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襄
盛
會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於2020年12 月18日至12月23日在江蘇南京舉辦婦科腫瘤與生殖外科高峰論壇。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年會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習形式。線上學術論壇邀請104位國內外知名專家以專題講座、手術視頻展播的形式對婦科腫瘤、生殖外科手術等領域的國際最新進展與焦點問題展開全方位的解讀與探討;同時舉行第26期婦科宮腔鏡和腹腔鏡線下培訓班,採用手術直播、專題講座、腹腔鏡模擬操作及GESEA HYSTT宮腔鏡手術培訓體系等授課形式向基層單位的婦科醫生傳遞宮腔鏡和腹腔鏡手術的操作原則、手術技巧及常見疾病的診療規範,加強婦科內鏡診療技術質量控制,促進婦科內鏡診療技術在基層醫院的規範應用。
開幕式
開幕式由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賈雪梅教授主持,賈雪梅教授感謝了相關領導及機構對江蘇省婦幼保健協會婦科微創技術專業委員會工作的支持,介紹了會議日程及線上線下結合的學習形式,同時希望學員遵守疫情防控相關的規章制度,做好防護。
沈志洪會長致辭,他代表江蘇省婦幼保健協會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沈會長表示,婦科腔鏡微創技術的優點已經得到了世界公認,大大減少了手術風險,對於患者及社會有著廣泛的積極影響。他肯定了微創技術專業委員會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同時鼓勵各位專家互相積極交流,為促進婦女健康發展繼續做出積極貢獻。
會場一
王武亮教授: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術前評估及治療方案選擇
王武亮教授對疤痕妊娠的認識誤區、臨床分型、治療方法進行了詳細講解。重點介紹了面對不同病人的術式選擇,並分享手術視頻。
陳燦明教授:
揚州市婦幼保健院
剖宮產術後子宮瘢痕妊娠管理
陳燦明教授從瘢痕妊娠的發病機制、發病誘因、不同類型診斷標準,鑑別診斷,治療方案、療效判定等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講解。臨床面對瘢痕妊娠患者需綜合考慮其個人情況、病灶大小及所在當地醫療條件,為患者提供合適的選擇,在安全的前提下清除病灶。
呂蓓教授:
無錫市人民醫院
剖宮產術後瘢痕憩室與再生育
無錫市人民醫院
呂蓓教授對剖宮產發展歷程,瘢痕憩室形成原因、憩室分型及治療方案的選擇進行了詳細講解。對憩室合併妊娠患者不同孕期管理要求做了詳細的介紹。
張蓉教授: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盆腔膿腫的微創治療探討
張蓉教授從盆腔膿腫的術前評估、手術時機選擇、治療方式的選擇進行了精彩講解,並通過案例分析及視頻演示分享臨床操作經驗。
隋龍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陰道內鏡(Vaginoscopy)的創新應用--陰道殘端上皮內病變診治
隋龍教授帶來了關於陰道內鏡在陰道殘端HSIL診治中的應用的精彩分享。宮頸CIN的手術後陰道殘端發生的病變難以及時發現並準確診斷,隋龍教授對此提供了一種創新的診治方法。
申豔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陰道鏡檢查漏診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申豔教授詳細講解了陰道鏡檢查漏診的主觀及客觀原因,並分享了一些臨床操作技巧,有助於在臨床工作中避免漏診,提高疾病診斷準確性。
會場二
孫大為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基於大數據的中國婦科單孔腹腔鏡手術的現狀
孫大為教授全面介紹了婦科單孔腹腔鏡及NOTES手術在中國大陸的現狀,總結了單孔腹腔鏡手術在中國大陸開展的四項要素,包括學術探索與創新、人才培養與技術推廣、政策支持和學會支持以及器械研發與創新。一項為期2年的大數據分析表明,中國大陸近70%省市自治區開展了這項新技術,最主要的適應症為附件良性病變、子宮良性病變。孫教授重點講解了陰道NOTES手術的兩大關鍵點,通道的建立以及解剖觀念的轉變,由下往上看,並結合實例分享了VNOTES前後入路具體的方法及體會。
沈楊教授: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單孔腹腔鏡盆腔淋巴結切除之難點與對策
沈楊教授結合其團隊的經驗分享單孔腹腔鏡在盆腔淋巴結切除中的應用難點與技巧,介紹了LESS婦科三大惡性腫瘤盆腔淋巴結切除術循證證據,詳細講解了盆腔淋巴結相關分區與解剖,結合其團隊病例視頻分享了LESS系統性盆腔淋巴結切除的具體操作方法,LESS前哨淋巴結的切除以及LESS困難或復發腫瘤盆腔淋巴結切除的注意事項,總結經驗:解剖是前提,技巧是保障,器械合理配合搭配,做到心中有數,手下有準,有備無患。
張蔚教授: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VNOTES婦科應用新進展
張蔚教授闡述了VNOTES具有體表無切口和瘢痕,滿足患者微創心理,陰道切口無疼痛,癒合能力強,術後疼痛減輕,患者能夠早期活動等優勢,VNOTES存在的局限性及相應的解決方法,張教授認為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優化,以及臨床研究的深入,VNOTES在婦科中將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張教授結合其團隊的病例手術視頻講解了VNOTES操作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楊曉清教授: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普通單孔與機器人單孔腹腔鏡的優缺點比較
楊曉清教授講解了普通單孔腹腔鏡在婦科領域的應用及其優缺點、四代機器人單孔腹腔鏡在婦科領域的應用及其手術優缺點,結合其團隊的病例手術視頻分享了兩種單孔腹腔鏡的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楊教授認為目前四代機器人單孔腹腔鏡應用範圍理論上包括所有普通單孔腹腔鏡適應症手術及多孔腹腔鏡的手術,四代機器人單孔腹腔鏡有效解決了多孔取標本的不便,解決了單孔腹腔鏡的視野盲區、操作盲區,醫生疲勞手術問題,機器人具有獨特的能量損傷小特點,恢復快,但機器人臍部切口長度較大,費用較昂貴,目前尚未納入醫保。
丁易鈐教授:
南通市婦幼保健院
宮環直腸異位的MDT處置
丁易鈐教授分享了1例宮環異位嵌頓診治的成功經驗,講解了節育器異位的分類,節育器部分嵌入子宮肌層的部分異位,完全嵌入肌層的完全異位,子宮外異位,危險因素包括高齡、帶環時間久、節育器種類、哺乳期上環、剖宮產史,該病例入院後經過MDT討論,後行宮腔鏡聯合腸鏡取出異位的宮環,結合該案例,提出了環異位在臨床上預防的注意事項。
陳小平教授: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一例取環引起死亡的思考
陳小平教授進行了一例取環引起死亡的病例分享,令人深省,引發思考,取環引發子宮穿孔的處理時機,確定穿孔,立即停止手術,不必為證實穿孔再次探查缺口,以免增加損傷,並根據手術情況,穿孔的大小及患者症狀的輕重作不同處理,如有明顯內出血體徵或可疑臟器損傷時,應立即剖腹探查手術治療。
朱蘭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陰道炎微生態與HPV 相關性
朱蘭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陰道炎微生態變化對HPV病毒感染的影響,詳細介紹了不同陰道炎症對HPV的影響,以及如何選擇合理的診療方案。大大提高了學員對陰道炎微生態的理解,增強了學員對陰道炎的處理能力。
會場三
黃胡信教授: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授院士
婦科手術,聚焦未來
