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隔離病房擅自離開近40個小時後,香港確診男子李運強至今未見蹤影,警方正在全城通緝。
綜合港媒昨日(19日)報導,當日,香港警方發布通報:接到伊利沙伯醫院的報警稱,李運強於18日下午大約5點左右離開醫院沒了蹤影,他身高1.6米,中等身材、黑色短髮,離開醫院時穿著病號服、深藍色外套、運動鞋,戴著外科口罩。
警方表示,根據香港法例《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第599A章第28條,如任何在醫院、老院、殘疾院舍、幼兒中、療養中或相類場所內被檢疫或隔離的逃走,即屬犯罪,經定罪,可處罰款5,000元及監禁2個。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介紹,該患者住院期間就一直是不合作的態度,一些治療和檢測,一定要醫護人員多次勸說才配合。逃走前一天,他就曾擅自離開隔離病室。事發當日,醫護人員發現他逃走時,馬上追出去,但他「跑得太快」。
如今,離開醫院近40個小時後,李運強仍未現身。
昨天上午10點,4名警察來到李運強的住所,在樓裡檢查了近1個小時沒有發現李運強的蹤影,於是離開。
下午1點多,有消息稱在油麻地永星裡附近的仁俊大廈發現李運強蹤跡,警方進入大廈搜查,沒有結果。晚上9點多,幾名身穿防護服的警察藏在李運強的住所展開調查,停留約10分鐘,發現李運強不在,於是收隊離開。
記者走訪發現,李運強住的小區大門幾乎沒有防禦措施,人們可自由出入,沒有消毒痕跡。只是在樓梯的告示板上有一則通知,稱本棟樓月初有一名58歲女子確診,呼籲大家戴口罩。
李運強沒有家人,有附近的業主透露,李運強曾經曾想租房子,但他看起來行為躲躲閃閃的,很像癮君子,所以拒絕了。
與此同時,李運強未逃離前所在的伊利沙伯醫院A座10樓隔離病房安保措施也沒有明顯加強。
10樓共有A10、B10、C10三個隔離病房,每個隔離病房內又有不同的小病房。
從大堂進入病房,得先經過隔離病房的兩道門,再經過小病房的兩道門。醫護人員可以刷卡進入病房,但如果想從病房裡面出去只需要按開門按鈕便可。
三個隔離病房外都貼有「高風險病人區域,謝絕探訪」,但訪客如果想要探望確診病人,只要體溫沒有異常,就可以進入隔離樓層隨便行走,工作人員即便看到了也不會過多查問。
李運強的逃離引發香港民眾恐慌,被問到是否會加強安保,庾慧玲稱,若經風險評估,有需要的話可以派保安員駐守病房,但患者大部分都很合作,所以不會在負壓病房派常駐保安。
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稱,病人逃脫的事件在全球也鮮有聽聞,病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她同時表示,政府應該檢查現行罰則和醫院保安戒備是否足夠,例如應該加派保安人員及加重判刑,起到阻嚇作用,避免同類事情再發生。
對於此事,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政府可要求確診者佩戴電子手環,離開特定區域警鈴就會響;也可以在特定區域上鎖,並在出口處安排保安、警察,達到雙重防護,防止病人從隔離病房逃走增加社區風險。
來源:觀察者網風聞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