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到結冰的冷笑話、不用轉彎的腦筋急轉彎、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鬼馬難題……在東方衛視少兒訪談節目《潮童天下》的舞臺上,主持人金煒似乎永遠被各種令人目瞪口呆的「童言無忌」所包圍。日前,剛剛在2014年SMG「名、優、新」播音主持人評選中獲得「名主持人」稱號的他接受記者專訪,將自己十多年來的主持心路以及《潮童天下》幕後各種不為人知的秘密一一道來,「每個家長都會同意,再苦再累回到家看到孩子就什麼怨言也沒有了。我也是,每次錄製都在做這樣幸福的事」。
過招潮童不簡單:
「每次都是口吐白沫回到家」
別看金煒在臺上和孩子們鬼馬暢聊,錄製《潮童天下》的過程可一點也不輕鬆。由於每次錄製都要迎來近70位小朋友,金煒自嘲說,他常常是「興高採烈地到錄影棚,口吐白沫回到家」,「平均每個孩子10分鐘,那就是十幾個小時!」
那麼,一天十幾個小時對著性格各異的小潮童,金煒又有何秘訣呢?仔細一瞧,原來及金煒也有自己的「三把斧頭」:「一開始我的問題都差不多,問問名字,請他們介紹自己,然後再從這些簡單的介紹裡深挖閃光點。」相似的開場白每次錄製都要說上幾十遍,現場導演都聽得耳朵長繭,金煒卻坦言,和孩子溝通別無辦法,就是要這樣耐心地「慢慢聽」,「孩子就是這樣,從他們的話裡找閃光點,我覺得是累並快樂著」。
打開了心扉還不夠,更多的挑戰還在後頭。面對層出不窮的「童言無忌」,金煒自嘲他有時也是「百科全書缺只角」,有時候遇到一些「奇葩」孩子是又緊張又開心,「有很多很棒的小朋友,懂地理的,懂歷史的,或者會心算的,他們上來都會想挑戰我、考我……我覺得這種『奇葩』是褒義,因為他們『炫耀』的是自己的思路、視野和家教」。
童言無忌引反思:
「想把孩子抱起來看世界」
《潮童天下》開播三年多,金煒以平等姿態對話孩子的表現,讓人對節目印象深刻。在金煒看來,與孩子對話,不一定要主持人裝小扮嫩,「因為孩子心裡很明白,我就是大人。我希望能把孩子抱起來看世界,讓他們站在大人的視野裡和我們交流」。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鼓勵孩子扮老成「說大人話」,而是讓孩子大方地面對成年人,「說說自己這個年紀該說的話、想說的話以及大人們應該聆聽的話」。
不過,在與潮童們交流的過程中,金煒的心情有時也是五味雜陳。比如,曾有孩子一登場就問他,「你的手錶多少錢?我爸爸的手錶可貴了」;比如,聊到自己知道的節日,孩子會語出驚人地喊出「情人節」……「我的習慣是不會和孩子說『你錯了』,而是想辦法把方向繞回來,告訴他什麼是更對的。」金煒透露,常有觀眾給他來信建議,不要和孩子聊到金錢等成人世界的話題,但事實往往是孩子先打開話匣子,「其實這從側面反應了孩子真實的家庭教育環境。很多時候,為了保護孩子,涉及隱私或表達不當的內容我們都不會被播出,甚至連錄製帶都會刪掉」。有時,節目組還會悄悄將家長請到棚邊聆聽孩子的心聲,「很多家長會流淚,因為那是孩子在家裡從未展現出來的一面」。
反覆的篩選之下,《潮童天下》每次錄製後最終上鏡播出的可能不超過5個孩子。金煒表示,無論播出與否,都希望孩子們能玩得開心,有時候,為了安慰狀態不佳的小朋友,他還會主動上前「求合影」,「我希望讓小朋友帶著一個好的記憶回家」。
年近不惑還是「哥哥」:
「有三代人都這麼叫也沒問題」
從當年的《相約星期六》、《歡樂蹦蹦跳》到《潮童天下》,金煒可以說見證了幾代孩子的童年。回憶起入行十多年的經歷,金煒笑言,從偶然跨界到專職主持,他並非沒有過困惑,「剛開始會很在乎觀眾是不是很喜歡我,有一段時間也會比較排斥人家說我是少兒節目主持人。但後來發現,既然不能改變現實,不如享受現實。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很滿足了」。
根據收視調查,《潮童天下》在徵服小朋友之餘,也收穫了大量年輕人和家長的心。這對金煒而言,或許也是一種意外之喜,「現在想想,這個節目的成功,也是基於之前少兒節目的積累,讓我知道怎麼和孩子交流。而且我們的出發點就是希望給成年人看,不僅讓他們輕鬆一樂,也讓他們反思自己平時做的對不對,或是未來要怎麼當家長。」
當然,看到當年的一些「小粉絲」如今已經成家立業,金煒偶爾也忍不住有些「崩潰」,「有一次父母和孩子兩代人都叫我『金煒哥哥』!我想,這也是一種傳承,好的電視節目真的能給一生留下一些美好的記憶,說不定以後三代人都這麼喊也沒問題」。金煒笑言,小時候他的願望是當演員、拍電影,成長過程中也曾實現這樣的夢想,但沒想到最終自己堅守到底還是主持人,「現在不惑之年了,我覺得把這個職業做成事業、做成責任,也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