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慫」的她,為何能在《脫口秀大會》出類拔萃?

2020-09-25 影視一號自助餐

昨天《脫口秀大會》第三季高峰決戰落幕,說唱型選手王勉奪冠,但最紅的恐怕不是他。

比賽結束,我們記住的有誰呢?除了王建國、呼蘭這些老面孔;

打著女性主義標籤,以懟人聞名的楊笠;

還有為脫口秀人士熟知,但曝光度不怎麼高的周奇墨;

把「貌不驚人」當成隱藏實力和內容輸出的何廣智;

和用嘲諷甲方博得網民共情的楊蒙恩。

該季度一大看點就是老面孔與新面孔齊飛,老面孔遭受新人輩出的挑戰,新面孔裹挾著虎虎生風無知無畏的活力。

超越自我是難事,新人上位更難得,後者帶來的信息刺激是節目保持話題度的方式之一。就比如這次的「雪國」CP,李雪琴在這個節目大放異彩,反之,這個節目也需要她。

北大的,也可以做網紅嗎

李雪琴突出的標籤是一個網紅,獲得了吳亦凡等人的接連回應,在抖音一路積累了六百多萬粉絲。

她的抖音內容主要圍繞生活小事、相親、東北文化展開,基本屬於無主題,如果非要說,那就是生活無主題。給大家的觀感是這個人喜歡搞笑、有趣、沒有攻擊性,哪怕遇到偶然的糗事也微微一笑,輕鬆對待。

習慣認識中,網紅是膚淺的、無腦的,給大家帶來哈哈一笑,或者靠炒話題,或者靠顏值身姿,看著他們靠著一張嘴皮子輕鬆掙錢,不創造社會價值。

很多人也就先入為主,把做網紅當成低成本、低門檻的行業,因為自己當不了,那就靠詆毀別人來安慰自己。

直到人們發現,李雪琴是北大畢業的,留學過美國紐約大學。戲劇性的反轉也就開始了。

代表著知識精英或者說能力精英標籤的北大畢業生,竟然去拍不需要多少腦容量就拍出來的段子。

難道不應該像高曉松說的那樣,清北的學生應當匡濟社會,立志做國之棟梁嗎?網絡吃瓜群眾頓時驚呆了。質疑者、嘲諷者,還有耳提面命者都跳了出來。

據一些資料看,李雪琴好像不是我們想像中那種學霸人設。目標性強,指哪打哪,抱著一副苦大仇深的形象去做高深的研究,或者穿著精緻服裝、扮著精緻妝容出入高等場所,她倒是在抖音短視頻裡逛了東北高檔的大澡堂子。

這些參差錯落的地方奇妙地融合在一個人身上。她不僅衝擊著我們對教科書式學霸人設、精英人生的刻板印象,還引發了一場價值觀上的示範效應,原來北大的、優秀的人也是可以做網紅的。

在刷新大家認為的網紅的知識和學歷含量的同時,還給人一絲慰藉,這麼優秀的人都去做網紅了,我們是不用太在意自己的定位的。

慶幸的是現在,我們看到社會寬容度在提升。當年,北大畢業生陳生賣豬肉等新聞爆出來,更是吵翻網絡。

可選擇的方向多,可允許的差異多,可接納更多的錯位,優質人才的湧入,也提升著各行業的水準,反過來又推動社會走向成熟。

我承認我很慫,但很有共鳴

且不說在行業分流逐漸精細化專業化的問題,單單李雪琴表現出的精神態度其實也是很符合當代人的精神胃口。

很多人說李雪琴「慫」,這也是她自己愛說的一點,在《脫口秀大會》的配套節目《脫口秀小會》上,李雪琴講到,她是創業者,但是自己不想管理公司,就僱傭了別人做老闆,自己當員工,為了不直面勞資矛盾,自己舒服點。

這個細節說明了她的「慫」。拿裝慫當做解決問題的法寶,成了當代不少人的寫照。

「只要無難事,只要肯放棄」,「只要佛系,萬事皆空」,「階段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一系列網紅語言,是大多數下班後回家葛優躺的社畜們的肺腑之言。我們解決矛盾的解決之道,是圓滑地躲開它。

這經過藝術淬鍊,演化成李雪琴的藝術特點。

比如突圍賽第一次露面,說自己是網紅,背負著創作枯竭的壓力來「抄襲」脫口秀演員的段子;

一次次混跡在淘汰邊緣又沒走成,堅決拒絕李誕說她是「天賦異稟」的標籤,自嘲沒有天賦,只有一個餅了;

