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在早期被稱作抗日雷劇,這樣的電視劇通常是借我國觀眾的愛國精神,一味追求商業價值,其特點為: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白痴化,即使遭到許多觀眾的吐槽,他們卻只重視收視率。
畢竟影視劇市場確實不盡人意,要麼被踢出黃金檔,要麼被禁止,能拍的東西並不多,想要拍出精品,也就更難了。
在15年前,《亮劍》稱得上是抗日題材劇中的精品,自2005年播出至2010年,累計重播達到了3000次,至今,筆者對李雲龍的那句「我的義大利炮呢?快拉出來,轟死山本那孫子」,記憶猶新。
據了解,《亮劍》中的李雲龍原型便是參加過長徵、神頭嶺戰鬥、響堂鋪戰鬥、邯鄲戰役、定陶戰役、襄樊戰役、進軍大別山、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等諸多戰役的王近山將軍。
王近山將軍是人才,《亮劍》是部經典,但新上映的《亮劍3》卻是一言難盡,八路軍住別墅抹髮膠?也難怪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全網下架。
在介紹中,該劇仍是以李雲龍主要原型王近山將軍等英雄故事為模板,要注意的是:全新創作的青春版戰爭史詩。簡單點理解,就是披著「抗日戰爭」外衣的青春偶像劇,比抗日神劇更上一層樓。
銘記歷史,因為抗日戰士們是歷經重重苦難,才換來了如今的和平,而並非是始終保持良好的形象,動動「金手指」便能轉變戰局,還能在炮火連天中品嘗咖啡,甚至說:「糖放多了!」
不僅讓人想到60年代的新一批學生見王近山將軍上廁所還需要坐一把椅子,便指責說他搞特殊化,生活腐朽。
「雷霆戰將」作為《亮劍3》,意在吸引年輕人觀看,便更需要尊重事實、尊重歷史,如果家裡面的小孩看了這劇後,對尚且在世的老兵說:「書上說抗日十分艱難,但你們卻也打髮膠、住大別墅,也沒多辛苦啊!」
估計老兵得掄起棍子,揍小孫子一頓,即使想說,他們又該如何對自己的晚輩說起當年的艱苦歷程?
在劇中,戰地醫院的護士們穿著合身得體的裙子就算了,還踩著雙高跟鞋,戰地護士隨軍輾轉各地,其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當年的水泥路還沒有現今這麼多,而且部隊通常會選擇做山路等不會暴露行蹤的地方,高鞋跟該怎麼走?
儘管劇組找出了抗戰時期女兵們穿裙子的照片,但每一位角色的形象都與歷史相距甚遠,從1931年的九一八算起,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我國歷經14年的抗戰,是部血淚史,其中不乏溫情故事,但戰場向來殘酷。
抗日戰爭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對歷史的歪曲,也是對浴血捍衛家國的先烈們的不敬,雖然說電視劇不可當成紀錄片來看待,但偏離歷史太遠,實在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