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是脾氣差,是真的太累了!很多媽媽看完都淚奔!

2020-12-20 名校家長

文:香瓣

啪啪啪!伴隨著刺耳的責罵聲,孩子已挨了結實的三巴掌。發生在早餐店的這一幕,讓很多人紛紛側目。

孩子的爸爸漲紅著臉罵妻子:「在家裡發火還不夠,跑到這裡來丟人!你看看自己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

說完自己一個人先走了,全然不顧哭泣的孩子和眼淚汪汪的妻子。

周圍有不少譴責媽媽的聲音,我卻為這位媽媽叫屈。

我看到的是媽媽一口早餐都沒吃,一直在餵孩子,丈夫早就吃完了,一直在玩手機。

有句話說得很好:「媽媽不是脾氣差,而是太累了。」

每個媽媽拼盡一切把孩子帶到世界上來,都渴望護孩子一世周全。她們都想做歲月靜好的小仙女,而不是河東獅吼的「母老虎」。

到底是什麼拿走了媽媽的溫柔?

一、如果不是太累,誰願意做「河東獅」?

前不久,閨蜜給我打電話,說自己第101次想離婚了:

結婚前,他叫她「小甜心」,對她呵護備至,看到她有一丁點不開心,馬上變著法子逗她開心。可現在,他就是躺在沙發上的「不動如山」,對她的付出視而不見。

每天自己忙的如同一隻陀螺,老公下班回來卻只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家務不幹,孩子不管,孩子有事喊爸爸幫忙的時候,他就讓孩子去找媽媽。

前幾天孩子只是打碎了碗,我就衝他大喊大叫,孩子嚇得眼裡含淚,卻不敢哭出來,我後悔極了,真想打自己一巴掌,可是過幾天就又重蹈覆轍。

其實閨蜜的處境多少媽媽都有過,對老公不作為的態度很惱火,為了家庭的和諧,選擇了隱忍,但是內心的憤怒卻沒有得到緩解,於是孩子的一點行為就會觸發導火索。

一個家庭中,媽媽總是暴躁失控,那麼老公根本就沒有真正「看見」過自己的老婆。

如果爸爸覺得「自己事業大過天,老婆孩子靠邊站。家務和教育孩子從不分擔,還希望老婆自己賺錢。」

那麼媽媽身體上的疲憊,心中的委屈,就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藉機噴湧而出。

媽媽活得輕鬆明媚,才有陽光照耀到孩子的心裡,一個勇於擔當的爸爸,是妻子最好的福氣。

演藝圈裡的模範丈夫黃磊就做的很好。

他只要在家就做飯,工作回來第一時間下廚房,微博上曬得不是美食,就是他陪伴孩子的照片,或者是老婆的美照,一個近乎滿分的老公,讓孫莉在誕下三個孩子後,仍然溫婉美麗,孩子們也是優秀而又陽光。

原來,那個易怒易吼的媽媽,從來不是脾氣差,只不過獨自一人背負著家庭和育兒的心酸,走了太長的路,積累了太多委屈。

如果枕邊人能給予「看見」和理解,她們就會品出一絲絲甜,辛苦也甘願。

二、如果不是帶著「傷」,誰願意成「暴躁狂」?

武志紅說:「很多媽媽沒有覺察到,自己會沿用父母的教育方式。」

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我們在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行為上卻和自己的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一樣。

在知乎上曾看到過一位媽媽的傾訴:

可能是從小被周圍人打罵的原因,在我有了孩子後總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特別後悔,可遇到孩子不聽話又惡性循環。

報了上萬元的育兒課程,學的時候有很大決心改變,做的時候仍然原形畢露,感覺有個怪獸在操控自己,讓自己去打罵孩子。

自己童年不快樂的人,要給孩子愛與自由有些難。

心理學家李雪曾說:「當我們想要打罵孩子的時候,可以對自己說:這是我內在的創傷被啟動了,因為內心痛苦而傷害孩子,這是我需要自我覺察和成長的地方,而不是孩子需要我糾正。」

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的出身,卻可以努力給孩子好的原生家庭。因為知道自己被粗暴對待有多疼,所以不能再給孩子傷痛。

趙薇的媽媽是老師,對她很嚴苛,從小就挨巴掌的她,當了媽媽後不自覺地沿用了母親的教育方式,可小四月對她的巴掌教育絲毫不買帳,每次她打了女兒,小傢伙就會很長時間不理她。

這讓她意識到自己必須改變,在想要發火的時候,就提醒自己不要讓女兒做童年的自己,漸漸的,女兒也開始和她親密。

有童年創傷的人,孩子是最好的療愈機會,只不過,需要慢慢練習。

三、如果不是太焦慮,誰不懂「溫柔和氣」?

