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導演郭帆:《流浪地球》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火了?

2021-02-15 齊魯晚報

截止3月14日,

電影《流浪地球》票房達到46.16億,

不僅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二高的電影作品,

也是一個多月以來最受關注的文化現象。

《流浪地球》的嘗試是否為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開啟了一扇大門?

《流浪地球》為什麼出現在當下並受到歡迎?

中國科幻電影相對於好萊塢處於什麼樣的水準?

3月13日,《流浪地球》導演、從山東走出去的電影製作人郭帆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暢談《流浪地球》製作的臺前幕後。

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郭帆剛從美國回來,目前《流浪地球》正在北美地區上映,郭帆參加了影片在美國部分場次的影迷見面會。

郭帆介紹,《流浪地球》目前在北美地區的票房是580萬美元,是近年來華語片在北美地區的最高成績

「一開始是在64家影院上映,現在大約是100家,主要是華語觀眾,反響還是比較好,上座率都在90%以上。」

郭帆介紹,《流浪地球》的非華語觀眾相對較少,

「美國觀眾的觀影習慣是不看字幕,而咱們的《流浪地球》以中國普通話為主要語言,非華語觀眾接受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

即使不算在北美地區的優異成績,《流浪地球》已然「火了」,郭帆表示,影片確實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但我個人沒有這個『火了』的感受,生活和心態上也沒太多的變化,因為之前《同桌的你》上映的時候有類似的經歷,所以這次就會平淡很多。只是《流浪地球》票房過十億的時候,我鬆了口氣,這個時候影片基本保本了,不虧錢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有機會做後面的項目。」


在《流浪地球》上映前,郭帆承認自己非常忐忑,有一場點映是針對科幻界的知名人士的,也包括劉慈欣老師在裡面。在那場放映時,郭帆在影片開場熄燈十分鐘後,才溜著牆邊兒進去,坐在角落裡,暗中觀察大家的反應。

郭帆的忐忑,源自於《流浪地球》這部作品的來之不易。從籌備到上映的四年間,《流浪地球》其實每天都會遇到新的困難,各個方面都有,甚至在前期準備過程中,因各種原因項目差點夭折。但在郭帆看來,最大的困難還是來自於信任,一開始這個項目的團隊只有兩個人,來自外界的審視都帶有懷疑的意味,為什麼是你?你有什麼能力?你能不能做好一個科幻片?一切都靠一點點的努力去證明。從故事大綱到劇本,從3000多張概念設計,到8000多張分鏡頭畫稿,一個關於電影大致的雛形逐步清晰,從而慢慢讓合作夥伴建立起信心。團隊人員,也從兩人到最後的7000餘人,共同完成這樣一個項目。

出生於1980年的郭帆是山東濟寧人,目前「火了」的《流浪地球》,不是郭帆的第一部作品,2011年,郭帆自編自導電影處女作《李獻計歷險記》上映,並於次年獲得第16屆韓國富川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不過影片的票房並不理想。2014年,郭帆執導的第二部導演作品《同桌的你》票房大賣,同年影片獲得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大獎和第10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

從《李獻計歷險記》到《同桌的你》再到《流浪地球》,郭帆的成長非常明顯。郭帆承認,在《李獻計歷險記》上映後,自己進行了深刻思考和改進,寫了三萬字的總結,提醒自己在之後作品中著重考量觀眾需求和藝術追求之間的平衡點,

「在《李獻計歷險記》中,我創作的自我表達算是比較多的,到了《同桌的你》,我的自我表達可能不到一半。《流浪地球》中自我表達可能佔比不到一成,但也可以說自我表達和觀眾需求融合在了一起,兩者的統一性比較好。」


在郭帆看來,從觀眾需求說,《流浪地球》或者說科幻片在2019年到來正逢其時,

「科幻電影從屬性上講和其他類型片有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它和國家的綜合國力是息息相關的,比如說前段時間中國玉兔登月,證明了我們的科技實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觀眾看到電影裡的中國太空人和空間站,才會有信服感。」