黃胡信教授介紹了腹腔鏡儀器的發展歷史,詳細講解了近年來自己發表的關於腹腔鏡使用的幾篇文章,分享了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挖除術的手術經驗,並進行了手術視頻的講解。最後,黃胡信教授分析了婦科手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朱蘭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
陰道斜隔症候群相關問題探討
朱蘭教授介紹了陰道斜隔症候群的定義及常見併發症,闡述了疾病的分型及臨床特點,重點講解了陰道斜隔症候群的治療:青春期前不宜明確診斷,暫不行手術切除斜隔治療,青春期後明確診斷後儘早手術。五分之一的陰道斜隔症候群患者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完全腸梗阻中更常見,而對於妊娠結局來說,陰道斜隔症候群患者在及時矯治後,總體妊娠結局良好。
向陽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
早期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療-改良Gargent術式
向陽教授介紹了根治性宮頸切除術的歷史及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療的適應症,分析了腹腔鏡輔助下改良Gargent術式的優點,並帶來了精彩的手術視頻分享。最後,向陽教授重點講解了治療結局,並總結到,腹腔鏡輔助下改良Gargent術式無論從微創還是腫瘤的結局來考慮,值得進一步開展臨床應用。
狄文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2019-2020年婦科腫瘤臨床研究進展
狄文教授分別講解了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的臨床研究進展。對於卵巢癌,狄文教授分析了術中淋巴結的處理要求,介紹了二次減瘤術的臨床研究及適應症,詳細講解了各種化療藥物的使用及臨床預後情況;對於宮頸癌,狄文教授講解了宮頸癌手術方式的進展及NCCN指南的更新;對於內膜癌,狄文教授指出,2020年NCCN子宮腫瘤指南新增子宮內膜癌TCGA分型的檢測流程,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或錯配修復基因缺陷比例居婦科腫瘤之首,並詳細闡述了內膜癌免疫治療。
吳鳴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
宮頸癌手術的北京術式
吳鳴教授講解了新的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國際分類,分析了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淋巴結切除水平,及III型手術常會導致的結果:RH損傷自主神經。吳鳴教授闡述了腹腔鏡手術除了要保證手術質量的同時,盡最大可能減少手術造成的汙染,並強調LACC陰道殘端復發兩組沒有差別,不要過多糾結陰道的處理以及舉宮器的使用。最後,吳鳴教授詳細講解了北京術式的步驟,並進行了視頻分享。
王澤華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早期宮頸癌腹腔鏡手術單中心10年病例分析
王澤華教授對腹腔鏡手術治療中1852例早期宮頸癌手術病例,具體分析了手術方法,並進行手術視頻分享。王澤華教授闡述了宮頸癌淋巴結轉移特點,術後併發症的,及腹腔鏡手術患者生存的情況。王澤華教授將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生存與美國癌症資料庫開腹隊列對比,發現沒有顯著性差異。
陳春林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子宮頸癌腹腔鏡手術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陳春林教授分析了LACC研究的局限性:本試驗的結果不能推廣到「低危」宮頸癌(腫瘤直徑<2cm:無淋巴血管浸潤;浸潤深度<10mm,無淋巴結受累)患者。郎景和啟動了中國子宮頸癌臨床診療大數據,在可靠證據下,尋找子宮頸癌腹腔鏡手術的適應證,寫成專家共識。陳春林教授詳細講解了研究的過程,並指出,從腫瘤學預後的角度,2009年FIGO分期IB1期腫瘤直徑≤2cm子宮頸癌患者是腹腔鏡手術的適應症。
張玉泉教授: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達文西機器人在子宮內膜癌手術中的體會
張玉泉教授首先介紹了腹腔鏡手術在婦科中的現狀,近年來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在婦科領域中也越來越廣泛,達文西在子宮內膜癌手術中的應用現狀,對比了腹腔鏡手術與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優缺點,隨後分享了一例達文西機器人在子宮內膜癌手術中的應用,並帶來了精彩的視頻分享,最後總結了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在婦科微創手術的發展趨勢。
賈雪梅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子宮內膜癌分子診斷及免疫治療進展
賈雪梅教授首先介紹了子宮內膜癌的分期分型,主要分為:POLE基因超突變型、微衛星不穩定型、低拷貝數型,高拷貝數型。詳細介紹了微衛星不穩定型(MSI)與錯配修復(MMR)的檢測方法:免疫組化及PCR方法。隨後介紹了子宮內膜癌分子分型與預後,分子分型檢測流程,子宮內膜癌前瞻性分析風險分類。最後介紹了子宮內膜癌的免疫治療,以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領域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總結了分子檢測及免疫治療的意義及展望。
張蓉教授: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中高危I期子宮內膜癌輔助治療的爭議
首先張教授帶來了一例I期低分化子宮內膜癌的病例分享,帶領大家進行ESMO的指南回顧,詳細解讀了ESMO指南建議——高-中危子宮內膜癌輔助治療,分享了自己對於ESMO指南的思考;隨後帶領大家解讀美國放射科腫瘤學會(ASTRO)循證指南——子宮內膜癌手術後放射治療的作用(中-高危),以及NCCN宮體腫瘤指南回顧(FIGO I期子宮內膜癌術後輔助治療),隨後分享了JGOG回顧日本臨床應用化療方案,最後提出自己對中高危I期子宮內膜癌輔助治療的臨床診療決策思考。
劉崇東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子宮內膜漿乳癌起源及臨床研究進展
劉崇東教授首先介紹了子宮內膜癌的三種分類:BOKHMAN分類,WHO分類以及,TCGA分類,並對各種分類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及對比,隨後介紹了子宮內膜漿乳癌可能的發生模式及漿乳癌的臨床特點,早期漿乳癌的診斷,治療原則與預後,重點介紹了超聲及CA125對於漿乳癌的臨床診斷的作用,最後提出基因技術和生物信息學方法在子宮內膜腫瘤的應用為該疾病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
尹香花教授: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蘇北人民醫院
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的新進展
