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藝術來源於生活」,我們平常在熒幕上看到的影視作品,其中大多數都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的。不少人在觀看這些影視作品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尋找電影的原型,看看真實情況和這些經過藝術加工的作品是不是有很大的出入。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原來都是真的:4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都是曾經的事實!
《我不是藥神》
這是近十年以來第一部9分的國產片,幾乎零差評,算是近幾年最有價值的中國影片。其實這部劇的劇情是改編自一個真實事件,《我不是藥神》對現實生活的還原還是有些令人唏噓的,他把一個原本面目模糊的失敗小人物,一點點塑造成了一個具有「神性」的人,竟然毫無違和感。電影中,主角程勇被白血病患者稱之為藥神,現實中,陸勇不僅是藥神,也是主流媒體報導中的藥俠。片子裡最難忘的一句詞是「 這世上最大的病,是窮病 」 。
《踏血尋梅》
這是由一件真實的分屍案而真實改編的,這部劇從一個警察的視角出發,向我們展示了香港最底層人們的生羅萬象,嘗盡了酸甜苦辣,從立志做一個模特,到為了賺錢去出賣肉體的佳梅和我們身邊都少人都相像。只顧著工作而失去了家庭的警察除了破案,更願意去探尋當事人的內心,這部劇非常的克制壓制,還帶有一絲絲的文藝,生活再艱辛,也都還有一個純潔乾淨的夢,也許這才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動力吧!
《親愛的》
2020年春節即將來臨,深圳的街上已經有了過年氣息,很多家庭都開始採集年貨,為團圓飯做好準備,孫海洋也是其中一員,然而,孫海洋一直期盼的團圓,卻遲遲沒有到來。今年已經是兒子孫卓被人販子拐走的第十三年,這十多年裡,他幾乎跑遍了全中國,把孩子的照片貼滿大街小巷,他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親愛的》,讓無數觀眾落淚。「找了十多年,心裡已經沒了仇恨,作為爸爸媽媽,只希望知道孩子的下落,看看他過得好不好。」孫海洋說。
《盲山》
影片講述了,1990年代末,初踏上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白春梅急於幫父母分擔重擔,無奈一直找不到合適工作,在她發愁之際,裝扮成醫藥採購公司員工的人販子向她伸來熱情的雙手,她隨他們來到中國西北某個偏僻山村採購中藥,結果倒床昏睡。醒來後,白春梅檢查身份證和錢包時,發現它們消失了,瞬間,她醒悟自己已被賣給當地人,苦苦哀求一番後,白雪梅明白重獲尊嚴和自由的唯一方式是逃出去,她開始了一次次的出逃冒險,而該過程中,她漸漸知道能相信的人只有自己。
你還知道哪些呢?原來都是真的!4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都是曾經的事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