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財經
鳳凰網財經訊 在家電行業有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可謂是「中國最低調富豪」。學歷只有小學,卻把1家資產5000元人民幣、只有23人的小廠,打造成現在市值超4000億人民幣的家電巨頭。坐擁1800億身家,2019年胡潤富豪榜排名第4,被董明珠視為「最大的敵人」,他就是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
何享健,1942年8月出生於廣東順德,1968年5月,何享健集資5000元,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1992年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層經理人股權收購,2012年8月26日,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現任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榮譽主席。
據美的官網介紹,美的1968年成立於中國廣東,如今是一家覆蓋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創新業務四大板塊業務的全球科技集團,在全球擁有約200家子公司、約150,000名員工,業務涉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的連續四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2019年排名第312位。
家族財富位居胡潤榜第四 控股7家上市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何享健目前仍控股五家公司,包括美的控股有限公司、佛山順德君域管理有限公司、寧波美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佛山市順德區利迅投資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順德區開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據胡潤研究院2019年10月10日發布了《2019胡潤百富榜》,時年77歲的何享健及其兒子何劍鋒以 1800 億元排名第四,這是何享健在胡潤百富榜上的歷史最高排名,這也是製造業在2019年榜單中的最高排名。2020年2月26日,何享健家族以1820億元財富位列《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第41位。2020年4月7日,何享健以216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36位。
2020年4月31日,美的集團公布了其2019年年度報告和一季度報告,其中,2019年營收2793.81億元,同比增長6.71%,歸母淨利潤242.11億元,同比增長19.68%;而一同公布的一季報,其營收同比下滑22.86%,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21.51%,疫情給美的的一季度經營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何享健是以製造業起家,但是其對資本卻十分看重。「我們要從做產品到做企業,從做企業到做資本。下一步,我們的企業不光要講效益、講現金流,更重要的是看企業的市值,進行市值管理。現在的世界靠的是科技和資本,只要有錢、有科技,就什麼都能做到。」
2001年,何亨健和管理層完成了MBO,美的由鄉鎮企業變為民營企業。2004年,美的併購了合肥榮事達和廣州華凌,繼續擴大在家電業的份額。同時,美的不斷在嘗試多元化。
何享健在不斷將部分白電資產調整到上市公司後,何享健開始為美的電器找尋外資戰略投資者。而引入高盛,也成為其資本運作中的一出大戲。
2006年11月25日,美的電器發布公告,將向高盛集團全資子公司GSC apital Partners Aurum Holdings 定向增發7559.5萬股,以募集資金7.17億元。據悉,高盛集團進入後,將佔美的電器擴大後總股本10.7%,成為美的電器第二大股東,這項交易仍需商務部的批准。
2007年6月,美的電器收到了國家商務部籤發的關於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的批覆文件,原則同意公司向美國高盛集團(Goldman,Sachs&Co.)全資擁有的GS Capital Partners Aurum Holdings定向增發7559.5萬股。
引進高盛,美的電器募集資金約7.17億元,計劃將募集資金的27.89%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另外的72.11%即5.17億元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預計資產負債率降低到55%左右,以此實現降低負債率的目的。
