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超簡單自製豆花,喚起媽媽的味道

2021-02-17 豆米世界

霜降已至,天氣日漸變寒。遊子在外,慈母思念。記得小時候,下午四五點放學歸家,總能沿路聽到街上豆花的叫賣聲,響徹萬家街巷。飢腸轆轆的我,總是跑得最快的,就為了回到家吃一碗媽媽早早備好的熱豆花。

南北豆花總有甜鹹之爭。甜豆花,鹹豆花,大家爭得多是自己的思鄉之情吧。在我記憶最深處,就是回到家,媽媽拿出熱乎乎的豆花,撒上一把白糖,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長大之後,早早離開家鄉,也不在親人身邊。獨自一人漂泊在我,每個節氣,總是味覺的記憶喚起濃濃的鄉愁。今天教大家簡簡單單做豆花,撫慰在外遊子的思鄉之情。

原料:100g生黃豆粉            900g水                   1g內酯

Step1:取100g生黃豆粉,放入容器內。

     將900g水分次加入黃豆粉中,充分攪拌均勻,

     不放過一個小疙瘩,攪拌好的豆漿如下圖所示的狀態哦。

Step2:將混合好的豆漿倒入不粘鍋,

       約煮五分鐘到沸騰狀態即可,

       煮的過程中不斷攪拌,避免粘鍋。

Step3:篩網鋪上細紗布,將煮沸的豆漿過濾。

      濾好的豆漿,倒入不粘鍋再次煮沸,一邊用漏勺颳走浮沫。

Step4:二次煮沸的豆漿再次用紗布過濾盆中,晾涼至80-90攝氏度。

 Step5:拿小玻璃碗用10g溫水將1g內酯化開,

        倒入晾好的豆漿中,充分混合,保溫靜置10分鐘。

        即可享用豆香濃鬱,口感順滑的豆花了。甜鹹口味,任你搭配。

小tips:

             1.關於最後一步保溫,大家 可以擱在電飯煲中,按上保溫鍵保溫。

             2.關於過濾,二次過濾為了口感更順滑。

              如果你的紗布很細了,過濾一遍也可以。

             3.加內酯的時候,豆漿的溫度一定不能太高。否則,吃起來發酸哦。

             4.關於煮沸,一定要將豆漿煮沸,這也是祛除豆腥味的關鍵。

 

