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網】; 王恩海是巫山脆李的種植能手,目前巫山脆李的種植規模達28萬畝,遍及22個鄉鎮,掛果面積10.7萬畝,惠及農民5萬戶。又到了巫山脆李成熟的季節,在樹上摘果子的王恩海臉上滿是笑容。新華網發(盧先慶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村民李顯保種植了30畝火龍果,今年大豐收,預計可以收入30萬元左右。圖為李顯保捧著火龍果露出開心的笑臉。新華網發(盧先慶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村民顏達平發展的蛋雞養殖業,帶動了周圍約80戶村民致富。顏達平的母親平日裡也常來幫忙,看著養殖場的發展越來越好,母親臉上也是掩蓋不住的笑意。新華網發(盧先慶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2017年起,巫山縣根據當地土壤、氣候環境因素及對花椒市場的考察,把花椒種植作為了助農增收脫貧的重要產業。花椒園主動吸納了周邊貧困村民在花椒園務工,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圖為村民們在高興地收割花椒。新華網發(盧先慶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無臂小夥彭軍是巫山縣曲尺鄉的村民,家裡種植了十餘畝李樹,他便負責負責填寫訂單、理清帳目,將李子發往各地。新華網發(盧先慶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早年外出打工的唐勇近年返回家鄉巫山搞起了「林間經濟」,種植了梨樹、魔芋、葡萄等多種蔬果,還帶動村民通過就近就業增收,「守著青山過窮日子」的現狀逐步改善。新華網發(盧先慶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巫山官渡鎮新建的服裝廠讓100多名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圖為一名縫紉工人正在工作。新華網發(盧先慶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