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湯琳課題組硫摻雜對g-C3N4的二次改性

2020-12-19 邃瞳科學雲

第一作者:馮程洋

通訊作者:湯琳

通訊單位:湖南大學

DOI: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0.119539

全文速覽

本工作提出一種硫輔助退火法對g-C3N4納米片進行二次改性,在保持g-C3N4原始形貌結構不變的條件下實現了其能帶結構的可控調節。實驗和理論計算結果表明,改性後的硫摻雜g-C3N4具有更高的光吸收率及電荷分離效率,在可見光照下表現出明顯提升的產氫及產雙氧水能力。

本文亮點

1. 本研究通過硫輔助退火法成功地對石墨相氮化碳(g-C3N4)納米片進行硫摻雜二次改性,並保持材料原形貌結構基本不變。

2. 硫原子的引入促進了g-C3N4層間電子轉移,並有效地增強了g-C3N4的電荷分離效率及表面電荷傳遞效率。

3. 確定了硫原子摻入的方式,並結合DFT理論計算揭示了硫摻雜對g-C3N4各項性能的影響。

背景介紹

摻雜改性及形貌調控是兩種優化g-C3N4催化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二者很難同時進行。現有大量關於g-C3N4形貌控制的研究,開發出了各種具有獨特形貌結構及特殊性能的g-C3N4。而常用的摻雜改性法需在g-C3N4聚合前對其前驅體進行組分調控,這一手段無法應用於已有的各種形貌g-C3N4的再改性。因此開發出一種能直接對成品g-C3N4進行摻雜改性,且不會破壞其原有形貌結構的方法是必要的。

圖文解析

結構及元素組成研究

本工作分別製備了塊狀g-C3N4(B-CN),剝離後的片狀g-C3N4(S-CN),及硫摻雜後的片狀g-C3N4(SS-CN)。XRD分析表明剝離後的片狀g-C3N4有更緻密的層狀堆垛結構,有利於加快層間電子傳遞。通過FTIR光譜及XPS分析推測出了硫摻雜位點。

圖1. (a) XRD patterns of B-CN, S-CN and SS-CN. (b) EDS analysis of SS-CN. TEM images of (c) S-CN and (d) SS-CN. (e) FTIR spectra of B-CN, S-CN and SS-CN. High-resolution XPS spectra of (f) C 1s and (g) N 1s for B-CN, S-CN and SS-CN. (h) The proposed structure changes in heptazine units before and after sulfur doping.

SEM形貌測試

所製備材料的SEM圖表明,通過剝離處理後的g-C3N4呈現納米片狀結構,而該片狀結構並不如因硫摻雜處理而改變。

圖2. SEM images of (a, b) B-CN, (c, d) S-CN and (e, f) SS-CN.

吸光性能測試及能帶結構分析

紫外可見漫反射測試表明,g-C3N4的剝離處理會使其吸收邊發生一定程度的藍移,而硫摻雜不僅將其吸收邊恢復到剝離前位置,還激發出一個新的吸收帶,有效的增強了吸光能力。結合價帶譜、肖特基測試,得出了所製備材料的相對能帶位置,發現硫摻雜會引起價帶的上升及導帶位置下降,從而降低禁帶寬度。DFT計算揭示了硫摻雜對能帶結構的影響機理,所摻入硫原子的p軌道參與催化劑價帶及導帶的形成,從而造成價帶頂及導帶底的相應偏移。

圖3. (a) UV-vis DRS and (b) corresponding plots of transformed Kubelka-Munk function versus photon energy for B-CN, S-CN and SS-CN. (c) XPS valence band spectra, (d) Mott-Schottky plot and (e) estimated band structure of B-CN, S-CN and SS-CN. The DFT calculated (f, h) band structure and corresponding (g, i) PDOS for g-C3N4 and sulfur doped g-C3N4, respectively.

可視化能帶結構分析

通過DFT模擬對硫摻雜前後g-C3N4的價帶頂及導帶底進行可視化分析,可以明顯看到硫摻雜位點處參與形成價帶及導帶的軌道密度增大。

圖4. The DFT calculations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 pristine g-C3N4 and (b) sulfur doped g-C3N4 with corresponding charge distribution of VBM (valence band maximum) and CBM (conduction band minimum).