尹香花教授首先從ACOG實踐指南解讀了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詳細講述了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重點講解了乳腺惡性腫瘤內分泌治療藥物與子宮內膜癌的關係;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異位腫瘤與子宮內膜癌的關係;甲狀腺功能低下與子宮內膜癌患者預後不良有關;飲食中長期攝入葉酸與子宮內膜癌的關係,以及長期口服避孕藥使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提出了針對高危因素的篩查人群,介紹了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篩查的方法:血清腫瘤標記物的檢查,子宮內膜脫落細胞學的檢查,並通過視頻分享了子宮內膜脫落細胞學檢查的技術。最後尹教授給大家解讀了NCCN實踐指南2020子宮內膜癌的最新修訂,從手術治療方案,子宮內膜癌的分子分型的檢測流程及推薦原則以及靶向治療等方面。
戴建榮教授:
蘇州市立醫院
子宮內膜癌的篩查
首先戴教授分析了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及病死率呈上升趨勢,介紹了子宮內膜癌的國內現狀,隨後講解了子宮內膜癌的篩查對象,從年齡,異常子宮出血,遺傳因素,與子宮內膜增厚的相關因素等方向詳細講解了高危篩查的適用人群,隨後介紹了子宮內膜癌各種篩查方法的優缺點,包括:腫瘤標誌物,陰道超聲檢查,ECT,診斷性刮宮,宮腔鏡檢查,盆腔磁共振。戴教授重點介紹了ECT檢查方法對於子宮內膜癌篩查的重要性。
劉曼華教授: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
子宮肉瘤的診治
首先劉教授從子宮肉瘤的定義,病因,分類,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臨床分期,治療及術後隨訪作了詳細解介紹,劉教授強調在初始治療中不能使用腫瘤粉碎機,對於有子宮或者肌瘤粉碎術的患者,應再次進腹清理散落病灶,徹底減滅腫瘤細胞。隨後帶來了4例子宮肉瘤的病例分享,劉教授強調對於圍絕經期及絕經期的子宮肌瘤以及育齡期的子宮肌瘤迅速增大在臨床上不容忽視。最後劉教授給大家講解了子宮肉瘤的處理要點。
袁智民教授:
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
宮頸細胞學篩查漏診CIN II以上病變原因分析
袁智民教授首先介紹了宮頸癌的發病趨勢,病因學研究進展以及宮頸癌篩查的策略,
隨後分析了宮頸細胞學假陰性的原因,以及不滿意標本的處理方法,並分享了宮頸脫落細胞規範的取材技術,最後袁教授對淮安市婦幼保健院62例宮頸高度以上病變細胞學漏診進行了原因分析:從取材,製片,讀片和解釋,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對臨床醫務工作者以後的工作提出了警示和思考。
吳強教授:
江蘇省腫瘤醫院
外陰癌診斷和治療指南
吳強教授吳教授向我們詳盡地介紹了外陰惡性腫瘤的主要概況、病理類型、診斷方法和最新的治療指南,展示了外陰癌腹股溝前哨淋巴結的多種顯影方式,分享了他們團隊對「恥骨結節旁淋巴結」的首創名詞定義。
周懷君教授: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女性下生殖道惡黑的診治
周懷君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女性下生殖道惡性黑色素瘤的,全面地闡述了外陰、陰道、宮頸惡黑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另外,周教授還分享了女性生殖道惡黑的最新機制研究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分子靶向抑制劑等新型藥物進展,對惡黑的臨床診治提出了新見地。
朱琳教授: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
宮頸癌腹腔鏡手術的改進探索
朱琳教授針對目前關於腹腔鏡手術的爭議焦點分享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改進方式,並用精彩的手術視頻展示了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中免舉宮器的方法以及無瘤原則的改進措施,為規範宮頸癌腹腔鏡手術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趙紹傑教授:
無錫市婦幼保健院
宮頸癌QM新分型及臨床實踐
趙紹傑教授向我們複習了宮頸癌2018 FIGO新分期及治療選擇、解讀了子宮頸癌根治性手術的Q-M新分型,同時通過一個臨床實踐病例分享進一步展示了Q-M新分型指導下的手術範圍制定,系統展示了Q-M分型的臨床指導意義。
高迎春教授: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宮頸癌全繫膜切除的外科膜解剖
高迎春教授解讀了繫膜以及膜解剖、隔間理論的概念、闡述了子宮與周圍繫膜床的關係、全繫膜子宮切除的範圍,分析了全繫膜子宮切除術和傳統廣泛性子宮切除術的區別,最後提出了關於宮頸癌全繫膜切除術、繫膜信封理論的爭議和思考,為宮頸癌的精準手術提供了新思路。
馮文教授: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宮頸腺癌診治相關問題
馮文教授從歷史現狀、診斷、分類、治療、預後等方面全面介紹了宮頸腺癌的相關問題,並提出宮頸腺癌診療面臨的挑戰包括如何提高腺上皮病變及腺癌的檢出率、如何提高對腺癌的病理認識及分類的應用、如何個體化治療等,給宮頸腺癌的臨床診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
張蓉教授: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盆腔膿腫的微創治療探討
張蓉教授從盆腔膿腫的術前評估、手術時機選擇、治療方式的選擇進行了精彩講解,並通過案例分析及視頻演示分享臨床操作經驗。
會場四
黃浩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海醫院
腹腔鏡下宮頸周圍環精解
黃浩教授首先介紹了宮頸周圍環的定義:宮頸周圍360度,3-4cm;其次藉助手術視頻具體介紹了宮頸周圍環的內容包括7個間隙、3個韌帶、血管、神經和陰道旁組織,指出了手術過程中需要重點注意的部位。
羅喜平教授: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腹腔鏡腹主動脈旁巨塊淋巴結切除技巧
羅喜平教授通過一個詳細的病例給我們介紹了困難淋巴結的定義、切除轉移淋巴結所面臨的風險,並通過手術視頻詳細介紹了術中切除巨塊型轉移淋巴結需要注意的細節,特別是對重要血管的保護及防治癌細胞的擴散的方法。
李大可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盆腔淋巴結側方立體清掃術
李大可教授從盆腔淋巴結清掃的歷史開始介紹,對淋巴清掃的範圍進行討論,引出了側方淋巴結的清掃術和側方淋巴結清掃術的二相論,並通過具體的手術視頻介紹了組成側方間隙的三層筋膜及其形成的三個間隙、Q-M分期和NCCN指南中淋巴結的內外野、側方宮旁組織的主要構成。
康山教授: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卵巢癌IDS的決策、時機和入路
康山教授通過具體的數據分析、文獻閱讀和對《2016 ASCO/SGO臨床實踐指南》、NCCN指南的解讀向我們闡述了IDS的必要性、時機及IDS與新輔助化療的關係,通過解讀Suidan評分系統(MSKCC)向我們介紹了PCS和IDS的適應症,最後從多個指南入手向我們介紹了IDS的入路選擇的最新進展、分析了化療程數對NACT和IDS的影響。
劉木彪教授:
廣東省人民醫院
新時期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術的幾個問題
首先劉木彪教授解讀了NCCN指南對初治和復發的卵巢癌病人是否手術及是否二次手術進行探討,並分析了手術及手術方式對其生存時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討論了新輔助化療與手術的關係;其次向我們介紹了如何選擇腫瘤細胞減滅術的減滅程度,網膜、闌尾、淋巴結的分期處理,探討了手術時機、殘留腫瘤狀態及疾病的分期對化療藥物療效的影響;最後討論了不同類型手術的併發症的發生率,為以後手術類型的選擇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見。
程文俊教授:
江蘇省人民醫院
子宮內膜異位症惡變
