要的一步。

此後,在資本的推動下,藍城兄弟的Blued逐漸成為國內性少數派人群最為活躍的移動端社群。2016年上線直播業務更讓Blued步入高速發展的車道,至今上線8年時間,Blued註冊會員超過4900萬人,平均月活高達600萬人。

在此基礎之上,Blued在2018年強化會員體驗,為其指向資本市場的新徵程埋下伏筆。

只是,在移動端社交軟體早已形成寡頭市場的今天,垂直細分性少數派人群的藍城兄弟是否能夠通過登陸資本市場來不斷放大其商業價值呢?

01

直播很能「打」,然後呢?

儘管藍城兄弟已經存在了整整20年時間,但在這20年的大部分時間段裡,其創立人和運營者馬保利都在尋找真正適合藍城兄弟的商業化模型。

根據招股書披露,藍城兄弟2019年營業收入達7.59億元,相較2018年5.01億元同比增長51.4%,而藍城兄弟的營收利潤主要依靠其移動端Blued的貢獻。

從收入結構來看,Blued目前的商業變現方式主要分為四種:直播打賞、付費會員、付費健康服務和其他服務(輔助生殖)。

就收入佔比來看,由直播打賞帶來的收益已成為Blued絕對的收入來源。2019年,Blued的直播服務收入高達6.7億元人民幣,佔到了總收入的88.5%。2020年Q1期內,這一佔比與去年全年水平基本持平,佔比為86.6%。

事實上,在借直播風口摸索出現有的變現模式之前,Blued並未有一個可實現規模化商業轉化的業務。這一點,馬保利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承認。

Blued最初的商業化嘗試與其他社交產品類似,想通過做自製內容和廣告獲得變現。自製內容上,Blued曾嘗試過UGC(用戶生產內容),但這種模式變現路徑漫長、難以快速規模化複製,且作品很難直接登陸到主流視頻平臺,內容分發難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會員付費和廣告收入的可能性。

因此,依靠出售虛擬禮品獲得收益的直播打賞,就成為Blued最重要的「現金奶牛」,更改變了其商業境遇。然而硬幣從來都是兩邊的,過於單一的變現模式也是Blued的一個隱患。

況且,就直播業務的內在邏輯上,Blued也存在著一些硬傷。有行業從業者對《一點財經》分析稱,有三大問題會對Blued的直播業務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1、Blued不與主播直接籤約,而是通過第三方公會(主播們的經紀公司),後根據合作協議進行收益分成。但這種直播公會的國際認知很弱,不具備複製性,Blued須另外謀求盈利方式。

2、直播打賞貢獻了絕對利潤,但隨著業務的快速增長,收益分成也水漲船高。招股書顯示,2019年全年,這項費用高達4.4億元,佔平臺總收入成本的58.4%,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盈利後腿。

3、基礎內容審核團隊過重,增加了Blued的運營成本,一家以科技驅動的新興企業,該團隊人數佔公司總人數的25%,竟與技術開發團隊相當,多少有些令人不可思議。

或許Blued同樣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發展直播業務的過程中,平臺也在尋求更多變現路徑,如LBS(基於地理定位的服務)通訊社交、社群電商,以及健康、家庭計劃等板塊。

招股書數據顯示:付費會員成為Blued排位第二的收入來源。Blued會員功能包含傳統社交應用的一些功能,例如尊貴會員顯示、去廣告、個性化主頁和定製聊天背景等等;另有部分與騰訊QQ極為相似的會員功能:隱藏距離、在線隱身、高級篩選等。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Q1,Blued會員收入分別達到471.7萬元,3673.8萬元和1501.3萬元,同期佔比總收入為0.9%,4.8%和7.2%。從這一數字增長來看,Blued會員業務雖然收入貢獻還遠不能與直播相比,但其貢獻度正在迅速提升。

至於其他相關業務的說明,或許是因為數據還太少,因此在招股書中體現極少,可見目前這些摸索尚未形成變現「通路」。

總體而言,Blued擁有高於其他社交應用的變現能力以及較強的用戶粘性,然而過度依賴「直播打賞」,總會讓人捏著一把汗。畢竟,直播風口的紅利不會一直延續下去。

02

4900萬性少數派用戶,見頂了嗎?

