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筆者不太喜歡2018年這部最新的《鐵血戰士》電影,整部片子剪輯混亂,節奏詭異,情節上更是缺乏邏輯,唯一的亮點是打鬥場面設計得還算不錯,足夠血腥暴力;但其實更加值得說一說的是這部電影的結局。
算上正式版本中觀眾看到的「鐵血殺手」(predator killer)納米戰甲的那個結局,本片的結局總共有四個,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葩了,今天筆者就一一為大家盤點一下。
結局一:「達奇」回歸
這個結局是網上流傳最廣的,就是在結尾處由阿諾德·施瓦辛格扮演的「達奇」乘坐直升機出場,救出在大戰後倖存的眾人。「達奇」作為《鐵血戰士》第一部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回歸能夠重新串聯起整個「鐵血戰士宇宙」的故事線。
「達奇」
巧合的是,本片導演沙恩·布萊克過去就曾經在《鐵血戰士1》當中扮演過「達奇」特種部隊的成員(通訊兵霍金斯),與施瓦辛格合作過也算是朋友,所以由他出面邀請「達奇」再度出山也順理成章。
按照最初劇本的情節,「達奇」會以軍方代表的身份接管「觀星者計劃」(Project Stargazer)和所有研究項目,也就是說,在面對即將到來的鐵血戰士對地球的全面入侵中,「達奇」將以幕後總指揮的身份繼續出現領導人類的抵抗戰爭(有些類似MCU裡的尼克·弗瑞)。
不過傳聞老爺子不喜歡這一稿劇本,而且感覺自己的戲份太輕,就婉拒了沙恩·布萊克的邀請。
另一個傳言是阿諾更看重另外一個自己領銜的科幻電影:終結者系列,當時詹姆斯·卡梅隆監製的《終結者6》也傳出過邀請他老人家出山的消息。顯然相對於《鐵血戰士》來說,似乎「州長」更偏愛自己機器人的扮相。
結局二:52區大戰
和「州長」那個還沒開拍就夭折的不同,這個結局是已經基本完成拍攝,卻因為某種原因而被放棄的。在這個結局裡,主角們會被帶到「觀星者計劃」的另一個基地,52區,那裡還有兩名「友好」的鐵血戰士(可能是地位較高的「長老」)正在與人類合作。
52區
主角們了解到這些個鐵血戰士並非出於友好的目的才來到地球幫助人類,他們僅是不認同自己種族內的激進分子貿然進攻地球,破壞了長久以來遵循的「Yautja」傳統。而且在這個版本的劇情裡,兩名「長老」會對那隻「進化版鐵血」的來源做出更詳細的闡釋。
52區
「進化版鐵血」(又被稱為「終極鐵血」)來自鐵血社會中一個較為激進的「超級鐵血部族」(Super Predator),他們喜歡在不同的星球狩獵,收集那裡最強生物的脊髓灰質用於自己的基因強化項目研究。
那隻「終極鐵血」是混合了不同星系好幾個物種的基因混合體(也包括了人類的基因),而且「超級鐵血部族」不僅喜歡將其他生物的基因注入鐵血體內;還熱衷於把鐵血的基因注入其他生物,為自己製造更強大的狩獵對象。
在這個版本的結尾,「終極鐵血」不止會帶著那些「地獄獵犬」出場,還會出現許多奇形怪狀的外星生物,都是注入了鐵血DNA的生物武器。通過一些概念圖可以看到其中包括某種類似蜘蛛鐵血的混合生物,擁有典型鐵血的下顎骨和一個連接到軀幹的巨大毒囊。
混合生物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個版本沒有被福克斯接受進入後期製作,個人比較喜歡這個版本,起碼故事線交待得比較完整,而且結尾處各種帶有鐵血基因的外星生物也應該會看著很爽。
結局三:「鐵血殺手」戰甲
這個結局就是正式版本中讓粉絲們瘋狂吐槽的「鐵血殺手」。
「鐵血殺手」戰甲
