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的追悼會上,喬丹流著眼淚說:「當科比去世時,我感覺自己的一部分也逝去了。現在,我環顧整個體育館,看著整個世界,所有人的一部分也逝去了,但這些記憶將和我們在一起,讓我們陷入沉思。」
或許對於莎娃來說也是如此。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 · ·
昨晚,網球名將莎拉波娃公開了自己的退役決定,在昔日對手李娜38歲生日的這天晚上,莎娃宣布放下手中的球拍,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她在告別長文中說:「不論我在人生的新篇章裡選擇做些什麼,我都會繼續進步,攀登和成長的腳步不會停歇。」
她踐行了誓言,選擇了在《VOGUE》,而不是在醜陋的地毯上宣布退役。
擁有無數個高光時刻,也頂著非議、汙點,莎拉波娃在即將33歲的時候宣布退役,她的20年職業生涯中,從不缺改變的勇氣與果決。
1.
/ 我不是任何一個別人,
我是瑪麗亞·莎拉波娃 /
只需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天才運動員往往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不可一世的野心和自信。
莎拉波娃就是如此。
莎娃5歲的時候在莫斯科參加一場表演賽,主辦方安排了一個「和明星打球」的活動。
在一大群孩子中,5歲的莎娃一下子就得到了教練的注意。因為莎拉波娃從拿下第一分開始就旁若無人地大喊「come on!」給自己加油。
後來,在大滿貫賽場上,莎拉波娃的嘶吼也經常遭到對手的抗議,她自己也很無奈:「當我事後在電視裡聽到自己的叫喊,我也不喜歡這樣,但我控制不住自己,從4歲時我就會大喊大叫,這個習慣沒辦法改變。」
1987年4月19日,瑪利亞·莎拉波娃出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小城尼爾根。
4歲時,莎拉波娃第一次拿起球拍,並且愛上了這項運動。
1993年,莎娃被爸爸帶去了莫斯科的表演賽,就是在那裡遇到了自己的伯樂——網壇的傳奇人物納芙拉蒂諾娃,他建議莎娃去美國接受專業的網球訓練。
於是,父親變賣了所有家產,決定舉家前往美國。
1995年,初來乍到的父女倆不會說英語,口袋裡也只有700塊錢,著名的尼克—波利泰尼網球學校拒絕了莎娃的申請,理由是年紀太小。
父親沒有放棄,一邊打零工掙錢,一邊繼續帶著莎娃訓練。半年後,莎娃終於成為尼克網校的學生。
在少年莎娃的世界裡,只有輸和贏、自己和對手,常年的艱苦訓練也讓她養成了堅韌的性格,她不願意、也不需要和別人建立友情,只需要贏。
莎娃回憶說:
每當看到同齡人坐在昂貴的汽車裡的時候,我都會提醒自己我是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並為此而感到滿足,有時候你會遇到一些懷疑的目光,有人看到你時回想,大概是爸爸給這個被慣壞的孩子買的路虎吧,我卻想說,不,親愛的,是我自己買的。
2004年的夏天,17歲的莎拉波娃在溫網決賽中戰勝小威廉士,奪得職業生涯的首個大滿貫冠軍。
她雙腿跪地的畫面,讓全世界的人都記住了這個青澀又帶著殺氣的女孩。
這一刻似乎是命中注定的。
也是在那一年,米斯金娜的法網冠軍、庫茲涅佐娃的美網冠軍以及俄羅斯隊歷史上首次聯合會杯冠軍,讓俄羅斯「紅粉軍團」頓時名聲大震。
而莎拉波娃的成就,拿出來更是讓所有人驚豔:
2005年,18歲的她第一次登頂WTA排名世界第一;2006年,她在美網戰勝海寧贏得了自己的第二個大滿貫;2008年,澳網折桂;2012年,法網折桂;2014年6月7日,她收穫了第二座法網冠軍,這是她網球生涯的第五個大滿貫……
莎拉波娃的外形,決定了她不可能只在賽場上發光發熱。
長腿、健美、冷酷,所有的特質都讓她不得不成為時尚界的寵兒。
《福布斯》曾評價說:小威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子網球運動員,但贊助商們往往在尋求合作對象的時候,會避開這個擁有21個大滿貫冠軍的巨星,而是去找長得更漂亮的莎拉波娃。
漂亮真的能當飯吃,年輕時的莎拉波娃對此還不屑一顧。
2.
