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輝哥(張輝老師),用勇猛精進來概括他這幾年的繪畫再恰當不過。
毓兄(蘇毓老師)也頗有些當年借山館主五出五遊,拈花一笑後的石破天驚。
最後一位徐傑老兄雖未謀面,然魯公一路榜書大字的暢快,便是直心可交的。
五哥是策展人,這應該是他第一次用這個新身份。屬實講我一直不太恭維「策展人」的,可能是誰都可以拿來用的緣故,把這個原來很專業也很嚴肅的事,弄得很隨便。方才又細細地讀了五哥的策展人語,作為業內人是我不及的。」
——感謝楊瑾老師寄語。
我們會在【青藍山房】公眾號上分三期展示三位參展老師的每幅參展作品,供大家預賞。
第一期是蘇毓老師。
生活家,顧名思義,指熱愛生活的人。
我們認識的藝術家都是很懂生活的人。他們貌不驚人、和藹可親;他們既不隨波逐流,也不特立獨行;他們是生活的覺者,也是為人的典範;他們感情誠摯熱烈,卻追求平淡;他們用創作去表達他們內心的熱情和對生活的熱愛。他們是:張輝、蘇毓、和徐傑老師。
常言道:畫(字)如其人。作品即人品,他們的作品代表了一種正氣,一種精神。今天我們之所以要做這次三人聯展,也是為了進一步延伸這種精神,把書畫家的心中氣象以家的形式外化,以書房、客廳、茶室為載體向大家呈現,把藝術家對家的感受、對生活的理解,依託書畫融於各個生活空間之中,為其點睛。
讓藝術融入普通的家居生活中是我們這次做展的主旨。以此為出發點,我們給大家呈現茶室,書房、客廳等家居場景,讓三位老師的作品在這些場景裡紮根、發芽、開花、結果……當然了,三位老師也會在場,在音樂和花、香、茶語中,與來看展的體驗者分享、交流互動。
我們想讓藝術品回到它們原本的位置上來,而不是被個人珍藏起來、不是在美術館被瞻仰。但凡是物品,被使用才是它們最大的價值體現,藝術品當然也不例外。
我們使用漢字;喜歡和親人朋友在一起;喜歡親近山水;喜歡花花草草;喜歡各種小動物。這些不就是中國傳統書畫所表現的內容嗎:書法、人物、山水、花鳥魚蟲。你看,書畫家們傾心的畫作其實就是我們每個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的事物。人們總覺得藝術高深或神秘,恭敬以對,敬的同時也遠了。但願通過這次書畫聯展能使大家走近藝術、融入藝術,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我們這次展出的書畫,就是三位老師對生活裡點點滴滴的真誠記錄。
藝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處處相融的,這一點我們感同身受。我們能以普通人的視角,去與藝術家交流,在他們的思想世界裡遊弋,無比歡喜。如果這種展出、呈現和表達能給大家帶來共鳴,我們將不勝欣慰。
大理洱源人,白族,專攻花鳥寫意。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雲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雲南畫院特聘畫家,大理州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大理州書法家協會會員,大理州政協書畫室特聘畫家,大理書畫院特聘畫家,作品《福滿枝頭》被雲南美術館收藏!
只有在玩的過程中,如孩童一般,人才是最輕鬆和真誠的。而這種輕鬆和真誠,往往都在不經意間呈現,使得藝術品充滿了無限的魅力。
藝術家觀物、觀心、觀照自己,只有由心裡生發出來的,才可以感動自己,感動別人。
此次展覽定義為:生活家。對我而言, 生活家,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在生活中採取自己感覺最舒服的方式。人生短短一世,跟自己玩,讓自己開心最重要!煙雲過眼,最後煙雲都沒有留下,別的一切何足掛齒!
▲每個人都羨慕採菊東籬的灑脫心態,而往日不可追,這也是我們現代人的心中憾事。
蘇毓老師工作室取名「真意堂」便出自陶元亮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家附近的路口就有一大片紫藤,很多小鳥在枝葉間穿梭鳴叫,每次看到紫藤入畫就倍感親切。
▲葫蘆諧音「福祿」,在中國是很好的寓意。
我喜歡它被摘下後表色慢慢油潤深沉的變化過程,這是葫蘆對時間的理解方式。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頤如是說。
我們則提倡大家更博愛一些:愛梅、愛竹、愛菊、愛葫蘆、愛茶、愛咖啡、愛酒……愛好越多,我們的玩具越多,快樂也越多。
更多精彩,請移步大理古城床單廠藝術區當代藝術空間。
對藝術的尊重,就是用行動支持!
原作更精彩,購買原作請聯繫我們!
蒼洱小隱產品系列
【風·野放紅茶】
【花·生態烏龍】
【雪·普洱生茶】
【月·普洱熟茶】
編輯/梁朝輝 胡家建 高姐
圖文/青藍山房茶美術空間
地址/大理古城蒼坪街56號床單廠藝術園區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