一直自嘲臉大,長相平凡,雙胞胎顏怡顏悅的臉加起來都沒自己大,都長成這樣了就不要比拼顏值了;

自爆渴望找對象,分享找對象路上的坎坷。

接地氣的段子,隨和的著裝,乃至在動作上也貫穿著慫的特點,李雪琴一上場,垂眉喪氣,走路微微低頭,雙臂左右搖擺,一上臺,左手握住話筒架,聲音有氣無力,微微發顫,好像隨時卡殼。

(李雪琴賽後微博感言)

我們看脫口秀風格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對外攻擊,抨擊假惡醜,讚揚真善美,以諷刺為主;

另一種是對內自黑,放低身段,屎尿橫流,以示弱為主。

一味攻擊遲早要遭受反噬,因為人的缺點是共性的,難免引申到聽者身上,但是自黑常常讓人覺得可愛,把我們藏著的膽怯、倒黴、尷尬和欲望說得清新脫俗,不那麼傷痛。

就像領笑員大張偉說的:「脫口秀非常厲害的一點是大家從自己傷口長出花來,每個人都要揭傷疤……他們不僅撒鹽、撒胡椒,還要為了讓傷口『吃起來越來越可口』……我們看別人笑話笑得越嗨,就是別人越倒黴的時候。」

遭受生活強暴的我們,從李雪琴的段子裡,得到的常常是如釋重負,一頓爆笑,獲得共情而不至於陷入情緒沮喪的牛角尖。

有本事又低調,就和別人不一樣

親切,低姿態,想和她做朋友。沒有人喜歡在你面前生硬地炫耀自己有多強的人。

她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隱藏自己的目標訴求,順著觀眾的需要去找到自己的存在方式,所以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舒服,絲毫沒有冒犯,令觀眾感到滿足。

突圍賽有位脫口秀演員,擅長說英語脫口秀,李誕說她有壓迫感,身上有濃烈的精英氣。與其說由於生活經歷、藝術風格,不如說是自我掌控力造成的。

去現場看脫口秀,演員偶爾爆粗口、開黃腔,和臺下前排觀眾互動,伴隨著觀眾們的歡呼哄鬧,營造很好的氛圍。臺上臺下,融為一體,把觀眾帶入不了那個語境就很糟糕。

整個賽季,我們看到很多表達,如果觀眾不吃那一套,場子很冷,場面會極度尷尬,就連觀眾的加油都顯得像是敷衍。

這就突出了持續穩定輸出的重要性。李雪琴的內容取材於她的周邊小事,她的段子是和她的性格長在一起的。

她自黑醜、沒對象、臉大,又土又喪,喜歡李雪琴這個名字,「這名字確實挺符合我形象的,有一種大媽的氣質。」

這和她從小的家庭環境有關,父母離婚,過早結束青春叛逆期,一面學習一面安慰母親,她有了過早成熟的情緒掌控能力,善於調侃自己,用自黑化解掉生活的難題。

說到底,是觀察生活透徹,有調侃的智慧,而非停在搬弄段子上。

我們多少有幸災樂禍的心態,喜歡看別人倒黴,看虎落平陽。

李雪琴搶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的話,北大的做網紅,醜也可以博共鳴,慫就不必逞強,看她的東西不必準備什麼,只需要感受她的真誠和解脫。

這種差異在《脫口秀大會》堪稱寶藏。

《脫口秀大會》是笑果文化的品牌活動,也是脫口秀屆的重要賽事,池子出走、卡姆出事,笑果文化口碑下滑,本就小眾的脫口秀行業雪上加霜,這一檔綜藝火了,笑果也就活了。

而笑果自己的老面孔實在太多,因此也被嘉賓Jony J調侃「別人是節目養成選手,你們是選手養成節目 」,於是東北老四、李雪琴,還有新人何廣智、house,car engineer老田等的到來很有必要。

