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童鞋們,博雅書會精心挑選的電影《七號房的禮物》已上映完畢。在這部影片裡,我們看到了陽光單純的智力殘疾人龍九,活潑可愛的藝勝,一群暖男罪犯;我們也看到了警察局局長的一意孤行,殘忍的社會現實。對此,小編為七號房的溫暖而感動,也為黑暗的社會現實而傷心憤慨。
趙老師與同學們一起觀影
我們收到了很多同學撰寫的影評,大家都有著自己的感觸和獨到的見解。有些同學的感情流露簡直直擊小編心臟,有些同學的分析又讓小編覺得又看了另一部電影……話不多說,還是那句話,好東西就要拿出來分享!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一部分同學的電影影評吧!
(真的很想全放出來,但是沒位置了嚶嚶嚶,希望大家能理解●﹏●)
博雅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哭著看完的,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太催淚,不管看幾次,都會被這親情感動到。
「我不想去遠的地方,能不能把我也抓進去」女兒是他的一切。這份親情,深入骨髓,相依為命這麼多年,走過風雨,雖然我一無所有,但是父親願意用生命給你此生最美。死亡面前,她等候他再回頭,像從前的每一次,他離開,她在身後數一二三,然後他跳轉過身與她一同做鬼臉。這些生活的小習慣滲透著濃濃的父女之情,只是當意識到他再也不會出現在那個門口時,才第一次深刻體會到自己真的已經永遠失去他。再無法安靜地躺在他的懷裡,感受他的心跳,再無法肆無忌憚地取鬧,仿佛一夜之間就被迫長大,承認父親已離開的事實。
······
禮物,一直都有著屬於它特殊的意味。黃色背包,是父親的承諾;紙箱子,是科長給好人的回報。
影片童話般的風格將生活中冰冷黑暗的監獄變成了一座充滿人性和溫暖的花園,驅散了案件本身帶來的痛苦和陰霾。電影情節曲折,充滿矛盾與衝突。正義的警察不免有齷齪之舉,而鋃鐺入獄的罪犯們也會有善良的一面,既有讓人痛恨的不公,也有催人淚下的溫情,而龍九最終得以沉冤也昭示了人性的偉大力量。這讓我不免想到近期發生的許多不好的事情,無論是豫章書院還是紅黃藍,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但我始終相信: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青檸與海粼隊
來人間一趟,看惡,看險,但也不要忘記善良和正義。
一提起韓國電影,我們會想到什麼?沒錯,專注於揭露社會黑暗形象和黑政府。將不為人知的黑幕告知天下,諷刺政府和警察,已經成為了某一種韓國特色了。個人不喜歡韓國,但是電影還是可以看的。這部《七號房間的禮物》,在一如既往揭露社會黑幕映射政府時,還有著溫暖的存在,就像從絕望的深淵裡,頑強生長出潔白的花兒,永不凋謝。
這個故事講述了智力有障礙的只有6歲兒童智商的父親李龍久和女兒一直相依為命,卻無意中被捲入一場少女誘拐強姦案之中,在無數次抗爭後又不斷跌倒,最後在女兒的奮爭下沉怨昭雪的感人故事。是父與女、法與情、正義與邪惡的完美演繹。電影感情醞釀得十分飽滿,不會覺得劇情突兀和空洞,悲喜交集更顯得父親這樣純真之人的悲慘遭遇;再次審判雖澄清了冤屈,卻難以撫平傷痛,「氣球」的飛舞終究取決於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善;雖然充滿了理想成分,但是看到犯人們和科長獄警們一同努力「逃獄」的場景,一種正義感和集體感還是會使心臟撲通作響、無法抑制,很打動人心。
感覺是韓版《我是山姆》。很中二且溫暖的理想的「童話電影」。內容其實挺悲情的 ,但影片還是以輕喜劇為主基調來鋪展劇情,笑中帶淚,不至於很壓抑,雖然煽情很刻意套路,但還是很感動。影片結尾以模擬庭審來為父親翻案也是個極為聰明的處理方法,看完很難受又很溫暖。
閱讀者聯盟隊
電影中蒙太奇的使用可以深化主題,引導觀眾的心理。在本影片中,導演多次使用了重複蒙太奇,有許多鏡頭是在電影中反覆出現的。比如,影片中出現了三次拆禮物的場景,第一次是獄友們把藝勝裝在盒子裡當做禮物「偷渡」進七號房,第二次是科長把藝勝當做禮物送給了七號房,第三次是龍九執行死刑前把美少女書包當做禮物送給藝勝。這樣重複出現的場景更加映襯出影片的主題,「禮物」。不同的禮物表達了不同的含義,獄友們的禮物體現出獄友們對龍九的接納和對龍九的感激。而科長對龍九的第二次禮物體現出科長對龍九的接納。第三次的禮物可以看出,龍九對藝聲的愛。深深地父愛。