電荷分離性能測試

PL光譜和螢光壽命測試表明硫摻雜處理能顯著提升g-C3N4光生電荷分離效率,並延長光生電荷壽命。電化學阻抗及光電流測試則表明改性後的g-C3N4擁有更高的電子傳導及光電響應能力。

圖5. (a)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and (b) time-resolved transient PL decay of B-CN, S-CN and SS-CN. (c)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Nyquist plots of B-CN, S-CN and SS-CN before and after visible light illumination (λ > 420 nm). (d) Transient photocurrent response of B-CN, S-CN and SS-CN under visible-light illumination (λ > 420 nm).

表面電荷傳遞效率及產H2產H2O2測試

通過設計光電流實驗,近似計算了所製備催化劑的表面電荷傳遞效率及載流子密度。結果表明硫摻雜處理後的g-C3N4擁有顯著提升的表面反應活性。結合DFT差分電荷模擬,發現硫摻雜位點處電荷密度明顯提升,表明硫摻雜位點為g-C3N4表面電荷富集區,可加速表面電荷的傳遞。費米能級計算則表明硫摻雜能降低g-C3N4功函數,使其表面電子更容易逸出參與反應。產H2及產H2O2測試證實了硫摻雜對g-C3N4催化活性的顯著提升。

圖6. (a)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B-CN, S-CN and SS-C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without and with MVCl2. (b)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LSV) of B-CN, S-CN and SS-C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with MVCl2. (c) The charge density difference of g-C3N4 (100) and sulfur doped g-C3N4 (100). (d) The calculated work functions of g-C3N4 and sulfur doped g-C3N4. (e) Schematic illustration for the promoting of exfoliation and sulfur doping on charge transfer. Typical time course of (f) hydrogen evolution for Pt-deposited photocatalysts and (g) H2O2 production for prepared photocatalysts without cocatalysts: insets in (f) and (g) were the corresponding H2 and H2O2 evolution rate over 1 g photocatalyst.

總結與展望

本研究開發了一種簡單易行的對g-C3N4進行二次改性的硫摻雜法,探討了硫雜原子對g-C3N4各項性能的影響,並結合DFT理論計算揭示了其影響機理,深化了對半導體光催化劑摻雜改性的機制認識。本工作提出的改性方法有望應用於各種形貌結構的g-C3N4的再次改性,也可為其它摻雜改性工作提供借鑑及研究思路。

課題組介紹

湖南大學湯琳教授課題組主要從事河流湖泊汙染溼地和水環境修復、環境汙染物動態監測、固體廢物資源化等領域研究。研究領域:(1)基於環境功能材料的河湖水體和溼地修復機制;(2)改性生物炭材料用於重金屬汙染河湖底泥修復;(3)環境生物傳感與重金屬/持久性有機物動態監測技術;(4)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等高水平SCI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H-Index 53。

邃瞳科學雲徵稿啦!

論文不是工作的結束,而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歡迎大家在邃瞳科學雲平臺上分享論文解讀,為自己的學術代言。

免費為實驗室建帳號啦!

邃瞳科學雲APP實驗室板塊以文字、影像資料等方式多維展示實驗室的實力和風採。一方面宣傳推廣實驗室,一方面為實驗室提供直播工具,方便線上組會、跨組跨區域互動。同時為實驗室招生、招聘、匹配資源,實驗室、課題組間互動提供方便。

