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在微信上找我:「我懷疑木子和我有仇!!!」
三個驚嘆號,嚇得我趕忙回她:「怎麼可能?上次見面你們不還好好的嗎?發生了什麼事?」
「最近我發朋友圈,她從不給我點先贊。「琴發了個氣鼓鼓的表情過來。把我逗笑了。
」開什麼玩笑。就為這事,你也好意思說?誰天天沒事幹,在朋友圈點讚啊?「我有點無語。
」話不是這樣講。你們的動態,她可是條條都點讚的。難道每次都是正好看不見我的啊?她有那麼忙嗎?就算忙,也不會那麼巧吧?「
有這事?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是。每次我的動態一發出去,木子都會很快地就來一個贊,有時候深夜裡都是如此,可見她是一個常年在線的網蟲。這裡面到底是有什麼問題?
」那你呢?她的朋友圈,你點讚嗎?「我問琴。
」何止點讚,我還基本上都評論呢!你是我們的共同好友,你應該看得見的嘛。「她說。
這也是事實,琴非常隨和而熱情,看到朋友們發了什麼都很興致勃勃,經常會和大家互動得熱火朝天,我們都很喜歡她。
」更氣人的就是評論。木子發圈的時候,我基本都會去評論,但是後來就發現,別人的評論她都回,就我的不回!不給我點讚是可以說我小氣,這特地給她的評論她也不理,你說,她是不是跟我有深仇大恨?「琴愈發氣惱。
我趕緊去朋友圈求證了一下,翻了好多條木子的朋友圈,發現確實如此。
茫然了,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但這種事情也沒法去求證,我和琴是閨蜜,但木子平時算是關係不錯的同事,但私下裡,並沒有無話不說。
木子平時和琴見面也都還是有說有笑,完全看不出有什麼芥蒂的樣子。但人與人之間誰知道呢,人際關係最講究的還是細節,有時候開罪於一個人,可能只是一個眼神,一種語氣,都不需要什麼大事發生。
琴也許得罪了木子,也許琴什麼都沒做錯,木子只是出於什麼不可知的心理,就是不喜歡琴。
我勸琴:」你別生氣啊。這事就得看你有多在乎木子對你的態度了。「
」多在乎倒也沒有,就是氣不過。我也搞不懂,為什麼會為這種事情這樣生氣,有時候氣得半夜心裡發堵,說起來還真有點丟人。「琴自嘲。
」我覺得不丟人吧。被不喜歡,總是會有挫敗感。這是本能。「
」真的嗎?不是我小氣?「琴看上去有點可憐巴巴的樣子。
」真的。我個人覺得,在大家走得很近,並且表面關係還算容洽的情況下,忽略你的朋友圈,對你的評論不加理會,一次兩次甚至很多次,都沒什麼關係,只要偶爾還有互動我覺得就沒什麼問題。但長久地這樣,尤其是永遠不回覆你給她的評論這件事,我個人認為,還是挺傷人的。「我給琴發了個抱抱的表情。
如果是我,我也會很難過。
在雙方是好朋友的前提下,過於長時間的忽略,和有意為之的冷淡,我都不能接受。
問題的關鍵是,想明白之後,還要不要在乎這種視而不見?
說實在的,這種朋友圈的雞毛蒜皮,從表面上來看,是真的不需要,一般也不太好意思去計較。
點個讚,評論一下完全就是興之所至的事情,流水一般地翻閱過去,有交情的點個讚,有共鳴的評論一段文字,都只是非常小非常微不足道的。為這種事情傷感情,自然會讓人產生可笑的感覺,就象我聽到琴說起這事的時候的第一反應。
但其實細想想,朋友圈就是人際關係的一個小小縮影,有時候又更象人的潛意識。手指在什麼時候才會輕輕一點,折射的是身邊眾人在你心裡的位置。
是暗暗傾慕的男神或女神,那作為鐵桿粉絲,刷到了人家更新都會為之精神一振,然後顛顛地去互動,如果得到個回贊回評,那得高興老半天;
如果是領導和師長,那肯定都要規規矩矩去點個讚,有的時候看到轉發的文章標題不感興趣,不想打開,就會等上幾分鐘再去點讚,顯得自己已經認真看過;
如果是朋友或同事發了感興趣的話題,那肯定會象聊天一樣,在評論區和共同的朋友扯個不亦樂乎。不感興趣的呢,禮節性地點個讚。
還有家人,父母可能就要屏蔽了,因為怕他們不適應朋友圈裡有點不太一樣的你,有時候也是因為怕他們擔心。
有些一面之交的,或者因為臨時原因加好友的,你都快不知道他們是誰了,那他們朋友圈裡發點啥,那肯定是基本無視。
至於不喜歡不感冒的人,對他的所有都無感,見他發自己做的美食,你撇一下嘴角,心想對著抖音學做個饅頭,有什麼好稀奇的;見他發一條心情低落的,你又在心裡想,就是矯情!他開心也好不開心也好,你是不關心的。這樣的人,拉黑又不合適,理也懶得理,就只能拿他當空氣,忽略。甚至故意地不去回複評論。
所以說,如果你的朋友不點讚,不回覆你的評論,那可能有以下個原因:
確實沒看到。好多人的列表裡躺著千把個好友,能刷到誰的動態,那都得隨緣。
泛泛之交,一面之交,沒必要去浪費時間。
這兩個原因,無可厚非。地球又不是誰一個人的,哪來的規定說就必須要點讚了?做人可千萬不能太玻璃心,否則把自己都活不明白。
無意的,長期忽略你。
故意的,就是不喜歡你。
這兩個原因,傷人。
我拿你當朋友,你拿我當空氣,甚至拿我當毒氣。
可都已經這樣了,怎麼辦呢?
大概率上,我覺得可以完全不用去」怎麼辦「了。世界不會以任何人為中心,更不會人人都喜歡你的這種事情發生。那就要以平常心去對待,承認自己其實也沒那麼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或者你停止一切剃頭挑子一頭熱的行為,不白白去浪費感情。之後大家只做點頭之交,連點讚之交都沒得做,慢慢相忘於江湖。
或者你就努力一下。努力變得更優秀一點,更自信一點。不是為了某個人某件事,只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從某種意義上跳出小圈子,眼界更寬廣,心胸也更開闊。
這樣,在人際關係上,就更能淡然處之。難道不是嗎?每天忙著學習工作健身,到過許多沒去過的地方,吃過很多不一樣的美食,見過更多更好的人,自然就不會再去在意眼前的雞毛蒜皮。
固然我們總是要生活在雞毛蒜皮裡,也可以讓它只有煙火氣的可愛,沒有磨人的瑣碎不堪。
總之一句話,我好好地活我自己的,活得勁頭十足,多個人喜歡或少個人喜歡,那又有什麼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