社交說到底是一門「人」的生意。

構成社交的三個核心要素:用戶(關係網)、信息(人為生產)、互動(用戶與用戶、用戶與平臺),人是串聯這三個核心要素的關鍵。

「Blued在『圈子』內的認知很高,我身邊這類朋友幾乎都是它的用戶,似乎沒有不知道的,大家基本都是朋友推薦的,說有這樣一款產品做了很多年了,用著還行」。

《一點財經》通過採訪一些圈內人士了解到藍城兄弟的Blued在性少數派人群中是類似於微信一樣的存在,普及率非常高。

從用戶黏性上來,Blued在Avg MAU(平均月活躍用戶數)、Avg DAU(平均日活躍用戶數)兩項指標上可圈可點,截至2020年Q1:MAU實現連續增長,月活數已達600萬人;DAU表現平穩,日活數250萬人。用戶日均停留時長超一小時,每日打開APP次數平均超16次,次月的留存率更高達71.0%。

對「性少數派」人群的增長趨勢,Blued在招股書中引用了調研機構Frost&Sullivan的相關報告:2018年,全球LGBTQ人口約為4.5億人,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5.91億人,佔總人口的7.4%,而2018年佔總人口的5.9%。

2014年和2018年,亞洲和北美的LGBTQ人口合計佔全球LGBTQ人口的70%以上,預計2023年將佔全球LGBTQ人口的75%以上。

已經擁有4900萬註冊用戶的Blued想要描繪的是這一領域還有極大的用戶增長空間。這並不難理解,社交產品想要講好「故事」,其核心永遠是用戶基礎規模,一旦新增用戶進入放緩,再好的變現方式也擋不住商業成長邏輯的坍塌。

經過20年的發展歷程,Blued已基本擄獲了國內該群體的用戶。某種角度上,這也意味著Blued在用戶規模上或已「見頂」,新增成為擺在Blued面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同樣是解決「人」的問題,市場常規做法是:要麼橫向擴展,與大的流量方打通,嵌入更多生活場景;要麼就是縱向精耕,在差異化服務上下功夫,從其他社交平臺搶佔用戶,比如同品類的Grindr、Hornet等,甚至是受眾更廣泛的陌生人社交產品陌陌(含探探)。

APP界面改版、產品功能完善、建立公益基金、倡導「滿足特殊群體在社交網絡、信息共享、娛樂、健康和健康以及為人父母方面的需求」……,招股書中Blued的各種表述,顯然是希望在性少數派人群中繼續垂直深耕。

實際上,藍海兄弟邁入資本市場成為上市公司也能夠推動其在性少數派人群裡繼續擴大聲量,而掛牌納斯達克或許也將使Blued在海外市場俘獲更多用戶。

03

Blued會在寡頭之外破壁嗎?

2017年起,Blued便在海外市場已有所行動。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Q1,Blued的用戶遍布21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MAU佔總月活用戶的49%。

受限於當地人文、政策、宗教等多重原因,Blued海外淘金能力遠比不上國內。2018年、2019年和2020年Q1,由中國以外的用戶所產生的收益貢獻,佔總體的3.4%、6.6%和9.9%。

目前Blued國內版和國際版中的用戶信息,似乎尚未相通。想要擴大海外市場的收入,Blued首先要對當地用戶需求進行深入研究,之後再決定是否要建立海外運營團隊,這不僅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資金,同時也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周期。

加大對海外市場的投入,成為Blued突破用戶「天花板」的重要舉措之一。正因如此,儘管眼下顯然並非上市的好時機,然後已獲7輪融資的Blued,真的已經到了不得不上市的時刻。

對於募集資金的投向,馬保利在《致投資者的信》中表示,「上市是我們漫長旅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擴展品牌,改善公司治理,並為LGBTQ社區優化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不過,在海外市場,藍海兄弟會遭遇遠比國內對手強大的競爭者,比如Grindr。根據推算,Grindr的平臺註冊用戶總數大概在1億人左右。活躍用戶主要分布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地區,同時Grindr正大力推廣東南亞、俄羅斯等市場的布局。

Grindr成立於2009年,2016年被崑崙萬維(300418.SZ)以93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崑崙萬維曾於2018年計劃推動Grindr在美IPO,然而其對Grindr股權的控制引起美國隱私倡導者的擔憂,在與美國外資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溝通未果的情況下作罷。

根據崑崙萬維2020年6月12日發布的公告,公司已同意將其旗下Grindr平臺轉讓給San Vicente Acquisition LLC,通過分拆重啟IPO之路。倘若上市成功,彈藥更加充足的Grindr將成為Blued海外布局的最大路障。

國內現有市場中,同樣是個殘酷的競技場。從市佔角度來看,Blued在國內已算絕對的頭部,但如若像陌陌這樣的「陌生人」社交平臺開始發力,恐怕Blued未必有能力招架。

陌陌在2020年Q1財報中披露,儘管同比、環比均有小幅下滑,但其主APP的MAU月活用戶仍高達1.080億人。平臺通過直播、遊戲、「驚喜夜」明星盛典等更豐富的服務,不斷增強用戶黏性。

已經擁有豐富的細分人群和小眾社交運營經驗的陌陌想要開闢服務性少數人群的新戰場,搶佔Blued已有用戶,也不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Blued還要防範的是,隨著用戶之間的深入了解和交流,「陌生人」最終變為熟人後,極有可能轉移社交陣地,這將造成平臺活躍用戶的流失。

