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夕
近些年,娛樂圈有個相對好的現象,許多老戲骨沉浮多年,終於迎來盛名時刻,他們憑藉精湛的演技,演活了角色,徵服了觀眾。
在這些藝人中,中年男演員居多,他們既有豐富的閱歷,又有深厚的表演功底,只要往鏡頭前一站,都特有「範兒」。
而在眾多中年翻紅的男演員中,有一位顯得極特別,他是完全靠反面角色打動觀眾的。
其實,反派演員是最難的,演繹的太深刻,大多會遭到觀眾的謾罵,嚴重者甚至會遭受人身攻擊,演繹的不出彩,又會被質疑沒有演技。所以能將反派駕馭好的演員,才稱得上「好演員」。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演員,就是熒幕上的「反派王」,他穿梭在各大影視劇中,靠一張反派臉,成功立足。
他是《偽裝者》裡的麻辣教官王天風;
他是《琅琊榜》裡心狠手辣的謝玉;
他是《外科風雲》裡城府頗深的外科主任楊帆。
他就是中年演員----劉奕君。
對於很多觀眾而言,劉奕君是「新面孔」,但其實年過四十的他,是出道已二十多年。
1
劉奕君是西安人,兒時家住在西安電影廠旁邊,這層「鄰居」關係,讓劉奕君對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時候,他沒事就跑到電影廠裡看那些人拍戲,慢慢地在他心裡種下了一顆「當演員」的種子。
那個時代的人,對夢想有一股執拗勁,不像現代人想法多,最後離初心越來越遠。
1987年,17歲的劉奕君成功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師從馬精武,和張嘉譯、張子健等人是同班同學。
值得一提的是,劉奕君和張嘉譯還是老鄉,他們都來自西安,而且,他們的人生軌跡也很雷同,都是青年出道,中年走紅。
劉奕君不僅是班裡的顏值擔當,在演戲上還有著超高的天賦,還沒畢業就得到了拍戲的機會。
1988年,導演白沉在籌備《落山風》時,來到了北影選演員,一下就相中了正在讀大二的劉奕君。
有拍戲的機會自然是好事,但那時的劉奕君有些「年少輕狂」,據說,他在劇組得罪了正當紅的宋佳。
導演自然不會為了一個無名小卒而得罪大火的宋佳,於是,就將劉奕君「踢出」了劇組,回到學校的劉奕君不但成了笑柄,還斷了前途,未出道就遭到了「封殺」。
大學畢業後,劉奕君的狀況並沒有改善,無奈之下,他和張嘉譯做了相同的決定,回到了故鄉西安,在西影演員劇團工作
劉奕君並不知道,此後多年幾年,他都和熒幕無緣。
2
回到西安後,劉奕君基本和演員說「拜拜」了,每天的工作就是抄寫全廠的工作單。
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科班畢業生,連個配角都演不成,無奈之下,劉奕君改行做了編導。
也就是轉行期間,他為寧波電視臺編導了8集電視劇《漫記人間》,獲得了全國星光杯二等獎。
應了那句話,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雖然當編導很順利,但劉奕君心裡的演員夢並沒有破滅,他心裡依然惦念「當演員」。
那段時間,劉奕君每天都很糾結,眼下是衣食無憂、自在又安逸的生活,如果去追逐演員夢,未來如何則是一個大寫的問號。
放棄還是繼續?劉奕君每天問自己無數遍。
人生匆匆幾十年,最要緊的就是,敢打破舒適區,勇敢地向遠方出發。
1996年,劉奕君經過無數次的掙扎後,給了自己一個肯定的答案:放棄安逸,奔赴遠方,追逐夢想。
就這樣,26歲的劉奕君從西影廠辭職,踏上了通往北京的歷程,正式成為北漂族。
然而,現實遠比現象的要辛酸,投身於北京的劉奕君,演藝之路依然不夠順遂,此時距離他得罪宋佳已過去整整八年,他依然得不到演戲的機會。
若是別人,大概會放棄,但劉奕君覺得,既然出來了就要堅持到底,他相信總有一天,演員的大門會向他打開。