《流浪地球》有許多具有中國文化特徵的設置,

「電影有很多中國式的情感元素在裡面,比如父子關係。當然,我們也在電影中建立了一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比如最後救援任務的完成,其實是有很多其他國家的參與。」

郭帆說,文化表達上的差異,是中國科幻電影和好萊塢大片的本質區別,

「我們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民族,而西方是面朝大海仰望星空的民族。我們對土地的那個深厚的情感與西方是不同的,所以我們的影片中才會出現帶著地球去流浪的設置;第二個是集體主義的精神,發動機壞了,不是超級英雄來救援,是無數個救援隊出發集體行動。

 「對於我本人來說,我一直就是想拍科幻類型的電影,我當導演就是為了拍科幻電影。」

郭帆說,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李獻計歷險記》就是一部科幻電影,但促成《流浪地球》這樣的大製作科幻電影的,一方面是劉慈欣的原著,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嘗試更完備的工業流程,

「2014年,我們幾個導演去美國學習,看到了和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差距,我們和好萊塢的差距主要存在於電影工業化中,打個比方說,我們還是手工作坊,但是好萊塢的工業體系已經達到了產業化。而做科幻電影,可以很好地歷練這種工業流程,從美國回來後,我們這幾個導演都在嘗試做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的成績有目共睹,不過郭帆很清醒,不管是科幻片還是整個電影工業,華語片同好萊塢差距明顯,

「從拍攝和實際製作中,我們還存在25到30年的差距。當然,因為現在的全球化、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新技術的使用,比如3D列印,VR技術等,我堅信我們可以通過十年的時間來追趕上。我們的後期特效與好萊塢也存在著10到15年的差距,目前只能夠達到他們的中遊水平。」 

儘管與好萊塢差距明顯,《流浪地球》的標本意義依然不小,影片有75%的特效是由國內團隊來完成的,另外25%是韓國和德國的團隊完成。郭帆說:

「我們從海外團隊中學習了很多的經驗,也利用他們的成果來激勵我們國內的團隊。」


之前業內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觀眾對好萊塢和中國科幻片的寬容度不一樣,觀眾對本土科幻片的寬容度相對低一些,認為這是國產科幻片難拍的另一原因。對此,郭帆表示自己並沒有太受這方面的困擾,

「其實在《流浪地球》之前,在整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的市場佔比已經超過6成,高於好萊塢製作,這樣的比例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國產片包括國產科幻片都應該自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倪自放