以上種種問題,都將會是橫亙在Blued面前的障礙,無論上市與否。

04

結語

投資期限過長,業務又面臨「天花板」和強勁對手,Blued想要獲得更高的估值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投資方退出壓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另一方面,外界最為憂心的是,除了直播打賞之外,Blued其他現有業務尚未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此時的Blued,除了進一步開疆擴土之外,或許也是受到了來自資方的退出壓力,可能美股是一個相對合適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上市前夜的blued:社交讓位資本,急功近利商業化
    來源:貓財經去年9月,貓妹曾用一篇推文向大家介紹了一款特殊的應用軟體和它背後的創業故事,《國產同性社交軟體赴美上市,Blued的藍海有點灰》。當時的Blued剛剛傳出赴美上市的計劃,並未對外披露具體的業務情況。
  • 同志社交Blued赴美上市背後的危與機 | 獵雲網
    一紙上市招股書讓「藍城兄弟」也呈現在了更多人的面前。日前,作為國內性少數人群即「LGBTQ」族群的社交平臺,Blued通過母公司「藍城兄弟」(BlueCity Holdings Ltd.)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計劃募資5000萬美元。
  • 同性交友軟體Blued擬赴美IPO,彩虹經濟真這麼「好賺」?
    要不然,Blued又怎麼能不動聲色地赴美IPO呢。值得思考的是,當一個同志社交APP都搞IPO了,那它的用戶規模得是什麼水平?為啥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同志」又如此少,這又不得不牽扯出「同妻」的社會問題。曖昧潛行之下,無論是內容審核還是法律風險,用戶體驗還是商業變現,Blued仍前路漫漫。公開資料顯示,直播是Blued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佔到總營收的80%。
  • 「彩虹經濟」二十年,社交軟體Blued赴美上市
    投稿來源:BT財經藍城兄弟成功上市,「彩虹經濟」會迎來綻放嗎?7月8日,Blued母公司藍城兄弟(BlueCity)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LCT」,發行價16美元,籌資金額8480萬美元,成為「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01藍城兄弟成功上市,「彩虹經濟」會迎來綻放嗎?
  • 「彩虹經濟」二十年,同性社交軟體Blued赴美上市
    文 | BT財經7月8日,Blued母公司藍城兄弟(BlueCity)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LCT」,發行價16美元,籌資金額8480萬美元,成為「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01藍城兄弟成功上市,「彩虹經濟」會迎來綻放嗎?
  • 同性交友軟體Blued啟動赴美上市,用戶4000萬,估值10億美金
    8月30日,Bloomberg發布了一篇引人注意的報導:中國最大的同性交友軟體Blued開啟了其赴美上市的計劃,預計將在2020年登陸美國進行IPO。目前,相關機構暫時為Blued給出了10億美元的估值。大多數的異性戀讀者可能通過相關的報導,才第一次得知Blued。但在大陸的LGBT群體中,Blued卻是一款如同陌陌或者探探一樣的存在。
  • Blued邀請臺北同志媽媽們免費觀看《滿月酒》
    歸亞蕾祝福視頻即日起至五月14日(周四),註冊登入Blued同志交友APP,在自己的動態中發布與媽媽的親密合照
  • Blued:一款「彎男」社交軟體卻要向世界「亮劍」
    他的人生也開始出現了轉折,警察出身的耿樂,依然有副硬漢的形象,他頂住壓力,擋住歧視,為了糾正人們對同性戀的偏見,成立了中國早期同性戀社區淡藍網,並且於2012年推出了同志社交移動應用Blued。&nbsp&nbsp&nbsp&nbsp什麼是Blued?
  • 年營收7.6億,Blued赴美IPO搶跑同性社交第一股,背後有哪些隱憂?
    該網站由耿樂創立於2000年,彼時中國社會對「同志」的認知還相當初級。2011年,淡藍網的中國VIE公司北京藍城文化傳媒成立。2012年,該公司發布同志社交應用Blued。作為一款基於地理定位的興趣社交軟體,用戶可以在Blued平臺上發現並找到身邊朋友,查看他們的個人資料、動態和相冊,同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匹配。
  • 同性平臺Blued上市背後:約炮、賣藥、代孕,遊走在灰色地帶