無戲可拍的日子裡,劉奕君就在各大劇組打零工,他一邊幹活,一邊學習別人演戲,一邊尋找機會,因為當過編導,同學管虎拍戲的時候,他還當過副導演。
劉奕君的努力和勤奮,終於引起了導演的注意。2000年,他參演了故事片《生死兄弟情》。
北漂五年,他終於接到了戲約,開始在熒幕上「露臉」,這也是劉奕君在北電畢業後,第一次正式演戲,那一年,他已站在了30歲邊緣。
當時的演藝圈,有一種說法,對於男演員而言,到了30歲還沒熬出頭,就很難成就一番事業了。
悲催的劉奕君,一切才剛剛起步。
3
雖然起步晚,但劉奕君有功底,而且拍戲認真又玩命,於是,《生死兄弟情》之後慢慢有劇組向他拋來橄欖枝。
劉奕君確實是塊拍戲的料,闊別熒幕十年之久,他依然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2000年的時候,他憑藉電視劇《生死兄弟》,拿下了第十八屆金鷹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劉奕君以為自己的春天來了,終於可以大展拳腳,多拍些經典角色了。
但這次他又想錯了,雖然片約有了,但在之後長達15年的時間內,他都處於「戲紅人不紅」的狀態。
對於一個演員而言,最痛苦的莫過於,演技好,卻得不到人賞識,只能出演一些不重要的配角。
雖然劉奕君告訴自己,一切急不來,但眼看著奔四了,自己依然沒有太多的成績,有段時間他很壓抑,整夜的失眠。
最低谷時,甚至有人勸他轉行,畢竟夢想在生存面前,有時一文不值,但堅持了小半生的劉奕君,並沒有放棄,他覺得只有在鏡頭下,自己才是鮮活的。
他依然會拿出最好的狀態,奔波在各大片場,他從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哪怕是只有一句臺詞他也會接。
這麼多做的目的只有一個,拼盡全力磨練演技。
為了角色,他拿出了拼命的態度,哪怕高燒、受傷也從不休息,越是沒有機會,他越努力,越拼命。
有句話說,只要你不放棄,總會等到屬於你的,拼了近20年的劉奕君,終於等來了綻放時刻。
4
45歲那年,他搭檔胡歌、靳東、王凱,出演了民國諜戰大戲《偽裝者》,憑藉「王天風」一角迅速走紅。而在之後的《琅琊榜》中,他憑藉「候謝玉」一絕,更是圈粉無數。
所有的堅持和努力,終於得到了最大化的回報。
45歲有些演員已開始退居幕後,或者淡出熒幕,但劉奕君的高光時刻才剛剛來臨,但對於他而言,一切都剛剛好。
中年老戲骨,他們有演技,有閱歷,只要給他一個舞臺,他就會綻放巨大的光芒,劉奕君就如此。
無論是現代劇、古裝劇、民國劇,他都能輕鬆駕馭,而對角色,他始終有敬畏之心,他曾說:
「我要尊重我自己演過的每一個角色,我沒有一個鏡頭敢去敷衍,不是一場戲我不敢大意,而是每一個鏡頭我都不敢大意。」
正因為如此,年過四十的劉奕君,才會在小鮮肉霸佔熒幕的時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備受觀眾的喜愛。
回看劉奕君的來時路:10年無戲可拍,15年的煎熬,人生最寶貴的25年,他都用在了追逐「夢想」上,這份不忘初心的堅守,讓人動容。
有人曾問他:「這一路走來有什麼感受?」
劉奕君感嘆道:「人生有春夏秋冬,春夏別得意洋洋,秋冬別妄自菲薄。無論季節如何變化,安心做你的學問,強大自己,早晚有一天機會是你的。」
在快節奏的今天,我們都忙著往前跑,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名利,卻不知人生最可貴的是要充實自己。
因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只有不斷地充盈自己,才會等到春暖花開的一天。
(本文原創首發,抄者必究)
大家好!我是本文作者晨夕,如果喜歡本文,歡迎留言、點讚、轉發、關注,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