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存釣具特供,全場遠投竿8折優惠!跨越各大品牌!趕快來諮詢吧!季節即將來臨,機不可失!
遠投釣法-跨越空間無限的快感
遠投技法顧名思義是一種專門的遠投竿的釣法,遠投竿看似我們通常使用的「海竿」,但是實際上有所區別,這種釣竿原用於海邊灘釣,適用於海邊灘涂及水下沒有礁石的地方,同時也適用於淡水釣。遠投竿由於其遠距離的優勢被海釣者所青睞,並在近年來逐漸為淡水釣愛好者所採用。
1:遠投的目的
遠投是為了找到魚類藏身之處或者魚類必經之處,而手竿受長度所限無法達到這一要求,普通海竿的投距很難突破80米,而很多大水面的釣場,距離魚道越近的地方才會有更多的上魚機會。
2:遠投竿與海竿的區別
遠投竿是海釣用竿的一種,根據釣場的需要演化而來。一般淡水釣愛好者所使用的海竿均在3-4米左右,也有使用更長海竿的,雖然長度接近遠投竿的要求,但是竿子的調性和設計均有不同。
遠投竿分為兩類,歐式和亞式,歐式以英國投竿為代表,使用臥式輪,亞式以日本投竿為代表,使用旋壓輪。遠投釣竿一般為振出竿,為減小過線阻力,導線磁眼一般為5-6個,節數根據竿長不同有4-5節。並繼投竿一般為3節,遠投競技運動愛好者較多使用。
遠投竿的基礎長度應當為4.05--4.25米,硬度(鉛錘負荷)以30號-45號較為普遍,45號以上的比較少見。通常錘負荷值越大,竿子的硬度相應增加,如果一支遠投竿標號為30號,那麼就是說適合的投擲鉛錘為30號(30×3.75=112克)。
遠投竿的底把到輪卡之間的距離較長,通常為83釐米,為了增加力臂的一種設計,目的只有一個,遠投!
3:距離和阻力
如果想達到更遠的距離,必須要克服來自各個方面的阻力。
1)空氣阻力
遠投最大的阻力來自主線與空氣的摩擦,較細的線徑通常阻力較小,遠投釣手通常以較細的線徑以求獲得更遠的投距。投竿的時候應當考慮風對線產生的影響,如果有風,要選擇風停的間歇投竿。
2)線的阻力
要選擇相對柔軟的釣線,硬線的記憶較強,尤其是在線杯上纏繞過久已經老化的線,帶有很強的記憶,所以為了儘量減小線組的阻力,釣線應當儘量的細,柔軟,儘量每年一換。
3)導線環(磁眼)的阻力
為了減少出線對導線環的摩擦,遠投竿通常為5個導線環,質量好的導線環內壁光滑耐磨,市場上比較認同的導線環及輪箍為fuji品牌,一般中端以上的遠投竿通常選用這個品牌的導線環。
4)繞線輪(卷線器)的阻力
繞線輪的杯頭在出線的時候會與線摩擦形成阻力,現在很多廠家專門設計了遠投輪,杯形較高,線槽較淺,杯體分為直形和塔形,總之一切都是為了出線迅速和減少阻力。為了減小阻力,線杯應當儘量纏滿,為了防止亂線,不要輕易打開反轉開關,需要拽線的時候可以將洩力調松。
5)重量與阻力
不同於摩擦產生的阻力,竿和輪的重量也是影響投距的一大因素,含碳較高的材質製成的投竿重量較輕,同時價格不菲,而輕材質的投輪也是影響投距的重要因素。
較輕的重量和硬度較高的材質是保證投距的必要條件,釣手需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來選擇適合的釣具,並且由於長久的練習,釣手的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也會有所改變,對釣組的適應也會產生變化。
4:投竿技巧與方法
1)正投法
風線1.5米,打開線杯,食指摟線,抬竿至右側(線杯在右耳處),雙腳前後分開,眼觀落點,舉臂,身體後仰,眼上望(加大身體後仰角度),此時鉛錘觸地帶線拖向人體一側(內拖),竿梢貼近地面,此時風線一定繃直,防止竿梢纏線。
特點:運用腰部及雙臂的爆發力。
2)側身投法
雙腿分開,左腿在前,身體左側朝向水面,雙臂持竿後伸,竿尖近地面,風線2米,鉛錘向水面並與竿身形成V字夾角,風線緊繃。
特點:更大的運用腰部的轉身力量,長風線可以加大鉛錘的行程和離心力。
3)360度拋投