一位學習兒童心理學的職場媽媽曾說:

我和愛人,一個是博士,一個碩士,可是我們的孩子成績卻不怎麼樣,每次去開家長會的時候,屢次被老師點名,自己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再多的育兒道理,也不能讓我心平氣和地接納一個學渣女兒,現在孩子犯一點錯,自己都要跳起來。

她說的話,多少媽媽感同身受。

現在養孩子要注意身體的營養,要注重心靈的營養,還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落後,能有一個好的前途。

作業做不好,家長群裡被點名,過年過節大家都關心娃娃的分,當個虎媽,孩子不待見你,當個貓媽,耽誤了孩子的前程擔待不起。

育兒書裡說要做到溫和而又堅定,但是當擇校,小升初、中考等壓力擺在面前,而孩子的成績仍不見起色的時候,誰也難有好脾氣。

電視劇《小歡喜》裡的英子對媽媽很不滿,媽媽哭著說:「你說你壓力大,難道媽媽壓力不大嗎?我起早貪黑、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還不是想要你有個好前途。」

可憐天下媽媽心,拼盡全力當孩子的助跑器,就是想讓孩子將來少走彎路,有資格去擁有更好的人生。

媽媽的焦躁兇悍下,藏的是一顆為孩子負責的慈母心。

四、當個情緒穩定的媽媽,可以這樣做

做一個每天都和顏悅色的媽媽有點難,但只有媽媽情緒穩定,孩子才能感到溫暖和安心,讓自己少責罵孩子,讓自己有更柔和的性情,總有方法可循。

1、學會給自己放假

全國婦女聯合會主席沈躍躍曾經大力呼籲:媽媽要學會給自己放假,媽媽不僅是媽媽,更是自己。

向老公表達出自己的辛苦和需要幫助的願望,把家務和育兒的工作進行分工,柔和而又堅定地向他發出分擔的邀請,爭取到每周一天的「媽媽時間」,給自己放放假,和閨蜜喝喝茶,緩解自己的疲倦。

2、抽出時間讀書和寫育兒日記

村上春樹說:「讀書和寫作是療愈自我的方式。讓你與內心的自己相遇。」

媽媽可以寫育兒日記,讓自己保持不斷反省的狀態,在和自己的對話中,不斷療愈自己,慢慢讓自己變得平和。

3、放下高期待,和孩子一起成長

董卿說:「我必須誠實地告訴所有父母:如果不出意外,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

所以,不要把太高的期待放在孩子身上,專注於精進自我,你想讓孩子做個上進努力的人,自己先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吧。」

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用成長型思維去看待他們的錯誤,會更坦然、更從容。

4、如果發火了,可以這樣做

在想要吼孩子的時候,先倒數12秒,讓自己的情緒有個緩衝的餘地,在偶爾沒忍住吼孩子後,要記得安撫孩子,告訴孩子媽媽仍然愛他,只是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下次會注意。

每個媽媽都不容易,為了孩子去學習,更是了不起!