程文俊教授首先介紹了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國際上的現狀,重點指出了對不典型內異症的忽視;而後介紹了內異症主要出現在卵巢,存在惡變的可能性;最後介紹了內異症惡變的高危因素,臨床、影像、實驗室診斷標準以及治療原則,並通過病例具體講解了內異症惡變的診療經過,通過手術視頻分享了具體的手術方案。
陸曉媛教授: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內異症相關的卵巢癌
陸曉媛教授首先講述了內異症惡變的概念,介紹了內異症患者患惡性腫瘤的風險;接著介紹了內異症惡變的特點:以卵巢內異症惡變為主,卵巢外癌以腺癌為主;高位因素包括年齡、絕經狀態、高雌激素、卵巢包塊、孕產次等;內異症卵巢癌的病理特徵以卵巢內膜樣癌和透明細胞癌為主;發病機制與氧化應激、炎症、激素有關。通過解讀FIGO分期陸教授闡明內異症相關卵巢癌患者以I、II期多見;診斷標準包括臨床、影像、實驗室標準;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術後需要長期管理,預防復發。
應小燕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腹腔鏡在卵巢癌惡性腫瘤診治中運用
應小燕教授首先介紹了卵巢惡性腫瘤的概論、特點;其次重點介紹了腹腔鏡手術在卵巢癌應用的適應症:早期手術分期、腹水待查的明確診斷、卵巢癌術後化療後二探、復發後小於5cm手術,最後通過手術視頻具體介紹了卵巢癌減滅術的具體方法。
陳友國教授: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廣泛性腹膜切除術的理論基礎和臨床應用價值
陳友國教授首先介紹了晚期卵巢癌廣泛性腹膜切除的理論基礎,接著從初治局限於卵巢或盆腔、初治累及盆腔和上腹部、新輔助化療後間歇性減瘤術三種類型具體介紹了卵巢上皮性癌的手術原則,最後從手術實施的可能性、患者的選擇性、腫瘤細胞減滅完整度介紹了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廣泛性腹膜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
鄧斐教授:
江蘇省腫瘤醫院
卵巢惡性腫瘤治療新進展
鄧斐教授首先介紹了NCCN指南上最新的卵巢癌手術新進展:分為初治局限於卵巢或盆腔浸潤性卵巢上皮性癌、初治累及盆腔和上腹部浸潤性卵巢上皮性癌、新輔助化療後間歇性減瘤術三種類型,並且詳細介紹了術中切除淋巴結的指徵及不切除淋巴結的指徵;接著介紹了卵巢癌化療的進展,重點介紹了卵巢癌新輔助化療的用藥方案及其注意事項,比較了PAOLA-1、PRIMA、VELIA三種靶向藥物的安全性、PFS和預後;最後介紹了NCCN指南上的一線化療方案、適應徵以及一線藥物治療的關鍵點。
蘇亦平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卵巢交界性腫瘤及相關問題
蘇亦平教授首先介紹了卵巢交界性腫瘤的定義、生物學特性、與惡性腫瘤的不同,根據病理類型分別介紹了各型的分類、獨特組織類型、淋巴結轉移情況、臨床表現、鑑別診斷及預後;接著從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病理特點等四個方面介紹交界性卵巢癌的診斷及各種診斷方法的特異性,最後通過解讀NCCN指南介紹了交界性卵巢癌的處理要點。
葉春萍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早期卵巢癌的診治
葉春萍教授首先介紹了卵巢癌的概況、病因、分類、卵巢癌的二元發病理論及兩種類型卵巢癌的特點,接著介紹了卵巢癌的診斷包括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最後介紹了卵巢癌的各種治療方法以及預防措施。
錢華教授:
泰州市人民醫院
復發性卵巢癌靶向治療新進展
首先錢華教授介紹了卵巢癌在全球的治療現狀:多線治療而生存率無明顯提高,提出了卵巢癌靶向治療的未來;接著從SOLO2和LIGHT兩種研究著手闡述了奧拉帕利良好的治療活性、耐受性以及對生存時間的顯著延長;最後提出了卵巢癌全程管理的新模式。
劉琦教授:
江蘇省中醫院
微創手術:努力做到微創
劉琦教授首先從生存、死亡、復發和生活質量等方面對比了微創手術和開腹手術,發現了微創手術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並不高於開腹手術,通過對具體醫療糾紛的分析提醒我們微創手術要注意併發症;接著列舉了數例微創手術後腫瘤轉移的病例,探討了宮腹腔鏡的特點與腫瘤擴散之間的關係,強調了術前診斷以及手術方式對病人預後的重要影響。
劉琴教授:
崑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婦科腫瘤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防治
劉琴教授首先介紹了VTE的定義,DVT、PE診斷及篩查的具體方法;接著詳細介紹了婦科腫瘤與VTE的關係、婦科腫瘤發生VTE的高危因素、婦科腫瘤手術患者VTE預防策略,最後介紹了婦科腫瘤患者VTE的治療方法。
會場五
梁志清教授: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慢性盆腔痛的手術與盆腔解剖
梁志清教授首先以手術圖片給大家介紹了盆腔及下腹部的血管解剖,子宮內膜異位症CCP的治療,隨後給大家帶來了腹腔鏡下骶從和坐骨神經松解術的要點,詳細講解了手術步驟,並帶來了術中圖片分享,分享了手術治療效果,強調手術後排尿功能障礙需要重視,重視慢性盆腔痛的綜合診治,最後分享了掌握腹腔鏡的技巧。
段華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對生育功能的影響與生育力保護
段華教授首先介紹了EMS病灶特點,臨床病理類型,重點介紹了子宮內膜異位症對卵巢功能的危害,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治療:腹腔鏡是首選治療,分享了手術指證,強調個體化治療,講解了手術治療的優勢及問題,強調減少手術次數,提高手術技巧,降低對卵巢組織損傷,降低復發率及術後長期管理。
姚書忠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盆腔膿腫的微創治療探討
姚書忠教授首先介紹了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異位症分型,重點介紹了複雜泌尿系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是膀胱及輸尿管。隨後介紹了膀胱及輸尿管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相關症狀,影像學檢查,治療,並帶來術中圖片分享,最後分享了膀胱及輸尿管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術中的手術技巧,並帶來了精彩的手術視頻分享。
李桂林教授: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
常見DIE的臨床診治
李桂林教授首先介紹了內異症的臨床病理類型分型,DIE概念,臨床症狀,體徵,影像學檢查及治療,詳細闡述了三種手術方式,即保留生育功能手術,保留卵巢功能手術,根治性手術,隨後給大家帶來了DIE累及骶韌帶、累及陰道直腸隔、累及直腸前壁及累及膀胱的視頻分享,李教授總結了DIE侵犯結直腸與輸尿管的處理原則,並帶來了相關的病例與視頻分享。最後李教授強調DIE術後的長期管理及相關的藥物選擇。
蔡雲朗教授: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及併發症治療
蔡雲朗教授首先介紹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病理類型,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的選擇,詳細闡述了各種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手術方式的選擇,並分享了外圍區,附件區,膀胱,輸尿管區,直腸骶韌帶區的內異症手術視頻。最後講述了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併發症的處理,包括腸道損傷,直腸陰道瘻,吻合口出血,尿儲留,膀胱及輸尿管損傷的防治。重點強調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任慕蘭教授: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治療