/ 孤傲的靈魂,可敬的對手 /
2016年3月8日凌晨,莎拉波娃召開發布會宣布:她接到了ITF的信函,被告知此前長期服用的藥物被列為違禁藥物,導致沒有通過澳網藥檢。
莎拉波娃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她從2006年起就開始服用含有米屈肼成分的藥物,用於治療鎂缺乏和家族遺傳的高血糖等病症。
ITF在去年年底就已經給她發了郵件,通知她服用的藥物在2016年1月要被列為違禁藥品,但自己卻錯過了這封重要的通知郵件……
對於這樣的解釋,有人認為是謊言,也有人說這是歐美國家為了制裁打壓俄羅斯而採取的非常規手段。
對於莎娃被禁賽,昔日的對手都流露出一種「牆倒眾人推」的氣勢。
「她是一個非常不討喜的人,很傲慢、自負和冷漠。當我在更衣室坐在她旁邊時,她連一句Hello都不說。」世界排名最高來到過NO.10的斯洛伐克名將齊布爾科娃說道。「我們所有參賽的WTA球員都在說她是個騙子,我們有理由質疑她所取得的成績。」法國選手梅拉德諾維奇直接在發布會上炮轟莎娃。曾在巴塞隆納奧運會奪得女單金牌的美國名將卡普裡亞蒂,同樣不留餘力地放出狠言抨擊莎娃:「我可沒有高收入的團隊來幫我出謀劃策,怎樣欺騙公眾,我就等著調查人員抓住她的把柄。」
作為莎娃的老對手,小威就顯得拐彎抹角多了:
「大多數選手都是以誠實的態度來面對比賽,他們會採用正確的方式來爭取勝利,想要取得成功必須日復一日地苦練。在我們看來,誠實永遠是最寶貴的品質。」
莎娃的確不是一個討喜的人,她孤傲、冷酷、全身上下都貼滿了「生人勿近」。
她會在賽場上直接嘲諷疑似詐傷的對手:「乾脆給她去量個血壓吧!」
還有和宿敵小威的賽前合影,更是沒有半點友好氛圍的名場面:
但她確實也是個可敬的對手,因為她永遠努力、認真,一絲不苟地對待著每一場比賽。
而無可爭辯的事實是,莎拉波娃確實被禁賽15個月,服用禁藥的問題也成為了她職業生涯中一個巨大的汙點。
驕傲如莎娃,發布會上雖然向藥檢低了頭,但是絕不能向比賽認輸:
「我知道很多人都認為我今天會宣布退役,但即便要退役,我應該也不會選擇在洛杉磯市區的酒店(舉行),特別是這兒的地毯實在太醜了。」
2017年,解禁後的莎拉波娃重返網球場,但長期存在的肩傷一直困擾著她,已經無法回到她應有的網球水平,戰績一落千丈。
隨著年齡增大和傷病不斷,她的狀態再也無法回到當初,過去這兩年多時間裡,她只在2017年天津國際賽中拿到過一個冠軍,最新排名跌到了世界第373位。
當年的藥檢失敗,一夜之間,贊助商都棄莎娃而去,造成她一年2000多萬美元的收入損失,但是莎娃並不會因為這區區2000多萬變得拮据。
相對於其它方面的收入,莎娃的獎金收入簡直不足為道。
值得一提的是,莎娃親自參與設計了洛杉磯的豪宅,混凝土牆、石灰華地板,有著很濃鬱的日式建築風格。
或許菊與刀的雙重品格,才是靈魂深處的莎拉波娃。
3.
/ 女子體壇商業價值第一人 /
多年前,十幾歲的波娃參加溫網比賽時,她已經覺察出自己的不同。
莎拉波娃說:「我走在倫敦的大街上,突然發現人們都在盯著我看。我知道自己不醜,但我不知道他們盯著我是因為我不醜,還是因為他們在電視上看見過我。」
但又有誰能拒絕「美」帶給自己的優勢呢?
17歲時,美少女莎拉波娃已經有了經紀公司,著名的國際管理集團(IMG),IMG不但代理她的網球事務,還代理她的「模特」業務。
有人說她是「男人的夢想」,可莎拉波娃仍然認為,這些風光對自己沒有多大意義,她說:「我只在乎勝利。我對模特工作一點興趣都沒有,那太無聊了!」
即使是說著「對模特工作一點興趣都沒有」,莎娃還是把網球賽場變成了時尚秀場。
2005年澳網:
2006年澳網:
2007年澳網:
2010年澳網:
2011年澳網:
莎娃每次在網球場上穿什麼衣服,用什麼球拍,都會成為全世界球迷談論的焦點。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莎娃似乎開始意識到,除了勝利,賺錢也真的很香。
於是女子體壇商業價值第一人,莎拉波娃來了。
2012年實現了網球全滿貫之後,莎娃在當年美網開賽前推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糖果品牌「Sugarpova」。
憑藉著超高的人氣,第一年「Sugarpova」的銷量為120萬包,為她帶來了600萬美元的收入。
到了2014年,僅僅創辦3年的Sugarpova的年銷量達到了500萬包,銷售額達到了2500萬美元。
在莎娃巔峰的2015年,她共賺得2970萬美元,超過第二位500萬美元,更是在當年成為福布斯體壇運動員總榜唯一一位上榜的女運動員。
時尚、美妝、食品,在各個領域莎娃都拼命為自己的品牌帶貨,總之就是,有錢。
這次的退役聲明,莎娃也是選擇在《VOGUE》美國官網獨家發布,職業網球手雖然退役了,時尚領袖並未離開。
4.
/ 告別,是為了下一次再見 /
運動員是個同時擁有傷痛和榮耀的職業,退役,也是從他/她們踏進賽場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的倒數計時。
莎娃向媒體透露,她與科比原本打算在墜機事故發生三天後見面的,而科比的突然離世,讓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和生命的意義。
「當他離開的時候,我知道是時候了,是時候讓我的職業生涯結束了。」
科比的追悼會上,喬丹流著眼淚說:「當科比去世時,我感覺自己的一部分也逝去了。現在,我環顧整個體育館,看著整個世界,所有人的一部分也逝去了,但這些記憶將和我們在一起,讓我們陷入沉思。」
或許對於莎娃來說也是如此。
2011年4月26日,車諾比核事故25周年紀念活動中,莎拉波娃在個人社交平臺中寫道:
「25年前的今天,我的人生徹底發生了改變,雖然當時我還沒有出生!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我的家確實就在車諾比核洩漏區的附近,災難發生之後沒多久,我的母親就懷孕了!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他們只能迅速遷往安全的地方定居生子。」
34年前,莎拉波娃的父母因為車諾比核事故離開了家鄉,又輾轉美國,才有了她的傳奇職業人生。
34年後,莎拉波娃為自己的網球生涯畫上句號,有成就、有緋聞、有「汙點」,但是在退役的這一刻,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過去。
生活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那個微小的蝴蝶效應是如何改變著你的人生軌跡,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被裹挾其中,做著這樣那樣的選擇。
重要的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我從不回頭,也從不暢想未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去往不可思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