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祖師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道教內丹派南宗第五祖。原姓葛,名長庚,字如晦,又字白叟,號海瓊子。瓊州(今海南省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12歲舉童子科,諳九經,能詩賦,且長於書畫。因任俠殺人,亡命於武夷,改裝道士,浪遊華南各地。嘉定五年(1212)師事陳楠,得受金丹秘訣嘗自贊:「千古蓬頭跣足,一生服氣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雲深處吾家。」嘉定(1208—1224)中詔徵赴闕,對御稱旨,命館太乙宮,一日不知所在。卒於盱江,詔封「紫清真人」,世稱「紫清先生」。其內丹理論,奉南宗傳統,主張獨身清修,並身體力行,終身不娶。以修煉精、氣、神為核心,摻合儒學和禪理,心通三教,學貫九流,思想對宋、元後的道教影響很大。著有《海瓊問道集》(留元長編)、《海瓊白真人語錄》(謝顯道等編)、《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彭耜編)等。
《春日自省二首》
燕語今生事,花開夙世紅。
不知終日醉,何以謝春風。
《步虛》
玉殿朝回夜已深,三千世界靜沉沉。
微微花雨粘琪樹,浩浩天風動寶林。
煙鎖崑崙山上頂,月明娑竭海中心。
步虛聲斷一回首,十二樓臺何處尋。
《江子有懷二首》
人生一夢耳,夢中復作夢。
一夜月許明,千裡思與共。
我且執詩籌,爾或臥酒甕。
夢回自搔首,此夢亦無用。
《醉中賦別》
話別應知太去匆,明朝馬首定東風。
鏡中人瘦如花瘦,湖上春濃似酒濃。
行色已如天色好,道情不與世情同。
如今老眼渾無淚,醉頸當筵似玉虹。
《觀魚歌》
君不見東海有鯉釣不上,馮夷翻江春浩蕩。
漁者歸舟載月明,一聲雷震桃花浪。
又不見北溟有鯤能吞舟,浪屋濤山相拍浮。
忽朝擊水三千裡,九萬扶搖吳葉秋。
道人放浪遊太乙,一泓寒玉浸春碧。
十太晴波何淨明,百尾巨魚自跳躑。
錦鱗鐵鬣紅玉鬐,珠齒冰腮紫金脊。
綠玻瓈裡飛璚梭,碧琉璃中擲金尺。
吾疑漢室曾漏網,否則禹門曾點額。
釣臺千古松風寒,渭水一竿霜月白。
子產之意徒洋洋,庚氏之呼可策策。
有時聽琴躍水心,有時認履伏池側。
古人觀棠有何心,今朝鑑止輸閒客。
群魚群魚聽我語,太乙真人在何許。
尚埋頭角守汙池,不展爪牙上星渚。
種成紅杏不騎去,留向人間作霖雨。
《春夕與西林老月下坐二首》
燕子呢喃君得知,深談實相妙難思。
久參貝葉云何梵,一見桃花更不疑。
一物言無也大奇,如何半夜卻傳衣。
於知見處生知見,在是非中起是非。
《將進酒》
秋山蒼蒼秋雲黃,鴉浴鹹池忽扶桑。
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萬六千場。
嗟君千太擎天來,而有萬卷懸河口。
亂花飛絮心擾擾,不如中山千日酒。
黃鑿落,赤叵羅。
姑射真人注寶雪,廣寒仙子行金波。
玉蛆初泛松花露,瓊螺再薦椒花雨。
米大功名何足數,鴻毛利害奚自苦。
醉則已,睡則休。
水浩浩,天悠悠。
君知否,昔在甲辰堯嗣位,
迄今嘉定之辛巳。其中三千六百年,
幾度寒楓逐逝川。
《次韻王將仕二首》
散發披襟樂醉鄉,從朝笑語到斜陽。
坐來一片蟬聲久,未信人間有此涼。
《澹菴》
平生只要樂清虛,佔斷人間靜處居。
古壁空懸三尺劍,幽窗閒卻一床書。
遠山喜色日初染,枯木涼聲風自梳。
細嚼清閒滋味別,雲霞收拾作糧儲。
《聽琴》
十指生秋水,數聲彈夕陽。
不知君此曲,曾斷幾人腸。
《紅巖感懷四首》
風悲兮花落,鳥哀哀兮水簌簌。
水寒兮石蒼,幽人自感兮惸獨。
古洞兮枯木。
《華陽堂二詠》
不著人間一點塵,滿堂儘是學仙人。
衣衫總帶煙霞色,杖屨相隨雲水身。
鐵笛橫吹滄海月,紙袍包盡洞天春。
而今會聚十方客,認看何人是洞賓。
《杜鵑行》
杜鵑哭,杜鵑哭。
微雨村,遠煙麓。
山花紅,江楓綠。
一聲殘,一聲續。
一聲一聲復一聲,不管世間銀髮生。
啼盡天涯夕陽影,又向空中啼月明。
山中憔悴人,無緒傷春色。
今古興亡一肚脾,臨風再拜君得知。
兩行茅舍蒼煙淚,滴破浣花溪上詩。
《結庵》
結庵居深山,靜中觀萬物。
綠苔封曉雲,蒼藤縛夜月。
啼鳥掛巖頭,暗水洗石骨。
風起山若雷,海翻浪似雪。
少年不歸來,人間空白髮。
《桃源祠》
因訪翟仙傍柳隈,不堪風景把人推。
松杉十丈入斤斧,夏屋數間俱劫灰。
道士潛心隱丹灶,兒童勸我舉霞杯。
誰知自有長生訣,獨步白雲歸去來。
備註:白玉蟾祖師簡介來自任繼愈主編.
上海辭書出版社《道教·小辭典》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