任慕蘭教授首先從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思維更新開始闡述,強調重視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綜合臨床診斷,接著介紹內異症當前臨床治療方法,從藥物治療到手術治療分別進行闡述,並與大家分享了子宮內膜異位症長期管理中國專家共識。接著任教授就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治療策略進行闡述,指南推薦最大化使用藥物治療內異症,減少重複手術,還與大家分享了子宮內膜異位症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最後任教授講解了新型孕激素製劑在內異症中的應用,地諾孕素雙重機制治療內異症,且副反應小。
施如霞教授: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子宮內膜異位症長期管理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施如霞教授首先闡述了子宮內膜異位症需要長期管理以及長期管理的原則與目標,施教授還介紹了青少年內異症的治療與長期管理;育齡期內異症的臨床特點,治療與術後長期管理的目標,重點闡述了內異症相關疼痛的治療原則,流程,手術方式的選擇及術後的長期管理。接著施教授講解了育齡期內異症患者術後藥物治療的相關建議,育齡期內異症患者術後隨訪建議。施教授詳細講解了內異症合併不孕的診治流程與長期管理,圍絕經期內異症的處理,內異症的惡變。最後闡述了子宮腺肌病診治要點,治療流程,長期管理細則與術後隨訪建議。並帶來了腹腔鏡下直腸壁內異病灶切除術與腹腔鏡下輸尿管表面內異病灶切除術的精彩視頻分享。
胡興教授: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
內異症手術前後生育力及卵巢功能保護
胡教授強調子宮內膜異位症-全方位生育力保護與保存,並帶來了新鮮卵巢組織自體移植的病例分享,胡教授對生育力保存建議:術前冷凍卵子—腹腔鏡手術—術後自然試孕—凍卵IVF—繼續常規IVF。隨後胡教授帶來了三例關於卵巢巧克力囊腫介入超聲治療後,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術中的生育力保存,子宮內膜異位症合併卵巢低儲備的病例分享。最後胡教授總結了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適用人群,適應症,適用方法以及文獻回顧。
王敏教授: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子宮腺肌病的外科處理
王敏教授首先介紹了子宮腺肌病概況,包括其流行病學結論、發病機制、分型、臨床症狀及診斷等;講解子宮腺肌病和不孕不育、妊娠的關係及其可能機制;接著,從藥物、手術、物理及宮內節育器等多角度總結AM治療方案,並進一步呈現子宮腺肌病臨床治療路徑,深度分析AM診療思路;以外科手術為重點分為全子宮切除術與保守性手術進行闡述,指出後者以「保留器官和/或功能」為目標,且有嚴格的手術適應症及手術時間。王教授圖文詳解各類保守性手術的規範手術操作並強調了術後長期管理與預防復發的重要性,對於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術後行輔助生殖對妊娠結局有明顯改善;最後王敏教授提出了「AM個體化處理」的理念,總結針對病人各類訴求的特定處理方案。
趙松蘭教授:
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子宮腺肌症的診治及長期管理
趙教授以子宮腺肌症的發病機制為切入點,介紹AM患者疼痛、不孕等情況的相關解釋;接著,從臨床表現、超聲、核磁下各類AM的影像學特徵以及組織病理學角度講解了子宮腺肌症的診斷方法。趙教授對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分別進行闡述,在藥物治療方面著重介紹具有良好療效的一種新型孕激素地諾孕素;提出手術方案中「保留子宮的手術」為最常見的選擇。針對不同病灶特點,趙教授認為應給予對應的不同縫合方式,其中強調了「三瓣法」對瀰漫型AM患者妊娠結局的改善。因子宮腺肌症難以治癒,容易復發,趙教授還提出應重視術後GnRH-α的使用及隨訪,警惕孕期子宮破裂風險及術後癌變可能等。
譚潔教授:
江陰德美嘉婦兒醫院
子宮腺肌瘤微創手術的體會
在案例分享之前,譚主任先簡要介紹了AM定義、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方案;針對外科微創手術治療,譚主任提到微創下保子宮治療重在防治子宮大出血:於子宮上局部注射垂體後葉素或縮宮素,並阻斷子宮動脈供血,根據腺肌瘤部位用旋切器切除病灶,局部間斷,縫合止血。接著,譚主任分享了一例真實的子宮腺肌瘤微創手術案例,詳解其手術過程、手術的困難與風險及應對措施,強調該類手術對術者、手術器械及術後隨訪都有較高要求。
張信美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醫院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醫院
張教授以其主編的權威書籍《子宮腺肌症》為引,圖文闡述子宮腺肌症發病機制的最新研究進展。接著,張教授分別介紹藥物治療、子宮動脈栓塞、超聲聚焦、病灶切除等對臨床症狀的改善,並以文獻報導為基礎,提出應針對AM臨床症狀嚴重程度不同而定治療方案。張教授將傳統術式與雙瓣法、三瓣法進行對比,並分享了幾例精彩的手術視頻:針對腺肌瘤樣息肉,選擇病灶切除將宮腔內壞死組織全部切除;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AM病灶切除過程中應保護輸卵管間質部,並建議行開腹手術;合併深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張教授提出應採用單純切除縫合。應關注病灶類型、年齡、交界帶厚度,目前研究表明術後生育結局與這幾點皆密切相關。最後,張教授總結子宮腺肌病生育問題的改善方案,提出全程管理的重要性。
陳捷教授:
福建省人民醫院
特殊部位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
首先,陳教授講解其相對於宮體肌瘤的特殊性與相應的手術技巧,強調了術前評估與準備的重要性。接著,陳教授重點闡述闊韌帶肌瘤的手術方案,提出子宮血管及輸卵管位置變化是評估的要點,並以手術視頻詳解手術過程中的各類細節。之後,陳教授分享了一例DPL典型案例,介紹了該患者的手術施行方案及關鍵手術步驟,提出術前準備及多學科討論的必要性,並以手術視頻再現輸尿管游離、閉孔區肌瘤剔除過程等,著重於術中大出血緊急處理方案的敲定與體會。最後,陳教授強調旋切保護袋對預防腫瘤播散的重要性,且可減少手術結尾腹腔衝洗時間。
張蓓教授:
徐州市中心醫院
子宮交界性平滑肌瘤(BLM)的診治
張教授首先介紹了交界性子宮肌瘤的定義、分型,對各類型交界性子宮肌瘤的病理學、臨床症狀、流行病學等方面進行介紹,並提出基因類型可能是轉移性平滑肌瘤的發病原因。接著,張教授對比了普通平滑肌瘤、惡性潛能未定型平滑肌腫瘤、富於細胞型平滑肌瘤、核分裂活躍型平滑肌瘤、上皮樣平滑肌瘤及奇異型平滑肌瘤的病理診斷標準,提出BLM與普通平滑肌瘤和肉瘤的鑑別診斷應考慮眾多病理因素及臨床因素,強調臨床應提供詳盡病史輔助其鑑別診斷。BLM臨床治療以手術為主且術後無需化療,因有晚期復發可能應加強隨訪;多次復發後可惡變,3次復發後肉瘤變則難以避免,建議即行全子宮切除或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最後,張教授介紹了子宮靜脈內平滑肌瘤病:其組織學類型為良性,但有易遠處轉移及復發的臨床特點,以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案。
朱維培教授: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2020中國共識下的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