根據劇情,這套納米戰甲是那個叛逃的鐵血戰士帶給人類的「禮物」,用來反抗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入侵。但讓人費解的是,這個叛逃者當初何必動手殺死這麼多人類呢?鐵血戰士的裝備裡明顯有人類語言的翻譯裝置,好好說話不行麼,非得動手打架。
另外叛逃者選擇幫助人類的動機也很奇怪,劇情交待那個叛逃者體內擁有人類的基因(暗示這是他叛逃的主要原因);但同時劇情又交待正統的鐵血社會正在為入侵地球做準備,為了適應地球的環境已經開始大範圍植入人類的基因,這對於注重「Yautja」傳統的鐵血戰士來說實在不可思議。
最後就是這個「鐵血殺手」戰甲,看起來似乎使用了納米技術(讓我想起了鋼鐵俠的Mark85機甲),很明顯要遠遠超過任何鐵血戰士以往使用過的技術。
「鐵血殺手」戰甲
問題是這名叛逃者如何得到這種技術並將其帶給人類,如果是自己開發的,為什麼他自己使用的裝備又這麼原始?如果是從正統鐵血社會那裡偷出來的,那問題就更大了。他們費盡心思製造出的戰甲卻取名為「鐵血殺手」,遇到人類還會自動附身上去形成戰鬥力,很難想像這是一款為了入侵地球而開發的武器。
「鐵血殺手」戰甲
其實針對上面這些質疑,導演沙恩·布萊克不是沒有考慮到,只不過當初他打算使用的「鐵血殺手」不是什麼納米戰甲,這就是最後要講的那個結局。
結局四:異形聯動
在導演沙恩·布萊克當初設計最後的結局當中,從逃生艙裡出現的不是什麼「鐵血殺手」戰甲,而是《異形》系列的女主角艾倫·雷普利中士。
「鐵血殺手」
從這個劇場拍攝照片中可以看到,逃生艙打開後,裡面是一個人類女性,頭部帶著類似「抱臉蟲」的人造呼吸器,而且從這個呼吸器上可以看到印有維蘭德·湯谷公司的標誌。筆者推測維蘭德呼吸器可能是一種模擬「抱臉蟲」的裝置,用來延緩「破胸者」在人體內的發育速度,而真正的「鐵血殺手」指得就是雷普利身體裡的異形女王。
「鐵血殺手」
不過這部電影裡扮演艾倫·雷普利的當然不可能是西格妮·威弗本人,他們找來的是一名替身演員,叫做布瑞安娜·華金。她後來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也確認了自己扮演的就是艾倫·雷普利中士。
雖然這這個結局很讓人興奮,畢竟2007年的《AVP2》以後,就再也沒有這兩種外星生物在大銀幕上對決的消息了,但是仔細想想這樣的開放式結局還是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比如怎樣解釋艾倫·雷普利從未來穿越回到2018年;為什麼維蘭德公司的逃生艙會出現在一個鐵血戰士叛逃者的飛船裡;更重要的是,雷普利的真正扮演者西格妮·威弗已經70歲,如何讓她在接下去的續集中繼續扮演這個角色等等。
西格妮·威弗
其實這部電影還為異形的聯動埋下過一個伏筆,當生物學家凱西·布拉克(Casey Bracket)受邀進入「觀星者基地」的時候,可以在基地的藏品中看到一把特殊的長矛,從造型來看應該就是《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中「刀疤」使用異形尾巴為萊克斯製作的那把。
這些問題都是製作方需要考慮並解決的,而且難度都還不小,所以讓雷普利出現在最後雖然是個不錯的噱頭,但是出于謹慎起見,這個版本的結局還是被最終放棄。導演沙恩·布萊克又不得不重新修改劇本並加拍了最後納米戰甲的場景,所以這個莫名其妙的的「鐵血殺手」並不是劇本精雕細琢後的成果,這才導致有如此多不合理的漏洞出現。
好了,以上就是《鐵血戰士2018》的所有四個結局,不知道你更喜歡哪一種,歡迎給我留言,感謝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一篇文章了解全部關於鐵血戰士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