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灣一家五金廠老闆舒先生撥打溫州晚報新聞熱線88908890稱,他廠裡一名工人在工作中手指受傷,在溫州曙光醫院做的手術,出院後不久發現受傷手指竟然短了一截。這是怎麼回事?記者對此進行核實。
操作機器手指受傷
術後發現手指變短
舒先生介紹,10月25日,工人小黃在操作衝床時失誤,導致左手中指被機器打壓,指甲處被削掉了一部分。
醫院拍片顯示,小黃左手中指末端骨頭還在。「當時我們要求醫生一定把手指骨頭保住。術前,醫生讓小黃在手術知情通知書上簽名,他文化水平不高,沒仔細看內容。」舒先生說,半個月後,小黃出院時再次拍片。他把術前術後兩次拍片進行對比,才發現小黃的左手中指術後短了一截。事後找醫生理論,醫生說有告知。
記者聯繫上小黃,他向記者展示了前後兩張手指X光片。片子顯示,術後小黃中指末端骨頭確實比術前短了幾毫米。「哪怕你提前跟我說要把骨頭磨掉一截,我也沒意見,問題是醫生從頭到尾都沒有跟我說這話。其間,醫生確實讓我籤了個文件,我沒什麼文化,沒仔細看,也看不懂。」小黃說。
據了解,小黃今年30多歲,江西人,在舒先生的廠裡已工作五六年。小黃這次受傷,舒先生共花了2萬多元,其中包括小黃的手術住院費用14000多元,護理費1000元,加上一個月工資5000多元。
「他現在已經上班,手指功能影響不大,就是不美觀,他還未婚,我擔心這會影響他。我認為醫院有一定的責任,他們沒有提前告知手指骨頭要截掉一部分。」舒先生說。
院方稱已提前告知
不認同可找「醫調會」
12月18日,記者來到溫州曙光醫院,見到了為小黃做手術的醫生——曙光醫院副院長、手足外科主任陳善亮。
「告知了,我們用證據說話。」陳善亮拿出小黃按手印的手術知情同意書。上面顯示,入院診斷為左中指末節指腹皮膚軟組織及甲床缺損,左中指末節指骨骨折。在手術中和手術後可能出現的眾多意外和風險及併發症,還有可能出現骨質缺損、指體短縮等。這份手術知情同意書沒有小黃的籤名,只有一個紅色的手印。
陳善亮介紹,該患者入院時,中指被機器削掉了一部分,按指甲來算有一半沒了。「因為需要釘入鋼針固定,但是病人中指末節最前面殘留一點碎骨頭,沒法打鋼針,所以,我們把碎骨頭清理掉,然後把很尖銳的骨頭殘端磨平,再進行皮瓣移植術,從他肚皮上植皮到手指上。」陳善亮說,他將患者的中指末節保留住了三分之二,不影響手指功能。
當記者詢問他有沒有事先告知小黃中指骨頭需要磨掉一部分時,陳善亮表示,手術知情同意書上的文字不可能寫「骨頭需要磨掉一部分」這樣的話,但這些話他也跟小黃講過。「他的指頭短了一截,是機器壓傷導致的,不是醫院手術給弄沒的。」
陳善亮建議,如果患者對醫院有意見,認為是醫療糾紛,可以去找「醫調會」即溫州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來處理;而患者因為是在工作中受傷,如果與僱主有糾紛,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進行工傷鑑定,並索要賠償。
來源:溫州晚報
【來源:溫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