相關焦點

  • 【今日廣東·鄉音】一碗豆花,無限鄉思
    【今日廣東·鄉音】一碗豆花,無限鄉思 2020-12-22 1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碗豆花面,多放點豆花!」這幾家豆花面能吃出幾十年前老成都的味道!
    「一碗豆花面,多放點豆花」,這是我們成都人吃豆花兒面最後的倔強成都的麵館遍布大街小巷,但是偏偏就是這一碗豆花面擊中了食妹兒的心,細嫩的豆花和寬面的組合給人的舌尖一種意猶未盡的快感。有幾家豆花面,讓你吃出幾十年前老成都的味道!
  • 博美小吃:有一種鄉愁叫一碗豆花
    那麼,一碗平平無奇的豆花為何如此牽引著人們的食慾呢?這就要說到它那繁複冗雜卻又充滿良心的製作工序了!豆花富含營養,對人體非常有益,它的味道甘甜,有補虛養血、清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對夏季人們身體機能的新陳代謝、精氣耗損大有補益作用。在中醫的角度多數用於熱病煩渴、下胃腸濁氣、中暑、解熱毒等症狀。但由於「是藥三分毒」,因此缺鐵性貧血患者不宜多食。
  • 一碗豆花,一碗糙米飯!老重慶的地道滋味!超級火爆的蒼蠅館子!
    豆花色澤白嫩,口感綿密,清香四溢,康熙皇帝不禁暗自驚喜,離去時親筆題詞:天下豆花獨一家!傳統的手工河水豆花,地道的重慶風味!要說這木洞的豆花真是神奇,一大鍋豆花就在老闆嫻熟麻利的手法之下,瞬間凝固成了一鍋白嫩的豆花!老闆的點豆花的手法真是讓人心生佩服!
  • 一碗祖傳的手工豆花,陪伴街坊走過60年時光
    父女兩代人用一步步腳印走遍鄉間阡陌,也讓那碗豆花成為鄉裡人所熟知的味道。然而,半夜起床泡豆磨豆的辛苦,讓年輕時的蓮姨打了退堂鼓。手工製作豆製品就由蓮姨的姐姐去繼承,直到蓮姨的姐姐有了孫子,就沒有再做了。在這幾十年裡,蓮姨賣過光碟,開過時裝店,做過大型超市,也未能大富大貴。25年前,由於生活所需,蓮姨再次重拾家族的傳統手藝,接過了做豆花的生意。
  • 【無限量豆花免費送】星級大廚做的媽媽味炸醬麵,好粗到飛起來!
    小的們,你們應該認真的吃一碗,來自星級大廚為你做的媽媽味炸醬麵,好粗到飛起來~小姜糾本身就是一個美食遍地開花的地方講真的,外地的美食沒有兩把刷子別在姜糾混了但有一個姜糾心,北方胃的巨蛋從小就對麵食充滿濃濃烈烈的愛別的話不多說,就是把面粗起來~
  • 豆花,懷念50年前的老味道!
    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花,加上一大勺軟爛的花生仁,再淋上薑汁糖水,入口時那個幸福感叫人永生難忘。50年後,我在南京用一個下午的時間還原做出當年的「薑汁豆花」 這份成就感太贊了!豆花是我們臺灣人習慣的叫法,內地更多人稱之為~豆腐腦!
  • 夏天熱得噴汗的季節,品嘗一碗冰冰涼涼的臺灣豆花,絕對是一大享受
    熱得噴汗的季節緩緩降臨,在大熱天裡來一碗冰冰涼涼的爽口豆花,絕對是一大享受,伴著碎冰大口吃下暑氣全消,昏昏欲睡的午後也清醒不少啊!今天帶大家尋覓網友最推的豆花,無論是豆香款還是炭香味,伴著糖水或香醇豆漿,在炎炎夏日都很值得嗑上一碗哪!
  • 成都人吃過這些豆花,富順豆花再不是心中第一!
    不死板又不鬆散的豆花,有細微的縫隙可以把醪糟味道吸進去,簡直給人一種鬧中取靜的閒適。@勞可惜小朋友這是一碗豆花+肉醬+芝麻醬的豆花面,也是這家店的招牌,有很濃的芝麻醬味,芝麻醬使麵條也黏黏的,剛開始吃的時候覺得跟一般的川味面不太一樣,比較平淡。吃到後面,底下的調料味道才浸出來,真的太有特色了。
  • 自製「缽仔糕」,一碗米粉一碗水,簡單易學又好吃,可別錯過了
    自製「缽仔糕」,一碗米粉一碗水,簡單易學又好吃,可別錯過了雖然一般缽仔糕外面也有賣,但是對於外面賣的缽仔糕,和自己親手做的缽仔糕吃起來的感覺完全不相同,而且有些外面賣的缽仔糕裡面還會加入各種的添加劑,這樣過多的食用還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想吃缽仔糕還不如自己在家製作,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下缽仔糕的製作方法。