朱維培教授分別從真實案例、歷史變遷、最新中國專家共識及術式探索等角度進行展開。朱教授以自身所遇的真實案例引入主題,提出分碎器可導致子宮肉瘤病情迅速進展;用於子宮肌瘤也可導致種植生長,引起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從起源出發,朱教授談及了腹腔鏡電動分碎器使用的歷史變遷,直至今年最新的國內專家共識才正式提出應堅持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分碎術的無瘤原則,踐行無瘤技術,而密閉式分碎袋是保障無瘤技術的核心要素。接著,朱教授以多個手術視頻講解不斷改善的肌瘤切除方案並分享改進過程中的體會,推薦改進使用分碎器、全密封標本袋,它們是踐行無瘤技術及原則的基礎。
薛金鈴教授: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技巧與注意事項
薛教授先簡單概括了幾種常見的子宮肌瘤手術方法,並提出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為最普遍選擇。薛教授指出,經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有多個適應證,且因其顯著優點而廣為接受,但同時也有不可忽略的難點,如對術者的高要求以及肌瘤粉碎過程中肌瘤組織在腹腔內的種植播散等。接著,薛教授闡述了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的詳細步驟,並分享了肌瘤剝除、縫合、分碎以及取出的技巧等,以一則手術錄像生動再現肌瘤分碎器在袋內旋切的過程。最後,薛教授針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提出了幾則建議,對該術式的手術重點進行了總結。
榮風年教授: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青春期痛經與陰道斜隔症候群的宮腔鏡診治
榮風年教授闡述了陰道斜隔的分型及臨床特點,詳細講解了陰道斜隔症候群的診治:發病時間、症狀與陰道閉鎖程度有關,多種輔助檢查手段,手術治療為唯一治療手段。榮風年教授還分享了在宮腔鏡下治療陰道斜隔症候群的手術經驗,並進行了手術視頻的講解。最後,榮風年教授強調了了陰道斜隔症候群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高婷教授:
中國科學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宮腹腔鏡在生殖領域中的應用
高婷教授通過病歷介紹宮腹腔鏡在生殖領域中的適應症,闡述了宮腹腔鏡重點觀察內容,通過手術視頻重點講解了宮腹腔鏡下對疾病(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及治療,闡述了宮腹腔鏡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所導致不孕症中應用的重要性,強調了宮腔鏡下手術與超聲醫生之間的配合。高婷教授了全面概括了宮腹腔鏡在生殖領域中的應用。
李強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李強教授首先介紹了女性不孕的因素,其次通過宮腔鏡手術視頻介紹了在不同子宮中的處理方式, 重點講解了宮腔鏡在宮腔粘連、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疾病中的手術方式,最後重點講解了子宮內膜炎的病理機制及診治、輸卵管近端梗阻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李強教授概括了與不孕相關的所有手術。
顧林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女性生育力的保護與評估
顧林教授首先分別介紹了多種導致女性生殖力下降的因素,包括輸卵管、卵巢和子宮,其次闡述了婦科手術影響卵巢供血和卵泡數量,講解了在生育力評估中了AMH水平與生殖相關關係以及影響AMH水平的因素,最後顧林教授重點強調了生育力保護的方式及保護對象。顧林教授總結,保護生育力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分享了前沿生育力保護的方式。
張蕾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治與高危人群的管理
張蕾教授詳細介紹了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方法,及不同治療方案的選擇,同時講授了宮頸機能不全高危人群的綜合管理流程及辦法,為宮頸機能不全患者帶來了規範地診療方案及綜合管理規範。
董一善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子宮內膜異位合併不孕患者的處理
董一善教授首先介紹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定義以及與不孕症之間的關係,其次介紹了在不孕症患者中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方式,並不推薦所有患者使用腹腔鏡檢查,推薦MRI影像學專家評估深層內異症;接下來介紹EFI評分在不孕症中的應用及內異症在不孕症應主張積極幹預,並強調了術前卵巢儲備功能的評估,術中愛護卵巢,術後儘快懷孕最後強調手術方式在不孕內異症中的應用。
會場六
夏恩蘭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
T型子宮的診治進展
夏恩蘭教授介紹了T型子宮的定義,通過病例報導說明了T型子宮對生殖的影響,結合宮腔鏡報告和視頻介紹了T型子宮的診斷方法,並介紹了T型子宮的治療方法,進行了T型子宮擴容子宮成形術(TCUI)手術視頻的講解,並通過病例和文獻報導說明了TCUI手術對T型子宮不孕症患者生殖能力的提升以及較少的手術併發症,能夠安全、有效地改善T型子宮患者的生殖預後。
馮力民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2020ACOG宮腔鏡指南解讀
馮力民教授首先比較了2020年3月專家共識和2018年8月技術評價,接著從7個方面對指南進行了解讀。馮力民教授解讀了宮腔鏡手術注意事項,包括膨宮介質、檢查時機、宮頸軟化,通過手術視頻講解了宮腔鏡手術操作,介紹了門診宮腔鏡的優勢,還介紹了陰道內鏡技術、疼痛管理、門診宮腔鏡的設置,詳細解讀了併發症的預防和管理,最後強調了宮腔鏡手術技術培訓的重要性。
王素敏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合併婦科疾病的女性避孕聯合宮腔鏡手術的診治分享
王素敏教授結合《女性避孕方法臨床應用的中國專家共識》介紹了合併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的女性的診治和避孕方法,並進行了相關手術視頻的解讀和病例分享。
徐大寶教授: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宮腔粘連診治新進展及綜合管理
徐大寶教授介紹了3D超聲、四維超聲的優點,闡釋了超聲在宮腔粘連診斷、術前評估以及宮腔鏡術中的意義。徐大寶教授還介紹了宮腔粘連手術治療的新進展,分享了「靈寶」一體鏡的優點和冷刀犁田式宮腔粘連分離術的技巧,最後還討論了宮腔粘連術後妊娠的相關問題。
孟躍進教授: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封閉性宮腔粘連術前造影的臨床應用
孟躍進教授首先分析了關於宮腔粘連值得思考的問題,闡述了目前宮腔粘連疾病的治療流程,並重點分享了宮腔粘連手術的相關問題。孟躍進教授指出術前了解宮腔邊界是手術成功的關鍵,並分享了宮腔造影在術前評估中的應用,闡述了宮腔造影的價值,還分別分享解讀了分別使用冷刀、電刀進行宮腔粘連手術的手術視頻。孟教授還繼續分享了宮腔粘連術後管理的內容,包括物理屏障、藥物治療等,討論了重度宮腔粘連再次手術的注意事項,最後總結了宮腔鏡粘連手術原則。
袁瑞教授: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袁瑞教授通過多個病例的分享和手術視頻的解讀,展示了宮腔鏡在宮內病變(包括子宮縱膈、宮腔粘連、子宮內膜增生)、宮頸管病變(宮頸肌瘤、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管竇道)、陰道病變(陰道斜隔症候群)和輸卵管插管中的應用。