2013年9月18日,美的電器(000527.SZ)從深交所註銷,美的集團取代之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代碼更改為「000333.SZ」,股票簡稱更改為「美的集團」。集團整體上市後,上市公司將不再僅有冰洗空等白電業務,小家電、物流和電機業務也將進入。
在早年完成簡單併購後,輕車熟路的何享健開始在上市公司中大施拳腳。截止目前,美的在科創板已投資3家企業,它們分別是樂鑫科技(688018.SH)、埃夫特和有方科技(688159.SH)。
在2019年5月8日之前,何享健還是小天鵝A(000418.SZ)的實控人,但在2019年下半年時,小天鵝A(000418.SZ)併入了美的集團(000333.SZ)。除此之外,何享健還間接控制德國上市公司庫卡集團(KUKA Aktiengesellschaft),並與其兒媳盧德燕共同為新三板公司美的物業(839955)的實際控制人,同時盧德燕還是港股上市公司美的置業(03990.HK)的唯一實際控制人。何享健兒子何劍峰則實際控制著A股上市公司盈峰環境(000967)、華納百錄(300291.SZ),加上美的集團(000333.SZ)、合康新能(300048.SZ)在內,總數繼續維持在7家。
美的接班人:不選「獨子」選「職業經理人」
現今,國內很多富豪家族都迎來了第二代接班人,比如香港的李嘉誠家族、李兆基家族,大陸的碧桂園、新希望集團等等,這些龐大的家族企業,毫無例外都將權柄交道了家族的第二代傳人手中,子承父業,這是中國最傳統、最常見的傳承方式。
與許多白手起家的中國商人不同,何享健選擇在「企業外」培養自己的兒子。據悉,何享健曾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世界500強企業,從中總結出一條規律:很多企業的沒落都和家族式管理、傳承脫不開關係。何享健在客觀分析了他的家族以及美的運營情況之後,認為家族式企業對美的弊遠大於利,所以他很早就放言,美的一定不會成為家族式企業。為了兌現這一承諾,2012年,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又在不久後退出集團董事會。在「美的系」企業決策層裡,沒有何氏家族成員,包括何享健及他兒子何劍鋒。何氏家族僅僅作為大股東存在,即使在持股方面,子女也都避開,形成「公公+兒媳」的持股組合。
何享健唯一的兒子何劍鋒,多年來無意涉足美的的經營,在2012年美的集團更朝換代中,僅以董事身份,位列在新一屆美的集團董事會的10名成員之一。但這一切,似乎並不阻礙何劍鋒在美的集團之外的商業江湖中「鋒芒畢露」。
據了解,1994年之前,何劍鋒是做空調製造相關生意。1995年到2002年他成立了多家企業,包括廣州東澤電器公司、順德北滘盈科電子公司,並且成立了盈峰集團。他做的行業涉及到了商業零售、電子、投資等,在這些領域中,他後來才把重心放在投資上。
可是在2003年之後,何劍鋒突然頻繁出售資產,套現1.2億元。先是賣掉了盈峰集團控股的東澤電器,然後又賣掉了盈峰集團旗下的現代電器,最後又出售了金科電器。東澤電器是當年廣州最大的家電連鎖零售商。將電器業務都出售之後,何劍鋒便開始注重投資。
2007年,何劍鋒還成立了合贏投資,專門做投資業務。接著,他還將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的股權收購了。也正是在這一年,父親讓何劍鋒回到美的工作,接手美的持有的上市公司上風實業25.2%股份,成為上風實業的第一大股東。
2012年,年過70的何享健考慮退居二線,希望何劍鋒能回來繼承家族企業,可是何劍鋒不願意。何享健而後將公司交給了與兒子何劍鋒同歲的方洪波。
有意思的是何劍鋒一方面崇尚自由,追求自己的興趣,另一方面卻不斷從美的集團獲取資源、人脈資源,在美的的生態鏈裡,他的身影無處不在。在盈峰控股官方發布的關聯企業中,美的控股、美的集團、美的地產赫然在列。
與此同時,雖然美的集團現由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管理,但退居幕後的何享健,仍然掌握著美的的戰略方向。
據悉,美的集團控股股東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49%,美的控股由何享健實際控制,持股94.55%。美的控股剩餘的5.45%股份,則是由何劍鋒的妻子盧德燕持有。早在2009年,盧德燕就曾以19億元的身家躋身胡潤女富豪榜的第42位。
兒子「遠走高飛」,除了兒媳,兩個女兒在家族中也佔據重要的地位。大女兒何倩嫦實際控制的合肥百年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同時,何倩嫦與其妹妹何倩興,均為合肥市會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東。上述企業主要生產模具、塑膠製品,屬於美的集團的上遊產業。
工商資料顯示,何倩嫦、何倩興均為佛山市順德區盈海投資有限公司(均持股4.55%)、廣東順德瑞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均持股4.55%)的股東,這兩家公司大股東均為盈峰投資。盈峰資本管理的基金廣東盈峰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中,寧波普羅非、何倩嫦、何倩興均在股東之列。
部分綜合來源於:環球老虎財經、聚富財經、運營電商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