360度拋投法也稱鐘擺投法是比較專業的遠投技術,國際遠投大賽中參賽選手常用的拋投法,主要是利用鉛錘的巨大離心力以身體的急速旋轉發力,技巧性相當高,操作難度較大,同時對場地要求較高。
5:遠投釣法的靈敏與遲鈍
手竿競技釣法中小鉤細線的靈敏追求同樣適用於遠投釣組,遠投釣法也可用於垂釣鯽魚等小型魚類,主釣鯽魚等小型魚類應當採用軟梢投竿和適當的線組配置。
提竿主要靠竿梢的動作來判斷,鈴鐺和警報器往往反應滯後,當然需要辨別竿梢的動作,過濾掉小魚啄食的信號及風和浪的影響導致竿梢點動。先徑大於2.4mm的投竿不適合垂釣鯽魚等小型魚類。
如果垂釣目標魚為大型魚類,不妨用硬調投竿,以5號主線為例,串鉤主線為5號,綁鉤子線為3號,對大魚而言,這樣的線組不失靈敏。
遠投線組選用4號主線可以控制20千克以內的大型淡水魚,這需要調性合適的釣竿,和易於隨時調整洩力的繞線輪。遠投竿完全可以做到細線博大物,但是需要合理的配置及較高的控魚技巧。
6:遠投竿釣組的配備
1)前導線
遠投的爆發力配以30號鉛錘的重量在出線瞬間足以使4號線甚至5號線被切斷線,為了避免斷線,有的釣友會選擇10米左右的更粗線徑的一段線做前導線,為的是其能承受投竿時瞬間的爆發力,而線徑較細的主線依舊可以保持較小的阻力和較快的出線速度。
2)鉛錘
為了減小阻力和運行穩定,遠投愛好者一般選用水滴型鉛錘,根據投竿的錘負荷選擇適合的鉛錘非常重要,如果鉛錘重量符合投竿的錘負荷值,釣手仍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可以考慮從小號鉛錘開始練習。
鉛錘標號與重量的換算:號數×3.75=重量g
3)串鉤線組
以12號串鉤線組為例,主線一般為5號,綁鉤子線為3號,串鉤主線過細,難以承受30號鉛錘帶來的爆發力,越小的鉤其子線和主線的線徑也會相應減小,反之亦然。
4)主線的選擇
尼龍線是較為普遍的選擇,但是由於承受力有限無法選擇更細的線徑,為了減少線徑帶來的阻力,很多海釣遠投釣友已經開始選擇編織線又稱大力馬線(Dyneema),相同線徑的編織線拉力較尼龍線高,缺點是自身彈性不足,只靠拉力抵禦大物帶來的衝擊力。
隨著編織線不斷的改進,第三代編織線又稱PE線,一般是多股編織的彩線,優點是拉力強,耐磨,無記憶,缺點是缺乏延展性,但是對於中魚後信號的傳遞衰減較少,較為靈敏。不同於海灘遠投釣法的目標魚,由於PE線的延展性較差,對淡水大物的可控性較尼龍線差些。因PE線的拉力和線徑的性能比可使投距達到最優,目前其已被廣大遠投愛好者所認同。
由於PE線的柔軟無張力的特性,其對於投竿的適應性不足,同時對投法的技術要求較高,建議使用專業級遠投竿,否則極易打結亂線。
5)遠投輪的選擇
專業設計的遠投輪杯身較高,杯身有直形杯和塔形杯,一般為淺槽設計,適合較細的線徑,杯沿均有坡度,高端產品均有備用杯頭,適合不同線徑,由於出線角度(出線與杯身夾角)較小,出線迅速,阻力很小。
6)遠投竿的選擇
遠投竿的選擇應當因人而異,一般長度為4.05,4.25,4.50,一般以4.05米與4.25米為宜,太短不適合遠投,過長則會由於竿身自身重量帶來的阻力達不到遠投的目的。選擇竿長要根據釣者自身的身高,臂長和體能,通過一段時間的投竿練習後,釣手的爆發力和臂力會有顯著提高,投竿技巧日漸純熟,對投竿的性能會有進一步的要求,這時候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升級投竿。
選擇遠投竿的硬度以30-40號為適中,過軟則彈力弱,過硬則需要較強的爆發力才能發揮投竿的彈性。
7)持竿動作
出於搏大物的考慮,釣手應當習慣右手持竿,左手搖輪。
出線角度一般為60度,拋投後停竿角度45度
7:遠投竿適合垂釣的水域
海邊,或者大型淡水釣場。
遠投釣法其環境多是沙灘等平緩水邊十分安全,適合全家人一起出門遊玩。小孩玩沙戲水撿貝殼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