    此前有報導稱,一位研究男同性戀人群多年的學者歷時十個月的連續調研顯示,相當多數量的未成年人不安全性行為都與「Blued」這款男同社交軟體及其他軟體有關。報導稱愛滋病傳播出現新趨勢:用戶數高達4000萬的男同社交軟體Blued成為青少年感染愛滋病的新渠道,其中包括大量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 Blued遞交招股書、年營收7.59億,彩虹經濟真這麼「好賺」?
    Blued赴美IPO,成為網際網路圈的一個小盛事。值得思考的是,當一個同志社交APP都搞IPO了,那它的用戶規模得是什麼水平?為啥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同志」又如此少,這又不得不牽扯出「同妻」的社會問題。曖昧潛行之下,無論是內容審核還是法律風險,用戶體驗還是商業變現,Blued仍前路漫漫。
  • Blued國際版
    blued2019國際版推出類似抖音直播的功能讓用戶可以關注喜歡的主播或自己申請成為主播,隨時隨地通過blued2019國際版視頻直播分享個人的真實生活。blued國際版2019最新版作為全球最大的同志社交平臺,其用戶多達2720萬,是個免費的平臺讓用戶與對方相互建立聯繫並傾訴自己的故事。用戶還可以通過平臺向好友發送即時信息、互傳頭像或加入自己感興趣的群組便於以後有時間能一起聚一聚。
  • 全球最大同志交友App Blued今年進軍臺灣
    Blued今年將擴大與臺灣公益團體合作,希望在同志交友市場搶下臺北第一。耿樂(本名馬保力)接受本報專訪表示,臺灣社會風氣開放,加上政策保障,粉紅經濟較大陸成熟,有注重同志市場的出版社和書店,如基本書坊、晶晶書庫。儘管臺灣的用戶市場規模不大,但由於上述因素,他相當重視臺灣市場。
  • 【blued出品】#我和X先生#同志劇:歡迎直男,腐女和寵物參演!
    我不觸及你的過去亦看不穿遙遠的未來我所能確定的就是我愛你而且我很幸福這就是我和X先生的故事我們的故事簡單平凡卻又與眾不同你們的故事呢?#我和X先生# 是blued推出的一個視頻系列,我們邀請現實生活中的同志,講述他的故事,然後,我們把這些故事用影像的方式展現給大家。blued上有1500萬會員,它背後有1500萬個故事,有1500萬種對幸福的追尋。
  • 社交軟體Blued上的三個陰暗面:欺詐、匿名化、加速性病傳播
    blued是世界LGBT人群使用的主流社交軟體,用戶遍布中國、日本、韓國、印尼、新馬泰、杜拜、埃及、阿拉伯等等亞非拉國家以及部分歐美國家,可以說作為一款中文APP,隨著華人在海外的腳印遍布了全世界;對於一般直男直女來說,這個軟體陌生而又不可思議。
  • 全球領先LGBTQ社區Blued母公司赴美上市:讓愛與價值,穿越偏見與周期
    2006年,耿樂邀請了幾個其他同志網站的站長一起經營網站,並將網站改名為」淡藍網「。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夕,淡藍網作為我國LGBTQ群體的代表,被新華社報導介紹給了全世界。2012年,耿樂由於媒體報導被迫出櫃,辭去了公職。同年,BluedApp上線。而在此期間,耿樂和他的淡藍網要面對的,不僅是創業者常要面對的資金緊張,還有當時的社會對LGBTQ群體的偏見。
  • 同性社交第一股赴美上市:熬了20年,終於衝出了隱秘的角落
    藍城兄弟赴美上市「粉紅經濟」迎來了裡程碑事件!7月8日,全球領先的LGBTQ社區藍城兄弟(Blue City)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了,股票代碼為「BLCT」。2012年,同性社交軟體Blued正式上線,上線僅一個月,註冊用戶就達到了20萬。資本是最為敏感的,半年後,Blued獲得了來自中路資本300萬元的天使投資。2014年,迅猛發展的Blued又拿到了清流資本和順為資本的兩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數千萬級別,公司估值達3億美元。截至上市前,Blued一共獲得了7輪融資。
  • 同性社交應用Blued美股打新,約嗎?
    blued 是變藍的,即把……染成藍色的過程,用現在的網絡語理解為「掰彎」,類指男同性戀。Blued是一款同性交友軟體,用戶可以和附近的同性戀者即時聊天,也可查看對方的資料和最新動態,還能免費發送簡訊、語音、照片及精準的地理位置。
  • 藍城兄弟遭遇瓶頸,同性社交金礦難挖
    這是藍城首次實現季度盈利,但遺憾的是活躍用戶數不再增長,同性社交存在明顯的用戶天花板,也讓市場對藍城兄弟存有疑慮。藍城兄弟上市不到半年,股價已經腰斬。據了解,今年7月8日,藍城兄弟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上市以來,藍城兄弟股價高開低走:開盤價為20.45美元,但此後股價一路下行,最低跌至8.04美元。
  • 藍城兄弟斥資收購「翻咔」,財報盈利但blued發展仍有問題
    02:上市以來股價「腰斬」 今年7月8日,藍城兄弟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03:Blued閃耀社交市場 作為藍城兄弟旗下的社交產品,Blued在小眾社交市場逐漸實現了絕對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