  • 在家自製豆花吧,好吃到「香菇」!
    豆花百搭各種口味,既可以鹹辣下飯,又可以冰甜爽口,
  • 這一碗,是媽媽的味道
    這一碗,是媽媽的味道「想念的不是飯菜,而是媽媽。」1「我的媽媽不喜歡做飯,可她會煮一碗世界上最好吃的粥。」最想念的味道,是生病時媽媽熬的粥。我有一個不會做飯的媽媽。小時候我常常懷疑她愛自己多過於愛我。爸爸對她特別寵溺,冰冷冬天的早上,我要早早起床預習一天的功課,爸爸獨自做全家的早飯,媽媽一邊抱怨「天這麼冷,怎麼出被窩?」一邊悠閒自得的穿衣、洗漱。
  • 自製「金桔蜜餞」,一碗金桔一碗糖,簡單易學又香甜,可別錯過了
    不過自己在家做的金桔蜜餞和超市裡面賣的相比較,不管是味道還是口感都相差有點大,這主要是因為金桔的苦澀味和酸味都比較重,所以很多人在製作金桔蜜餞的時候,沒有將這兩種味道去除,導致做出來的金桔蜜餞不好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下,自製「金桔蜜餞」,一碗金桔一碗糖,簡單易學又香甜,可別錯過了。
  • 早上起來,豆花泡饃要來大碗,多放辣子哦!
    金玉瓊漿便指的是豆花泡饃,「金」指饃片,「玉」指豆花,「瓊漿」則是將豆漿作了美化。但若是蘇大文豪吃完再咂巴咂巴,留下一兩首詩,豆花泡饃可能會爆火的吧!同一種美食,製作方法大同小異,味道很有可能千差萬別,我吃過不下二十家豆花泡饃,味道區別還是很大,但基本都還算好吃,其中有一家味道出眾的,已經成為了每次回家第一天的早飯首選。
  • 巴娃看農事:從播種到點水,一顆黃豆這樣變成一碗木洞豆花
    巴娃看農事:從播種到點水,一顆黃豆這樣變成一碗木洞豆花 一碗純白細嫩,入口即化的木洞豆花 追溯其根源 是一顆顆小小的黃豆
  • 一碗豆花飯年產值上百億 富順縣長曹友良:創造充滿想像力的豆花文化
    四川富順人的早餐,一碗豆花、一碟蘸水、一碗糙米飯,特別有富順味道。
  • 「豆花之鄉」稱號被這個地方搶走 「赤水豆花」路在何方?
    合江人的早餐,一碗豆花、一碟蘸水、一碗糙米飯,特別有合江味道和特色。金黃的黃豆,經過多道工序,變成嫩如白玉、美味可口的合江豆花,這道美食,已在合江風靡了上千年,也是合江的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 昆明一天只賣200碗的豆花米線,老闆是個神人
    然而這個餅的嘎嘣脆和他的傳奇味道都是很多人排隊的理由。三個店唯一有座位的就是晨曦豆花米線,把其他兩寶買來坐在店裡,吃一口豆花米線,吃一口餅,再吃一口泡菜,這味道簡直了。一天隨便就要賣出1000多張餅和200多碗豆花米線。
  • 記憶中的老味道——傳統豆花的製作
    自己家種的黃豆,味道就是不一樣,打出的豆漿味道濃鬱。我就突發奇想,要做豆花。  二十多年前,我開小飯館的時候,每天早上都做豆花。很多年沒做,已經手生了。  但姐姐是做豆花的高手,請她來製作,我在旁邊學習。熬豆漿的時候,我就犯了一個低級錯誤,鏟著鍋底,害得豆漿裡面有一股淡淡的焦味。  因為突發奇想,沒有準備過濾豆漿的紗布,手忙腳亂。
  • 芒種行記丨一碗豆花吸溜落肚,合江的愜意生活!
    跟著老合江人,一定不會錯過合江最傳統的特色早餐——早豆花。深諳美味秘密的老合江人,必會帶你穿過層層街區,在琳琅的店鋪中找到一家看似尋常的早餐小店,帶你品嘗上一碗絕妙的合江豆花。合江早豆花的做法並不複雜。一碗豆花、一碗蘸水、一碗窖水,再加上一碗白米飯,便成了早豆花的完整模樣。當然,若想再吃得豐盛些,你還可以點上燒白、粉蒸肉等好酒美菜,搭配隨性,豐儉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