而《脫口秀大會》更上一層樓,擺脫行業內自嗨的嫌疑,又是一條長足艱辛的探索之路了。

相關焦點

  • 羅永浩在《脫口秀大會》為什麼「慫」了?
    說到這裡,先聊聊咪蒙,之前她在文章裡很敢罵,但她也坦言,大意說自己是書面很兇、當面很慫的人。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羅永浩還欠著錢,所以在抖音也好在《脫口秀大會》也好,多少都有點收著。他欠的錢,可能是多數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數字。
  • 李雪琴:從抑鬱症到脫口秀演員,她是又慫又喪的狼性使者
    隨著《脫口秀大會》落下帷幕,李雪琴再一次上了熱搜。李雪琴每次上臺,都像拄拐似得扶著話筒架,嘴裡滑出一句開場:大家好,我是「略」琴。總覺得她隨時都要「扛不住了」。她面無表情地嘮著生活得雞零狗碎,然後突然間把所有觀眾逗樂。
  • 如果職場也是脫口秀大會,老員工為何可能會比不上新員工
    從前有周星馳、相聲、小品,到近些年的歡樂喜劇,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等等,都是致愛。老婆理解不了,但是她又是否想過她所看的姐姐、哥哥、餐廳、生活等等,是否也讓人難以理解?是否距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太遙遠,有些還沒有內涵及營養。
  • 《脫口秀大會3》王勉奪冠難服眾?盤點十大意難平選手
    第三屆《脫口秀大會》結束了,王勉奪冠,讓人意外,但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畢竟本季他的表演現場都非常炸。「太后」,在脫口秀大會裡撐起女性的半邊天,很有人氣,但第三季初賽就被淘汰,後來雖被復活還是因為個人問題退賽了,沒能看到她更多的精彩演出。
  • 《脫口秀大會》結束1個月,李雪琴成了王建國高攀不起的女人
    時隔兩年,李雪琴靠清奇邏輯再次爆紅,作為《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天選之女,李雪琴事業上的高光並沒因《脫口秀大會》完結而停歇,反倒愈來愈閃亮,最近她帶著「傳統手藝」再登舞臺,毫無漏洞的理論,無懈可擊的邏輯,這個承包我笑點的女人總能帶給我新體驗。
  • 《脫口秀大會 第三季》脫口秀三年八班
    如果脫口秀大會的演員是一個班級,以下是我的猜想。首先是好學生群。學習委員是龐博,老師寵愛,同學羨慕,上進勵志的代表。勞動委員是趙曉卉,女漢子一個,任勞不任怨,把她惹急了懟你沒商量。文藝委員是王勉,校園十大歌手。平時成績沒啥存在感,但偶爾靠藝術加分躋身top. 班長王建國,老好人一個,愛吹牛也犯慫,但人緣好,成績也很穩定。呼蘭是物理課代表,看著悶,思維很活躍。經常跟班長一起維護秩序。
  • 如果這些喜劇演員當《脫口秀大會》選手,能秒殺脫口秀十強選手
    為了感謝《脫口秀大會》陪伴我開心地度過了這兩三個月,這篇還是關於《脫口秀大會》。《脫口秀大會》雖然已經完結,但是優秀選手的表演仍然歷歷在目。在第三季總決賽中,領笑員有徐崢和沈騰,讓這期節目達到收視高潮。
  • 眾星捧月的周奇墨,到底何方神聖,為何能在脫口秀大會,進進出出
    他從一出場就被眾星捧月,譽為脫口秀天花板,脫口秀OG(元老)。說實話,如果不是看了《脫口秀大會》,我完全不認識他。我也不知道周奇墨這個天花板到底有多牛,只知道第一場比賽,他的天花板就被呼蘭給掀了。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內投環節中,他排名第一,這也意味著他得到行業的普遍認可。這也難怪其他演員聽到他參賽都膽戰心驚,生怕碰到和他PK。周奇墨所在的單立人文化傳媒公司,是位於北京的一家從事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現場表演和推廣的公司,由單口喜劇演員石老闆創立,公司匯聚了眾多優秀的喜劇演員。
  • 揭秘脫口秀大會3.5季,京東為何能引爆大眾笑點?
    近期京東就聯合脫口秀大會原班人馬復刻了一期京東11.11發布會。本次脫口秀主題是「京東還能這樣?!」,演員李誕、李雪琴、周奇墨等人依次上臺「吐槽」網購的奇葩遭遇,頻繁爆梗,金句層出不窮。這是業內首次嘗試用脫口秀的形式做發布會,京東公關大會遇上脫口秀大會的碰撞與創新,突破受眾對傳統發布會的認知。
  • 《脫口秀大會》到底是脫口秀還是下一個「洗白大會」?
