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不小的影響。一個讓眾多金融機構憂心忡忡的情況也正在發生:個別用戶試圖借「疫情」之名,意圖搭扶助措施的「便車」,惡意拒絕還款。
這便是金融行業常提及的「惡意逃廢債」。
曾經,不少「老賴」認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相較於傳統金融業是法外之地,甚至大肆宣稱就算借錢不還,機構又能耐我何?殊不知「史上最嚴徵信」已悄然上線兩月有餘,在這期間長期惡意拖欠平臺借款的「老賴」再也坐不住了,紛紛主動打給機構,提出馬上結清欠款,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忌憚,突然轉變態度?
答案就是二代個人徵信報告裡的一條處罰記錄!
從這位借款人的徵信報告可以看到,做出處罰的機構是浙江省互金整治辦,處罰的內容顯示是被列入惡意逃廢債借款人名單,其借款金額、逾期日期、逾期的金額均清晰詳盡的呈現在報告當中!
徵信中清晰的記錄,給這位「惡意逃廢債」的用戶敲響了警鐘:世間並不存在法外之地,不還錢真的會被懲罰!
不僅如此,政府機構也在協助互金企業敦促借款人歸還借款,對於惡意拖欠借款的不法分子,絕不給其可乘之機!
在傳統金融機構之外,央行徵信系統接入正向小貸公司、P2P網貸機構逐步開放。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家P2P平臺正式接入或正在對接央行徵信系統,其中有12家正式接入央行徵信,還有近10家正在對接中。
從新版徵信報告的六大改變上,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國家對於嚴懲失信人員的決心:堵死假離婚、T+1更新信息、徵信內容條目細化、完善個人信息、延長不良記錄有效期至5年、徵信納入更多生活類信息。
實行新版徵信後,除借貸信息外,欠稅情況、民事裁決、強制執行、行政處罰等信息也首次被計入徵信,就連手機欠費、水電費繳納等生活情況,都會被逐步記錄其中。
近年來,網上打擊「老賴」的力度越來越強,老賴不僅被整理登上黑名單曝光出來,還會被限制購房、高消費、乘飛機、乘動車等經濟活動,並且其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的權利也將受到限制。藐視法律,拒不執行還款義務等情節嚴重的,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不但要加重賠償,還將被判處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
現在,徵信系統已基本實現對個人信用的全覆蓋,徵信在不知不覺中,已成為人們信用頭頂的一張天網!
提醒您
「個人徵信至關重要,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惡意逾期都會影響自己的徵信記錄,欠款終究是要還的,因惡意逾期最終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得不償失。」
--來自金融領域律師
小編提示您,根據央行徵信報告規定,逾期信息自此筆借款還清時起,會在徵信報告中停留5年,在5年內都是沒辦法通過還清貸款註銷帳戶的方式美化徵信報告的。建議借款用戶及時關注自身信用狀況變化,按時足額還款,維護良好信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