色彩可以很好的傳達出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電影《七號房的禮物》中大量運用了黃色來營造一種親情之溫暖,人性之溫暖。比如藝聲的黃書包、黃氣球、橘色衣服、黃色布景,暖黃燈光等等。這些色彩都給觀眾視覺上的一種暗示,讓觀眾覺得溫馨。
黃色給人明亮、朝氣的感覺。可以讓我們聯想到太陽。溫暖又和煦。影片中藝聲經常會穿黃色衣服,黃色的坎肩、毛衣、T恤,塑造出藝聲可愛,充滿活力,天真的形象。
不管是龍九在做停車管理員的制服還是七號房裡獄友們穿的囚服都是橙色的。表達出即使在監獄中這些人曾經犯過錯誤,但是他們的內心依然是健康,善良,有人性閃光點的。龍九永遠都是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的,也是這樣的性格感染著藝聲,令藝聲的性格同樣十分堅強,活潑。
電影中大量的使用了柔光,表達出溫馨的親情主題。也對龍九和藝聲的人性光輝映襯。他們是這個世界上多麼美好的存在,在藝聲最後要和龍九分離時,打光打在他們的臉上,是十分柔和的光暈,既營造出了他們的濃濃不舍,也起到了煽情的效果。
擷英隊
然而在這愛之外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是冷酷的,可怕的,最終使這對父女分離。權力,法律,人性,這些詞語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藝勝爸爸為何會最終被判為死刑,被強制定罪,只是因為他被懷疑綁架並殺害了警察局長的女兒,在警察局長的權力面前,任何正義都難以發聲,在他的操縱下,藝勝爸爸被強制帶到現場做所謂的「取證」之後偽造認罪書而定罪。這使我害怕,權力被如此濫用,這社會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當然之後的開庭審判更是讓人揪心,律師的不作為,法官檢察官的粗糙,使悲劇發生。這不是法,這不是法庭,在我看來真正的法與法庭從不會屈服於權力的淫威,從不會抹殺事實,藐視法理,真正的法,真正的法啊?去哪兒了?
人性難以預料。人性本善本惡的爭論,一直在繼續。我不知道究竟什麼是人性,它太過於複雜,難以言說。就像這裡,警察局長失去女兒,悲痛不已,仇恨衝昏了頭腦使他將罪責轉嫁到一個無辜的人身上,又造成了另一個悲劇。這裡的人性從愛出發到恨而止。這裡的愛與仇恨交織。人就是這樣,仇恨總是被無盡地傳下去,不曾止息,不問正義。我們卻也無從評論它的善惡。我們不能說警察局長對女兒的愛是惡,亦不能說他對藝勝爸爸的傷害是善。人性從來都難以鑑定。
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嗎?作為一個法學類的學生,我知道,正義總會發聲,但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我還記得聶樹斌,遭遇了與藝勝爸爸同樣的悲劇。當多年後正義發聲,洗清冤屈是,他也早已不在人世。這不是正義。
但我相信正義總會發聲,就像在影片的最後,藝勝爸爸遲來多年的清白一樣,雖令人嘆惋但依然動容。
我們仨隊
兩個小時裡,我知道我留下的淚裡有傷心,有憤懣,有痛恨。
在李龍九倒下又重新爬起的那一刻。我難過,爸爸無所畏懼的假象被戳破;我憤懣,為什麼只讓知道他是無罪的「天真孩子」的朋友們直面他的脆弱與死亡;我痛恨,司法蒙蔽真相。「對不起,我錯了。」本是孩子在做錯事時的最真誠的道歉,他像孩子一樣嘶吼這句話時,沒人認為他有必要說這句話。他最後也不知道他的罪是太過純真,是成人世界用骯髒的斥責讓他只能逃到「天堂」去。
他和藝勝最後抱著痛哭時,突然想起蔡崇達《皮囊》裡描寫他父親病重堅持站起來運動時說:「我至今感謝父親的堅強,那幾乎是最快樂的時光。雖然或許結局註定是悲劇,但以家人都樂於享受父親建立的這虛幻的秩序。」在這個相擁流淚的時刻,七號房建立的這個美麗又虛幻的世界在真實的面前,在可憐的爸爸無能為力的那個點坍塌了。給我們無盡的傷痛之時讓我們思考,真正恐怖的是什麼。
有句老話,該來的總會來的。我們不能怨那個美少女書包恐怖,它只是一個可愛孩子的小願望。我們似乎也不能怨局長沒有蒙蔽真相威脅無罪的人,他只是過分到卑鄙的愛著自己女兒。我們更不能怨司法不公平公正,它維持著這個社會的運轉的基本秩序。所以,這樣才更無奈,發生的情節都是無法阻止的,結果註定是悲劇。那麼,如何保護這些有缺陷的人,讓他們免於註定悲傷的人生,正是要不斷思索的,需要解決的棘手的問題。
圖文來源:博雅書會
圖文編輯:劉佳禾
審 核:葉雨秋
責任編輯:趙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