編輯:daidai

複製下方關鍵詞 並回復獲取精彩內容

丨濟南網紅外賣丨山東人倒裝句 丨冰淇淋盤點丨

丨零食冷凍大體驗丨臥底濟南Apple零售店丨

丨濟南小龍蝦外賣丨小眾飾品丨趣聽丨福利丨

丨我想撩一下晚報菌丨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理智與情感」
    而是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明顯帶有農耕文明孕育下「有土,斯有人」意涵的中國方案:為地球裝上發動機,衝出地月軌道、進而衝出太陽系……人類與地球的命運捆綁在一起,於宇宙洪荒間流浪。浪奔,浪流。二十年,彈指一揮。電影《流浪地球》正在國內正式公映。海報上,郭帆與劉慈欣的名字,分別作為「導演」與「原著/監製」會師在一臺碩大無朋的重聚變行星發動機旁。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一個從法學院畢業的導演
    訂刊電話:010-83938198訂刊傳真:010-83938216過年期間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刷屏口碑、票房雙雙爆棚很快,導演郭帆的故事刷屏勵志人生鼓舞懷揣夢想的青少年 出乎很多人意料郭帆本科念的是法學專業
  • 導演郭帆:《流浪地球》續集正在籌備中
    11月19日在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論壇「光影中國夢」上,與會嘉賓郭帆導演透露了一些大家關心的《流浪地球》續集籌備情況。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我們的科幻片還是小學生,一片蠻荒有待耕耘
    為什麼被寄以厚望?或許是因為《流浪地球》的呈現方式,是過去我們最常見的好萊塢的科幻大片類型,一邊是氣候嚴重改變的地球,人類為了延續找到了全新的生存模式,另一邊是國際空間站,主角為了拯救世界必須在外太空做出艱難的選擇。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拍成現在這樣沒有遺憾
    電影開拍以後,郭帆平均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連續幾天不睡覺也是常事,這不光是因為焦慮,也因為事情實在太多,「物理時間不允許」。比如有個鏡頭,修改了251稿,郭帆簡單算了算,哪怕修改一次要三分鐘,修改完也要12小時。而《流浪地球》的素材裡,單單特效鏡頭就有四千多個,幾乎每一個鏡頭都需要反覆打磨。拍攝時候也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 專訪郭帆:《流浪地球》之後,為什麼拍抗美援朝?
    環球時報:許多觀眾比較好奇,繼《流浪地球》之後,你為什麼會選擇拍攝一部抗美援朝題材戰爭片?郭帆:我覺得男性導演心中可能都有一個拍戰爭片的夢想,同時加入此次聯合創作,我覺得很光榮,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環球時報:包括前期的幾大戰役在內,抗美援朝過程中發生過許多英雄事跡,這次為什麼選擇拍攝一座工兵橋的故事?郭帆:其實有很多方向,但是我們最初討論的時候,就想能不能找一個之前沒有用過的視角。看了很多資料後發現有這樣一段修橋的故事。
  • 郭帆:《流浪地球》之後,我為什麼拍抗美援朝?
    本片由管虎、郭帆和路陽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兩個月內完成拍攝,首日票房破億,首日排片18.4萬場更是刷新國產電影首日場次紀錄。「修橋不是打仗,修橋也是打仗」環球時報:許多觀眾比較好奇,繼《流浪地球》之後,你為什麼會選擇拍攝一部抗美援朝題材戰爭片?郭帆:我覺得男性導演心中可能都有一個拍戰爭片的夢想,同時加入此次聯合創作,我覺得很光榮,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
  • 《流浪地球》的成功,全靠導演郭帆精彩的忽悠
    如果電影《流浪地球》沒有成功,那麼導演郭帆就會被定性為一個業界騙子。 曾稱他是「騙子」的人,可不止一個兩個。 說回《流浪地球》,這回錢有了,缺的就是人了。於是接下來郭帆便開始馬不停蹄地尋找演員。由於他計劃將大部分資金用於視效製作,所以留給演員的片酬不會太多。那麼這個不會太多的片酬是多少呢?——每人5萬。 他找了很多二三線的小明星,然而這些小明星先看了看報價,又看了看劇本,最後都用懷疑的眼光看著郭帆:這大概是個搞傳銷的騙子吧?
  • 導演郭帆自曝堅持拍《流浪地球》的原因,聽了讓人細思極恐!
    而《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在採訪中坦言,《流浪地球》拍成這樣,他已經盡了個人最大的努力,沒有遺憾。眾所周知,在此之前,中國電影幾乎沒有任何科幻電影拍攝的經驗,《流浪地球》就是「吃螃蟹的第一人」。在2014年,我國派出一批年輕導演去好萊塢學習,其中就包括《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郭帆說那個時候看出中國電影工業和美國電影工業的差距。
  • 導演郭帆確認《流浪地球》加長版年內上映
    19日晚,《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製片人龔格爾在導協年度表彰大會新浪直播間回應:《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究竟何時上映?郭帆:肯定年底前上映,因為叫《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2021年上映就不對了。來源:新浪娛樂
  • 夏雨郭帆開場,《流浪地球》獲「年度影片」……
