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啼豆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李翰祥在邵氏混得風生水起,和嶽楓、陶秦和羅臻並稱為邵氏「四大王牌」。彼時電懋和邵氏鬥得正酣,電懋話事人陸運濤鼓動李翰祥自立門戶,禁不住「誘惑」的李翰祥遠走臺灣自組國聯影業。
李翰祥從香港帶走正在拍《七仙女》的姜清,還有新人汪玲,與臺灣的甄珍、鈕方雨和李登惠組成「國聯五鳳」。開啟了長達十年的銀幕「五鳳呈祥」時代。
「國聯五鳳」中最美的兩位要數甄珍和汪玲了。演技方面,汪玲要比甄珍差著一些。
甄珍
甄珍兼具古典和現代美,古典美的神韻要更加突出一些。
她最佳的演出要數在李翰祥的《緹縈》中 ,角色內斂又具有層次感。這部影片也是中國最好的古裝片之一,是一部被忽視的傑作。
甄珍
喜歡甄珍古裝扮相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李翰祥執導的《天之嬌女》和《鳳陽花鼓》。這兩部影片把甄珍的古典美發揮到了極致,也是甄珍的顏值巔峰。
至於她的現代扮相可能更讓我們體會到她的演技方面,可以看看她和臺灣「電影教父」李行合作的《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和《彩雲飛》。
汪玲
汪玲銀幕的最佳表現是在李翰祥執導的《辛十四娘》中,一個人狐結姻的悲傷故事。世人多狡詐和算計,薄情寡義。辛十四娘雖流落風塵救夫出囹圄,然流水無情,十四娘傷心離去,永斷俗世塵緣。
汪玲
影片古風古韻,深山古剎意境幽遠,舞榭亭颱風中屹立,很好地還原了時代風尚。李翰祥依然是電影界的歷史文化學家。
喜歡汪玲的朋友還可以看一看她在國聯的其它影片,基本為現代言情片,像《菟絲花》、《幾度夕陽紅》和《遠山含笑》都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