石鋼教授: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全程自主導航、全能宮腔鏡在宮內疾病治療中的作用
石鋼教授介紹了使用陰道B超進行宮腔鏡手術導航的新式宮腔鏡手術導航系統,並通過病例講解和手術視頻解讀展示了這種系統的實際應用。石鋼教授還比較了能量型和非能量型宮腔鏡的優缺點,分析了它們各自的適用情況,並對它們的手術視頻分別進行了解讀。
戴輝華教授:
江蘇省人民醫院
宮腔鏡的手術技巧
戴輝華教授首先分享了宮腔鏡手術的注意事項,包括熟悉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器械、詳盡的術前準備等。戴輝華教授還分享了宮腔鏡手術中的小技巧,如注射器穿刺法、活檢鉗探路法分離宮頸粘連、巧妙降低宮腔壓力、完全縱膈切開的技巧,並解讀了瘢痕妊娠、不損傷處女膜宮腔鏡手術等手術的視頻。
郭銀樹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宮腔鏡子宮縱隔診治
郭銀樹教授首先詳細地介紹了子宮縱隔的分類,接著從HSG、超聲、MRI、宮腔鏡等角度介紹了子宮縱隔的診斷,強調了宮腔鏡聯合超聲對子宮縱隔診斷的重要性,最後介紹了子宮縱隔的手術治療以及術後妊娠破裂、子宮縱隔殘留、宮頸縱隔切除等注意事項。
黃曉武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
宮腔鏡子宮肌瘤手術前預處理
黃曉武教授首先介紹了預處理的目的和常用藥物,詳細介紹了藥物的作用機制、優缺點、適用情況等,並通過病例解讀闡述了藥物預處理的必要性,藥物預處理能夠使部分患者獲益,但並不推薦常規應用。黃曉武教授還分享了其他術前預處理的方法,包括UAE、超聲聚焦消融等。
陳紅教授: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黏膜下肌瘤的宮腔鏡診治
陳紅教授首先詳細闡述了子宮肌瘤的概念、分型和診斷方法,接著著重講解了黏膜下肌瘤術前評估及手術方式選擇。宮腔鏡是子宮肌瘤術前評估的金標準,陳紅教授分析了宮腔鏡術前評估的優缺點,介紹了用於評估的STEP-w評分並介紹了術前預處理的常用藥物。最後,陳紅教授詳細地解讀了不同肌瘤類型手術切除方法的手術視頻,並介紹了術後處理的注意事項。
許泓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
基於MRI分型的子宮腺肌病宮腔鏡治療
許泓教授介紹了子宮腺肌病的概念和發病機制,接著介紹了子宮腺肌病眾多的治療方法。許泓教授提出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法需要對病情全面的評估,接著分享了子宮腺肌病評估診斷的方法,重點介紹了腺肌病的MRI診斷和分型,最後通過病例解讀分享了不同分型治療方案的經驗。
白文佩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子宮動靜脈瘻的宮腔鏡手術
白文佩教授首先介紹了子宮動靜脈瘻的概念、分類和病因,接著十分生動地介紹了子宮動靜脈瘻的臨床表現、診斷和鑑別診斷,最後通過文獻報導和病例分享介紹了子宮動靜脈瘻的治療方法,並對宮腔鏡治療子宮動靜脈瘻作了討論和展望。
汪清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宮腔鏡併發症和防治
汪清教授首先介紹了宮腔鏡手術併發症的高危因素,接著詳細介紹了心腦症候群、子宮穿孔、腸管損傷、體液超負荷、感染性休克、空氣栓塞等宮腔鏡手術嚴重併發症的表現、預防與處理原則。最後,汪清教授強調了宮腔鏡操作技能培訓和對宮腔鏡併發症的學習、掌握的重要性,並提出要發展更安全的宮腔鏡手術新技術。
馬俊旗教授: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AUB的宮腔鏡治療及綜合管理
馬俊旗教授首先介紹了AUB的定義、病因和AUB-O的短期、遠期影響。馬俊旗教授還介紹了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和子宮內膜癌等子宮異常出血診斷的病因、診斷,治療等,分享了豐富的宮腔鏡診治和AUB綜合管理經驗。
張健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
宮腔鏡治療CSD決策與再次妊娠結局
張健教授首先介紹了CSD患病率高、危害大的現狀以及診斷方法。張健教授指出針對子宮憩室的治療目前缺少指南,而宮腔鏡是診斷和治療子宮憩室的良好方法。張教授分享了她的團隊使用宮腔鏡治療子宮憩室的手術視頻,分析了宮腔鏡治療子宮憩室的優點與不足,還介紹了薄層MRI在CBD診斷中的應用和診斷測量標準。最後,張教授介紹了她的團隊在宮腔鏡治療CSD決策和再次妊娠結局上的研究進展,並介紹了今後的研究方向。
沈嶸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重視與UCTD相關的不良妊娠
沈嶸教授全面介紹了UCTD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轉歸,分享了UCTD相關不良妊娠的文獻進展及臨床病例,強調了婦產科醫生需要重視UCTD導致的RSA/RIF/RBP等妊娠風險,應與風溼科、生殖科和產科醫生合作早期識別、早期幹預、共同管理UCTD,通過嚴密監測和合理用藥來避免或降低妊娠合併UCTD對母胎的可能不良影響。
關菁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何謂有效的輸卵管功能重建手術
關教授指出輸卵管功能重建的基礎是顯微輸卵管手術,並介紹了腹腔鏡下顯微輸卵管整形的手術理念。關教授用精彩的手術視頻展示了輸卵管周圍黏連分解術、輸卵管積水傘端成形術、輸卵管吻合術等顯微輸卵管手術,最後指出手術成功的關鍵是有效的輸卵管功能重建,防止術後復發的關鍵是防止術後再次黏連。
於曉明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不孕相關輸卵管各階段的手術處理
於曉明教授分享了不孕相關輸卵管各階段的手術處理,包括輸卵管遠端的微小病變的認識和手術,輸卵管壺腹部、傘端的整形術,峽部的吻合術、輸卵管近端開口處、間質部、峽部的插管術,同時分享了她的團隊關於輸卵管因素不孕的臨床研究,深刻地闡述了不孕相關輸卵管各階段的手術方式選擇,強調了生殖外科手術的注意事項。
顧小燕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輸卵管性不孕的診治策略
顧小燕教授詳實地介紹了輸卵管性不孕的病因、種類、診斷、治療,結合精彩的手術視頻展示了輸卵管性不孕的外科手術選擇方式,並對輔助生殖治療中輸卵管積水的預處理、輸卵管梗阻治療後輸卵管妊娠的治療方法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強調了輸卵管不孕的個體化治療。
範佳穎教授: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輸卵管在生殖外科中的地位
範佳穎教授詳盡介紹了輸卵管的解剖和生理,並結合臨床上的病例和影像資料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輸卵管炎性病變的進展過程,展示了急性輸卵管炎、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對輸卵管功能破壞的病理生理過程,強調了生殖外科對於輸卵管功能恢復的意義。
衛兵教授: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女性不孕不育的宮腔因素及治療
衛兵教授結合手術視頻闡述了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黏連、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縱膈四種常見的導致不孕不育的宮腔因素。衛教授強調了針對不孕不育的宮腔鏡手術要注意度,不能矯枉過正,要減少和避免手術併發症的發生,同時重視輔助治療。
會場七
王剛教授: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療相關話題