相信在打怪升級的育兒路上,你終將遇到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媽媽不是脾氣不好,媽媽只是太累了……」
    冷靜下來後,又累又心疼,畢竟,打在孩身,痛在娘心。 朋友都說我自從生了孩子就變得脾氣暴躁,簡直是個地雷,丁點大的事都能原地爆炸。 我無力辯駁。」其實,往往連我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自己就變得如此易怒了。
  • 每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
    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啊?說實話,表姐當時信心很滿的,以為寶寶會毫不猶豫的說喜歡媽媽,結果寶寶想了想很認真的歪著頭:我喜歡爸爸,因為媽媽老是兇我,天天逼著我學東西。那一瞬間,表姐感覺無比失落,委屈極了: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誰啊,怎麼還這麼評價我,再者說在我生下你之前,我也是很溫柔的好麼?
  • 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
    因為生病使得原本小天使似的寶寶變得脾氣暴躁,成了個「小怪物」孫燕姿的文字挺耐讀的,真誠記錄了一個媽媽的日常。懷著老二、照顧老大的她,從孩子生病第一天就明白「睡不了整覺的日子開始了」,然後就是盡心盡責地帶著娃跑醫院、做檢查、配藥。然而這段關於育兒點滴的有趣文字,孫燕姿卻用了一個有點嚴肅的標題《關於糟糕父母的故事》。
  • 每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
    大概很多男人有時候都會納悶,談戀愛的時候溫溫柔柔的老婆,怎麼結完婚生完孩子,咋就那麼難伺候?分分鐘脾氣就爆發?納悶毛線?還不是因為老公不得力?如何讓一個少女變成一個暴躁的婦女?嫁個不管事的老公,生個不省心的孩子。前段時間《都挺好》蠻火的,看到蘇媽媽怎麼這麼強勢,兒女上如此,對老公也是如此。
  • 小學生批評媽媽「脾氣差」,為什麼?這3點,媽媽都該早知道
    「媽媽,我回來了。」我張開手臂,給了她一個擁抱,說:「歡迎回家。早上對不起。我不應該吼你。」「沒關係。你只是脾氣有點差。我都習慣了。」她看都沒看我一眼,說完轉身走了。嘿~~!瞬間覺得扎心呀!直到出門,課本都不捨得從書包拿出來?!觀察到她每次做語文大本裡面的「看拼音寫詞語」,都會犯難。不是寫不出來,就是寫錯。聽寫也是,回回有錯誤。於是,我在女兒聽寫本上留言,請教語文老師「我們家長該如何在家裡面幫助孩子提高拼寫能力?
  • 「媽媽,我太累了,就睡一會兒」,孩子睡著了,再沒醒過來
    為準備小升初,補習班、課後作業疊加,疲憊不堪小茹是六年級的學生,因為明年就要升初中,媽媽一直希望小茹可以上個更好地學校,所以給小茹報了很多補習班。每天在正常的上完課之後,小茹還要去各種補習班,回到家做完學校老師留的作業,補習班老師留的作業,還要做媽媽另外布置的作業。由於實在太多,小茹每天都要熬到很晚,基本上要一兩點才睡。
  • 品讀·原創|那個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只是太累了
    依然在氣頭上的媽媽,突然指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喊:「我這就去讓車撞死,行了嗎?啊?」女孩被媽媽的話嚇到了,怯懦地連連搖頭。剛才不過是因為生氣隨口說說的,其實她本意並不是要媽媽「死」。現在問題嚴重了,她怕了。
  • 《奇葩說》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引熱議
    文/七彩藍天最近《奇葩說》晉級決賽的辯題:「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引發熱議。正反雙方各執一詞,言辭犀利,段子百出。正方傅首爾表示:超人這個誇法一石二鳥,既誇了媽媽,又間接羞辱了爸爸,媽媽是超人,爸爸只是個人,這種讚美太解氣了!
  • 有人說中國式媽媽的累,是咎由自取,元芳你怎麼看
    很多中國媽媽都抱怨說自己人太累了,說孩子拖延到讓人崩潰,自己不得不每件事都催促孩子完成,甚至三令五申還不行只能自己動手。當孩子們怎麼說也不動的時候,媽媽們會直接上手。如果孩子不洗襪子,父母就幫他們洗衣服,我們的孩子總是在父母的催促下成長,而我們的媽媽,卻越來越累。
  • 《我的不會媽媽》
    或許很多媽媽在我們眼中都是無所不能的,她們有精湛的廚藝和豐富的生活技巧,就好像女超人一樣,無所不能。但在現實生活裡,我們的媽媽就算有很多東西都懂,但隨著我們長大,會覺得媽媽有各種各樣的不足。 就好像短片裡,小男孩這樣的描述: 「媽媽缺點的日常:誰說媽媽是萬能的,我媽媽不會的事太多了。