相關焦點

  • Advanced Materials:新型高性能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有機檸檬-硫
    目前,基於鎳和鈷氧化物正極材料的比容量低(小於250 mAh g-1), 同時鎳和鈷資源緊缺,環境毒性較大,因此傳統的商業化鋰離子電池存在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和環境毒性大等缺點
  • 航天凱天環保與湖南大學、永信和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校企聯誼謀發展   航天凱天與湖南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20年7月2日,航天凱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南大學舉行合作籤約儀式。環境修復事業部董事長田小飛、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湯琳等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吉林大學李雲峰教授課題組誠招博士後及科研人員
    課題組介紹:  吉林大學李雲峰課題組隸屬於化學學院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本課題組於2018年10月成立,目前成員9人,科研經費充足。從事膠體軟物質動態自組裝、水凝膠及組織器官晶片等方面的研究。
  • 42所雙一流大學的6次更名潮,最多改10次,4所改名又復原
    一、高校更名的6次浪潮 1.1903年,「洋務運動」後,學堂改高等學府,比如天津大學; 2.1920年,高等師範改為大學,比如武漢師範更名武漢大學;
  • 東華大學朱美芳和清華大學張躍鋼課題組--可擴展微凝膠紡絲三維...
    在這裡,以自組裝的3D GO微凝膠為紡絲原液,通過微凝膠紡絲和熱還原過程,製備了N和S共摻雜的多孔石墨烯纖維。該纖維具有的大的比表面積(312 m2 g-1),恰當的分級孔結構和N和S共摻雜的協同效應,使其作為柔性電極用於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在電流密度為0.1 A cm-3時,體積電容為59.9 F cm-3,出色的能量和功率密度(50.3 mW cm-3時為8.3 mW h cm-3)。
  • 光致發光材料–黃維院士、Chihaya Adachi、楊朝龍,潘梅課題組成果...
    針對此問題,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課題組基於傳統的聚乙烯衍生物,提出了一種通過離子鍵交聯聚合物的化學策略來實現超長磷光的方法。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無定形聚合物的LRTP壽命達到創紀錄的2.1 s。此外,還發現可以通過調節單組分聚合物材料中的激發波長來獲得多色長壽命磷光發射。這些結果概述了構造帶有LRTP聚合物材料的基本原理,賦予傳統聚合物新的特徵。
  • 王少彬課題組: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第一作者:李嘉權(科廷大學)通訊作者:王少彬教授(阿德萊德大學),敖志敏教授(廣東工業大學),劉少敏教授 (科廷大學)通訊單位:科廷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廣東工業大學DOI: 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9b05273 全文速覽
  • 化學科學學院張鳳嬌課題組與合作者在有機電子器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通過施加外電場或化學摻雜可以很大程度上調控其電學性質,促使該類材料在有機電子學中的應用探索取得了蓬勃發展。分子堆積取向是決定聚合半導體電荷傳輸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有機電子學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溶液加工可以實現低成本大面的薄膜製備,但在共軛聚合物組裝結構的精細調控中仍面臨重大挑戰,限制了OSC的電荷傳輸性能研究。
  • 浙大學者解析古老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原子結構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在全球率先解析了一種古老的光合細菌——綠硫細菌的光合反應中心空間結構。該研究刷新了人類對古老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機理的認知,對於理解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認祖歸宗」(即進化生物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 物理學院唐寧、沈波課題組和戴倫課題組合作揭示單層MoS2能谷直接...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唐寧、沈波課題組與戴倫課題組合作開展了單層MoS2材料在流體靜壓力作用下的光譜性質研究,發現其能谷直接-間接帶隙的轉變。相關工作於2017年11月3日在Science Advances上在線刊登【Science Advances,3,e1700162(2017)】。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用Nafion/g-C3N4複合膜的製備與性能
    鑑於g-C3N4在上述研究中改性質子交換膜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本文將g-C3N4與Nafion樹脂共混製備複合膜,對膜的物化性質進行了表徵,並與Nafion 211膜對比,發現複合膜的吸水能力、拉伸強度、電導率及單電池極化性能都有所提高。
  • 哈工大於淼課題組Nat Chem:石墨烯功能化的重要進展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於淼教授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開創了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先河,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課題組的暖心大師兄
    他是瞄準學術前沿的優秀研究生標兵,是學弟學妹口中的「暖心師兄」,十載西工大求學時光,他立志要做科研高峰的攀登者,他就是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2019級博士研究生張洪健。
  • 控制溶液態聚合物聚集體的動力學用於實現聚合物半導體的高效n摻雜
    控制溶液態聚合物聚集體的動力學用於實現聚合物半導體的高效n摻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0 19:41:27 北京大學雷霆團隊通過控制溶液態聚合物聚集體的動力學用於實現聚合物半導體的高效n摻雜。
  • 誠聘| 南方科技大學張璧課題組招聘博士後、研究助理、機械工程師
    >:張璧現任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副院長、機械與能源工程系講席教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和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博士後,製造領域國際頂級協會-國際生產工程科學院(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Production Engineering -CIRP)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二硫碘化鉀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二硫碘化鉀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5-15 16:1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二硫碘化鉀什麼意思什麼梗? 二硫碘化鉀的化學式為KIS2,意思是KISS,替代了太表露的KISS一詞,也代指我愛你,故二硫碘化鉀深受廣大網友喜愛。
  • 武漢大學宋保亮課題組《自然》發文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北京時間11月12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宋保亮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自然》)發表論文,揭示了進食誘導膽固醇合成增加的調控機制。這項研究有助於認識人體膽固醇代謝的規律,並為治療高脂血症、肥胖、脂肪肝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奠定基礎。
  • 陝西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14篇高水平論文
    蘇慶梅、杜高輝和許並社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陝西科技大學為第一單位和唯一通訊單位。由於理論能量密度高(2600 Wh kg-1),成本低以及元素硫的自然資源豐富,鋰硫電池被認為是儲能設備的極佳潛在替代品。
  • 「二次金改」檔案
    「二次金改」檔案 二、