王剛教授從多方面介紹子宮頸癌保留生育需求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闡述了子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的適應症、手術方式的選擇和手術方案的制定,詳細講解了宮頸錐切的手術標準及管理流程,並進行了手術視頻的講解。最後,王剛教授展望了子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新方式。
餘進進教授:
無錫市江南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保留生育功能的宮頸癌根治術
餘進進教授介紹了2018FIGO宮頸癌分期,闡述了疾病的分期及臨床特點,接著介紹了保留生育功能宮頸癌根治術的發展歷程,詳細講解了2020年NCCN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對生育要求的早期宮頸癌患者的指徵,最後介紹了保留生育功能的宮頸癌根治術的優點及手術關鍵步驟。
盧丹教授:
蘇北人民醫院
妊娠合併婦科惡性腫瘤治療原則及分娩時機方式的選擇
盧丹教授首先根據不同分期詳細介紹了妊娠合併宮頸癌的分娩時機,通過保留和不保留胎兒介紹我國妊娠期子宮頸癌的管理;接下來,盧丹教授繼續介紹了妊娠期合併卵巢上皮性及非上皮性惡性腫瘤的治療及分娩方式,最後介紹了外陰陰道癌合併妊娠的處理方式。
溫堅教授:
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
妊娠合併宮頸癌的診治進展
溫堅教授通過基於對43例的病例分析了NACT對母兒的影響,通過詳細的病例介紹了妊娠合併宮頸癌不同患者的不同處理方式。通過個體化治療,溫堅教授提出了需要根據孕婦意願和病癥結合選擇終止妊娠的時機,給大家提供了學習和借鑑的材料。
萬貴平教授: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妊娠期附件包塊的處理
萬貴平教授講解了腫瘤標誌物在妊娠期附件包塊中的應用,通過流程圖介紹了妊娠合併附件包塊的處理方式。在卵巢惡性生殖細胞瘤中,萬貴平教授強調早期手術分期的重要性。通過45例妊娠期附件包塊病例分析,萬貴平教授推薦惡性腫瘤採取單側附件切除手術方式。對於良性卵巢包塊,萬貴平教授推薦期待治療。
凌秀鳳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合併不孕的助孕選擇
凌秀鳳教授通過3個不孕病例分析,個體化治療,選擇不同治療方式(宮腔鏡、促排卵方案、IVF-ET)。凌秀鳳教授接下來介紹了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的高危因素,對於EH伴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需要全面進行評估,強調了EH藥物服用後的隨訪。通過歐洲婦科腫瘤2015年的指南,凌秀鳳教授詳細講解了年輕EC保留生存能力的建議。
會場八
秦成路教授:
深圳市羅湖醫院
先天性陰道閉鎖的診治體會
先天性陰道閉鎖根據是否合併梗阻進行臨床分類,秦教授提到梗阻性生殖道畸形需進行陰道重建、保持通暢性並進行內異症治療,而非梗阻性生殖道畸形則是考慮陰道重建和整形。接著,秦教授介紹了梗阻型生殖道畸形的危害,尤其要關注其導致內異症的情況。秦教授表示不同陰道閉鎖選用的術式側重點是截然不同的。針對陰道閉鎖I型(低位)採用的「閉鎖陰道切開引流術」,注意精準定位、術後擴張陰道口;陰道閉鎖I型(中高位)採用的羅湖四式,於腹腔鏡下進行,在血腫後壁較高點切開並游離血腫壁作為人工陰道覆蓋。最後,秦教授以兩則手術視頻結束了精彩講演。
胡玲卿教授:
無錫市婦幼保健院
女性生殖道畸形之陰道閉鎖病例分享
胡教授以兩個真實病例為引、2015年女性生殖器官畸形診治中國專家共識為基礎,談及了女性生殖道畸形分類、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的診斷及治療等多方面內容。診斷第一步可據臨床症狀,20%原發性閉經為生殖器官畸形;體格檢查尤其是第二性徵的檢查對於診斷也是必不可少的,B超是第一線輔助檢查,由於30-50%該類病人會合併泌尿系統畸形,也需常規同時行泌尿系統影像學檢查。接著,胡教授介紹了相關的治療原則:明確診斷,依其畸形類型制定處理方案,同時也要尊重患者的意願。對於宮頸發育異常,根據是否能保留子宮選擇的術式不同。最後,胡教授還強調了術後隨訪、健康指導的長期作用。
薛翔教授: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女性生殖器官脫垂手術原則
薛翔教授分享了機器人下女性生殖器官脫垂手術原則。薛教授首先提到關於女性生殖器官脫垂精確的病理生理與功能解剖目前知之尚少,針對女性生殖器官脫垂手術其手術目的是:恢復盆底筋膜的完整性,強調要恢復陰道及其器官的功能。接著,薛教授以「三個水平」「三腔系統」「陰道軸向」等角度介紹了手術原則,提出「陰道長度的維持」是重要的手術原則之一,並強調位於坐骨棘水平的「宮頸周圍環」維護和恢復也十分重要。薛教授以視頻再現了精彩的機器人輔助的腹腔鏡下盆底修復手術與陰道骶骨懸吊手術,並就視頻內容帶來了生動詳解。
謝靜燕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
經陰道骶棘韌帶懸吊術的臨床應用
謝教授先介紹了該懸吊術的適應症,並簡單介紹手術路徑:以闊韌帶為界分前路、後路。謝教授講解了經陰道骶棘韌帶懸吊術的禁忌症、優點及缺點等,在對比器械縫合與術者直視下縫合時,謝教授提到由於操作器械的統一性、患者骶棘韌帶厚度長度的特異性,統一規格的器械輔助的縫合也有一定缺點。接著,謝教授強調經陰道骶棘韌帶懸吊術具有一定難點:如陰道頂端宮頸周圍環的重建、陰道前壁/後壁長度判斷、暴露與打結等。最後,謝教授以視頻分享了「經陰道全子宮切除+前盆腔網片懸吊術+骶棘韌帶懸吊」的精彩手術過程。
楊紀實教授:
泰興市人民醫院
腹腔鏡下骶棘韌帶懸吊術
楊教授提到該術式較為簡單,且療效可靠。他分析了腹腔鏡下骶棘韌帶懸吊術的適應症與優點,講解了手術相關解剖學基礎,尤其骶棘韌帶的走行以及它與周圍結構的相對位置,並介紹骶棘韌帶的定位方法,強調骶棘韌帶周圍穿過梨狀肌下孔的重要的血管神經需重視。楊教授還提到了該手術的手術要點:注意辨認右側輸尿管位置,於右側骶韌帶內側或外側縱向打開後腹膜,逐層鈍銳結合分離疏鬆組織暴露右側骶棘韌帶內側段;助手從陰道觸及坐骨棘作指示點使術者在腹腔鏡下進一步確認骶棘韌帶位置。最後楊教授強調手術的最大風險是對神經的損傷,術後患者常有疼痛,嚴重者難以安坐,術中需尤其注意對神經的保護。
沈宇飛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
尿失禁診斷與治療
沈宇飛教授先簡單介紹了正常的排尿周期,並概括尿失禁的分類與相應特點,不同種類尿失禁具有不同的臨床症狀特點。沈教授提到壓力性尿失禁在婦產科最為常見,並重點介紹了用於診斷壓力性失禁的特殊檢查方法——如指壓試驗、棉籤試驗、尿墊試驗及殘餘尿測定和尿液分析等。針對尿失禁現主要有保守性以及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對中重度SUI、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尤為合適。沈教授提及幾種手術術式中「經陰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最為常見。該術式經歷了三代的變化發展,該種懸吊術主要有TVT、TVT-0和TVT-S三種方式,前兩種方式應用最為廣泛。
閉幕式
大會閉幕式由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賈雪梅教授主持,她對受邀進行講演的104位專家、26位主持嘉賓、於線下宮腹腔鏡培訓班進行授課的各位老師、AI婦兒平臺的工作人員以及參與此次論壇的眾多同道表達了衷心的感謝。賈雪梅教授同時表示,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團隊將在沈會長、醫院領導的支持下繼往開來,開闢新徵程,為江蘇省婦女健康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素材丨婦科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微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