    李誕介紹她是資深的脫口秀愛好者,是要訂著票全球追著脫口秀演員看演出的。,楊天真疑惑她是真的喜歡脫口秀嗎,她說非常,她可以講現場脫口秀。,越來越多明星參與其中,可無論是《脫口秀大會》還是《吐槽大會》,網友越來越覺得這兩檔節目有點像。
  • 《脫口秀大會》被李雪琴笑死了:我沒有天賦只有餅
    最新一期《脫口秀大會》上,李雪琴喪喪地吐槽自己參加脫口秀的經歷,稱自己是被老闆忽悠來的,到了脫口秀大會發現李誕更會忽悠,天天誇自己說脫口秀天賦異稟,然後自嘲:我哪有啥天賦,我只有個餅!,但是短短幾次的脫口秀表演,她的脫口秀實力已經可以和脫口秀老炮們並駕齊驅,甚至將很多脫口秀演員甩在腦後了!
  • 盤點《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十大意難平選手,沒想到第一名會是他
    第三屆《脫口秀大會》結束了,王冕奪冠,讓人意外,但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畢竟本季他的表演現場都非常炸。「太后」,在脫口秀大會裡撐起女性的半邊天,很有人氣,但第三季初賽就被淘汰,後來雖被復活還是因為個人問題退賽了,沒能看到她更多的精彩演出。
  • 《脫口秀大會3》李雪琴的背後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收官,火了楊笠,王勉等一系列脫口秀新人,最出圈的是當屬李雪琴。李雪琴,北大畢業網紅,從沒說過脫口秀的她,第一次站在脫口秀大會上便獲得全國六強。一時間「天賦少女」、「天才」、「先天異稟」等等關於她的形容詞刷新全網。
  • 殺進脫口秀大會六強的黑馬,看似平凡的李雪琴究竟有什麼魔力?
    脫口秀大會十強比賽結束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雪國列車」cp給甜到,這個被李誕稱為「天才少女」,一直標榜自己要被淘汰的少女,居然直接成了當場爆梗王,以180票的好成績直接晉級全國六強,活脫脫的電視劇情節,那麼,問題來了,這個毫無脫口秀經驗的「新人」到底是憑什麼幹翻了一眾脫口秀
  • 為什麼《脫口秀大會》能讓人笑?
    所以,我在想,為什麼這季《脫口秀大會》大家看完還比較爽,因為你自己一些長久積攢的不滿有人替你說出來了,在更大的平臺上。比如楊笠說的很多男性迷之自信那段,相信不少女性都曾在私下裡表達過類似看法。我不覺得楊笠的那段脫口秀是在表達「性別仇視」,而是在用她擅長的一種藝術形式引起公眾意識,表達的正是她以及不少女性都認為的長久存在、不那麼客觀正確、需要改變的現象、觀點,而且,其實更像是訴說了廣大女性一直存在的一種困惑:真的,
  • 為什麼《脫口秀大會》能讓人笑?
    《脫口秀大會》總決賽播完,節目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落幕。最近在生活中見到太多笑了,似乎大家總是笑著笑著,生活的煩惱沒有了;笑著笑著,時間也就過去了。
  • 《脫口秀大會》雖然顏值低,但敢說呀
    來源:成都商報《脫口秀大會》大概是目前市面上最敢說同時顏值又最低的節目了。有多敢說呢,連愛豆都敢diss一輪,膽子是不是很大?別的節目都縮手縮腳,就只有《脫口秀大會》 的段子手,披著講笑話的皮,說了一些真話實話。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冠軍王勉的脫口秀是什麼水平
    感覺大部分參加節目的脫口秀表演者,都還處在一種高校社團的狀態,談不上什麼技術,一切都是出於興趣愛好的自發活動。理論來說,脫口秀每個人都可以說,只要你表達順暢,能說點小觀點,再加一些生動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就可以說脫口秀。理論上,而已。脫口秀表演,再怎麼門檻低,也是有門檻的。
  • 《脫口秀大會3》結束了,盤點我心中最意難平的十位選手
    第三屆《脫口秀大會》結束了,王勉奪冠,我是完全get不到他的點的。盤點下我心裡10位遺憾淘汰的選手,排名分先後。「太后」,在脫口秀大會裡撐起女性的半邊天,很有人氣,但第三季初賽就被淘汰,後來雖被復活還是因為個人問題退賽了,沒能看到她更多的精彩演出。
  • 脫口秀大會龐博離場音樂是什麼 脫口秀大會龐博為什麼沒有進決賽
    作為《脫口秀大會》的顏值擔當,龐博明明可以靠臉吃飯,但實力不俗,既能玩得轉程式設計師的工作,還有趣好玩,甚至「英年早婚」,成了脫口秀界的流量,讓很多粉絲羨慕又嚮往。於是龐博收穫大量的粉絲,在脫口秀這一行業中一時風頭無兩——他也成了很多人看《脫口秀大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