  • 值得和媽媽一起看的一部電影
    過年期間的賀歲片就看了一部,《你好,李煥英》,情節真的說不上有多麼出彩,卻真的靠真情實感贏得了滿滿的好感,我在看的過程中有哭成狗。
  • 「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有多少孩子,在父母身後悄悄崩潰
    今天,給各位家長朋友們分享一篇文章,也許看完你們會有所觸動。 梁軍試圖說服劉毓尊重孩子的選擇,可是劉毓的反應相當強烈: 「比咱素素差一萬倍的孩子都能上大學,她怎麼就不能?我告訴你梁軍,除非我明天就死了,否則,我一定要素素上大學,而且是名校!」 蒼天不負有心人,2003年,素素考入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
  • 媽媽一個人帶娃的時候什麼樣,無數媽媽看完淚奔,太過真實
    喪偶式婚姻:每日開啟的都是無數次崩潰沮喪的人生在韓劇《告白夫婦》裡,演員張娜拉還原了一個「喪偶式家庭」獨自帶娃的媽媽。在短短的視頻中通過生活片段的描述還原了寶媽帶娃的生活點滴。視頻一經發出引起了很寶媽的共鳴。
  • 小夥吐槽自己媽媽,結果很多網友看完都酸了:這就是有錢人的生活嗎?
    昨晚,蕭山一小夥在蕭內網App發帖吐槽自己媽媽,評論區熱鬧了。小夥說,媽媽有些「敗家」,各種華而不實但別人說好的,再貴媽媽都買,實用的100塊都覺得貴。此外,媽媽的一些業餘愛好也讓他無語。然而看完帖子,很多網友都說:這是個可愛有趣的媽、真的酸了、這樣的媽媽真好……原帖內容如下▼您沒看錯,這玩意兒3K多。
  • 我們都忘了,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寫在前面:差不多快半年沒更新了,不是因為放棄了這個號,而是不知道該更新些什麼。現在這個號似乎變成了一個繪畫號,與我最初的定位不太吻合,加上事情比較多,畫得比較少,有些更無可更,寫些瑣碎的日常又怕沒人想看,所以一直斷更到今天。
  • 凌晨,家長群聊天記錄被曝光,一位媽媽的話讓所有人淚奔
    父母的願望都是美好的,但現實生活中,老天總愛和人開玩笑,有些孩子因為身體上的殘缺,他們的成長之路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荊棘滿布。前段時間,幾張來自家長群的截圖引發了眾人的關注,很多網友看後紛紛淚目,表示這個家長群實在太暖心,自己猶如看了一部催淚電影。究竟怎麼回事呢?
  • 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震驚了全國父母!
    不到一個星期,向來對媽媽言聽計從的素素告訴媽媽:「我要退學。」劉毓一聽,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素素卻相當堅定:「老師講的東西,我根本就聽不懂。高中的課程對於我來說,真是太難了。我想上職校學護工,將來到養老院工作。」素素的話差點兒沒把劉毓噎死。 梁軍試圖說服劉毓尊重孩子的選擇,可是劉毓的反應相當強烈:「比咱素素差一萬倍的孩子都能上大學,她怎麼就不能?
  • 「媽媽別哭,我抱不到你.」
    孩子們每一句關心的話,每一次暖心的舉動,媽媽們都銘記在心。真的,孩子們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無私,最毫無保留的,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麼愛你。我沒睡好,早上就沒精神起床,我兒子醒了看我還在睡(其實醒了,但是真的很累不想動,想賴一會兒床)他很溫柔的給我蓋被子。寶爸進來了,小傢伙就噓~「媽媽在睡覺」。把我感動的一塌糊塗,感覺再苦再累都值得了。05「我不管,媽媽就是最漂亮的!
  • 林志穎媽媽肯定陳若儀的表現,一番鼓勵令兒媳淚奔
    在綜藝《婆婆與媽媽》中,林志穎老婆林若儀又讓人心生憐愛!母親節當天,婆婆的姐妹團來訪,媳婦林若儀獨自在家招呼她們。這些阿姨都坐著享受美食、閒聊天,而林若儀還在站著忙前忙後。林若儀情商很高,當阿姨們說到:「她們家的橘子都是媳婦剝的」,林若儀立馬很乖巧地回應:「那你給我剝」,有眼力見,又非常討阿姨們的歡心。
  • 演員劉濤分享育兒心得:孩子的脾氣,即便是媽媽,也是要摸索的
    其實,劉濤在開始當媽媽的時候,也並不是遊刃有餘的。她跟所有的新手媽媽一樣,也曾面對過手忙腳亂的情況。後來,是通過自己摸索,跟有經驗的人請教,才總結出了一條育兒心得:知子莫若母。正是在這種陪伴中,她才掌握了寶寶的脾氣。劉濤曾經分享過自己了解的「嬰語」,真的是讓人佩服。她說:如果寶寶張開雙手的話,那極有可能是想讓自己抱抱。這個時候,就要抱起來孩子到處走走。因為,孩子衝著媽媽招手的目的,就是想要到處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