    昨晚,中國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頒出各獎項年度導演:王小帥《地久天長》年度特別表彰:《我和我的祖國》年度影片:《流浪地球》年度男演員:王景春《地久天長》年度女演員:周冬雨《少年的你》年度編劇《流浪地球》獲頒年度電影《流浪地球》獲2019年度導協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影片。導演郭帆在臺上表示:「好感慨,這個項目四年的時間,臺前幕後7000人,我們想做一個加長版把票房貢獻給院線。
  • 導演郭帆確認:《流浪地球》加長版將於年內上映
    1905電影網訊 9月19日,第十一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舉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製片人龔格爾談到了該片加長版《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的上映時間。郭帆表示:「肯定年底前上映,因為叫《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2021年上映就不對了。」
  • 郭帆導演金雞電影節重磅官宣電影《流浪地球...
    活動現場,「中國科幻第一人」、電影《流浪地球》的監製劉慈欣,與電影《流浪地球》領銜主演吳京錄製視頻向郭帆導演「催更」引現場笑聲不斷。熱血與感動奉獻與堅持 希望是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11月26日,在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官方特別展映——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金雞特別放映會在福建廈門隆重舉辦。在與現場觀眾重溫了137分鐘的熱血與感動後,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先生首先對導演郭帆表達了欣賞之情:「一個學法律的好導演,原來是個夢想家。
  • 郭帆透露《流浪地球》續集進展,將拍成三部曲,原班人馬回歸
    憑藉著《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郭帆導演已經成為了華語影壇最受關注的新導演,其實他現在的地位也已經是一線電影大導演了。觀眾關注他,其實還是希望看到更多的作品。「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的論壇,在論壇上,郭帆導演作為特邀嘉賓發言,郭帆導演透露,拍攝完《流浪地球》第一集之後,發現了很多問題和教訓,也總結了很多經驗。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 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26日,《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2023大年初一,前作主要角色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發來VCR,暗示自己會回歸續集!那麼,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 導演郭帆:我給《流浪地球》打一百分
    這是巨大的一個區別,而且這個區別不光是在工具上,還包括管理方式,以及我們的觀念上,這個是全方面的差距。而我們大概要用十年的時間去追趕好萊塢的電影工業。中國新聞周刊:你覺得十年夠嗎?郭帆:我覺得十年差不多能夠追到中等偏上的水準。
  • 導演郭帆採訪確認啦!《流浪地球》加長版年內上映
    2019年度表彰大會舉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製片人龔格爾談到了該片加長版《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的上映時間。郭帆表示:「肯定年底前上映,因為叫《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2021年上映就不對了。」
  • 對話導演郭帆:選擇希望,相信未來(1872期)
    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流浪地球》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流浪地球》獲得了最佳視覺效果獎,評語中寫道:「影片在視覺效果方面有極大的雄心和抱負,在最終的呈現來看,有很高的完成度。」據了解,流浪地球的特效團隊有2000多人,他們日以繼夜地工作,才有了《流浪地球》最終的視覺呈現。
  • 《流浪地球》獲北京文學藝術獎,導演郭帆曬證書,引發熱議
    5月22日下午,電影《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在某社交平臺上曬出影片獲得第九屆北京市文學藝術獎的證書,表示會繼續努力,不負所期,一時間引發了熱議。
  • 郭帆透露打造《流浪地球2》,預計需要四年時間,3D建模未來無限
    1月11日,「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在京舉行,導演郭帆獲得「2019榮譽推介導演」,郭帆說,新的一年要把一切歸零,重新出發。活動後,新京報記者也專訪了郭帆,他介紹了《流浪地球2》的籌備情況。去年春節檔《流浪地球》一路逆襲成為爆款,至今以46.8億元的成績位於中國影史榜第三,郭帆說今年春節檔終於可以回家過節了:「這一年來,《流浪地球》給我、以及整個團隊帶來了很多榮譽,這也更需要我們沉澱下來。我希望2020年一切歸零,主要是一個創作心態,希望能夠重新去挑戰更高的、滿足觀眾預期的影片。在《流浪地球》下映後我們也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可以看到觀眾對科幻這個類型還有更多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